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阿坝州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然而,人类活动给湿地带来了不利影响,湿地保护现状并不乐观。

    ②湿地、森林与海洋并称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并被称为“地球之肾”。

    ③保护湿地健康,维持湿地功能,成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修课题。

    ④中国湿地保护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模式”将助力全球湿地保护。

    ⑤它们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储洪防旱、调节气候、储碳固碳等多种生态功能。

    A.②①③④⑤

    B.②⑤③①④

    C.④③②⑤①

    D.③⑤①②④

  •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毒必禁,毒害必除,对毒品一定要严厉禁止,铢两悉称,不能丝毫放松。

    B.不要轻视了事业对精神的濡养作用,它以深远的力度和广度挟持着我们的精神。

    C.一提到城市面貌的巨大变化,小开同学就眉开眼笑的,充满了自豪感。

    D.全市就你一个人进入奥林匹克的圈子,真是凤毛麟角

  •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玉盘珍羞直万钱

    B.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C. 云归而岩穴暝

    D. 属予作文以记之

  • 4、下列语法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句话中“都”和“趣味”依次是副词、名词。

    B.“富丽堂皇”“经典作品”“人声鼎沸”分别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

    C.“他一直没有放弃上大学的梦想。”这句话的主干是“他没有放弃梦想”。

    D.“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是递进关系复句。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先生姓梁氏,皙次其别号也。生世族,视声利篾如也。

    先生巡视茶马于秦,不名一钱。或以为言,则笑曰:“吾筹之熟矣。居官而谋利,为子孙计耳。子孙不肖而居厚实,三蠹将至,曰盗贼,曰博徒,曰倡优。吾惧夫三蠹之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

    在京师,日怀归田之思。未几,谢病归。归田后,尤孤介自持,不接当事。同年王中丞巡抚河南,馈问亟至,一无所受。其雅操如此。

    (选自王士祯《御史梁皙次先生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尔而与之 蹴:用脚踢

    B. 万钟则不礼义而受之 辩:辩论

    C. 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

    D. 是亦不可以乎 已:停止,放弃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3甲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

    4两文都强调做人要不失其本心,有所坚守。请具体说说作者主张坚守什么。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画面。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一联中的“生”和“入”用得精妙,请结合诗意简要赏析其妙处。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同格中学九(2)班开展“气象物候”专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下面材料,概括“云”这一现象形成的条件。

    材料一:大气中悬浮着各式各样的微小尘粒,包括燃烧产生的烟粒、飞溅起的海水细沫蒸发后留在空中的盐粒,以及各种尘埃。这些尘粒中,有的易溶于水,有的不溶于水但能被水所润湿。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极易吸附水汽,成为水汽凝结的核心,具有促进水汽的凝结作用。因此,在气象学上把这些尘粒称为凝结核。

    材料二:地球上江、河、湖、海以及陆地表面土壤、植物所含的水分,在光照、温度和风的作用下不断蒸发,变成水汽后进入大气层。水汽随着上升气流升入空中后,温度逐渐降低,到了一定高度,就会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在凝结核的作用下凝结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无数的小水滴、小冰晶聚集在一起便形成了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诗句,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探究诗中蕴含的物候现象及其原因。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时值早春,天气仍然较冷,同学们都穿着厚厚的衣服,可小飞只要“风度”,不要温度,宁可冒着感冒的危险,也不愿多穿衣服。作为小飞的同学,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默写。

    (1)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

    (2)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醉翁亭记》中用来指做某件事的用意不在事情本身,而是另有目的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从“隔千里兮并明月”演化而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父亲的光

    周进平

    ①应该是一个很特别的冬天。父亲所在的石灰厂垮了,他成了一名普通农民,心情郁闷到极点。父亲又大病一场,恰好那个时候,奶奶从梯子上摔了下来,摔得很重,经抢救才保住了性命。还有弟弟在一棵树上玩耍,树枝插进了眼角,在省城大医院里动了手术,差点瞎了。

