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3分)
A.9月27日,作家张贤亮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8岁。作品《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绿化树》等在中国文坛举足轻重。
B. 仁川亚运会共招募了一万三千多名志愿者,而在新闻中心大概只有五十名志愿者,其中只有三个人能说汉语,小宋是其中唯一一位中国籍志愿者,他也因此成为中国记者眼中的香饽饽。
C.在南昌很少有人知道她,但在美国,她却是个赫赫有名的才女。
D. 习总书记认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川流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B.中国是礼仪之邦,交往言谈注重谦敬之分,敬辞类如“贵庚”“令堂”“赐教”等,谦辞类如“敝人”“寒舍”“舍弟”等。
C.《易经》又称《周易》,儒家经典之一,其卦辞相传是周文王在狱中所作。
D.古人将一夜从19点开始分为五更,每更一个时辰,《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指一更,即零点前后。
3、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雪》创作于1936年,当时毛泽东率领红一方面军从陕北出发,准备东渡黄河,进入山西西部。“沁园春”是词牌名,词牌名是词的一种制式曲调的名称。
B.古时人们的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代家乡。同样,因古代帝王祭祀、议事的地方常在庙堂,所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中的“庙堂”指代朝廷。
C.《红岩》的主体部分围绕着江姐、许云峰两位人物的斗争活动展开的,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两位革命者大义凛然、坚强不屈。作品真实地表现了共产党人英勇无畏的精神。
D.《骆驼祥子》中,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当他在茶馆里等着曹先生时,他遇到了拉车的老者和他的孙子小马,他们的拉车生活状况给了祥子更大的希望。
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汹涌 秘决 红装素裹 李代桃疆
B.涵养 镰刀 断章取意 郑重其是
C.压榨 鲁钝 富丽堂皇 置之不理
D.忘想 阴晦 形消骨立 不攻自破
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沈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春和景明(__________) (2)沙鸥翔集(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2)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3】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会产生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与“古仁人之心”有什么区别?
6、阅读辛弃疾的《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完成下面小题。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词巧妙运用声音表现边地军旅生活的特点,请举一例进行赏析。
7、综合性学习。
郑州市开展的“阳光大课间”活动在中小学校园全面展开,为了营造“我运动,我健康”的氛围,我校开展了以“阳光体育运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校体育组对周边中小学1600名同学每天进行的课余运动情况进行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图示,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调查结果。
中小学生课余运动情况调查结果
(2)临近中考,小兰同学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在教室学习,请你以同学的身份劝说小兰参加课余活动,注意语言得体。
8、根据提示默写诗文名句。
(1)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2)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3)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4)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5)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6)___________,收尽春光。(秦观《行香子》)
