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胡优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中讲话时,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
A. 胡优见同桌同学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就意味深长地对张海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B. 同学刘欣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胡优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 胡优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
D. 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中专,胡优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武汉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 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 、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必将通过打赢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再次 !
A.展现 同仇敌忾 彪炳千古 B.展现 同舟共济 名垂青史
C.呈现 同舟共济 彪炳千古 D.呈现 同仇敌忾 名垂青史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古今中外,高举某种远大理想以改造社会的方案可谓不绝如缕,然而理想常常是越崇高越不容易实现,甚至变成从潘多拉魔盒中出来的妖怪。
②好的课堂,一定是教师引领,学生投入,这样才能形成上行下效的良好学风。
③萨缪尔.贝克特所写的《等待戈多》属于荒诞派戏剧,“戈多”指西方的上帝,戏剧主题晦涩,让读者不忍卒读。
④我们的语文老师是一位“鲁迅通”,只要让他开设《鲁迅作品选讲》,他会将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分析得头头是道,让学生沉醉。
⑤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正是有了作者这种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精神,好的文艺作品才能被创作出来。
⑥风清气正的舆论环境,要求我们在价值认知层面毫不含糊,因为明辨是非才能立场坚定,激浊扬清才能彰显社会主流价值观。
A. ②③⑥ B. ③⑤⑥ C. ①④⑥ D. ④⑤⑥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守,对郡守的尊称,为郡的最高长官,后来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别称。
B. 孝廉,即“孝顺廉正”。原是察举考试科目。明清变成对举人的雅称。
C. 茂才,西汉称“秀才”,汉代察举科目,东汉因避刘庄的讳而改称茂才。
D. 卒,大夫死的称谓。对于死亡,古代天子称崩,诸侯称薨,大夫称卒。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我经常获得在家养状况下的变异的知识,虽然不完备,却能给研究提供最良好的和最安全的指导。
B. 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C. 胜者弹冠相庆,笑容灿烂;负者垂头丧气,神情落寞:体育带给人们的情感冲击直接而强烈。
D. 为了建设“美丽浙江”,我省各地因地制宜,真抓实干,迅速落实生活垃圾分类的各项措施。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6年5月,笔者拜访了杨振宁先生,并向他请教、求证了一些问题。今逢杨先生百岁华诞,谨以此文奉献给读者,以更深入了解杨先生的内心世界。
厚宇德:杨先生,您好!很高兴再次见到您!感觉您的气色比去年12月的时候好了许多。
杨振宁:年龄大的人,自然就怕冷,到了夏天,天气温暖起来,身体会比冬天舒适很多。
厚宇德:我今天要请教您的第一个问题是科学家参与政治的问题。有的科学家更乐于做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而不直接投身于与政治相关的社会管理类事务;有些人则相反,比较擅长甚至热衷于这类事务,您怎么看?
杨振宁:我想是这样,有些人专门做他自己的研究,不管别的事情;有的人除了自己的研究以外也管别的事情。这两种不同的人的天性是很显然的,古今中外都有这个现象。
厚宇德:这样理解也有道理,科学家的想法和抱负,不可能与社会完全隔绝。玻恩曾说有的科学家忘掉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完全投入到政治活动中是过分的,并认为这与人的性格有关。我觉得他的话也有几分道理。有的人活跃有承担,有的人就内向而胆怯。
杨振宁: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对于名利、权力与金钱,全世界不同行业里面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生活环境与性格不同,他作出的判断稍微有一点不同,人生就可能产生很大的分别。比如儒家传统的修身、礼仪等是比较保守的,西方不反对这样做,但是他们不够注意,所以他们是比较向外的,儒家是比较向内的,这一点上是有区别的。
厚宇德:我今天向您请教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物理学与哲学关系的。我注意到,之前您认为在历史上较早的时候,哲学对于物理学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随着物理学的发展,哲学对物理学的影响越来越弱化了。现在您怎么看待这二者的关系呢?
