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属于《“飞天”凌空》一文中采用修辞手法的作用的一项是( )
A. 调动读者丰富的想象力。
B. 增强作品的形象性、生动性。
C. 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D. 使文章有起有伏。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且焉置土石
B. 劳其筋骨 上自劳军
C. 将以下骑送迎 自将磨洗认前朝
D.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 将军亚夫持兵揖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增其旧制(规模) 往来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B. 薄雾冥冥(迫近) 结庐在人境(人烟稀少的地方)
C. 互相轩邈(高)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居高面下,由上看下)
D. 瀚海阑干百丈冰(沙漠) 不汲汲于富贵(心情急切的样子)
4、下列文化常识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
B.《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小说描述了祥子的一生以及祥子周围的人物,如残忍霸道的刘四爷、大胆泼辣的小福子等,表达了老舍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C.刘禹锡的《陋室铭》是一篇托物言志的铭文,所谓“铭”,就是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体。
D.《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的一部纪实作品,他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将领的情况,比如凭借“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的朱德。
5、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渔家傲
(宋)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请展开想象,描述“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所展现的梦中所见景象。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6、古诗词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4)《商山早行》一诗中,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五柳先生传》中表现五柳先生生活状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虽说父子相隔万水千山,但傅雷笔下的每一缕墨线都凸显了深沉中的柔情、教诲中的关爱。让我们随着傅雷的脚步,在时间的小径上,读家书里的故事。
《傅雷家书》中傅雷的爱流淌在朴实的文字背后,深沉而温暖,请你结合所学,完成下面的阅读任务单。
阅读策略 | 内容呈现 | 问题与理解 | 赏析句子 |
整体性阅 读 | 深入揣摩:款款深情 孩子,你一天天的在进步,在发展,这两年来你对人生和艺术的理解又跨了一大步,我愈来愈爱你了,除了因为你是我们身上的血肉所化出来的而爱你以外,还因为你有如此焕发的才华而爱你。 | 你读了全书后,感觉他们不单是父子关系,他们还有着其他的关系,请你写出傅雷和傅聪的其他两种关系。 ①_____ | 赏析选段划线句③_____ |
选择性阅 读 | 关注话题:成长之路 (1)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2)心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3)说来说去,我仍抱着“宁天下人负我,毋我负天下人”的心愿。我相信你也是这样的。 | 你针对“成长之路”的话题阅读相关章节,并摘录了书中有启发性的三句文字,请结合材料你说说傅雷希望儿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②_____ |
8、(四)阅读《春天里种植自己》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三岁的时候,他的在一个小煤窑打工的父亲,因塌方被埋在土中,撒手而去。父亲被埋葬的那天,母亲哭得声嘶力竭,他黑着脸,就是不哭。大人就对他说,你爸过世了,再也回不来了。
②他不说话,只是把头摇得像风中的小草。
③他不相信那个老是用宽大的手掌抚摩他,用粗厉的胡须扎他小脸蛋的父亲,会从此永远消逝,像一颗不发芽的种子。他跟母亲在房前的空地种过南瓜,一粒种子点下去,浇一些水,隔一段时间,就长出嫩叶,然后藤蔓爬满架子,最后结出很多很大的瓜。
④他问母亲:爸爸种进土里,什么时候再长出来呢?
⑤母亲看着他明亮的眼神,不忍心伤害一个孩子的心,就强装笑容说:“快了,快了,明年春天的时候。”
⑥于是,他经常坐在屋门前,眼望着后山,希望看到婆娑的树影里他的父亲正大步地走回家中。第二年清明节时,他跟母亲去上坟,坟上的树跟他一样高了,但他的父亲还是没有从地里长出来,唯一看见的是父亲坟头的小树在风中舞蹈,那舞姿是那样凄凉。
⑦他问母亲:“爸爸怎么还不长出来,是不是我们没有浇水呢?”
⑧母亲的眼泪顿时流了下来,他有点明白过来了,也哭了,眼泪把整个衣襟都弄湿了。
⑨十三岁的时候,祸不单行,他相依为命的母亲又被一场车祸吞噬去生命,他成了孤儿。埋葬娘的那天,天下起瓢泼大雨,但他不哭。也不再相信娘种进土里后,会再长出来。
⑩十三岁的孩子没有谋生能力,邻居东凑一把米,西来一爿柴,衣服破了,有人争着拿回家缝补。他和村里的孩子打架了,那些孩子回去肯定挨父母的打。谁家里煮了好东西,一定要派孩子来叫他,以致有些孩子怀疑他是父母送给别人的兄弟。父亲就对孩子黑着脸说:就是,就是,你以后要把他当兄弟。
⑪十三岁的时候他在村里有了许多的兄弟姐妹,虽然村里的生活很贫困,但他的生活很幸福。
⑫二十三岁时大学毕业,他要求分配回村里的小学任教师,他的理由很简单,他要报答村里人的恩情,他的学费是村里人用米和鸡蛋换来的。他的工资除了留一点生活费,全部补贴给那些交不起学费的孩子。为了报恩,他娶了村里一位大字不认一个的女子,只因为这女子的母亲把家里最后的一只母鸡卖了,凑足他的学费。
⑬恩情似山顶的天空压在他的心头,但他瘦弱的身体不是嶙峋的山峦。有时侯,他偷偷跑到父母的坟前,让泪水漫过他孤独无助的心灵。他想到三岁时的梦想:假如父母种进土里,能够再长出来该多好啊,至少他现在不会觉得欠了村里人很多的情,这份情是一辈子都还不完的。
⑭三十三岁的时候他决定离开家乡,想法很简单,离开这些给予他养育之恩的村里人,他不想再背负这沉重的负担了。决定离开的时候,妻子骂他忘恩负义,他摇了摇头,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⑮四十三岁的时候他在城里当了老板,每年都拿出很多的收入交给农村教育基金会,并指定要捐给他工作的那个乡村小学,他不留名,也拒绝记者采访。
⑯我成为他的朋友是后来的事情了。有一次酒酣时,他说起了这段经历,我也沉默了许久。然后紧紧握着他的手,说:“你现在是把自己种进了生活过的那个乡村了。报恩有多种方式,最好的方式是让自己长成大树,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得到荫凉。”
【1】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第①段中父亲死后“他黑着脸,就是不哭”与第⑨段中母亲死后“但他不哭”,两次不哭的原因一样吗?请简要分析。
【3】揣摩下面句子中的划线部分,分析它的表达效果。
可还是没能看见父亲从土里长出来,唯一看见的是父亲坟头的小树在风中舞蹈,那舞姿是那样凄凉。
【4】文中的村民们都很照顾他,那么,他又做了哪些事来报答村人的恩情呢?
【5】结合全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结尾一段中“报恩有多种方式,最好的方式是让自己长成大树,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得到荫凉”这句话的理解。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作文。
也许你没有领略过泰山的巍峨,也许你不曾见过西湖的秀美,但是,家乡众多的景点中总有一处让你流连忘返。
请以《最美 》为题,写一篇关于家乡风景的游记。
要求:①请选取自己最近游览过的印象深刻的一处风景,补全题目;②按文体要求作文,不少于5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