(7)李白《行路难(其一)》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表达诗人历尽艰辛依然乐观豪迈,对未来充满信心。
(8)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经常被人们引用感叹人生无奈,世事变化无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后面小题
染绿的声音
徐迅
①山居的日子,是在山中一座精巧的石头房里度过的。天天,我都被一种巨大的宁静所震慑着。经过许多尘嚣侵扰的心灵,陡然回归到这旷古未有的宁静之中,而又知道周围全是绿色的森林,心中似乎也注满了一汪清涟之水,轻盈盈的,如半山塘里绽放着的一朵睡莲。
也有声音,在白天的山峦;偶尔也有人语喧哗,幽谷回鸣。空山不见人,倒使人感觉到大森林的真切和人世的烟火之气。更多的是鸟声,从黎明的晨噪到傍晚的暮啼,耳闻着那密密的松林里传出的啾啾鸟鸣,还可以看见那墨点般的小鸟,如大森林的音符跳荡着,栖落着。鸟鸣常常使大森林归于虚静,它天生就是一种虚幻的精灵吧!鸟声让人着迷地听,这时听出的就是一阵阵染绿的声音。
当然有许多声音是有颜色的。如皑皑白雪,潺潺流泉,响动的就是一大片白;如春花秋菊的凋谢,细心的人也会听出它的艳红和鹅黄的色调。在大森林里,此时让我激动的不是这种颜色的声音,而是满山攒动着的森林——那浓绿的声音了。满山密密的松林、枫树、珍珠黄杨、翠竹……树丛间刮过的风也是绿色的,绿将大森林融为碧绿的一体,分不清颜色的浓淡深浅。那声音自然也不用侧耳倾听,触目皆是大片森林的宁静固然会使人坠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孤独和虚空当中。而这染绿了的声音,却使人感到一种生命的快意和心灵的悸动。黎明的时候,“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森林里露珠“卟卟”滴落的声音,在我听出的是一种轻柔而凝重的绿色;森林静静肃立,树叶交柯,在我听来是一种茁壮成长的蓬勃绿色;狂风呼啸,排山倒海咆哮着的松涛,在我听出的是一种悲壮和磅礴的绿色;阳光拂动,滔滔无边的绿海,阳光掠去又显出一江春水,在我听出的是一种恬淡而平和的绿色……山居无事的时候,只要静静地穿行在这无边的大森林之中,我满心的尘垢,便一下子就被荡涤得无影无踪,只觉得身心惬意和愉悦,心中陡然就有层斑驳的绿爬上心壁,盈注着生命那清凉的绿意来。
听惯了这种声音,在夜里我常常睡不着觉。拥被而坐,此时周遭那染了绿的声音已渐渐无声无息。看很白的月光,慢慢浮上窗棂,月光里的绿色冷冷如春水荡漾着,使人感觉到那绿色的声音一定是被浓浓的月光所消融,隐翳在莽莽苍苍的大森林中了。但这时这刻,我思想的羽翅还翩翩起伏着,希冀那染了绿色的声音出现。有风的夜晚,我看窗外的大山果然是混沌未开的一团绿色,那染了绿的松涛之声,铺天盖地的在我的石屋周围如狂飙般的春潮,惊涛拍岸,振聋发聩,让我激动得恨不得长啸……
这些年,我知道我常常谛听水声,谛听鸟声,不仅是因为我对尘嚣之声异常地厌倦与唾弃,更多的是在寻找人生的大自然。那是我生活须臾不可缺少的思想源泉……若能轻轻地襄在这染绿的声音里,心就会轻灵得像一朵绿荷,即便泊在波涛里滚动,那梦也是常常染了绿呢!
【1】本文采用借景抒情的写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从第③段中可看出,我对绿的声音有哪些不同的感受?
【3】赏析句子
(1)请你从写作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赏析下面的句子。
更多的是鸟声,从黎明的晨噪到傍晚的暮啼,耳闻着那密密松林里传出的啾啾鸟鸣,还可以看见那墨点般的小鸟,如大森林的音符跳荡着、栖落着。
(2)请你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赏析下面的句子。
若能轻轻地裹在这染了绿的声音里,心就会轻灵得像一朵绿荷,即便泊在波涛里滚动,那梦也是常常染了绿呢!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从文中“喧哗”“晨噪”“呼啸”“咆哮”“也有声音”、“有许多声音”等词可以看出,作者“山居”的环境氛围总体是喧嚣、热闹的。这也是我喜欢到这里来的原因所在。
B. 文中语言优美,综合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富于文采,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同时采用了烘托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林的神奇魅力,也写出了“我对“染绿的声音”的不同感受。
C. 第④段中,“我在夜里常常睡不着觉”的原因是山林里的各种声音干扰着我,尤其是那些“染绿的声音”。
D. 就全文来看;“染绿的声音”仅指的就是森林里风刮过的声音。
10、无现金社会现实吗?
张田勘
①放眼全球,无现金的电子支付已成为互联网时代技术改变生活的一种趋势,也成为“互联网+”的一种模式。但是,无现金社会是否能成为现实?