    ②这突如其来的一系列打击,特别是经济上的打击,让整个家庭笼罩在巨大的阴影当中。

    ③直到有一天下午,我放学回家,还没有进家门,就听到父亲与母亲那熟悉的谈笑声,这声音非常悦耳。我一进门,父亲就拉我过去,这让我有点受宠若惊,他指着地上一堆莲藕给我看,那些莲藕还没有洗净,被黑色的淤泥包裹着。这天,父亲去挖湖藕了。家乡有许多湖泊,野藕遍地是,但是相对好挖的地方已经被人承包了起来,只有那些湖泥很深,相对贫瘠的地方可以任意挖。但要挖起来也是相当费力,若肯出力,掀开一大片湖泥,在一米多深的地方,还是能够挖到一些野生的莲藕的。于是,失去工作的父亲干起了挖藕的营生。

    ④于是父亲开始早出晚归。晚上回家,在清点藕的斤两的时候,父亲即使再累,也会凑到称秆边看斤两,再用粉笔头在墙上写下数字,他很得意,犹如自己拿到了一张满分的试卷。

    ⑤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不知道父亲挖藕的地方,更不知道他是先将冰块敲碎,弄干湖里的水,再用工具一点一点地掀铲淤泥,越挖越深,掀到上面的泥越堆越高,不一会儿就看不到人影了。

    ⑥在弄清楚了父亲在挖藕的地点后,每个周末的中午就由我给父亲送饭菜和酒。第一次给他送饭的时候,我差点哭了。一大片的泥泞地里,到处是翻开的淤泥,遍布大大小小的坑洼。寒风刺骨,天空阴沉,湖里全是黑泥,很难发现父亲的身影。我跑到湖堤的高处,只望到黑茫茫的一片,我大声地喊“爸爸”,一遍一遍声嘶力竭,声音一下子就消失在宽阔的湖面,没有一丝回响。我沿着湖堤来回地跑,不停地呼喊,北风呼呼地叫,把我的呼喊都吹向了身后。我心里焦急万分,怕饭菜很快凉了,更害怕在严寒的冬天里会有更可怕的事情发生,我不敢想下去,一边“哇哇”地哭了起来,一边冲进了湖里的淤泥里。沿着风干了的湖泥,我爬上了一个干枯的泥堆,四下望了望。

    ⑦我突然看见在几百米的地方有一丝微弱的亮光从某一个泥坑里发出来,内心一下子振奋来,快步地朝那个方向跑去,一双鞋都深陷到淤泥里,差一点儿滚进了挖藕挖的深坑里。

    ⑧我多么希望父亲就在那里,哪怕他是睡着了,或是受点小伤。当我的呼喊声已经足够传至那个泥坑的时候,从里面钻出来一个人影,那就是父亲,是他,他正在张望。刚刚止住的眼泪一下子更汹涌地淌了下来,我突然感觉到自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嗓子干冷得难受极了,我蹲了下来,擦了擦鞋子上的泥,抹干了眼泪。他一边打开饭盒,要我坐下,问:“你是怎么找到我的?”我没有跟他说我是如何慌张,如何艰难地找到他,只是说:“这边有一丝亮光。”父亲挖得太深,四周的泥堆得太高,里面看不见,他开着一个矿灯。

    ⑨那一年冬天,父亲挖了65天藕,一天都没有间断过,挖到了过年的费用,挖到了开年的学费,同时也戏剧性地戒掉了几十年的烟瘾。

    ⑩这么多年,我一直不敢忘却那盏灯的亮光。父亲从村干部到厂里的中层领导,应该说来是比较顺利,在中年却遭遇到了许多不幸,那段最困难的年月,应该是父亲人生最为灰暗的日子。但作为家中的顶梁柱,父亲挺了过来,他像一盏灯一样,在我们最惶恐、最无助、没有方向的时候,教会我们怎么去做。

