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蜻蜓分泌挥发性物质吸引异性交尾,完成体外受精
B.与果蝇发育相同的害虫,危害农作物的时期是幼虫和成虫
C.七星瓢虫和蚜虫的发育过程都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D.为增加家蚕的产丝量,可适当延长幼虫期
2、白地霉会引起柑橘酸腐病,造成柑橘腐烂。某科研团队探究桔梅奇酵母对酸腐病的防治作用,在柑橘果实中部刺两个孔,分别接种不同物质,一段时间后统计发病率,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与该实验相符的是( )
A.对照组应该接种等量的蒸馏水
B.桔梅奇酵母的防治效果逐渐减弱
C.桔梅奇酵母分泌的物质能杀死白地霉
D.接种桔梅奇酵母可避免柑橘腐烂
3、生物体结构和功能一般存在如图的关系,下列表述能够体现②的是( )
A.水螅的刺细胞中有毒素,能够捕食猎物
B.蛔虫的体表有角质层,利于寄生在小肠
C.蝗虫具有外骨骼,能够防止水分的蒸发
D.蚯蚓体壁能气体交换,有丰富毛细血管
4、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下列关于青春期生理变化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身高体重迅速增加
B.出现第二性征
C.生殖器官开始形成
D.心肺功能增强
5、下列关于动物和人类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动物经驯服后可以为人类服务
B.人类部分衣物的原料来自动物
C.家畜是人类食物中动物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D.野生动物都是对人类有益的,应予以保护
6、如图结构①表示女性体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分析正确的是( )
A.依据形态,①一定是X染色体
B.一般情况下,①由许多蛋白质分子和一个DNA分子组成
C.③上任意一个片段构成基因,一个③上有许多基因
D.从数量上看,女性正常口腔上皮细胞中包含一条X染色体
7、“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景象已越来越少,下列哪项不是造成蛙类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
A.天敌的大量捕食
B.水域面积不断缩减
C.人类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D.水域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8、据图分析,下列有关植物生殖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嫁接,后代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B.①②③都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过程
C.①中接穗成活的关键在于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D.③的这种生殖方式可以培育无毒植株,并且繁殖速度快
9、某生物体细胞中含有12对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 )
A.12条
B.6条
C.12对
D.6对
10、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的性状都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
B.绵羊的卷毛和山羊的直毛是相对性状
C.使用射线处理种子再选出优质高产新品种,其原因是改变了种子的遗传物质
D.生男生女是由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决定的
11、下列一组均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孔雀开屏、蜘蛛结网
B.老马识途、小狗算术
C.海豚顶球、乌贼喷墨
D.蜜蜂筑巢、狮子捕食
12、下列脊椎动物中卵生、体温恒定的是( )
A.象
B.金鱼
C.丹顶鹤
D.蟾蜍
13、下列对动物类群特征的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A.爬行动物——用肺呼吸,体温恒定
B.线形动物——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无肛门
C.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有口有肛门
D.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14、取五个相同的瓶子,分别加入等量的相同物质,搅拌均匀,套上挤瘪的气球,放置一段时间观察现象。实验设计和现象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装置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所加物质 | 水+白砂糖+酵母菌 | 水+白砂糖+酵母菌 | 水+白砂糖+酵母菌 | 水+白砂糖 | 水+酵母菌 |
温度 | 0℃ | 22-30℃ | 100℃ | 22-30℃ | 22-30℃ |
现象 | 无气泡产生,气球瘪 | 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 | 无气泡产生,气球瘪 | 无气泡产生,气球瘪 | 无气泡产生,气球瘪 |
A.装置①和⑤研究的变量是白砂糖,探究的是酵母菌生活是否需要有机物
B.装置②、④和⑤中,②起对照作用,探究的是酵母菌是否具有发酵作用
C.根据装置①、②和③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酵母菌的生活需要适宜温度
D.装置②产生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可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15、八年级程曦同学周末在家进行“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实验探究,以下是他本次实验的数据记录,下列分析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 第一次获取食物时间 | 第二次获取食物时间 | 第三次获取食物时间 |
甲 | 6分56秒 | 4分31秒 | 2分43秒 |
乙 | 8分29秒 | 6分40秒 | 3分53秒 |
丙 | 4分40秒 | 3分05秒 | 1分36秒 |
A.小鼠重复走迷宫的次数越多,走迷宫所用的时间越短
B.每只小鼠所用的时间不同,说明不同个体之间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
C.实验中要让小鼠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多次走相同的迷宫
D.小鼠尝试走迷宫是一种学习行为,这种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16、东方蝾螈是我国特有的两栖动物,又名中国火龙(下图分别为其幼体和成体)。下列关于东方蝾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方蝾螈的皮肤干燥
B.幼体能适应陆地生活
C.幼体成体都用肺呼吸
D.幼体与成体存在差异
17、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孔雀开屏,雌、雄蛙的抱对属于繁殖行为
B.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
C.动物的学习行为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D.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对于动物的生存意义不大
18、观察蚯蚓时,要经常用湿棉球帮其擦拭身体,原因是( )
A.减少蚯蚓运动的阻力
B.蚯蚓靠湿润的体表呼吸
C.便于区分蚯蚓的环状体节
D.蚯蚓的生活离不开水
19、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如图节肢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有几种?(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20、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扩大了其活动范围,便于更好地生存和繁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
B.一个动作的完成至少需要两组肌肉相互配合
C.鸟的胸肌两端都附着在同一块胸骨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D.动物的各种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并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21、专家建议,为预防癌症,应当做到 ,少饮酒,少吃腌制和烧烤食品及高脂肪食物,多吃 和水果,多吃粗粮,避免过多的日光爆晒.
