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严正谴责美国国务院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行为,可谓掷地有声、震耳欲聋。
B.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之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C.2020年9月22日晚上,圣莲岛内湖上空600余架无人机组成的11幅精彩画面惊艳全场,拉开了2020中国休闲度假大会的序幕。当晚,圣莲岛上热闹非凡,观众们摩肩接踵。
D.矗立的一扇扇安检门其实更像是一面面铜镜,照出藏污纳垢之人,照出无视制度之徒。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振聋发聩,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B.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C.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致宜,自出新栽,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D.这就是白杨树,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参天耸立,不折不挠。
3、名著阅读。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里的“大迁移”指的是红军长征。
B.该书以作者陕北之行的经历为线索,切实报道共产党人的生活和精神。
C.这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作品,及时是他畅销不衰的首要和基本因素。
D.此书充满激情的政论,忠于客观事实,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威力。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家人间最需要的是相互尊重,对家人说话要和颜悦色,就要用关怀鼓励代替抱怨。
B.被誉为“美国文学史的沧海遗珠”的文学经典《艺术之眼》中文版近日发行,抑扬顿挫的爱情故事是永恒的主题。
C.古人把读书当作一种仪式,书桌、书房、书架、几案缺一不可,必须正襟危坐,琅琅而读。
D.所谓文化,“文”是思想,是智慧;“化”是启发,是渗透。它的表现形式不是风扫残云、摧枯拉朽的刚力,而是潜移默化、水滴石穿的柔力。
5、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下面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来到钱塘湖游春,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的景象,后一句写出西湖的水态天容。
B.颔联具有动态感和画面感,“争”“啄”二字把飞鸟的灵动和欢快生动地表现出来,构图的背景是“暖树”和“春泥”,主体是“早莺”和“新燕”。
C.颈联写花草植物,描绘了一幅乱花初放,而未缤纷,但可以预见即将盛放,会使人眼花缭乱;芳草才生,还未长高,仅能没过马蹄的初春图景。
D.尾联中的“行不足”说明诗人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还没有尽兴,流连忘返,委婉含蓄地抒发了作者对春日西湖无比喜爱的思想感情。
【2】这是一首描写西湖的名篇,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精妙之处,任选一处进行赏析。
6、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不戚戚于贫贱,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2)海内存知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3)念天地之悠悠,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4)《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对“同舍生”毫无羡慕之意的原因是: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 。
(6)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感召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且点明诗歌主旨的诗句是: , 。
(7)从历史的角度看,台湾和祖国的分离只是暂时的,这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所说的“ , ,此事古难全。”我们坚信两岸终将统一,台湾定能回归祖国。
(8)《与朱元思书》中作者发表议论,流露对鄙视名利爱慕自然归隐避世的情感的句子: , ; ,窥谷忘反。
7、名著阅读。
【1】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写国内战争,第二部分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_____)
(2)保尔的英雄表现在他驰骋疆场,骁勇善战,缕立战功上。(_____)
(3)保尔为救朱赫来而被告密入狱的。(______)
【2】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小说回答了作为青年人最迫切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议论文《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完成下列小题。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朱铁志
①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②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其程序好像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优秀的外化和证明,都会使人眼前一亮,为之折服和赞叹。
③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即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④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似乎不需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品学兼优的学子,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不可太当真。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于我等也毫无借鉴之可能,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道理很简单,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哲学常识告诉我们,特例不揭示必然性。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⑤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全优成绩,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而已。因为定位于优秀,别人可以睡的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
⑥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他们懂得: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他们失败的时候,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优秀的人总是说自己不行,认为自己无知;平庸的人总是利用各种机会表白、粉饰自己。在真正优秀的人看来,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了。
⑦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诗人的话: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1】请写出下列划横线字的读音。
孪生( ) 酵母( )
【2】认真阅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用原文语句回答。
【3】文章首段引用鲁迅、哈佛大学的事例的作用是什么?
【4】读文归纳填空:“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一是要不断追求;二是要勤勉;三是 ;四是 。
【5】文章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6】如果把文章第④段中的“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一句作为观点,请你写一个具体事例作论据。(注重优秀的人,伟人也可)
9、按要求作文。请以“冬日暖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