    1结合第⑥——⑧段,补全下面表格。

    事件

    感情变化

    很难发现父亲的身影

    A______

    看见微弱的亮光

    振奋起来

    看见父亲在张望

    B______

     

     

    2联系上下文,赏析下面句子。

    寒风刺骨,天空阴沉,湖里全是黑泥,很难发现父亲的身影。

    3结合文章,具体分析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4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标题“父亲的光”的含义。

    5文中第⑧段找到父亲后,“我没有跟他说我是如何慌张,如何艰难地找到他”,请紧扣文章内容,描写“我”此刻的心理活动。

  • 10、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题。

    忘我与成功

      1858年,瑞典的一个富豪人家的女儿患上了一种罕见的瘫痪症,丧失了走路的能力。一次,女孩和家人一起乘船旅行。船长的太太很可怜这个孩子,常在闲暇时给孩子讲故事,有一次船长太太对孩子说:船长有一只天堂鸟,美丽极了。孩子很喜欢鸟,反复追问。于是,船长太太绘声绘色给她讲了天堂鸟的可爱。孩子听完后,越想越被这只鸟迷住了,极想亲自看一看。于是,保姆把孩子留在甲板上,自己去找船长。孩子耐不住性子等待,她要求船上的服务生立即带她去看天堂鸟。那服务生不知道她的腿不能走路,而只顾带着她一道去看那只美丽的小鸟。奇迹发生了,孩子因为过度地渴望,竟忘我地拉住服务生的手,慢慢地走了起来。从此,孩子的病便痊愈了。女孩子长大后,又忘我地投入到文学创作中,最后成为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她就是塞尔玛·拉格洛夫。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记录中是这样写的:塞尔玛·拉格洛夫,190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她是瑞典第一位得到这一荣誉的作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这一文学奖的女性。获奖作品:《骑鹅旅行记》,获奖理由:由于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饶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

    如果说,当年塞尔玛·拉格洛夫能奇迹般地站起来是因为忘我而超越自身的束缚,释放出自身最大能量的话,那么,她后来走向成功的忘我则是理想信念支持下的这种能量的持续发挥。

    古今中外,许多成功人士就以忘我的精神,做出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卓越贡献。

    忘我是一种心灵的洒脱。庄子《逍遥游》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他忘我而幻化无方,他意出尘外而有奇思妙想,他豪迈地说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将自身处于忘我的境界。不管功名富贵,不管得失荣辱;只有洁身自好,就能塑铸人格高标。

     忘我是一种精神的执着。贝多芬双耳失聪,奏响和谱写的是动听的旋律,给自己留下的是心灵的歌。他在无声的世界里,用灵巧的手在黑白键上敲出激情,敲出爱意;追求自由,呼唤光明;达观的风范,激昂的心态,成就了一位万世闪光的巨人。他一生是忘我的,是陶醉的,是痴迷的,他自己谱写的曲子,他是听不到的,但他又分明到了,不然怎么能写出那么动听的曲调呢。他是在忘我的状态下找到了真我。

    梵高忘记自己的理性,摒弃了一切后天习得的知识,漠视学院派珍视的教条,他全然不顾地疯狂涂抹着他钟爱的向日葵,忘我地燃烧着他的激情。他昭示给别人的是追暖逐阳的向日葵图画,他陶醉在一种生机盎然的黄色花海景观中,物我两忘,而在内心深处却忘记了收纳心田里的阳光,以至于让自身毁灭。如今梵高之画作,用一亿七千万的天价,让世人明白什么是艺术珍品。

    忘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雄视千秋,长卷猎猎,历史的画卷上不乏忘我之人。为民请命,舍生取义的孟轲;纵横驰骋,精忠报国的岳飞;怀抱琵琶,上马起程的汉姬;奋不顾身,为变法献身的谭嗣同。黄继光挺胸上前堵枪眼,邱少云烈火焚烧不动弹;焦裕禄心系兰考忘我工作,孔繁森拖着病体为百姓,袁隆平置身田间,潜心科研,不断实践,水稻高产,等等。他们用忘我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把自己的名字擦得鲜亮!

