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现下图现象的原因是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一五计划”的实施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2、“两盒点心跑一天”到20世纪90年代已不再是人们春节拜年的主要形式。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微信拜年成了现阶段人们春节期间拜年的首选。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邮政电信合一时代到来 B.通信网络发展改变了生活方式
C.改革开放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D.电信缩短了人们的心理距离
3、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据此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A.中国共产党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D.近代化的探索
4、《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一文中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进行工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新中国成立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是发展不起来的。”材料反映的问题对我们的要求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C.实行闭关自守政策 D.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5、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他们准备的图片不适合采用的是
A. 鞍山大型轧钢厂
B. 长春一汽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C. 核潜艇待命出发
D.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6、我们党和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
A.中共八大的召开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党中央决定设立经济特区
D.中共十二大的召开
7、有学者指出:没有□□□□□□□就没有解放思想,没有解放思想就不可能取得改革开 放的巨大成就。空格处应填写
A. 一五计划的完成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真理标准大讨论 D. 邓小平南方谈话
8、比较法是学习历史常用方法。请你比较一下,南方谈话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相同点是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C.深化了改革开放
D.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9、圆明园是清代最著名的皇家园林,它毁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如图).关于这场战争的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A.该战争爆发于1840年
B.战争期间是我国近代丧失领土最多的时期
C.我国开始开放上海
D.清政府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原住中国居民迁出
10、如下图为1959—196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曲线示意图。对此图理解全面、正确的是( )
A. 左倾错误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B. 经济调整促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
C.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D. 中美关系改善导致GDP增速波动
1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的内容不包过( )
A.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C.五星红旗为国旗
D.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12、建国后,我国交通、通信不断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2010年底,我国铁路运营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
B.我国是私家车人均拥有量最多的国家
C.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位
D.2011年6月正式通车的京沪高铁,是当时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很多政治经济措施的实施都以社会政治运动形式落实,这在当时人们的取名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一般而言,下列人名按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排在第四位的应该是
A. 土改
B. 制宪
C. 建国
D. 援朝
14、票据时历史的浓缩与见证。图中的票据见证了
A.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大跃进”开展的盛况
D.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15、下列歌曲中,能表现西藏获得和平解放后人民过上新生活的是
A.《保卫黄河》
B.《翻身农奴把歌唱》
C.《十送红军》
D.《义勇军进行曲》
16、马克思指出:“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里的“帝国”“注定……被打垮”的根本原因是
A.军力不足,装备落后
B.阶级矛盾尖锐
C.妄自尊大,孤立无援
D.封建制度落后
17、石油战线“铁人”王进喜、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等模范人物出现在(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18、隋朝因隋炀帝过度消耗国力,最后引发了隋末民变和贵族叛变,最终亡国。隋朝是一个昙花一现的朝代,隋朝对中国历史最大的贡献是( )
A. 重新统一全国 B. 开凿大运河
C. 创立科举制度 D. 出现“开皇之治”
19、改革开放中,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的是( )
A.人民公社的建立
B.“大跃进”的开展
C.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D.国有企业的改革
20、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间是
A.1964 年
B.1966年
C.1967年
D.1969年
21、_______________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22、将下列图片与相关选项选择搭配起来:
①科技成就 ②党的建设 ③外交成就 ④国防建设 ⑤土地改革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23、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的国际经济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形式:国家对农业进行_______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_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步骤:农业合作化开始时实行______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它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
(3)结果:______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25、唐朝文学中取得成就最大的文学形式________。
26、中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________。
27、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8、自2012年就任总书记以来,习近平同志在脱贫攻坚上花的精力最多。26次国内考察,15次涉及扶贫开发,7次把扶贫开发作为主要内容。以上材料说明实现中国梦必须
A. 全面从严治党 B. 不断为民造福 C. 全面深化改革 D. 全面依法治国
29、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__的转变。
30、“两弹一星”即核弹(原子弹和氢弹)、______________和人造地球卫星。
31、中共十四大确定的中国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32、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召开的时间?主要内容?意义?
33、八年级某班准备开展以“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同学们搜集了相关资料。请你参与,根据要求解决问题。
会议篇
(1)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哪次会议?
人物篇
(2)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请你写出其中的典型
代表党的好干部和解放军好战士分别是谁?
(3)他们身上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成就篇
(4)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1953—1957年,我国在经济建设上采取的重大决策是什么?举出一项实施这一决策时取得的成就。
3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任务。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这标志着,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即将进入试点阶段。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的建国初期我国农村的什么改革?此项改革使我国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二 1953年2月,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资料室:《农村政策文件选编》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共中央提出将农民“组织起来”的现实原因。
材料三 1958年底,全国七十四万个农业合作社合并为二万六千个人民公社,全国农户的99%以上参加了公社。……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3)根据材料三,概括该运动对我国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材料四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976年与1979年收入对比表
(4)材料四反映了什么现象?简要分析其原因。
(5)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请你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建议一条方法?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