杨振宁:关于哲学和物理学的关系,在不同的时代物理学界的看法是不一样的。这个关系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物理学的进化是不断改变的。19世纪时,因为沿袭当初科学叫做自然哲学的传统,仍然认为科学跟哲学有密切的关系。19世纪末,许多科学家还认为物理学几乎是从哲学脱胎而来的,尤其是马赫。但你看,今天从事研究工作的物理学家,几乎没有人关注哲学。这就代表19世纪到20世纪之间,物理学家对于哲学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变。当然同一时代的物理学家又会有不同的理解,有人喜欢讲哲学,有人不喜欢讲哲学。比如玻尔就喜欢讲哲学,费米就不喜欢,这种分野是不可避免的。这可能是因为不同人有不同的爱好。问题的关键还是看哲学是不是真的指导了物理学的研究,是不是物理学家不能离开哲学。至少从我们这一代物理学家身上去看,我觉得不是。
厚宇德:事实上今天发生了翻转,如您曾说过的,现在是物理学在影响哲学发展。
杨振宁:是的,我想量子力学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量子力学不是从哲学来的,是从研究原子光谱出发建立起来的。量子力学发展起来以后,它反过来对哲学界有很大的影响,这个过程现在仍然在继续。
厚宇德:量子力学关注的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存在根本的不同,20世纪的前30年这个领域对物理学家而言是陌生的、新开拓的,研究结果对哲学家来讲也是新鲜事物。
杨振宁:是的,要尊重科研过程的客观事实。我没有研究过哲学,我所见过的理论物理学家也没有人像必须学习和使用数学一样对待哲学。坂田昌一认为理论物理研究需要哲学指导,我说过,我不同意他说自己的研究起源于哲学的观点,他从哲学出发得不出物理学结论,我认为他越少涉及哲学的时候,物理成就才越大。
(摘编自《物理》2021年9月刊)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关于科学家参政的问题,杨振宁认为这是由人的天性决定的,古今中外都有此现象,但科学家完全投入到政治活动中是过分的。
B.杨振宁认为,儒家传统的修身等理念比较保守,所以中国人趋于内向而胆怯,而西方人则反对保守,所以他们趋向于外向而活跃。
C.面对物理学和哲学关系的问题,杨振宁认为量子力学是从研究原子光谱出发而建立起来的,并且它的发展对哲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D.对坂田昌一认为自己的研究起源于哲学的观点,杨振宁持反对意见,认为越少对哲学进行研究,就越能取得卓越的物理学成就。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厚宇德在对谈开始,关注到杨振宁的身体状况,表达了对他的关心,营造出亲切融洽的对话氛围。
B.杨振宁作为物理学家,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又能够辩证地看待问题,展现出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
C.厚宇德作为对谈的一方,与杨振宁的交流顺畅深入,可见其对受访者有充分的了解且自身学养深厚。
D.杨振宁作为对谈的另一方,列举丰富的事例来反驳,他有广博的学识,涵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
【3】在杨振宁看来,对哲学和物理学关系的认识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概括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心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以“_______”写出琵琶女弹奏琵琶动作熟练,用“_______”写相邻船的反应,从侧面描写琵琶女弹奏琵琶的高超技艺。
(3)陆游在《游山西村》中以“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出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
8、名句名篇默写
(1)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________________?”阐释竭尽心力去做一件事的重要性。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两句写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可以把握。
(3)荀子在《劝学》中,从反面比喻论证“学习应当专一”这一观点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4)李白在《蜀道难》中用“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五丁开山而殒命,终于打通艰险蜀道的故事。
(5)在《诗经•氓》中,男子在与女子结婚之前,求助神灵,验证良缘的句子是 “尔卜尔筮,_____________”表明婚后一切顺利,与下文人物命运形成巨大反差。
(6)李白《蜀道难》中,写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9、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中写到“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写出了瀑布奔腾流过杂树,潇洒脱出云天的气势。“云”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常见的意象,含义非常丰富。屈原的《国殇》中,用“云”来比喻敌人之多,“___________,矢交坠兮士争先”;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用“云”来表达自己无意出仕,对官场的厌倦,“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在千岩万转,惊魂不定之时,写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云”写出天气的急剧变化,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杜甫在《春夜喜雨》中用“云”来表达作者希望这场好雨下多下够,下个通宵的愿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①本词有“但哀弦凄断似平生”句,由此可联想到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的诗句:“____,____。”