    忘我是心灵的洒脱,是精神的执着,是激情的燃烧,是潜心之后的寻觅,更是一种独特亮丽的风景。

      (选自中国书籍出版社《书香致远》散文集)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  

    【2】请分析文章第段的作用。

    答:

       

    【3】请为第段再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答:  

         

     

  • 11、喀布尔人

    [印度]泰戈尔

    ①我五岁的女儿敏妮在我书桌旁,用手轻轻敲着膝盖玩。我正专心地写小说的第十七章。忽然敏妮跑到窗前,喊道:“一个喀布尔人(喀布尔是阿富汗的首都,喀布尔人在印度多做小贩)!”街上果然有个喀布尔人走过。他穿着宽大污秽的喀布尔服装,裹着高高的头巾;背着个口袋,拿着几盒葡萄干。

    ②我不知道我女儿看到这个人有什么感想,但是她开始大声叫他:“哎!”那个喀布尔人回过身来抬头看。她看到这光景却吓住了,跑到妈妈那里躲起来。她糊里糊涂地认为这个大个子背着的口袋里也许有两三个和她一样的孩子。这时小贩已经走进门微笑着和我打招呼,我也停下来买了一点东西。他要走的时候,问道:“先生,那个小姑娘在哪儿呢?”

    ③我想到敏妮不应当有这种无谓的恐惧,就叫人把她带出来。

    ④她站在我的椅子旁边,望着这个喀布尔人和他的口袋。他递给她一些干果和葡萄干,但是她没有动心,只是紧紧地靠近我。这是他们第一次会面。

    ⑤可没过几天,我意外地发现敏妮坐在门口长凳上和那个坐在她脚边的大个喀布尔人又说又笑。她小纱丽(印度妇女传统服装,丝绸制的连衣裙)的角上已经塞满了杏仁和葡萄干——喀布尔人用这种有力的贿赂,使两人成了很好的朋友。

    ⑥他们常说些玩笑。敏妮满脸含笑地坐在喀布尔人面前,小大人似地低头看着这大高个:“呵,喀布尔人!你口袋里装的什么?”他用山民的鼻音回答:“一头象!”也许这并不可笑,但是这两人多么欣赏这句俏皮话!

    ⑦喀布尔人也不放过开玩笑的机会:“那小人儿,你什么时候到公公家去呢?”

    ⑧敏妮对这问题有点莫名其妙,但她不肯显露,却机灵地回答:“你到那去么?”

    ⑨可在喀布尔人这一阶层中间,“公公家”有双关的意思,还能指监狱。“呵,”他向幻想中的警察挥拳:“我要揍我的公公!”听到他这样说,想象到那个狼狈不堪的“公公”,敏妮哈哈大笑。

    ⑩敏妮的母亲恳求我留心那人。她是个极胆小的女人,只要一看见有人向我们的房子走来,她就立刻断定他们不外乎是盗贼、醉汉、疟疾菌。她对这个喀布尔人也充满了疑虑。我总是笑笑,辩解说拐卖一类的事多半不会发生。喀布尔人和敏妮的亲密友谊便不受约束地继续着。

    有天早晨,我听见街上有吵嚷声。往外一看,拉曼被两个警察架住带走了。我赶紧跑去问怎么回事。原来是有个街坊欠了这小贩一条围巾的钱,争吵中拉曼把他刺伤了。这时在盛怒之下,这犯人正在乱骂他的仇人。忽然间在凉台上,敏妮出现了,她照样喊着:“呵,喀布尔人!”拉曼回头,脸上露出了笑容。今天他胳臂底下没夹口袋,所以她不能和他谈关于象的问题。她立刻问:“你到公公家去么?”拉曼说:“我正要到那去!”看到他的回答没有使孩子发笑,他又举起手说:“可惜我的手被铐住了,不然我就揍那老公公了!”

