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了许多重大科技成果。以下科学家与其贡献搭配错误的是
A.邓稼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
B.钱学森——研制中国运载火箭
C.袁隆平--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D.屠呦呦--发现有效抵抗症疾的青蒿素
2、他(如图人物)从来不怕苦、不怕死,不为名、不为利,始终做到勤政为民、廉洁奉公,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先进性的政治本色。他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了崇高的形象。他是
A.焦裕禄 B.黄继光 C.雷锋 D.王进喜
3、“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是自己的。”这首歌谣赞颂的是
A.实行对外开放
B.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制度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社会主义制度
4、关于亚非会议表述错误的是: ( )
A.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 B.共同探讨了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的问题;
C.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前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今天”是指
A. 1949年8月1日
B. 1949年9月1日
C. 1949年10月1日
D. 1949年11月1日
6、如果你需要一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准确信息,那么下列资料中你将选用( )
A.当时农民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B.农民纷纷加入人民公社
C.1954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D.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7、1984年,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实行政企分开
B.实行经营责任制
C.实行按劳分配
D.增强企业活力
8、建国初,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种粮食,还能造纸,但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优先发展重工业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农的变化服饰丰富多彩日益多元化、个性化
②食的变化肉食、副食品、果品消费比例不足
③住的变化城镇中低收人的职工能以成本价买到合适的住房
④行的变化出行坐飞机、动车、开私家车越来越普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投入巨额资金改善交通条件,并取得巨大成就。截止2010年底,中国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
A. 第一位
B. 第二位
C. 第三位
D. 第四位
11、下表中所示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2、《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中写道:“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它不仅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材料中的“它”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方针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一带一路”倡议
13、“九省通衢”的武汉不仅是国内多条铁路的交汇点,也是中欧班列(汉堡—武汉)的起点。3月28日,复工后的中欧班列(武汉)开启了常态化运营。中欧班列的常态化运行依靠的是( )
A.丝绸之路经济带货运大通道 B.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货运大通道
C.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资金支持 D.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
14、关于中国铁路事业,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①京张铁路是中国人主持设计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 ③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 ④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一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70年前,这首战歌体现了抗美援朝时期战士们和全国人民的钢铁意志和坚强信念。时至今日它仍余音绕梁,铿锵有力。抗美援朝中“最可爱的人”和司令员分别指( )
A.中国人民解放军彭德怀
B.中国工农革命军朱德
C.国民革命军朱德
D.中国人民志愿军彭德怀
16、实践充分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和强大中国。我国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八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二大
17、"黄河故道,只有焦桐,望中犹记艰辛。治碱营林……总系黎民,向兰封”上述诗词悼念的历史人物是
A. “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B. “铁人”王进喜
C. “两弹元勋”邓稼先
D.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18、1949年9月下旬,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主体会议开幕式上庄严宣告:“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含义是
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
C.开始向工业化迈进 D.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19、“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
A. 祖国统一 B. 民族团结
C.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D. 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
20、将下列事件前的序号与相关意义前的字母符号连接,正确的一组是
a.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b.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c.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A.①——a②——b③——c
B.①——a②——c③——b
C.①——c②——a③——b
D.①——b②——a③——c
2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成果:_____________被确立为中共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2、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______”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圆满召开;国家主席______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23、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口;____________严守潜伏纪律,直至被大火吞噬。
24、中国加入________组织(中文全称),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中共十八大以来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建设,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
25、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_____不断跃上新台阶。使中国在各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2)进入新时代,我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____实现历史性跃升。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到114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谷物总产量、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
(3)我国加快构建________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战略,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_____国际化进程。我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
26、“两弹一星”:
(1)成就:①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_____________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_________飞行试验取得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______爆炸成功。
②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
(2)意义: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______,增强了我国的______,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7、2002年中共十六大确立“____________”重要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2007年中共十七大将__写进党章。
28、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举措:
(1)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_____,保障了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2)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深入实施“_____ ”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
(3)影响:综合国力的增强,使中国各方面政策的实施具备雄厚的_____和精神力量。
(4)事例:
①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建设(“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②筹建和成立_____银行。
③加快_____试验区建设。
④推进人民币_____进程。
29、在三大改造的过程中,国家对农业的改造主要是引导个体农民参加_______。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政策。
30、我国虽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有一些失误,但也取得了重大成就,涌现了许多模范人物,下图中的模范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时间轴能形象直观地表示某一个阶段的历史事实。如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请你说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2)请你写出上图中A处会议召开的时间。在这次会议上为了让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进行了怎样的创新?
(3)上图中的哪次会议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八大上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中共十九大上提出的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什么?
32、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新中国建国初期,国家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这反映的是哪一事件﹖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2)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1955年,我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请依次列出我国农业合作化经历过的主要阶段。
(3)1978年,农民们形象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反映了我国在农村推行的哪一政策得到了农民的欢迎?这一政策的最早尝试是在哪里?
3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地点在哪里?会议选举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谁?《共同纲领》的颁布实施有何意义?
34、 新时期,党实行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新中国成立以后,…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邓小平
材料二:邓小平视察深圳后題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材料三:
材料四:中国40年来有目共睹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开放是密不可分的。开放推动了改革,促进了发展。可以说中国人民从开放当中得到了甜头。…中国将继续维护自由贸易,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如果说中国的开放有新变化的话,那就足会越开越大,中国经济已经深度地融入了世界经济,关上门等于挡住了我们自己的路。
﹣﹣摘自新华网•2018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答记者问
(1)依据材料一,归纳新时期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对外开放”的决策是党在哪次会议上做出的?
(2)除了材料二中的经济特区外,我们在1988年还设立了哪个特区?并谈谈设立经济特区对我国社会发展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对外开放”的认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