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韶关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自古以来,状元最受读书人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在清末偏偏有一位状元“舍本逐末”办起了中国第一个实业大生纱厂,他是( )

    A.魏源

    B.左宗棠

    C.张謇

    D.张之洞

  •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转折”体现在(  )

    A.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B.由“对内改革”转向“对外开放”

    C.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D.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3、1949年,刘少奇在某次政协会议上指出:“这是目前时期全国人民的大宪章它是如此的坚定明确,清楚地指出了哪些事是应该做而且必须做的,哪些事是不应该而且不允许做的。”被刘少奇称为“大宪章”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4、2019年3月两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下列各项属于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的是

    A.《共同纲领》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5、下列选项中对中国抗美援朝意图描述正确的是(  )

    A. 飞蛾扑火   B. 狗拿耗子

    C. 唇亡齿寒   D. 黄鼠狼给鸡拜年

  • 6、我国交通飞速发展,长途旅行可选择的交通工具有

    ①轮船

    ②地铁

    ③火车

    ④飞机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7、他,曾经荣获200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是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

     

    A.邓稼先 B.杨利伟 C.翟志刚 D.袁隆平

  • 8、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党的哪一次会议上?(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 9、发现青蒿素,对有效降低疟疾患者死亡率作出贡献的某科学家,2015年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该科学家是( )

    A.屠呦呦 B.袁隆平 C.邓稼先 D.钱学森

  • 10、这次成功的试验,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这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向试验现场发的贺电,应在(    )

    A.1964 B.1966 C.1967 D.1970

  • 11、1964年10月,境外媒体报道:“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要求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呼声将会更加高涨,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材料表明中国核试验成功的主要意义是(  )

    A. 加强了中苏联合抑美的力量

    B. 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主要条件

    C. 对世界政治格局施加了影响

    D. 中美苏三国之间实现了力量均势

  • 12、2017年4月1日,中国官媒向外界发布了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消息,称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上述材料( )

    A.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B.标志着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C.标志着对外开放格局的进一步扩大

    D.标志着我国已经迈入发达国家行列

  • 13、下图是某市举办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建设成就中的一张图片,它反映的历史阶段应是( )

    A.土地改革前夕 B.文化大革命期间

    C.“一五”计划期间 D.改革开放以后

  • 14、最能体现周恩来“深深铭刻在全世界追求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心中”的事例是

    A. 领导南昌起义

    B. 解决西安事变

    C. 参加重庆谈判

    D. 出席万隆会议

  • 15、孔子曾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周恩来总理在某国际会议上提出过类似的主张。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巴黎和会

    C.万隆会议

    D.26届联大

  • 16、围绕这个中心环节,主要应该解决好两个方面的关系问题,既确立国家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扩大企业自主权;确立职工和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保证劳动者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这个中心环节”是

    A.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

    B.增强企业活力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改变分配方式

  • 17、20世纪50年代,我国外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有

    ①新中国的成立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③“一大片”的方针  ④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8、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被称为“国之利器”,它的前身是

    A. 华东军区海军

    B. 人民空军

    C. 战略支援部队

    D. 第二炮兵部队

  • 19、原苏联某总理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B.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C.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D.人民公社化道路

  • 20、先后指挥过百团大战和抗美援朝的著名将领是

    A.林彪 B.彭德怀 C.刘伯承 D.陈毅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上对应的内容

    (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4)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 22、习近平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______、人民幸福。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二个目标是:到______ 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23、_______________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 24、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是_____________。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

  • 25、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__的转变。

  • 26、1954年,周恩来与_______________两国总理分别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 27、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_政策。

  • 28、下图反映的历史事实是:_____发生在_____年,看到此图,你有何感想?

  • 29、袁隆平和他的____,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治疗疟疾的____,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 30、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地点。

    (1)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所在地——

    (2)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3)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两次重要的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20多年间,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经历了哪些曲折?这一曲折过程可以使你得到哪些认识?

    (2)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 32、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多少周年纪念日————

  • 3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国家日益繁荣富强。结合所学回答。

    (1)1954年我国确立了怎样的根本政治制度?为了维护祖国统一、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我国创立了什么制度?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哪一次会议?

    (3)制度的创新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港、澳的回归成为哪一制度构想的成功实践?并指出港澳回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深圳本来只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深圳建立经济特区后以“三天一层楼”的建设速度,几年时间就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大都市。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后,欣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

    材料二  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处推进,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随后几年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这样,中国就形成了……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2)请在材料的“……”处填写正确的内容。

    (3)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2001年的哪一重大举措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