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茂名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是

    A.志远舰

    B.辽宁舰

    C.重庆舰

    D.武汉舰

  • 2、如图为1980—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耐用消费品变化统计图。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我国

    A.城市建设发展 B.思维方式改变

    C.生活水平提高 D.传统观念更新

  • 3、1945年6月,毛泽东在致闭幕词中说:“我们开了一个胜利的大会,一个团结的大会。”这里的“大会”指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二大

  • 4、李晓明同学搜集到下面三幅历史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 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

    B. 抗美援朝

    C. 解放西藏

    D. 大炼钢铁运动

  • 5、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目的是

    A.农业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 B.实现国家工业化

    C.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D.解放农村生产力

  • 6、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一次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

    A.万隆会议

    B.第26届联合国大会

    C.亚信第五次峰会

    D.日内瓦会议

  • 7、我国对少数民族的经济实行

    A. 自主自立的政策

    B. 共同发展的政策

    C. 互相支援的政策

    D. 计划管理的政策

  • 8、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     

    A.资本主义类型的宪法

    B.新民主主义类型的宪法

    C.旧民主主义类型的宪法

    D.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9、下表反映了我国20世纪50年代我国经济成分变化表(%),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5.9

    1956年

    32.2

    53.4

    7.3

    7.1

    0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人民公社化的开展 D.改革开放

  • 10、2018年4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在众多的英雄烈士中,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在战场上为了不暴露目标,忍受烈火灼烧的剧痛直至牺牲的英雄是

    A. 邱少云

    B. 谢咢元

    C. 董存瑞

    D. 黄继光

  • 11、要了解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相关题材的文艺作品,下列作品可供你选择的是(  

    A.《红岩》

    B.《茶馆》

    C.《英雄儿女》

    D.《东方红》

  • 12、1966年对应填写的事件是

    A. 中国共产党成立

    B. 北伐战争开始

    C. 西藏和平解放

    D. “文化大革命”开始

  • 13、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始于何时?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 1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

    A.1949年10月

    B.1954年9月

    C.1956年底

    D.1978年底

  • 1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下组图片反映的是

     

    A. 经济建设成就

    B. 国防建设成就

    C. 外交事业成就

    D. 制度建设成就

  • 1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 17、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  ②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③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 

    ④西藏和平解放  ⑤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A.①③②⑤④⑥ B.④⑤①③②⑥ C.②①③④⑥⑤ D.⑤①④②③⑥

  • 18、国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而作,画面再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人民扬眉吐气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向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 )

    A. 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

    B. 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C.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

    D. 中国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 19、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些典型代表身上共同体现的精神是(       

    A.开天辟地、立党为公

    B.保家卫国、不畏强敌

    C.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D.实事求是、顾全大局

  • 20、明代中后期,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从明武宗开始,皇帝多是沉迷享乐,不理政事,皇室内部勾心斗角,纷争不已,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奸臣和宦官把持朝政,打击正直朝臣和土人,法纪松弛,贪赃枉法,掠夺百姓。这反映出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日益腐败

    B.土地兼并严重

    C.自然灾害严重

    D.农民起义不断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奋斗目标。

     

  • 22、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召开:________年12月,在北京召开。

  • 23、中美、中日建交

    (1)中美建交

    ①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____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_______、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

    ②中美关系出现转机原因:随着中国_________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③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_______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1972 年,__________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④中美正式建交:_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_____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2)中日建交

    1972年,日本首相_____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接着,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 24、每一幅图片都在述说着一段历史,请根据相关信息,将其与历史融合、与实践连接,相信呈现在你眼前的一定是一个完整的历史故事。根据下面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制造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出厂时的欢庆场面。这一成就出现在________期间,当时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期间兴建、施工了一万多个项目,其中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________基地形成了。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________迈进。

    (2)图二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这次运动到________年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________的任务,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________的基本制度。

    (3)图三漫画是________时的壁画,在这一时期,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还出现了诸如________的失误,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困难。全面调整国民经济,并取得明显成效。

     

  • 25、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背景: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

    (2)结果: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______

  • 26、___________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__________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27、1951年,______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1956年,______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28、根据下列提示的信息,写出相关的会议名称。

    (1)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2)颁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3)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4)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29、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__________的开端,在农村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

  • 30、西藏和平解放:意义:祖国____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哪些成就。

  • 32、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应尽的义务和不变的追求。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哪项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后,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我国提出了什么战略?

    (2)大陆首创的“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是指什么?这一理论最先在哪个地区得到成功运用?

    (3)目前祖国尚未完全统一,请从历史发展的角度  ,分析海峡两岸发展的最终结果。并简要说明理由。

    (4)综上所述,请为今天政府处理民族关系与维护祖国统一大业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 3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两次重要的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20多年间,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经历了哪些曲折?这一曲折过程可以使你得到哪些认识?

    (2)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对外开放

    材料一:20 世纪 80 年代,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大量资本和技术找不到投放的场所。不少准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又正处于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密集型转移的过程,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找新的出路。

    ——《深圳改革开放史》

    材料二:在联邦德国访问巴伐利亚时,州长卡里在宴会上说,听说你们资金困难,我们愿意提供支持,50 亿美元怎么样?用不着谈判,现在握握手就算定了!

    ——《谷牧回忆录》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概括我国对外开放的国际环境

    材料三:

    材料四: 1984年,邓小平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后,为深圳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2)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概括我国对外开放的国内背景

    材料五: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多,资源比较丰富,具有加快经济发展的许多有利条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两个报告》

    (3)结合材料五深圳作为经济特区的优势在哪?

    材料六:

    (4)结合材料六,思考“拓荒牛”代表了深圳特区怎样的精神?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