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甘肃省金昌市初二上学期一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选出古文上下句默写正确的一项,完成后面小题

    1两岸连山,

    A.略无阙处 B.略无缺处 C.略无阕处

    2   ,隐天蔽日

    A.重檐叠嶂 B.重岩叠障 C.重岩叠嶂

    3林寒涧肃,  

    A.长有高猿长啸 B.常有高猿长啸 C.常有高原长啸

    4   ,水中藻、荇交横

    A.庭下如积水空明 B.亭下如积水空明 C.亭下如积水空名

    5所以动心忍性,  

    A.增益其所不能 B.曾益其所不能 C.增意其所不能

    6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A.入则无法家拂士 B.入则无法家弼士 C.入则无法家拂士者

    7     ,此之谓大丈夫。

    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B.富贵不能吟,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趋

    8   ,五色交辉

    A.两岸石碧,五色交辉 B.两岸石璧 C.两岸石壁

    9夕日欲颓,  

    A.沉磷竞跃 B.沉鳞竟跃 C.沉鳞竞跃

    10自康乐以来,

    A.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B.未复有能与其齐者。 C.未复有能者与其奇。

  •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西藏工作的三叔要回来探亲,爸爸说到时候要好好准备一下,为三叔接风洗尘

    B. 漫步宽阔的乡村大道,欣赏鳞次栉比的乡村别墅,游客们感叹“盐都美丽乡村游”不虚此行!

    C. 即将到来的农历丁酉鸡年将会出现“一年两头春”的历法现象,真是人迹罕至

    D. 张老师组织的“阅读点亮人生”阅读小组活动在班级内开展得如火如荼,成效显著。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戏曲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其中“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C.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D.五一假期,志愿者们来到车站维持秩序。在他们的帮助下,等车拥堵的现象戛然而止。——这句话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

  • 4、大孔雀蝶是(  )。

    A. 世界上最美丽的蝴蝶   B. 亚洲最大的蝴蝶   C. 欧洲最大的蝴蝶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的_________(人名)。

    【2】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3】“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

    (1)东皋薄暮望,__________。(王绩《野望》)

    (2)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王绩《野望》)

    (3)__________,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4)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5)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6)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7)单车欲问边,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8)__________,归雁人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9)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10)__________,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11)孤山寺北贾亭西,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2)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3)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________(人名) 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在他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心中有间小书屋

    ①那是一个初冬的夜晚,晚饭后,我和老公在附近一条不常走的街上散步。路灯早早亮了,路两旁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闪烁的霓虹灯则为小城的夜色增添了几分妩媚。灯光下的人们或奔走于下班回家的路上,或继续经营着耐以生存的生意, 整个街道并没有因夜色而沉寂,一如白天的喧嚣。

    ②我们缓缓前行,漫无目的地打量着街道两边的店铺,饭店、超市、五金店……那个小书屋就这样跳进了我的眼帘。最初吸引我的是玻璃橱窗上的那一层白纱,让店里的陈设变得隐约可见,多了一层朦胧,多了一分温馨,还多了几许妙曼。透过橱窗旁边的玻璃门,小店一览无余。这是一个精心布置的小书屋,二三十平米,西边和北边沿墙各放一排高高的书架,上面满是书:东边放一长沙发,玻璃茶几,有一位女士正坐在沙发上看书:中间一片空旷处放一玻璃桌,几把椅子,两位男士坐在桌旁交谈。小屋上方垂着几盏别致的吊灯,橘黄色的光笼罩着,柔和而温暖

    ③我指着书屋对老公说: “快看,这个书店不错! ”老公看了看,也赞同道:“是不错!刚开张的吧,前几天我从这儿经过还没看到。” “走,进去看看。”我提议。谁知老公兴致不高:“改天吧,有点冷,我想回去了。”我有点不舍,再把目光投向书屋,我好像听到了有音乐在流淌,好像闻到了有香气在弥漫……

    ④后来,北风凛冽,不再散步。再后来,忙忙碌碌,这个书屋也被淡忘了。直到半年后的一天,晚饭后我独自散步,临出门时突然有要买一本书的冲动,便想起了那个温馨的小书屋。来到书店时,我却愣住了:明晃晃的灯把屋子照得如同白昼,书店原本不大的空间里又新增了不少半人高的书柜和方形的桌子,上面堆满了书,书柜书桌之间的走道仅供两人侧身通过。我转了转,满眼都是刀光剑影的武侠小说、肤浅庸俗的言情故事、粗制滥造的搞怪漫画……哪里还是半年前的那个弥散着书香的书屋啊!几许惆怅油然而生。

    ⑤一本本寻,一本本觅,终于找到了国学大师季羡林的两本散文,两本书灰头土脸的躲在角落里,感觉是从前没卖掉剩下的。我抽出了其中一本——《心是莲花开》,走向门边的付款台。店主是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子,正沉迷于网络游戏,我把书伸过去,好一会儿,他勉强抬起头看一下价格,又把目光转向电脑屏幕。我一边付款一边说: “你这个店变化好大呀!我喜欢原来的样子。”“哦?”他狐疑地看了我一眼,没有吱声,这还是那位店主吗?不是,应该不是,怎么能是呢?能把书屋布置成那样的人必定是个读书之人,必定是个爱书之人,他的眼里必定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的周身必定弥漫着书卷的清香。 当他决定把这个店转给别人时,心中一定有着万般的不舍,又有着万般的无奈吧!

    ⑥走出店门,沉重的脚步声告诉我:这儿,我再不会来。

    ⑦抬头望向夜空,星星已经困倦得睡眼朦胧,但我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那曾经温馨的书屋在喧嚣的都市里或许不会长久,即使残存在角落里的或许额抵挡不了利益洪流的冲击。我们无法改变什么,却可以为自己宁静的生活、高雅的情趣坚守一方栖息地,沉默守望。

    ⑧好想拥有一间书屋,拥有一间静逸、温馨的书屋。我也会在窗上缀有白纱,清风徐来,纱随风舞;我也会在书屋里安放沙发桌椅,播放轻柔的钢琴曲;我还会在书屋一角放置几盆鲜花,让花香和墨香一起萦绕,心如莲花般绽放……

    ⑨温馨的小书屋没有了,却在我的心里扎下了根。

    1通读全文思考:文章②③两段写出小书屋 ________的特点, 第⑥段却说 “这儿,我再不会来”,原因是 _______

    2品味语言,回答问题。

    (1)结合语境,说说第②段加点短语的含义。

    小屋上方垂着几盏别致的吊灯,橘黄色的光笼罩着,柔和而温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⑤段划线句。

    两本书灰头土脸的躲在角落里,感觉是从前没卖掉剩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何在第②段详细描写那间未曾走进的书屋,请分析其作用。

    4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结尾划线句“温馨的小书屋没有了,却在我的心里扎下了根”的理解。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请以“放学路上,他(她)正匆匆走着,忽然听到……”为开头, 自拟题目,写一个故事。可虚构,也可写实。请把主要情节构思好,让故事有波澜。不少于600字。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②请务必注意给文章拟写合适的题目。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