22、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殖都离不开______,因此只适于生活在____________的环境中。
23、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用天竺葵作为实验材料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步骤,请你根据以下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用黑色塑料袋遮光一昼夜的目的是 。
(2)该实验中,叶片的b、c两处形成了对照,其变量是 在此组对照实验中加碘液后能变蓝的部位 是 处。
(3)步骤④在用酒精脱色的步骤中,隔水加热的原因是防止火灾并使 溶解到酒精中。
(4)该实验可以说明 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24、保护动物的多样性要在遗传物质、物种和__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法制教育和管理,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__.
25、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_____.
26、鉴定骨的成分时,骨的煅烧是利用有机物易燃,无机物不易燃的原理;骨的脱钙是利用无机物与酸反应而被分离出来。据此推知煅烧后所能剩下的是__________,它使骨具有_______特性;骨脱钙后,所剩下的是______________,它使骨具有_________特性。
27、请分析下列动物各是依靠哪种通讯方式来完成信息交流的。
(1)让一只母猪喂养其他母猪所生的小猪,先要在小猪的身上涂抹喂奶母猪的尿液才可以进行喂养。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季青蛙进行繁殖时,雄蛙在水边高声鸣叫,雌蛙闻声赶来。___________________。
(3)蜜蜂用舞蹈的方式来告诉同伴蜜源的方向和距离。___________________。
28、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动物________就有的,不依赖于个体生活的经验,是一种________行为.
29、把两个同样的细胞分别放在清水和盐水中,细胞分别呈现两种状态,如图所示。请回答:
(1)图中的箭头表示什么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出A、B细胞所处的状态名称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A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动物的身体内部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统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物。
31、动物能进行各种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繁殖的活动。请将以下相关的内容连线。
32、各种鳍的协调作用,保证了鱼很好地游泳运动。
33、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拥有丰富的海洋动物资源。
(1)每年会有大量游客来青岛游览,游客们在海底世界观世各种鱼类时,会看到鱼在水中由由自在的游动,鱼在水中运动时靠______保持前进的方向;鱼在水中靠______进行呼吸。
(2)极地海洋世界的海豚能够完成顶球、跳跃、算数等表演,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这种行为属于______。海豚在生殖发青方面的突出特征是______。
(3)梭子蟹和虾是青岛餐桌上常见的节肢动物,该类群的特征之一是体表有______。
(4)海底世界的水母宫里有许多的身体柔软、体态轻盈的水母,水母属于______动物。其特有的攻击和防御利器是______。
(5)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离不开现代生物技术,科研人员从鲍鱼的精子中提取出生长激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体内,从而生产出大量的生长激素,可以促进某软体动物幼体的生长,提高了养殖产量。以上实例是利用了哪种现代生物技术?______。
34、下图1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图2表示蜥蜴原种脚趾的两种性状(分趾、联趾)比例变化过程,请分析图解回答:
(1)小岛上蜥蜴原种脚趾有两种性状,分别是分趾、联趾,这两种性状为__________;蜥蜴原种不同个体具有不同的性状,说明蜥蜴存在__________。
(2)在蜥蜴进化过程中,有利性状个体生存下来,不利性状个体被淘汰掉,这个过程就是__________,该过程是定向的,其方向是由__________决定的。
(3)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D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d代表蜥蜴脚趾的联趾(趾间有璞)基因。图2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小岛陆地上食物由于短缺,导致__________型个体所占的比例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上可知,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