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中,吉林省位于(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香港是( )
A. 世界著名的博彩旅游中心
B. 世界著名的转口贸易中心
C. 亚洲的天然植物园
D. 我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3、长江三角洲地区濒江临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下列表示其位置的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4、某种气候因受西风影响,分布于一定纬度范围内的大陆西岸,因此亚洲无此气候,它是( )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5、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界线接近 ( )
A. 第一、二阶梯分界线(局部) B. 1月份0℃等温线(局部)
C.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局部) D. 800mm等降水量线
6、对于我们生活的大洲的“左邻右舍”,说法正确的是( )
A.东邻欧洲,西临太平洋
B.南望大洋洲,北临北冰洋
C.东邻北美洲,西临大西洋
D.西南隔白领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北隔河流与非洲相望
7、一年之中,宜昌白昼最长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8、亚洲具备寒、温、热三带的多种气候类型是因为 ( )
A. 地形复杂多样 B. 东西跨经度多 C. 季风气候显著 D. 南北跨纬度广
9、北京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提出了“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口号,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下列哪些做法不可取?( )
A. 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B. 逐步用天然气取代居民生活用煤
C. 保护好文物、美化、绿化城市,发展旅游业
D. 大力发展钢铁、化学工业
10、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
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
③杜绝放牧,禁止发展畜牧业④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关于台湾经济社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交通不便,与祖国大陆贸易量小 B. 面积狭小各种资源短缺
C. 中部降水丰富是主要水稻种植区 D. 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
12、我国各地物产不同,独具地方特色的美食,吸引了众多的游客。结合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石家庄和南昌两地的美食,可以判断两地大面积种植的粮食作物分别是( )
A.小麦、水稻
B.小麦、谷子
C.水稻、玉米
D.玉米、青稞
【2】到新疆旅游,羊肉串是必不可少的美食。新疆畜牧业比重较大的原因是( )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C.气候干旱,草场众多
D.河湖密布,水源丰富
13、读图“南方地区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南方地区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南方地区以平原为主,全部处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B.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所属的地形类型都是平原
C.四川盆地由于地处内陆地区,降水稀少,沙漠广布
D.南方地区地势东高西低
【2】酸雨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污染现象。南方地区是我国酸雨的主要分布地区,治理的主要措施是( )
A.节约用水,治理水污染
B.控制大型工厂发展,减少噪音污染
C.“节能减排”,大幅度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D.控制建筑用地规模,减少固体污染物产出
14、在我国龙舟竞渡是深受各族人民喜爱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淮南子》中有“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之述。综合推测,古时越人生活所在的地域及其擅长的农事活动为( )
A.平原广阔的北方地区——种植作物 B.森林茂密的横断山区——采集果实
C.草原广布的西北地区——畜养牲畜 D.水网密布的南方地区——渔业水产
15、下列有关埃及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居民以白人为主,多信仰基督教
B. 首都在开罗
C. 石油工业占突出地位
D.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较大
16、关于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特点的描述,最恰当的是( )
A.从大陆中心向沿海四周更替 B.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
C.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D.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17、大、小兴安岭的北部有( )流过,它是中俄两国的界河。
A.长江
B.黄河
C.黑龙江
D.黑河
18、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2年2月4日-20日在北京举行。北京赛区承办所有的冰上项目;延庆赛区承办雪车、雪橇及高山滑雪项目;张家口赛区的崇礼区承办除雪车、雪橇及高山滑雪之外的所有雪上项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图是历届冬奥会举办地,由图可知,冬奥会举办地大多位于( )
A.西半球
B.发展中国家
C.低纬度
D.1月均温0℃以下的地区
【2】2月4日凌晨,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抵达北京,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有网友说他不仅飞行的距离远,还从夏天飞到了冬天,其寓意阿根廷位于( )
A.东半球
B.南半球
C.低纬度
D.高纬度
【3】北京是第一个既举办夏奥会又将举办冬奥会的城市,下列对北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全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
B.名胜古迹有故宫、中华门、兵马甬等
C.位于华北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4】据材料判断,我国下列城市中,自然条件不利于办冬奥项目的城市是( )
A.哈尔滨
B.沈阳
C.海口
D.呼和浩特
【5】下列食品更接近英国(欧洲西部国家)运动员日常饮食的是( )
A.
