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云浮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图所示诗歌的内容,赞誉的是

    A.钱学森 B.翟志刚 C.屠呦呦 D.杨利伟

  • 2、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中有这么一段解说词:“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这场社会变革的总设计师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江泽民

  • 3、第一次系统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会议是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 4、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

    A. 新中国成立

    B.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C. 西藏和平解放

    D. 人民解放军先遣支队进抵拉萨

  • 5、为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1954年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通过这部宪法的会议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6、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建设新生政权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③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 7、1956年,为发展我国的文艺教育,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文艺方针是

    A.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C. 百花争艳,百家争鸣

    D. 百家争鸣,推陈出新

  • 8、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 中共“八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 9、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体现出中华民族空前的团结,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 西安事变

    B. 八一三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 10、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统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的是(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香港澳门的回归 C. 抗美援朝的胜利 D. 新中国的成立

  • 11、图中为1958年《人民日报》报道的标题(部分)。据此可知(       

    A.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显著

    B.农业处于全国中心地位

    C.浮夸风在全国各地蔓延

    D.土地制度发生根本变革

  • 12、史料一般分为“史实”与“史论”等类型。下列属于“史论”的是

    A.袁隆平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B.对外开放国际地位提高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 13、下列叙述中,不符合人民空军发展历程的是

    A. 1949年11月正式建军

    B. 至今装备的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

    C. 担负保护祖国领空的重任

    D. 已发展为多兵种组成的高技术兵种

  • 14、《我的战争》出场的场景:1950年,一批批志愿军战士在祖国的号召下,齐集鸭绿江边,唱着战歌,奔赴战场保家卫国。由此可知,该电影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东北抗日 B.抗美援朝 C.西藏和平解放 D.红卫兵串联

  • 15、1980年, 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举办4个经济特区, 下列城市不属于四个经济特区的是

    A.汕头

    B.广州

    C.深圳

    D.厦门

  • 16、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国梦”的本质内涵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世界大同

    D.人民幸福

  • 1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的重大意义在于

    ①体现民族平等②体现民族团结③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④维护祖国统一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18、他是一位新贵族,在议会的授权下,组建了一支以自耕农骑兵为主体的“新模范军”,为打败国王的军队立下了汗马功劳。此人是(     

    A.罗伯斯庇尔

    B.拿破仑

    C.克伦威尔

    D.华盛顿

  • 19、张艺谋有一部具有强烈震撼力的电影《活着》,其中有一个场景:小孩找出父亲用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你认为这个场景应发生于:

    A. 建国时期

    B. “一五”计划时期

    C. “文革”时期

    D. “大跃进”时期

  • 20、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事件是

    A.进军新疆

    B.北平和平解放

    C.土地改革

    D.西藏和平解放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___ 年,我国政府编制了一五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就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__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______,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______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 2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概况:___年10月在北京召开

  • 24、“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他是“______”;“培育良种,杂交水稻之父”—— 他是“______”。

  • 25、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1984年,邓小平正式提出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_____________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____________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 26、国民经济调整

    (1)时间:________年。

    (2)表现:中共中央提出“________、巩固、充实、________”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

    (3)成效:到________年,的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4)结果:________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1962年,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陈云等在“七千人大会”上

  • 27、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

  • 28、科学发展观内容:

    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观。

  • 29、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______________市场经济体制;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______________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30、________年秋,在________的主持下,“文化大革命”中废弃的高考制度被重新恢复,中国的高等教育走上了正轨。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

  • 32、新中国成立以来,大批科学家以其辛劳与智慧为我国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下图:

    (1)记住这些科学家,是我们对科学的起码的尊重。请依次写出上图中科学家的姓名。

    (2)邓小平曾经说过:“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国际地位。”按照邓小平的说法,“两弹一星”的主要意义是什么?除此之外,请再至少归纳两点“两弹一星”的意义。

    (3)图片中的科学家,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是哪两位?另外两位科学家分别有什么贡献?

    (4)你认为生长在新世纪的青少年应该如何弘扬这些科学家的精神?

  • 33、新中国的历史是一部艰辛的探索史和奋斗史。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请举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涌现出的两位模范人物。

    (3)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民主与法制建设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你能举出两部法律吗?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202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2周年。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共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正确决策)

    材料一:中国党史专家正确评价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认为它是1949年以后这个历史时期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实践探索)

    材料二:“经济体制改革”知识结构图

    材料三:邓小平曾明确指出:“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理论引领)

    材料四: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

    核心人物

    理论名称

    邓小平

    D

    江泽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胡锦涛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

    E

     

    (深化推进)

    材料五: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

    ——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请从历史性决策的角度来阐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重要的转折点”。

    (2)阅读材料二请根据提示完成上面结构图中ABC处的内容:A是农村改革的核心内容:_____。B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_______。C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______。

    (3)材料三中提到我国最早“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的地区是哪里?这样做有何作用?

    (4)材料四中D、E处的理论名称分别是什么?分别是在哪两次会议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

    (5)结合以上探究,说说改革开放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