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正式确立的标志是
A.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C. 土地改革运动的基本完成
D.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我国某部临时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新中国通过这部临时宪法的会议是
A.七届二中全会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一届人大
D.第一届政协会议
3、1950 年 6 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和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明 确规定“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党和政府之所以把土地分给农民。其根本原因是
A.农民无地或少地,生活困苦
B.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C.农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功于革命,分土地事实上是“按功行赏”
D.地主土地太多,无法耕种
4、2020年5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法治保障。这一举措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哪一方略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5、1949年10月,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诗人“喜悦”是因为
A.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 B.封建剥削制度被彻底消灭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6、以下各项中,属于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主要内容的是( )
A.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B.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C.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7、漫画是一种以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如图反映了当时我国
A.完成了国民经济调整任务
B.工业生产高速发展
C.片面追求高指标、高速度
D.对国内主要矛盾缺乏认识
8、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的土地占有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中央政府实行了
地主和富农 | 占农村人口不到7% | 占有土地54% |
贫农和雇农 | 占乡村人口57% | 占土地14% |
A. 土地改革
B. 包产到户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大跃进
9、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A.1949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6年
10、2017年,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修改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会议是( )
A.中共九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九大
11、下列事件发生在20 世纪90 年代的有( )
① 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②上海浦东开发区成立③汪辜会谈④提出高技术研究发展的 “ 八六三计划”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2、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
A. 实现了民族独立
B. 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C.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D. 坚持改革开放
13、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民族独立浪潮。仅1960年非洲就有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
A.纳米比亚独立年
B.非洲独立年
C.南非独立年
D.埃及独立年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土地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它规定实行( )
A. 农民土地所有制 B. 生产社土地所有制
C. 地主土地所有制 D. 社会土地所有制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发生在1953~1957年期间。以下说法和“一五计划”无关的是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投产
B.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C.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D.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建设起来
16、“中国经历上千年的分分合合,孕育出的古代灿烂文明,被日本通过一次革新,尽数吸收;欧洲通过上千年探索,经历了黑暗中世纪才探索出来的政治文明,日本用短短数十年便收入囊中。”材料中的“革新”指的是
A.大化改新
B.查理·马特改革
C.伯利克里改革
D.明治维新
17、据新华社电:“神舟六号尚在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动力......”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航天业将成为主要的经济行业
C.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D.中国开始打破大国对空间技术的垄断
18、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次重要会议。这两次会议的共同之处是
A. 都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B. 都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张
C. 都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精神
D. 都导致经济建设出现严重的“冒进”现象
19、下列外交成就或活动与周恩来有关的是
①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②出席亚非会议 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20、苏联解体时的苏共领导人是( )
A.戈尔巴乔夫
B.勃列日涅夫
C.赫鲁晓夫
D.叶利钦
2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过程:
(1)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_____。
(2)2013年,_____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_____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4)_____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22、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科技成就有:1967年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_____;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_____。
23、1950年10月,毛泽东派遣以____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上甘岭战役中,战斗英雄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
24、到___________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___________、手工业和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___________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___________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5、___________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26、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地点
(1)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所在地——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4)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5)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6)最早进行分田包产到户的地方——
27、1958年总路线提出后全国掀起_____的高潮和_____运动。
28、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____________》,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1984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布实施。
29、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展开: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 ____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30、1947年,根据党中央________的基本方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951年,________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31、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
32、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什么?
33、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仍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其诞生是中国与哪两个国家共同倡导的?
(2)为了平息万隆会议的分歧与争论,我国哪位外交官、提出的什么方针推动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3)列举出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的三个历史事件。
(4)结合上述所回答的问题,谈谈的你的感悟。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二
(1)材料一中反映了我国当时什么状况?针对这个状况,国家制定了什么计划?
(2)材料二中是当时计划中取得的两个成就,你还能说出其他的哪些?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