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新疆地区的定名问题,周恩来曾说:“自治是一定要实现的。”赛福鼎则补充道:“自治不是给山川、河流的,而是给某个民族的。”毛泽东赞同他们的意见。随后在1955年中共中央作出批示,将新疆正式定名为新疆
A.自治区 B.自治共和国 C.省政府 D.维吾尔自治区
2、下图为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的英雄人物黄继光,为了给突击部队开辟道路,他毅然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发射孔。他的行为体现的抗美援朝精神是
①爱国主义精神
②国际主义精神
③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④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1937年10月25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校联合组建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开学。1938年4月2日,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西迁云南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学校更名表明国民政府( )
A.实现了东西部教育资源整合
B.对抗日战争有了新认识
C.高等教育新战略布局已完成
D.重视西南国民素养培育
4、“它尖锐地指出,对‘四人帮’设置的禁区‘要敢于去触及,敢于去弄清是非’,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是
A.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C.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 D.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5、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特撰文针对最近几年的少数民族电影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当前的少数民族电影已形成较为系统的创作,可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黄金时代”,并呈现出新发展、新格局的态势。针对少数民族电影的内容,哪些关键词符合史实( )
①民族区域自治
②民主改革
③雷锋
④西部大开发
⑤经济特区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③④⑤
6、到2013年底,我国共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300多项多边条约,累计派出参加联合国维和官兵和警察l4500多人次。我国积极参与反恐、防扩散和应对气候变化、金融危机、能源安全等领域的国际合作。这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的特征之一是
A.多边外交日益丰富多彩
B.与世界大国的关系不断发展
C.经济外交取得丰硕成果
D.同发展中国家关系更加巩固
7、我们认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主要是因为
A.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 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C. 实际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D. 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国法,严肃党纪
8、某同学的祖父今年(2023年)92岁了,在他20岁的时候,家里的几百亩土地被国家没收,分给农民耕种。这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镇压反革命
B.土地改革
C.人民公社化
D.土地革命
9、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的科学家是 ( )
A.袁隆平 B.邓稼先
C.钱学森 D.赵忠尧
10、读下面两幅图片,选择合适的词语进行总结概括应是
A.中国在原子能利用方面成就显著
B.中国在航天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C.中国在微生物技术领域成就卓越
D.中国在信息产业领域成就斐然
11、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空军刚刚诞生,就面临着什么战争的考验?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北伐战争
12、中国逐步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理论的共同点是
A.谋求民族独立
B.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
C.实现祖国统一
D.开创中国革命新道路
13、新中国成立后,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文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4、现阶段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是。
A. 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
B. 实行教育产业化发展
C.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D. 全面推进高校扩招
15、“26岁在美国成为'娃娃博士’,取得学位后第九天便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以后,神秘'消失,在戈壁大漠中,为我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段文字讲述的人物是
A.邓稼先
B.王进喜
C.雷锋
D.焦裕禄
16、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历史背景不包括
A. 经济建设的发展
B. 政协制度的停滞
C. 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
D. 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
1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在( )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18、2020年初,一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从武汉波及全国,在疫情防控战役中,钟南山、李兰娟等一批医学科学家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下列科学家与他们同属一个领域的是
A.袁隆平 B.牛顿 C.达尔文 D.屠呦呦
19、下图是一张反映雅典民主政治的图片,李凯瑞很快认为这幅图不符合雅典民主政治的实际,下列原因正确的是( )
A.主持人应站立发言 B.开会人员应摘下头巾
C.窗口有人在偷窥 D.与会人员不应有妇女
20、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次重要会议。这两次会议的共同之处是
A. 都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B. 都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张
C. 都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精神
D. 都导致经济建设出现严重的“冒进”现象
2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目的:调动农民的______,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2、他是国家领导人,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23、1955年,万隆会议,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外交方针是___________。
24、外交成就
类别 | 内 容 |
原则 | 1953年,周恩来首次_________。 |
方针 |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________”方针。 |
胜利 | 1971年.中国恢复在________的合法席位。 |
25、经济特区的建立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________的步伐。
(2)开始:1980年,中央决定在________、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________4个经济特区。
(3)特点:实行________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4)典型:____________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5)影响: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_________________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____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_____。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________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________制度的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________建设奠定了基础。
27、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____________》,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______________》,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
28、经济特区的代表,“一夜崛起之城”指的是________
29、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的名称。
(1)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是________
(2)做出社会文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建的战略部署的会议是________
(3)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的会议是________
30、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1)A.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城市
B.我国在长江建立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的城市
(2)仔细观图,说说一五计划中的重点是什么?
31、列举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的新发展理念。
32、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伟大人物。
(1)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
(3)大庆石油工人的“铁人”——
(4)2005年访问中国大陆的中国国民党主席——
33、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应尽的义务和不变的追求。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哪项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后,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我国提出了什么战略?
(2)大陆首创的“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是指什么?这一理论最先在哪个地区得到成功运用?
(3)目前祖国尚未完全统一,请从历史发展的角度 ,分析海峡两岸发展的最终结果。并简要说明理由。
(4)综上所述,请为今天政府处理民族关系与维护祖国统一大业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34、外交是一个国家对外事务的总称,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国际会议,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上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一:“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毛泽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材料二:两国总理重申指导两国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且制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
——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2)材料二中提到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是哪一年、由谁提出来的?在国际上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材料三:“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周恩来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代表团提出了什么外交方针?是在什么会议上提出来的?
(4)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国际地位空前提高,试举两例。
材料四:国家主席习近平2017年5月14日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强调坚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5)根据材料四和上述外交成就的取得,你认为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