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周末,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临沂书法广场参观游览,一路上大家沐着阳光下谈笑风生,尽享天伦之乐。
B. 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国各大景区人满为患。拥堵的车流、攒动的人头令许许多多的芸芸众生纷纷慨叹出行的困难。
C. 5月22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再次发生了严重暴恐案,导致大量无辜市民死伤。这一骇人听闻的事件激起了国际社会对暴徒罪行的强烈谴责。
D. 歌手李代沫因聚众吸毒被北京警方抓捕,其形象也跌至谷底。面对媒体的批评,李代沫的粉丝却义愤填膺,百般袒护他们心中的偶像。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发怔zhènɡ 拜谒yè 星宿sù 桑梓zǐ
B.作揖yī 聒噪guō 豢养huàn 遁词dùn
C.诓骗kuānɡ 栈桥zhàn 别墅shù 嗤笑chī
D.惘然wǎnɡ 恣睢suī 游弋yì 麾下huī
3、下列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望/长城/内外
B.山/舞/银蛇
C.欲/与天公试/比高
D.看/红装/素裹
4、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写滕子京在逆境中的成绩,交代作记缘由,为后文写古人的阔达胸襟做铺垫。
B.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自然结合起来,体现了范仲淹“以民为本”的思想,表现了他的博大胸襟。
C.《岳阳楼记》中的“乐”与《醉翁亭记》中的“乐”相同,都是追求与民同乐的理想境界。
D.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设问方式逐层推进,阐明“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最后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言壮语,点明了全文主旨。
5、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越明年(______)
②迁客骚人(______)
③不以物喜(______)
④是进亦忧(______)
⑤百废具兴(______)
⑥连月不开(______)
⑦忧谗畏讥(______)
⑧宠辱偕忘(______)
⑨沙鸥翔集(______)
⑩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
6、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首诗是曹操所作_ (诗体)《步出夏门行》中的第四章。
【2】请赏析诗中的划线句。
【3】生命长短不是由天决定,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更大。哪几句诗阐述了作者这样朴素的辩证见 解?
7、学校开展了“用好工具书,学好汉语”的活动。
【1】翻开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一股“网络风”扑面而来,用一句话总结,就是热词很“给力”。这些流行词和新词汇包括:给力、山寨、醉驾、首付、月光族、拼车、廉租房等,涉及社会各方面,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请你参照示例,对下列任意一个新词汇做简要解释。
示例:自驾游——属于自助旅游的一种类型,是有别于传统的集体参团旅游的一种新的旅游形态。
宅 月光族 粉丝 微博
【2】针对《现代汉语词典》这一部具有典范性和权威性的词典收纳网络新词的现象,你有何见解?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3】《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有关“狼”字的成语进行了介绍,其中有“狼狈为奸”“狼吞虎咽”“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等,请你从以上成语中分析“狼”这一动物给人们留下的印象。
8、古诗文积累。
(1)_________________,岁晏有余粮。 (自居易《观刈麦》)
(2)因思杜陵梦,__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商山早行》)
(3)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4)_________________,笑从双脸生。 (晏殊《破阵子》)
(5)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6)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战斗激烈紧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词中通过眼前中所见,烘托出一种空旷无聊、怅然若失之感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望江南》)
9、 多一些宽容
①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与人相处,与外界发生各种联系,因此,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十分重要。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豁达大度,善于容纳与自己志趣、 风格不同的人。古人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②宽容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一种“宰相胸襟”,一种大将风度。 。互谅就是彼此谅解,不计较个人恩怨。人都是有感情和尊严的,既需要他人的体谅,又有义务体谅他人。有了互相之间的谅解,就能清心降火,在任何情况下,保持平静的心境和宽厚的品格。互让,就是彼此谦让,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心底无私天地宽。摒弃私心杂念,自觉做到以整体利益为重,把好处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是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的。互敬,就是彼此尊重,不计较你高我低。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好感和尊重。如果无视他人的存在,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就不会有知心朋友。互爱,就是彼此关心,不计较个性、品格、气质的差异。爱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万别、迥异不同的人和谐地融为一个整体;爱能融化隔膜的坚冰、抹去尊卑的界线,使人们变得亲密无间;爱能化解矛盾芥蒂,消除猜疑、嫉妒和憎恨,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
③我们所讲的宽容并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并不是主张善恶兼容,与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和平共处,而是要在社会主义道德范围的基础上相互理解和关爱,尽量多一些宽容。面对违反原则的言行,不姑息放纵。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宽阔的心胸,建立纯洁的人际关系。朋友,你说呢?
