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mm等降水量线与1月份那条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
A. 16℃等温线 B. 8℃等温线 C. 0℃等温线 D. -8℃等温线
2、位于珠江口西南,背靠珠江三角洲,素有“海上花园”之称的省级行政区是( )
A.香港
B.台湾
C.澳门
D.海南
3、塔里木盆地出产的特色农产品是( )
A. 茶叶 B. 橡胶 C. 青稞 D. 哈密瓜
4、2012年3月,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再次访问大陆,在国共会谈中再次提出要加强两岸经贸合作。在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中,台湾具有明显优势的条件是( )
A.资金、技术
B.资源、劳动力
C.市场、交通
D.政策、劳动力
5、关于我国地理差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B.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C.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渐下降
D.气候由青藏高原的温暖湿润到长江三角洲的地高天寒
6、下列各城市中不属于改革开放后建立的经济特区的是 ( )
A. 青岛 B. 深圳 C. 厦门 D. 珠海
7、我国各民族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
A. 汉族 B. 苗族 C. 壮族 D. 回族
8、该盆地是( )
A. 四川盆地 B. 塔里木盆地 C. 准噶尔盆地 D. 柴达木盆地
9、生活在塔里木河流域的人们,天越旱,越盼望出太阳的原因是( )
A.内流河,水源主要来自于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B.外流河,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C.内流河,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D.外流河,水源主要来白高山冰雪融水
10、我国河湖最多,人口最多的地理区域是
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 C. 青藏地区 D. 西北地区
11、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形,说法正确的是( )
A. 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上
B. 以平原、山地为主
C. 此地形周围分布了全国六大商品粮基地
D. 上中下游地形差异不大,都是以平原为主
12、导致贵州多干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有( )
①全年降水稀少 ②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③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④地表水容易渗漏,导致地表水资源较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3、下列地理现象与西北地区干旱特征无关的是( )
A. 风蚀地貌广泛分布 B. 荒漠面积广大
C. 居民呈带状或点状分布 D. 矿产资源丰富
14、下列著名景点与其所在地形区的连线不正确的是
A. 阿里山、日月潭——台湾山脉 B. 故宫、颐和园——华北平原
C. 葡萄沟、坎儿井——吐鲁番盆地 D. 峨眉山、乐山大佛——四川盆地
15、关于我国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B.边发展边治理
C.先发展后治理
D.经济的发展有时需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16、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在( )
A. 乌鲁木齐
B. 吐鲁番
C. 轮南
D. 上海
17、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A. 伏尔加河 B. 多瑙河 C. 莱茵河 D. 泰晤士河
18、亚洲具备寒、温、热三带的多种气候类型是因为 ( )
A. 地形复杂多样 B. 东西跨经度多 C. 季风气候显著 D. 南北跨纬度广
19、读某城市气温与降水平均数据表,如图中所示气温与降水量柱状图与表中数据一致的是( )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降水/mm | 5.3 | 14.3 | 20 | 22.3 | 39.5 | 40 | 260.6 | 218.7 | 109.4 | 13 | 60.6 | 37.6 |
气温/℃ | -2.2 | 1.2 | 7.1 | 15.3 | 21.3 | 24.9 | 27.1 | 25.4 | 20.6 | 15.7 | 8.5 | 0.2 |
A.甲 B.乙 C.丙 D.丁
20、暑假里武汉地区酷热难当,小明的父母欲带他去旅游避暑,最理想的避暑地点是下图中的
A.
B.
C.
D.
21、在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上,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定方向;相同图幅大小的成都市和四川省地图,比例尺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的地图。
22、香港和澳门人多地狭,为了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是“上天”,即___________,二是“下海”,即___________。
23、台湾省的主要少数民族是__________,西隔_______与福建省相望。
24、北京的传统民居是________ ,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是 ________
25、巴西地形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西大部分。
26、我国政府制定了“一国两制”政策,祖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______
27、东北地区甜菜集中分布在________平原和松嫩平原。
28、香港位于珠江口的东侧,与广东省的______市相邻,由于商业和服务业相当发达,因而被称为“______”.
29、苹果、葡萄、梨是我国地理区域________地区的主要水果;南方地区产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亚热带水果是________。
30、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西北地区自东向西自然景观呈现从________、荒漠草原到________的变化。
31、读甲、乙两幅局部经纬网图,根据 A、B 两点的位置,回答下列各题。
(1)A、B两点中,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____,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____。
(2)从地球五带看,A位于_____________带,B位于_______________带。
(3)A、B两点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__________,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
32、读下图区域图,写出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
(1)省区A_______B_______。
(2)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C_______D_______。
(3)边缘海E_______F_______。
33、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问题。
(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大致以 (山脉)-- (河流)为界,该线与我国1月份 等温线及我国年降水量 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大致接近。
(2)有“世界屋脊”之称的是 高原,该地区海拔 。
(3)诗句“大漠孤烟直”说的是 地区的景观, 是当地主要气候特征.
(4)南方人到北方可能会“水土不服”,这是因为南方和北方自然环境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请你举一例子说明。(提示:饮食、气温等方面)
34、读材料金和日本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日本是多山地、丘陵的岛国,陆地面积约37万平方千米,领土南北狭长。日本最长的河流信浓川长约367千米。
材料二 左图是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图,右图是世界局部地区板块运动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试说明日本河流流程短、水能丰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图中城市B是____,位于日本面积最大的_____平原,地处 工业区内。
(3)根据材料二,日本主要工业区集中分布在________沿岸。分布在沿海地区的有利因素是 ,限制日本工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是
(4)根据材料二,A与B之间的铁路没沿虚线修建,最可能的原因是( )(单选)
A.虚线处直线距离近,沿线聚落少
B.虚线处是河谷,建铁路容易被冲毁
C.虚线沿线人口密度过小,不用建铁路
D.虚线处有山峰,铁路造价高
(5)根据材料二,日本多火山、地震,日本有一座著名的活火山________山,试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5、读黄土高原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东起山脉D,该山脉的以东是__________平原。
(2)黄土高原南抵山脉C,该山脉以南地区的降水量是大于________毫米。
(3)黄土高原传统民居是___________,②省北部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民歌是____________。
(4)位于④省著名的农耕区是_________。
(5)流经黄土高原的主要河流E是__________,该河流发源于⑦省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____________地区。
(6)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高原上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
(7)山脉A以东地区降水较多,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分布有呼伦贝尔草原和__________草原等大型优质草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