②无现金社会的两种技术催生的信息文明不但可以促成无现金社会的到来,而且将从各个方面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有专家预测,未来10年,约50%的工作将被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代替,其中金融行业就首当其冲,因为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简捷,能节省大量人力。仅仅是在节省劳动力上,实现无现金社会就有最大的理由。
③电子支付其实是弱人工智能的体现,在互联网的支撑下,手机银行正大行其道,每个银行只要有一款通用软件,就可以让手机使用者无须现金即可完成日常的所有消费和交易。手机银行软件的功能相当于一个个人电子银行,包括个人开户、个人贷款、转账汇款等19大类100余项个人非现金业务,用户可根据需求,按照提示操作。
④这些不用现金的金融业务,在方便公众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节省了金融业的劳动力。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2016年工行、农行、建行减少柜员近6万人,而且在过去4年,33家大中型银行减员超过32万人,占全国银行业全体从业者的近1/10.在这些减掉的人员中,大部分是过去银行中传统的柜台操作员。
⑤金融业另一个需要较强的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的领域是股票证券交易。美国《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提供的信息是,在2000年顶峰时期,高盛在总部的现金股票交易柜台雇用了600名交易员,但今天只需两名交易员就可以照管所有柜台。其实,股票交易最能体现从有纸化到无纸化,从过去交易市场的万头攒动、人声鼎沸到今天交易市场的缩小,电子交易快捷安静运行,都依赖的是互联网和人工智能。
⑥今天,中国人的无现金支付主要依赖支付宝和微信支付,95%的网友选择这两种电子支付方式。现在,支付宝有超过4.5亿实名用户,排名无现金支付第一位;其次是微信支付,用户达4亿。采用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电子金融交易和流通,当然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益处和方便。
⑦无现金社会能节纳社会资源,降低成本。货币作为交换的等价物,其本身也需要材料和制作,无论是古代的金位、银位、铜板,还是今日的硬币和纸币,都需要资源、材料、制作手段及技术。如果实现无现金社会,则印制钞票的成本和资源就会大大节约。
⑧无现金社会还能减少疾病传播。纸币上的微生物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繁杂,包括细茵、病毒、寄生虫、支原体、衣原体等,有上百种。钞票上的细菌是传播疾病的重要途径。
⑨此外,没有现金的社会让那些抢劫现金的不法分子无从下手,相应的犯罪将消除。而且,无现金社会还能杜绝假币坑人的事情发生。
⑩当然,电子支付也存在很多问题。电子支付并非对所有人都是便捷的,例如,没有联网的地区,不会使用电子支付的老人,等等。即便是基本可以实现无现金的丹麦,很多乡村地区的退休老人不使用银行卡,更无法使用电子支付,无现金社会可能让老年人感觉自己被排除在社会体系之外。
⑪当然,电子支付在解决现金遗失、被抢盗等安全问题之外,又产生了另一方面的安全问题。电子支付和流通的安全常常遭遇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是人为的漏洞和恶意诈骗。黑客攻击和技术诈骗已经让电子金融的支付和流通遭受很大损失,并且催生了无数电子诈骗案。电子金融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可能遭遇系统崩盘而无法进行金融支付和流通。例如,在灾害发生时(包括自然灾害如地震,人为灾害如战争),光纤和终端设施遭到破坏,电子支付就会陷入瘫痪,一个社会的正常生活也随之瘫痪。同样,黑客攻击也会让网络瘫痪,从而让消费和支付无法进行。即便这样的事情很极端,也可能多年不遇,但是从安全的角度,即从信息技术确保安全和灾难控制与救援的思维来看,人类也很难只实行一种没有备份的系统,在生活和金融领域全部取消钞票。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2】第②段中加点的“约”能否删去,为什么?