    拉曼被判了刑,再无消息。时间一天天过去,敏妮也长大了,总和朋友们一起,不像往常那样到她爸爸的房间里来了。又一个秋天,我们把敏妮的婚礼筹备好了。我们家的光明要到她丈夫家去,把她父亲丢到阴影里。

    我的敏妮今天要出嫁了。

    从清早起,房子里就充满了婚礼的嘈杂和忙乱。院子里,要用竹竿把布篷撑起来;每一间屋子和走廊里要挂上叮叮的吊灯,真是没完没了的忙乱和热闹。我在书房查帐,有个人进来恭敬地行礼,原来是拉曼,那个喀布尔人。起先我不认识他,他没有了口袋,没有了长头发,也失去了从前的那种生气。但他微笑着,我又认出他来。

    “你什么时候来的?”我问。

    “昨晚,”他说,“我从监狱里出来了。”

    我觉得这话听起来很刺耳。碰巧他今天来,这不是个好预兆。

    “这正在办喜事,”我说,“我正忙。能不能过几天再来?”

    他迟疑地说:“我可不可以看看那小人儿呢,先生,只一会儿?”他相信敏妮还像从前那样,会像往常那样跑来,叫着:“呵,喀布尔人!”为纪念过去的日子,他带了一点杏仁葡萄干,好好用纸包着。

    我说:“家里正在办喜事,你谁也见不到。”

    这人露出失望的神色。他走近递过他的礼物说:“先生,我带了这点东西来,送给那小人儿。您有一个小姑娘;我在家也有一个这么大的小姑娘。我想到她,就带点果子给您的孩子——我不是想赚钱的。”

    他伸手掏出一张又小又脏的纸来,小心地打开,在桌上用双手把它抹平。上面有一个小小的手印。这个墨迹模糊的手印平平地捺在纸上,当他每年到加尔各答卖货时,自己小女儿的这个手印总在他心上。

    眼泪涌到我的眼眶。我忘了他是个穷苦的喀布尔小贩,而我是——不,我又哪比他强呢?他也是个父亲啊。

    我把敏妮叫出来。她穿着红绸衣,额上点着檀香膏,打扮成新娘的样子,含羞站在我们面前。看着这景象,喀布尔人显出惊讶的样子,他不能重温他们过去的友谊了。他只微笑着:“小人儿,你要到公公家去么?”

    但敏妮现在懂得“公公”的意思了,她不能像从前那样回答他。她脸红了,在他面前把脸低下去。我想起他和敏妮第一次会面的那天,感慨万千。

    她走后,拉曼长吁一口气坐下来。婚礼的喇叭吹起来,秋天温煦的阳光倾泻在周围。拉曼坐在加尔各答的小巷里,却冥想着阿富汗光秃秃的群山。在悠长的岁月里,他的女儿一定也长大了。我递给他一张钞票,说:“回到你的家乡、你的女儿那里去吧,拉曼,愿你们重逢的快乐给我的孩子带来幸运!”

    送了这份礼,婚礼的排场就须节省些。我不能用我原来想用的电灯,也不能请军乐队,家里的女眷们感到很失望,但我觉得这婚筵格外光彩。因为我想到,在遥远的地方,有一个久出不归的父亲,要和他的女儿重逢了。

    (冰心、倪培耕译,有删改)

    【1】梳理小说情节,根据提示将图表补充完整。

    【2】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角度,揣摩文中划线句的含义。

    (1)我们家的光明要到她丈夫家去,把她父亲丢到阴影里。

    (2)他伸手掏出一张又小又脏的纸来,小心地打开,在桌上用双手把它抹平。

    【3】这篇小说是以“我”的视角来讲述一段忘年交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在小说正文之前,可以用“题记”来揭示作品内涵。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我相信你的爱”,这句短诗是否可以作为本篇小说的题记?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看法。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生活常常因细节显得丰盈而又意味深长。但是,正当其事时,我们往往会忽略它们的存在。直到某个时候,回望过去,一些细节才会在我们记忆深处灿烂起来……

    请以“那些 的细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