1、根据所学知识,找出下列搭配错误的一项
A.最可爱的人——邱少云
B.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C.青蒿素的发现者——莫言
D.两弹元勋——邓稼先
2、 “向海图强,走向深蓝。”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我国主张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这其中包括了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据此回答以下各题
【1】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和朱德庆祝“重庆”号巡洋舰官兵起义,指出中国人民必须建设强大的国防,除了陆军,还必须建立自己的空军和海军。中国第一只海军部队是
A.华东军区海军 B.华北军区海军
C.南海军区海军 D.北海军区海军
【2】航母是海军的宠儿,是国之重器,是世界上最庞大、最复杂、威力最强的武器之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2012年,我国有了第一艘航空母舰,它是
A.东海舰 B.山东舰 C.辽宁舰 D.“明斯克”号
3、以下各项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大规模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的是
A.武汉长江大桥 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C.鞍山钢铁公司 D.南京长江大桥
4、70多年前,一位伟人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主要含义是( )
A.取消鞠躬、跪拜礼,人们可以站起来走路
B.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
C.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D.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
5、以下属于阿拉伯建筑艺术典型代表的是
A. 金字塔
B. 帕特农神庙
C. 圆形大剧场
D. 麦加清真寺
6、对下表数据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工业项目得到快速发展
B.对私营工商业实行赎买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功
D.农民获得土地生产积极
7、如图展示的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的情况。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一五”计划实施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土地改革的进行 D.人民公社化运动
8、我国是农业大国,党和政府历来把“三农“问题列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26.9%,达到1.4亿吨,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 )
A.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 生产技术的提高和生产工具的改进
C. 工业极大发展,辅助了农业
D. 土地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
9、下列成就中,按取得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②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④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
A.③②④①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③④②①
1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分别( )
A.1946年;1950年
B.1949年;1951年
C.1949年;1954年
D.1954年;1956年
1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记载:“1949年以后的几年中,共产党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了中国,……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的一个大强国,被人不安地看作是一个令人畏惧的好斗的国家,而不是一个授以贪婪的目光、即将被瓜分的弱国。”这里的“改变”包括
A.采取渐进、和平的方式实现了社会主义
B.中国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C.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2、下列能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
①20世纪70年代住草房,80年代住瓦房,90年代住楼房
②人们用粮票、布票购物
③人们上网聊天、网上购物、网上支付
④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13、下图材料中的这场战争是指
189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争霸世界的梦想,出兵占领朝鲜国都汉城,接着又发动侵华战争。 |
A.中英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4、下列有关丝绸之路正确的路线是
A. 长安→河西走廊→中亚、西亚一今新疆境内一大秦
B. 长安一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中亚、西亚一大秦
C. 洛阳→河西走廊→中亚、西重→今新疆境内一大秦
D. 洛阳→中亚、西亚一河西走廊一今新疆境内一大秦
15、清明时节扫墓是人们祭祖、缅怀先烈的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没有忘记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献出生命的先烈,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示纪念,这一决议是 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6、如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图中A点到B点出现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C. “大跃进”扩展到经济领域
D. “八字方针”的提出
17、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提出“人民来制定宪法”的思想:劳动人民参与立宪,把他们认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的意见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实践这一思想的会议是( )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四大”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8、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此次大会后,中国开始大规模进行
A.土地革命 B.社会主义建设 C.镇压反革命 D.解放战争
19、我国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取得了伟大成就。请你为以下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序
①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办
②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③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⑤“神舟一号”发射升空
A. ⑤②①③④
B. ④①②③⑤
C. ④③②⑤①
D. ②③①④⑤
20、长篇小说《爱,被春寒碾碎》,着重描写了上海“文革”时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中国要避免“文革”这样的悲剧重演,关键是要( )
A. 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B. 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D. 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21、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________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指导方针是解放思想、开动脑筋、_______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
22、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战斗中,____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以________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
23、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_______规定》,要求下大决心改进作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24、唐朝文学中取得成就最大的文学形式________。
25、______________是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一次实验中,受到核辐射,身患直肠癌,于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62岁。
26、建设成就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①成就: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建成一大批大中型项目。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________、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建成。1965年,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新兴的电子工业、________、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交通方面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________,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国防尖端技术取得巨大进展。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________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②模范人物: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出现的模范人物有大庆石油工人“________”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_。
(2)文革时期科技成就
①1967年6月我国成功的爆炸了第一颗_______、
②1970年4月成功发射了_______。
③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_______。
27、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1)香港、澳门回归后,中央政府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_____的方针,全力支持香港、澳门经济社会发展。
(2)进入新时代,中央政府全面准确推进“一国两制”实践,依照宪法和基本法有效实施对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落实“_____”“爱国者治澳”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面对香港局势动荡变化,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_____》,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
(3)中央政府深化内地和港澳地区交流合作,深入推进_____建设,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香港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不断巩固。澳门经济发展水平居全球前列,社会事业迈上新台阶。香港、澳门呈现与内地优势互补、____、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28、下图人物是______,他的_______思想在中共十九大列入党章。
29、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口;____________严守潜伏纪律,直至被大火吞噬。
30、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过程
初步提出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 提出实行______ |
中共十二大(1982年) | 提出“建设有____的社会主义” | |
基本形成 | 中共十三大(1987年) | 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____ |
充实发展 | 南方谈话(1992年) |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
最终确立 | 中共十四大(( )年) | 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
中共十五大(1997年) | 把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31、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发展科学技术,我国在许多领域已经接近或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我国的文化事业也蓬勃发展,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1964年10月16日15时整,在我国西部罗布泊上空,强光闪亮,天地轰鸣,巨大的蘑菇云冲天而起,整个世界都被震撼了。这描述的是什么事件?列举出为此做出贡献的一位科学家。
(2)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称是什么?我国是世界上第几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3)我国第一位“太空访客”和“太空漫步者”分别是谁?
(4)中国哪位科学家在2015年因为对人类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5)1956年毛泽东提出的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的内容是什么?
(6)2012年中国哪一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32、有人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
(1)邓小平和袁隆平为解决农民“吃饭”问题分别作出了什么贡献?
(2)两位解决“吃饭”问题所采取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3)除解决农民“吃饭”问题外,两个人的上述贡献还有什么共同作用?他们能做出上述贡献,说明他们所具备的共同精神特质是什么?
33、请回答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及香港澳门回归时间。
34、当今中国形成了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周恩来(1955年)
(1)材料一体现了周恩来在哪次国际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
材料二 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筑梦中国》解说词
(2)请用两个事例说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材料三 进入新时期,中国更加积极地活跃在国际舞台上。1981年以来,我国积极参加国际维和行动。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成功召开。同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让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到2011年,中国已同171个国家建交。到2012年,中国已在105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350多所孔子学院。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时期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
材料四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卓有成效……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中国声音唱响国际舞台。”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新中国的外交历程,以“中国声音唱响国际舞台”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历史小短文。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