【3】你认为要真正实现无现金社会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根据文章内容回答)
11、阅读《半个父亲在疼》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半个父亲在疼
葛亚夫
①这些年,感觉时间在不停提速,尤其是对父亲。在他身上,岁月的沙漠化一年深过一年,从牙齿到骨骼,他所有坚硬的部分,都迅速钝化。走在路上,每遇见老人,我总会忍不住多看几眼,有时,还会从他身后追到身前——我总觉得,他是我父亲。
②老了的父亲,失去辨识度,老成所有老人的样子——干瘦,呆滞,不苟言笑;但年轻时,他棱角分明,一顶光头,哪怕在十里外咳嗽一声,我也辨得出是他。
③小时候,我诨号葛维搅。“维”是辈分,“搅”是捣蛋,我的调皮“有口皆碑”,基本上,只要有摩擦,罪就在我,且总以我被父亲摁在地上打结束。这俗套的剧情,常让我怀疑父亲是假的。那天,我跟着父亲压红芋,甚得他欢心。老师路过地头,随口说我两句。父亲顺手抄起扁担抽向我。我反应很快,但双腿没能跟上,被扁担上的铁钩钩到,划出一道血印。
④我抱着腿,疼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蹦蹦跳跳。父亲捉住我,把我摁到地上,揽一把萋萋芽,嚼碎,敷在伤口上。我不经意间看见,他有力的手,比我的腿颤抖得还厉害。
⑤原来,当我疼时,父亲也在痛。我的一半疼痛,一直由父亲默默领受。
⑥父亲脾气暴躁,一半是母亲点燃的,一半是因癣疾煎熬。年复一年,一开春,癣就如同藤蔓在他身上开枝散叶。不知听谁说的,用烧红的铜钱烫,就能把癣斩草除根。在一盏抖动的灯火前,他捋起袖子,让我烧铜钱烫癣。我做不到,他就自己来。牙一咬,眉一竖,火红的铜钱往手臂上一摁。一股焦肉味吱吱乱窜,撕咬得灯火弓起腰,啃噬得我心如刀绞。
⑦父亲拍拍我的头,满面春风地说,一点也不疼。我满脸泪痕,痛得不能自已。
⑧我从未想过,当父亲疼时,我也会痛。父亲的一半疼痛,从此由我默默领受。
⑨做了父亲后,我回去得少了,但经常念及父亲,想象我这个年龄时的他,想象孩子这个年龄时的父亲。起初是做反面教材,警醒自己别像他。慢慢地,我谅解了父亲,开始与他和解。无论在基因上,还是在生活里,我身上都有他的影子。
⑩前不久,父亲的腿不堪劳损,闹起罢工。我带他看医生,背他上楼、下楼。起初他很不适应,肌肤和骨骼都极不情愿地抗拒我。很快,他认了,回家时,他竟趴在我背上睡着了。在家门口,我扭头看他,他酣睡得像个孩子。我和父亲,互换了三十年。
⑪家里的地板刚拖过,很滑。我和父亲摔成一团。父亲醒了,龇牙咧嘴地问我,摔得痛吗?孩子一手扶着我,手打地板,念念有词。我满面春风地对他们说,一点也不疼。
⑫我和父亲,互换了三十年。
(选自《读者》,有删改)
【1】结合选文内容,梳理“我”对父亲的情感变化过程,请按提示完成。
(1)________→理解→(2)______→谅解→(3)______________
【2】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的句子。
【3】请结合全文,分析“我和父亲,互换了三十年”这句话的内涵。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章标题“半个父亲在疼”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含蓄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B.文章第②段中,我们可以看出父亲已经没有了年轻时的“棱角分明”,变成所有老人的样子——干瘦,呆滞,不苟言笑。
C.文章第④段“他稳健的手,比我的腿颤抖得更厉害”一句中,“稳健”准确写出父亲为“我”治病时的果断、从容,“颤抖”表现了父亲的愧疚和对“我”的爱。
D.文章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癣长势迅猛、顽固不易根除的情形。
E.文中“我”的父亲严厉、坚强、对自己的孩子也充满了爱意,他教育孩子的所有方式都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12、按要求作文。
请以“冬天的色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积极向上,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卷面整洁,书写认真,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