B.
C.
D.
【6】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当天是立春(2022年2月4日),立春位于图中( )
A.冰敦敦处
B.熊老师处
C.赛赛熊处
D.雪容融处
【7】北京冬奥会期间,成都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D.无法判断
【8】下图所示滑雪场的地形类型主要为( )
A.山地
B.平原
C.丘陵
D.盆地
【9】上图中滑雪路线主要为山脊的是( )
A.L1
B.L2
C.L3
D.L4
【10】从图中滑雪场起点向下到终点,至少下降( )
A.330米
B.360米
C.300米
D.390米
【11】图示滑雪场的终点位于起点的( )
A.东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19、关于香港和澳门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香港位于珠江口西侧,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B. 香港是世界上重要的国际经济贸易中心
C. 澳门的经济支柱是制造业
D. 澳门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是转口贸易
20、形成赤潮的直接原因是
A. 海水综合治理差
B. 海水中浮游生物突发性繁殖
C. 海水受生活垃圾污染
D. 水土流失严重,大量东南丘陵的红壤进入海洋
21、我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是______。
22、我国地理差异显著,自南向北,纬度逐渐______,气温逐渐_______。
23、__________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24、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________;北方地区的主要耕地类型是_________。
25、2010年,中国在_______________成功举办了第四十一届世界博览会。
26、青藏地区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________,牛羊肉是常见的食物。
27、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受 影响,大致自南向北 。
28、吉林省境内平原区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是我国_______生产的“黄金地带”。
29、我国南方地区________ (能源)资源蕴藏极为丰富,主要分布在本区的中西部.
30、中国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经过___________ (山脉)和___________ (河流)一线。
31、完成下列问题。
(1)青藏地区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土壤肥沃 B.水源充足
C.海拔较低,气温较高 D.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2)藏族人穿的藏袍可以适应当地( )
A.气候寒冷的特点 B.气候干旱的特点
C.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D.日照强烈的特点
(3)修建青藏铁路时,在某些地段采取了以桥代路的施工方案,主要原因是什么?
32、阅读材料和地图,回答问题。
材料:我国是茶的原产地,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茶树生长喜温喜湿,要求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多云雾、光照适中。我国茶叶种植的经典区域为南方排水性好的低山丘陵区。
(1)甲地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MN是台湾岛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该界线向南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2)台湾岛的河流都比较短促,水能资源蕴藏量却相当丰富,请简析其原因。
(3)甲地区生产的乌龙茶以品质好著称。试从地形和气候简述该地区发展茶叶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
33、阅读世界局部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为_________半岛,B为__________半岛;
(2)A半岛所在地区的________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及其沿岸地区,当地人主要信奉_________教;
(3)B半岛所在地区的地形分为三大部分:北部主要为山地,中部主要为_____,南部主要为_______,该地区常遭受到旱涝灾害,请你从气候方面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
34、读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是______,它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对长江流域及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
(2)______(湖泊)是长江三角洲区域中的主要湖泊。
(3)“沪宁杭”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长江三角洲地处中国______部沿海地区与______流域的结合部,农业历史悠久,农业生产水平高,是举世闻名的“______之乡”和“丝绸之乡”。
(5)“东北三省”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省份)
(6)_____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
(7)东北地区分布最广、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__。
(8)东北地区的交通运输方式以______为主,城市主要分布在交通干线沿线。
35、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南半岛上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材料二: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北起昆明,南至老挝首都万象)全线正式通车。这是一条翻山越岭的跨国铁路,更是一条命运与共的友谊之路,老挝实现了由“陆锁国到陆联国”的蜕变。左下图为中南半岛部分地区的地形分布及中老铁路图,右下图为该地区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
(1)请根据图文信息,从地形、气候角度归纳中南半岛的自然地理特征。
(2)东南亚的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其原因是_______。
(3)结合气候资料,请从流量及其季节变化和结冰期角度说明湄公河下游的水文特征。
(4)老挝水能资源丰富,有中南半岛“蓄电池”之称。试分析老挝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5)结合图文材料,简述中老铁路建设的地理意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