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71年10月25日,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提出的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提案,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进行表决,最终以压倒性票数获得通过。这反映了,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益于( )
A.赢得第三世界国家的广泛支持
B.中国是联合国创始成员国之一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2、有历史学家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经历了三次思想解放,分别发生在1978年、1992年和1997年。这里所说的发生在1978年的思想解放应是
A.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确立邓小平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3、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树立新发展理念。下列属于新发展理念内容的是 ( )
①创新
②协调
③环保
④开放
⑤共享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4、“我接受了一座用砖建造的罗马城,却留下一座大理石的城。”这是罗马帝国的创造者(见下图)充满自豪感时说的一句话。说这句话的人是( )
A.伯里克利
B.凯撒
C.屋大维
D.亚历山大
5、邓小平说:“在经济政策上......要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生活先好起来。”下列举措不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
A.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B.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 农村实行“包产到户” D. 设立“经济特区”
6、最能体现我国“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的成就是( )
A. 成功培养出籼型杂交水稻 B. 发射载人航天飞船上天
C. 成功研制“两弹一星” D. 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7、建国后某个时期,农业生产中出现“你来我也来,上工带打牌;你去我也走,工分七八九;你穷我也穷,生产大糊弄”的现象。农民生产积极性低的原因不包括
A. 没有生产自主权
B. 没有土地所有权
C. 分配方式不合理
D. 生产责任不明确
8、时下人们爱用“最美”这一词赞美在危难关头舍己救人的英雄人物,如“最美女救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在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英雄人物是
①黄继光;
②董存瑞;
③邱少云;
④关天培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9、《牛棚杂忆》是季羡林先生关于“文革”时期的一本回忆录。他在回忆其被抄家的情境时写道:“我知道,我们的性命就掌握在他们手中,当时打死人是不受法律制裁的。”这段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是
A.当时的法律规定打死人并不算违法
B.当时的中国社会已混乱不堪
C.当时我国的立法权掌握在造反派手中
D.当时我国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10、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这主要得益于
A.三大改造的实行 B.“双百”方针的提出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一五”计划的实施
11、下图中国城市街景的变化体现了我国( )
A.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B.外交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C.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完善
D.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迅速
12、土地改革时,最能体现新中国政府对地主阶级进行改造的是( )
A.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耕种
B.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C.分给地主一份应得土地
D.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13、2018年5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勉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时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下列能够体现苦干精神的石油工人是
A.黄继光
B.王进喜
C.焦裕禄
D.张骞
14、“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与这幅农家春联中的两次“分田”直接相关的是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农业合作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5、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展土地改革。下列规定出自这一法令的是
A.“有田同耕”
B.减租减息
C.实行“耕者有其田”
D.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1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已经发展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并极大地推动了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的是( )
A. 环渤海地区 B. 长江三角洲地区
C. 上海浦东开发区 D. 海南经济特区
17、1956年7月13日,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这里驶下装配线(见下图)。这是一个令亿万人民欢呼雀跃的日子。从此,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解放”这个由毛泽东命名的中国第一汽车品牌开启了装备中国的历史航程。而这里就是
A.鞍山
B.上海
C.北京
D.长春
18、如果要为如图历史事件配解说词,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我国彻底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我国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我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
19、它成为中国宪法史上不可逾越的界碑,成为现行宪法的母本。这里的“它”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0、万神庙是古罗马精湛建筑技术的典范。下面图片展现了它最突出的建筑特色是
A.玻璃装饰
B.榫卯(sǔn mǎo)结构
C.宏伟穹顶
D.塔尖高耸
21、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举措:
(1)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_____,保障了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2)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深入实施“_____ ”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
(3)影响:综合国力的增强,使中国各方面政策的实施具备雄厚的_____和精神力量。
(4)事例:
①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建设(“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②筹建和成立_____银行。
③加快_____试验区建设。
④推进人民币_____进程。
22、(1)________年台湾成立了 _____________ ;______年祖国大陆成立了_____________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2)1992年,两会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成共识。(“九二共识”)
(3)1993年海协会会长 ________ 和海基会董事长 ____________ 在 ___________ 举行会谈,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
23、____________年,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____________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24、文化大革命
(1)原因: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________的危险,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________”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2)文革开始:1966年夏
(3)实际指挥部: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等人组成的________,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实际指挥部。
(4)全国动乱:“文化大革命”期间,各地到处出现打、砸、抢事件,学校停课、工厂停工“________”;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________受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
(5)最大冤案:国家主席________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6)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1971年9月13日,________等人外逃,在蒙古机毁人亡,这就是“九一三事件”,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7)文革结束:________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一举粉碎________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8)文革影响:“文化大革命”给党、________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________,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25、成果: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舞蹈史诗《_____》;电影《英雄儿女》等。
26、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领导中国共产党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把_____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步一步推向前进。
(2)中共十二大:_____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_____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_____的社会主义”。
(3)中共十三大:_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_____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_____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4)邓小平南方谈话:
①时间:_____年初,邓小平南方视察,多次发表谈话。
②谈话内容: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和市场都是_____;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_____才是硬道理。
③意义:进一步_____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____产生了深远影响。
(5)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_____。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创了_____。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_____、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6)中共十四大:____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_____理论武装全党。
(7)中共十五大:____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大会把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27、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经济_______,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_____,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8、开始标志:________年5月1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
29、“党的好干部”是________。
30、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
31、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通过“一化三改”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道路上,不仅出现过急躁冒进的错误,甚至还出现了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化三改”中三大改造是指哪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我国开始进入什么阶段?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什么?这是我国第一部什么类型的法律。
(3)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出现过哪两次急躁冒进的严重错误?
(4)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铁人”、解放军好战士、党的好干部等英雄模范,其中解放军好战士和党的好干部分别是指谁?
32、今年因受疫情影响,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推迟到5月21日在北京召开。请问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哪些准备?
33、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的和平创举是什么?
3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沦等科学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阅读下列材科,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现阶段上,中国的经济,必须是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者组成的。而这个国家经营的所谓国家,一定要不是“少数人所得而私”的国家。一定要是无产阶级领导下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材料二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习近平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1)据材料一,概括毛泽东有关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主张。
(2))据材料二,指出邓小平发展经济的思路。
(3)据材料三,习主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除了邓小平理论还包含哪些科学理论体系: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四位伟人共同的追求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