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石油、天然气 B.铀矿、铁矿 C.煤炭、太阳能 D.风能、水能
2、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C.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D.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3、“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表达了我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爱我中华,振兴中华,共创美好生活的愿望。根据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共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
A.54个
B.55个
C.56个
【2】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汉族
B.壮族
C.回族
【3】下列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B.在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C.所有少数民族地区必须在汉族人的管理之下
4、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 )
A. 青藏高原 B. 托克逊 C. 漠河 D. 火烧竂
5、普通车牌号通常以汽车所属省区简称开头。小明到广州看到最多的车牌号可能是( )
A.
B.
C.
D.
6、我们亚洲常常是“寒暑并存,干湿同在”,气候类型复杂多样。造成这种气候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
A. 亚洲大部分处在高纬度地区 B. 亚洲处在东半球
C. 亚洲纬度和经度跨度大 D. 亚洲四面濒临海洋
7、下列产品中不属于高新技术产品的一组是( )
A.汽车、轮船 B.卫星、手机
C.计算机、纳米材料 D.芯片、克隆技术
8、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是 ( )
A. 泼水节 B. 开斋节 C. 雪顿节 D. 那达慕节
9、“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国龙”身体上也存在“病症”.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把脉”并“对症下药”.医治黄河“腹泻”(水土流失)的最佳“药方”是( )
A.植树造林 B.退耕还湖
C.加固大堤 D.南水北调
10、下列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的是( )
A.地震-台风-雷暴雨
B.干早-山崩-泥石流
C.台风-暴雨-泥石流
D.暴雨-山洪暴发-海啸
11、下图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
A.①水田②旱地③林地④荒地
B.①水田②林地③旱地④草地
C.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草地
D.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林地
12、我国半湿润地区的天然植被是( )
A.森林
B.荒漠
C.森林草原
D.草原
13、关于贵州自然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石灰岩大面积分布,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
B.山脉绵延,河谷深切,地形崎岖
C.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D.贵州地形为山地地形,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严重
14、我国少数民族数目最多、民族风情最为浓郁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A. 西藏自治区 B. 云南省 C.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 内蒙古自治区
15、“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这是戴望舒在《雨巷》中对江南最有诗意的描述。图1为江南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2为江南传统民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江南地区高温多雨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下列有关图中民居特点与作用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
A.墙体厚度大,有利于保暖
B.房屋墙体高,有利于挡避滑坡
C.房屋窗户小,有利于防避风沙
D.屋顶坡度大,有利于排水
16、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国的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18亿亩——-这既是中国耕地面积的底线,也是不能突破的政策“红线”。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图为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和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土地利用现状是( )
A.难利用的土地比重小
B.后备耕地资源充足
C.土地利用类型分布不均
D.耕地、林地比重大
【2】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下列措施不可行的( )
A.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
B.保护耕地的数量
C.培育良种,科技兴农
D.提高耕地的质量
17、下列名胜古迹,不在北京的是
A.天坛、明清故宫
B.中山陵、日月潭
C.颐和园、八达岭长城
D.明十三陵、天安门
18、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位于哪两国的边境上( )
A.中国、印度 B.中国、尼泊尔 C.中国、不丹 D.中国、巴基斯坦
19、下图为“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气温和降水月分配图”,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A.广州
B.武汉
C.北京
D.哈尔滨
【2】四城市中,最冷月均温最低的是( )
A.广州
B.武汉
C.北京
D.哈尔滨
【3】你的家乡气温和降水状况和图中哪一地相似( )
A.广州
B.武汉
C.北京
D.哈尔滨
20、我国海岸线北、南起止点所属的省区是( )
A.辽和桂 B.吉和粤
C.黑和琼 D.吉和琼
21、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有明显的差异,如糖料作物呈明显的“南甘北甜”分布特点;粮食作物呈“________”的分布格局
22、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名称:A
(2)图中B、C两区域的分界线大致在 一线,划分此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3)地形:②是 高原.
(4)图中的两条大河均发源于 .
(5)C地区民居屋顶坡度 .
23、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应重点防范的灾害性天气是_____。
24、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这一诗句描写的是 天气,它一般出现在 地区.
25、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是 。
26、读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外流区河流大多流入____洋.
(2)填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河流的名称.
④____,⑥____,⑦____,⑨____.
(3)数码①~⑨所代表的河流中,____流入北冰洋,____含沙量最大,____是内流河(填数码).
(4)位于冬季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上的河流是____(填数码)
(5)图中运河⑩北起北京,南至____,连接了6个省级行政区域.
27、这里,有一望无际的黄土,有令人生畏的风沙;这里,更是孕育生命的摇篮;这里,就是黄土高原。根据图文资料,完成“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思维框图。
①____;②长城;③太行山;④秦岭;⑤千沟万壑;⑥____;⑦____;⑧暴雨;⑨____;⑩过快;⑪____;⑫水土流失;⑬植树种草。
28、东北平原主要的糖料作物是____。
29、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 ,提高人口的 ,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30、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________。
31、读“长江、黄河流域路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和黄河共同发源于A____高原,自西向东分别注入东海和我国内海B____。
(2)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C是____,黄河各河段中水土流失严重的是____(填字母)。
(3)长江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____,在长江干流建有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D____。K是长江最大的支流____。
(4)为保护母亲河,针对黄河的忧患,请你为治理黄河提出你的合理化措施(一条即可)____。
32、读“我国地形剖面图”和“中国地形分布空白图”回答:
(1)将剖面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在表中相应处:
(2)我国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位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 A是___________________盆地,H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原
(5) G是巨大的弧形山脉______________________
(6)E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脉,它和淮河一线大致是我国一月份_________________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33、小明和小亮暑假从北京出发分别沿图中①和②两条线路旅⾏,读图回答问题。
(1)小亮沿路线②来到黄土高原,其地表特征是____、支离破碎。形成该地表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侵蚀作用 B.河流携带泥沙沉积
C.人类引水灌溉 D.我国北方风沙频繁发生
(2)继续来到北京,看到了各国驻北京大使馆,这属于北京城市职能中的( )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国际交往中心⼼
D.经济中心⼼
(3)沿路线①来到了东北三省,看到了东北三省山河大势是( )
A.大河之源、雪山连绵
B.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C.山环水绕、沃野千⾥
D.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4)路线①要经过被称为“黑土地”的东北平原,该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这里发展农业有利的自然条件。(任答一点)____。
34、图中A为山地,B为丘陵,C为河岸平坦地形区,D为水库。在保护环境、促使农业生产良性循环,以使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前提下,请合理安排该地的农业生产
(1)选择ABCD填空:
①地形陡峭,适合发展林业的地方是( )
②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利于种植业的地方是( )
③适宜发展渔业的地方是( )
④适宜栽植果树的地方是( )
(2)如果在A处开荒种地,你认为___(合理/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3)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发展或生长的地区,体现了农业发展要___的原则。
35、读“中国民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我国的各民族中,________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________;55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________。
(2)将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少数民族及省级行政区名称填入下表: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