②本词有“只道江山如画”句,古代诗人面对如画江山时,往往会生发感慨。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江山如画,____”句,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千古江山,____”句。
③本词作者感叹“争教天地无情”。《窦娥冤》中窦娥以“地也,____!天也,____!”句控诉了天地的无情。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__”两句写辞官归家后饮酒自乐,甚至看看院子里的树木也觉得愉快的生活情态。
(2)庄子在《逍遥游》中认为列子乘风而行不是真正的逍遥,因为他还“有所待”,而“______,______,______”才算是真正的逍遥。
12、按要求填空。
(1)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兰亭集序》)
(2)《鱼我所欲也》体现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节选)①
唐 李颀
蔡女②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沉沉飞雪白。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③。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注:①李颀此诗,约作于天宝六、七载(747—748) 间。董大即董庭兰,是当时著名的琴师。所谓“胡笳声”,也就是《胡笳弄》,是按胡笳声调翻为琴曲的。所以董大是弹琴而非吹奏胡笳。②蔡女指东汉末年的蔡琰(文姬), 文姬归汉时,感笳之音,翻笳调入琴曲,作《胡笳十八拍》。③摵,读sè,古同“槭”,树枝光秃,叶凋落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开篇不提“董大”而说“蔡女”,三、四两句写蔡文姬操琴时,胡人、汉使悲切断肠的场面,衬托出了琴曲的感人魅力。
B.五、六两句写文姬操琴时荒凉凄寂的环境,古戍、大荒、烽火、白雪,交织成一片黯淡悲凉的气氛,使人感到乐声哀婉。
C.诗人描写董大的琴声,都从正面着手,以形象的描绘来烘托凄恻动听的声音,如嘶哑的琴声,仿佛是失群的雏雁在暗夜里发出哀鸣。
D.这首七言古体长诗,赞赏了董大高妙动人的演奏技艺,并且巧妙地把演技、琴声以及琴声所再现的历史人物的感情结合起来。
【2】“四郊秋叶惊摵摵”一句中的“惊”字出神入化,极为生动,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俭字士廉,渤海人。少有器局,颇涉文史。大业中,为治礼郎。士廉妹先适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生子无忌及女。晟卒,士廉迎妹及甥于家,恩情甚重。隋军伐辽,时兵部尚书斛斯政亡奔高丽,士廉坐与交游,谪为朱鸢主簿。事父母以孝闻,岭南瘴疠,不可同行,留妻鲜于氏侍养。
供给不足,又念妹无所庇,乃卖大宅,买小宅以处之,分其余资,轻装而去。寻属天下大乱,王命阻绝,交趾太守丘和署为司法书佐。士廉久在南方,不知母问,北顾弥切。尝昼寝,梦其母与之言,宛如膝下,既觉而涕泗横集。明日果得母讯,议者以为孝感之应。
时钦州宁长真率众攻和,和欲出门迎之,士廉进说曰:“长真兵势虽多,悬军远至,内离外蹙,不能持久。且城中胜兵足以当之,奈何而欲受人所制?”和从之,因命士廉为行军司马,水陆俱进,逆击破之,长真仅以身免,余众尽降。
武德五年,士廉与和上表归国,累迁雍州治中。贞观元年,擢拜侍中,转益州大都督府长史,蜀土俗薄,畏鬼而恶疾,父母病有危殆者,多不亲扶侍,杖头挂食,遥以哺之。士廉随方训诱,风俗顿改。又因暇日汲引辞人,以为文会,兼命儒生讲论经史,勉励后进,蜀中学校粲然复兴。
蜀人朱桃椎者,淡泊为事,隐居不仕,披裘带索,沉浮人间。窦轨之镇益州也,闻而召见,遗以衣服,逼为乡正。桃椎口竟无言,弃衣于地,逃入山中。士廉下车,以礼致之,及至,降阶与语,桃椎不答,直视而去。士廉每令存问,桃椎见使者,辄入林自匿。近代以来,多轻隐逸,士廉独加褒礼,蜀中以为美谈。五年,入为吏部尚书。士廉既任遇益隆,多所表奏,成辄焚稿,人莫知之。十六年,表请致仕。二十年,遇疾,太宗幸其第问之,因叙说生平,流涕嘘唏而诀。二十一年正月壬辰,薨于京师崇仁里私第,时年七十。
(《旧唐书·高士廉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士廉妹先适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 适:合适。
B.寻属天下大乱不 寻:不久。
C.水陆俱进,逆击破之 破:打败。
D.士廉下车,以礼致之 致:招来。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事父母以孝闻 敛赀财以送其行
B.既觉而涕泗横集 余既为此去,后五年,吾妻来归
C.又因暇日汲引辞人 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及至,降阶与语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说明高士廉讲求伦理道德的一组是
①晟卒,士廉迎妹及甥于家,恩情甚重。
②岭南瘴疠,不可同行,留妻鲜于氏侍奉养。
③又念妹无所庇,乃卖大宅,买小宅以处之,分其余资。
④士廉随方训诱,风俗顿改。
⑤兼命儒生讲论经史,勉励后进。
⑥士廉既任遇益隆,多所表奏。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⑥ D.③④⑤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在2017年建社65周年之际,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推出《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计136册连环画套书合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读者领略四大名著的故事精华,为读者奉上一道重温名著经典,感受传统线描艺术的文化大餐。
材料二:
1986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西游记》,成为几代中国人的童年记忆。据统计,自2017年至今,仅片名包含“西游”二字的网络电影就有26部,但以歪曲、恶搞原著的居多,得到观众认可的极少。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用于班级团支部组织的“致敬经典,传承文化”专题讨论,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