【1】请在第二自然段空白处填上合适的句子作为这一段的中心句。
【2】第二自然段划线句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3】简要说明最后一段的作用。
10、阅读下面文章
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
赵宁
①成长本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历经岁月的不断锤炼打磨,才能由幼稚走向成熟,由怯弱走向勇敢。然而,有些时候脱变却会在瞬间完成,尤其是关键的那一步,就像作家或画家长久地苦思冥想,仍不得其法,而在某一境况下灵感顿生,一挥而就。
②我是母亲第四个孩子,出世没几天,便被送进医院。医生告知,孩子心脏发育不好,有肺炎、先天性气管炎,很难养活。而我的父母亲,始终不肯放弃我,一天天的打针吃药,细心的照管,使我终于幸存下来。
③我所能记起的是五六岁前后的事情。当别的孩子在村里像兔子一样欢快追逐时,我躲在医院的病床上;当一群孩子相约戏水时,我被关在家里;小伙伴们爬树,捉知了,我只能远远地看着。我常搬着小凳子,坐在家门口,看他们跳皮筋、打沙包,时常心生悲哀,我甚至自己一点也不喜欢自己。
④深秋的一天,我睡得迷迷糊糊的感到嘴里干渴,嚷着要喝水。父亲过来习惯性地摸我的额头,“这么烫,又发烧了。”他迅速地给我穿戴好,叮嘱了母亲几句,就去推自行车,领我去镇上的医院。当我坐在父亲的自行车的后座的时候,才知道,此刻天刚蒙蒙亮,路上几乎没有人。深秋的早晨寒气袭人,父亲飞快地骑着自行车,我则昏昏沉沉地靠在他的背上。镇医院离家并不远,很快就到了,听诊、化验、取药、打针……这一系列过程,小小的我已是非常熟悉了……出了医院已是9点多了,小镇上早已热闹起来,父亲带着我往家赶。晴朗的天,阳光是金色的,照在一张张兴奋的脸上,我无力地靠在父亲的背上,什么也不想说,也不想看,我只觉得自己与这充满活力的景象格格不入,我像是被快乐遗弃的孩子,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长大。我无声地哭泣着,泪水将父亲的外套弄湿了一大片。他感到了什么,车子骑到前面一个转弯处忽然改变了方向,父亲对我说:“咱们抄近路能近点。”我从来不知道这条小路也能通向村子。说是一条小路,其实是灌溉渠的渠岸,这条水渠很深,也很宽,渠岸大约1米宽,并不是很平坦。我坐在后座上,觉得有点紧张,便坐直了身子,也没有了一丝困意。
⑤我的眼前忽然一亮,就在前方渠边斜坡上竟然有一大片一大片白色的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开得那样鲜艳,那样精神。“爸爸,那是什么花?你放我下来吧。”我从自行车上跳了下来。父亲说:“这是白菊花,像是野生的。”我蹲在了路边兴奋地看着这些花,一丛丛,一簇簇,紧密地挨着,矮矮的,却精神抖擞,一些小虫在上面跳跃飞舞,花朵不大,可开得那样灿烂,没有一丝倦怠之意,露水还没散去,在花朵上面打转。我已无法准确地描绘那个时刻小小的我的心境,我只记得那一刻有一幅画面深深地刻印在我脑海里:清凉的风,湛蓝的天,金闪闪的阳光,地上一大片白色的野菊花明艳美丽,清香袭人,一个瘦弱的小女孩看得痴迷,看得绽放了久违的笑颜。而就在那一刻,她坚定地告诉自己,她要生长得像这花一样美丽……
⑥那一天回家后,我破天荒头一回吃药没有让父母催促,那一大碗药,我第一次面无惧色,一饮而尽。只有我知道,我饮下去的是希望,是力量,是渴望生命如花绽放的动力,那一刻一个六岁的小女孩觉得自己长大了。
⑦多年以后,我终于摆脱了疾病,健康地长大,并没有留下一丝疾病侵扰的痕迹。如果说生命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那么在我生命的这幅画卷中,那路边的野菊花就该是神来之笔吧!
【1】读第⑤段中两处对野菊花进行描写的句子,请从中找出表明野菊花特点的词语。
【2】第⑥段中写道,“破天荒头一回吃药没有让父母催促”,是一件什么事情让我发生了这样的变化?请你根据文章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件事。
【3】从全文看,我能够“幸存下来”并“健康地长大”的因素有哪些?
【4】结合语境,谈谈你对下面句中“绽放”一词的理解。
一个瘦弱的小女孩看得痴迷,看得绽放了久违的笑颜。
【5】文章结尾写道,“如果说生命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那么在我生命的这幅画卷中,那路边的野菊花就该是神来之笔吧!”请你谈谈这句话在结构或内容上的作用。
【6】在你的生命中,一定也有这样的“野菊花”给了你人生感悟,请你采撷记忆中的那片“野菊花”,将她和她给你的感悟一起写在下面。
【7】下面对文章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①段先写自己对人生经历的回顾和感悟,由此引出下文对往事的叙述。
B.第③段划线句使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我”对正常儿童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悲哀。
C.去掉首尾两段,文章仍然结构完整,中心突出。
D.文章主要通过动作描写表现父亲对“我”的关爱和照顾。
11、阅读《故乡》一文的片段,完成小题。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
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我们那时候不知道谈些什幺,只记得闰土很高兴,说是上城之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
……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1】联系选文,说说划线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2】二十年后“我”见到闰土,“很兴奋”,但为什么又“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3】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下面两句中省略号的不同表达作用。
(1)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2)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
【4】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的含义。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5】文中说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这“可悲的厚障壁”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投稿任务。
向着明亮那方(节选)
金子美玲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一片叶子,
也要向着日光洒下的方向。
灌木丛中的小草啊!向着明亮那方,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烧焦了翅膀,
也要飞向灯火闪烁的方向。
寒夜里的飞虫啊!
金子美玲的“明亮那方”可以是什么?它可以是目标、梦想,也可以是心中的桃源、美好的彼岸。生活中,每个人都在奔赴自己的“明亮那方”。
对此,你又有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项,写一篇作文,向校刊投稿。
任务 | 文体 | 写作角度参考 |
向校刊投稿 | 叙事类 | 分享奔赴明亮那方的经历或故事 |
议论类 | 发表自己对这个话题的见解 | |
创作类 | 发挥联想和想象,进行文学创作,感染读者 |
稿件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自定(诗歌除外)。(2)字数:不少于600字。(3)不得抄袭、套作。(3)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