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城市中,标志着我国迈出对外开放第一步的是
A. 深圳
B. 上海
C. 天津
D. 广州
2、“20年来,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关税总水平由15.3%大幅降至7.5%,远低于承诺的10%,中国实现了与世界的共赢。”与上述材料相关的事件是( )
A.中共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香港回归祖国
C.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D.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
3、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服装、服饰更加彰显个性,代表着一种流行时尚;人均居住面积增加;旅游成为一种时尚,导致这一系列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改革开放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改变
4、在哥伦布到达美洲新大陆近300年后,北美诞生了一个独立的、多民族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其诞生标志是( )
A.来克星顿的枪声 B.发表《独立宜言》 C.萨拉托加大捷 D.制定《人权宣言》
5、1978年10月,邓小平访问日本乘坐日本新干线(高速铁路),工作人员问他乘坐新干线有什么想法,邓小平回答说:“就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此时邓小平的意思是
A. 尽快结束文革
B. 中国急需经济建设
C. 推进真理标准讨论
D. 决定推行城市改革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包括( )
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②采用公元纪年
③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④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7、1951年它以和平的方式获得了解放,上世纪60年代它经过民主改革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今天,经过西部大开发,它的社会经济已经取得了极大地发展。这里的“它”指的是( )
A.新疆 B.西藏 C.内蒙古 D.青海
8、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是( )
A.丁玲
B.路遥
C.莫言
D.余秋雨
9、下图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由图片和材料可得出结论
①颁布于1954年
②真正反映人民利益
③首次规定实行民主集中制
④由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会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八大
C.中共八届二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11、“会议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这里的表述提到了“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 )
A.时间
B.背景
C.方式
D.目的
12、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一代又一代壮乡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凝心聚力,砥砺前行,用智慧和汗水成就了祖国南疆翻天覆地的巨变。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的依据是( )
A.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民族区城自治制度 D. 一国两制
13、“深圳号”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大吨位、现代化的新型导弹驱逐舰,素有“中华第一舰”之称。这则新闻可以纳入下列哪些学习主题中( )
①民族团结 ②科技文化 ③国防建设 ④外交成就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4、陈独秀在《说国家》中指出: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到了甲午年,才听见人说有个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了。到了庚子年……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做一国一国的……我生长到二十多岁,才知道有个国家,才知道国家乃是全国人的大家。这表明外来侵略
A.刺激了国家意识的觉醒
B.造成中国贫穷落后
C.使国人对国家漠不关心
D.迫使国人学习日本
15、“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幅春联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建设成就。我国在“一五“计划中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 )
A.轻工业 B.农业 C.商业 D.重工业
16、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的基本内涵不包括( )
A. 国家富强 B. 社会法治 C. 民族振兴 D. 人民幸福
17、在三大改造中,属于社会主义改造创举的是( )
A. 兼并政策 B. 拍卖政策 C. 没收政策 D. 赎买政策
18、毛泽东在政协会议筹备会上充满自豪地说:“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自己解决,自己处理,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丝毫干涉。”材料表明新中国是一个
A.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B.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
C.消灭地主阶级的国家
D.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
19、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B. 增强企业活力
C.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 实行对外开放
20、进行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是1978~1982年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拨乱反正的实质是
A.从组织上系统纠正“文革”错误
B.恢复老干部名誉
C.扭转混乱局面
D.在经济上尽力挽回“文革”损失
21、改革开放前后变化:
衣:
(1)买衣服要凭____,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
(2)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服饰成为人们____、____的方式。
食:
(1)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____。
(2)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____、____,____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深入人心。
住:
(1)住房比较____,室内设施简单。
(2)人均住房面积扩大,____和___明显改善。
22、武昌起义爆发于________年。
23、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1)在朝鲜战场上,他用最后的力气扑向堡垒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他是____。
(2)“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与法律受到践踏。____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冤案的受害者。
(3)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____。
(4)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标志是____
(5)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____
24、重大历史事件对社会历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根据提示,请将下列事件补充完整。
(1)________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________的召开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________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4)________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2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____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_____。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________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________制度的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________建设奠定了基础。
26、党的十三大制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简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指以________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坚持________,坚持________。
27、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意义: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____,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28、_______ 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________”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 ________ 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29、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________业,手工业以及________业的社会主义改造,________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30、______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1、上个世纪60年代,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被誉为“铁人”的大庆石油工人
32、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社会面貌。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谁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我国改革开放是哪次会议作出的决定?此次会议有何历史意义?
(3)我国农村改革首先从哪个省开始?实行什么政策?
33、根据提示信息列出相关会议
A.制定(共同纲领》:
B.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C.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E.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为全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天的故事》部分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材料二 《走进新时代》部分歌词:“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1)材料一中提的“圈”和“诗篇”分别指的什么?
(2)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哪个城市既是我国近代最早被迫成为通商口岸之一,又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最先对外开放城市之一?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在哪里?
(3)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一说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格局的特点是什么?
(4)材料二词中提到的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分别指是哪两位领导人?
(5)如何评价材料一中的“那位老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