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国家的科技落后了,可以很快迎头赶上;一个国家的经济衰落了,也能补救;唯独一个国家的文化不复存在了,也就意味着亡国,这个国家就不可能复活了。”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A.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B.国际竞争的实质是民族文化的竞争
C.传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D.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
2、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下列哪项不是土地改革的意义
A.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C.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D.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史( )
A.政治协商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一国两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他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工人。”“他”的典型事迹是
A. 虎门硝烟 B. 参加石油会战 C. 治理兰考灾害 D. 舍身炸碉堡
5、第六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于2019年4月4日上午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2014年至2018年,已先后有589位从韩国迎接回来的志愿军烈士在这里安息。这些烈士最有可能牺牲在下列哪场战役中
A.台儿庄战役 B.三大战役 C.渡江战役 D.上甘岭战役
6、近年来,海峡两岸合作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两岸贸易同步提升,金融合作取得突破,人员往来规模扩大,多项协议成功签署......这些事实都说明了( )
A.两岸政治经济交往障碍已经消除
B.祖国统一大业已经实现
C.“一国两制”构想在台湾顺利实施
D.两岸互惠发展符合两岸人民利益
7、习近平强调,希望台湾各党派、各团体能正视 “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核心是肯定 的原则。
A.一个中国
B.和平统一
C.经济合作
D.两岸一家亲
8、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
A. 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 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1956年召开的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 1966年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
9、坐落在辽宁省丹东市的抗美援朝纪念馆中,在醒目的位置陈列着两个著名人物的雕塑,其中一位是毛泽东,另一位应是( )
A. 林彪 B. 刘伯承 C. 邓小平 D. 彭德怀
10、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
| 1950年(%) | 1954年(%) |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91.4 |
富农、地主 | 14.5 | 54.8 | 7.9 | 8.6 |
A. 农业合作化运动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包产到户”的实施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改变会议航向的亚非会议指的是
A. 万隆会议 B. 政协会议 C. 板门店和谈 D. 日内瓦会议
12、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 二月逆流 C. 四五运动 D.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13、下列哪些事件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 )
①抗美援朝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一五计划 ④土地改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年轻人们拿起枪奔赴战场,只为能有宁静的生活,无情的战争让他们倒下了.今天,我们在互联网上再现那场战争,只是为了纪念那群可爱的年轻人。”你认为“那场战争”指的是
A. 解放战争
B. 抗日战争
C. 北伐战争
D. 抗美援朝战争
15、如图,雨果曾预言“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1993年,欧洲建立的“高一级的整体”是( )
A.A B.B C.C D..D
16、“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要大合唱,就要有指挥,这个指挥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胜任。”这里的“大合唱”指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
C.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合法地位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7、为加强现代海防力量,毛泽东坚定地说:“万年也要搞出来”指的是( )
A.导弹驱逐舰
B.航空母舰
C.核潜艇
D.巡洋舰
18、“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这是毛泽东1953年2月给海军的题词。我军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A.东海舰队 B.华东军区海军 C.南海舰队 D.北海舰队
19、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也折射出了历史的变迁。以下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②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
③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④土改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百姓翻身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②① D.③④①②
20、“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材料中“殖民地的残痕”是指( )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西藏
21、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科技成就有:1967年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_____;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_____。
22、习近平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______、人民幸福。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二个目标是:到______ 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3、共同繁荣发展
(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___________,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2)举措及成效:
政治上:进行了一系列的________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________社会。
经济上:国家采取许多________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文化上:国家重视________的保护与发展,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战略上: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____________,为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
重要表现:2006年,________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4、“_________”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25、“凡是____________,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_____________,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就是“__________”,它的推行引起了普遍不满。
26、1947年,根据党中央________的基本方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951年,________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27、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概况:2012年在北京召开。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___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28、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
(1)________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______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954年召开了________会议,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
(3)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________的高潮,国家采用________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4)中共中央提出“_____巩固、充实 ______”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
29、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______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自己英勇牺牲。__________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30、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的创新促进社会的进步。
(1)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 ______________ 体制并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002年,在中共十六大上,______________ 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____________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1、1980年,我国设立了哪4个经济特区是什么?
32、我国三大改造的完成的时间和历史意义各是什么?
3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国家日益繁荣富强。结合所学回答。
(1)1954年我国确立了怎样的根本政治制度?为了维护祖国统一、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我国创立了什么制度?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哪一次会议?
(3)制度的创新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港、澳的回归成为哪一制度构想的成功实践?并指出港澳回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4、观察图片及阅读文字,回答问题
图一: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文章尖锐地指出、“四人帮”加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还没有完全解脱,对“四人帮”设置的禁区“要敢于去触及,敢于去弄清是非”邓小平、叶剑英、胡耀邦等中央领导同志和大多数地方领导人都支持这篇文章的观点。12月,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他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邓小平的讲话,实际上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图二: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169人,候补中央委员112人。会议由时任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主持。全会的中心议题是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指示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1)两幅图片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A.第一手资料
B.第二手资料
(2)根据图片及解说文字你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点?(写出三点即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3)根据图片及解说文字写出图一和图二有什么关系?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