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家》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再加上她朗读得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B.大家认为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2、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漫游 赞誉 汲取 怀古伤今
B.鄙夷 恭维 别墅 根深底固
C.玄虚 停滞 逞能 画龙点睛
D.桑梓 拜谒 促狭 顿开茅塞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到新学校后,班集体相敬如宾的和谐氛围让晓亮很快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
B.全面深化改革既要深思熟虑,又要随机应变,关键要敢于迎难而上。
C.西方人看中国人用筷子感到不可理喻,不知道中国人是如何自由地操纵这两根竹棍的。
D.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随时随地学习,这是不断提升自我的唯一的不二法门。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决别 遒劲 金戈铁马 自吹自雷
B.娉婷 驰骋 抽丝剥茧 置之不理
C.静谧 遂道 李代桃浆 觥筹交错
D.取蒂 羁绊 峰回路转 世外桃源
5、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乙)见足下①题字,以为是必磊落人也。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庭坚少孤,窘于衣食,虽早知从先生长者学问,而偏亲②白发,不得已而从仕。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所以衰懦不进,至今落诸公之后也。窃观足下天资超迈,有亲以为之依归,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非敢谓足下今日所有不足以豪于众贤之间,但为未及古人,故为足下惜此日力③耳。
(节选自《黄庭坚集·答李几仲书》,有删改)
(注)①足下:敬辞,您。②偏亲:黄庭坚父亲早亡,而母亲在世,故称偏亲。③日力:岁月。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窘于衣食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工纳谏》
B.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 公问其故(《曹刿沦战》
C.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D.有亲以为之依归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
【4】[甲][乙]两文都出自文学前辈写给年轻人的文章。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1)[甲]文表现了宋濂怎样的优秀品质?(请用自己的话概括):______。
(2)[乙]文中黄庭坚指出李几仲在学业上的差距是_______,对他提出的希望是_____。(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6、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用现代汉语写出题目的意思。
【2】诗人认为侄孙韩湘前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颈联表现了诗人什么心情?
7、班级开展“走进小说天地·人物评说”综合性学习活动,准备编写一部小说人物小词典,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活动设计】
(1)为了使活动顺利开展,需要设计合理的活动步骤,请你完善下面表格内容。
活动步骤 | 活动任务 | 活动内容 |
步骤一 | 梳理小说篇目 | 各自梳理读过的小说篇目,再汇总整理出小说篇目表。 |
步骤二 | 建立人物档案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步骤三 | ②______ | 根据人物卡片信息,开展“猜猜他(她)是谁”活动。 |
步骤四 | 编写人物词典 | 成立编委会,把活动成果编辑成册。 |
【活动开展】
(2)在活动步骤二中,同学们准备为小说中的部分“女性”人物建立专题档案,请你从备选人物中任选一位,为“她”建立一份人物卡片。
备选人物:杨二嫂 克拉丽丝 虎妞
小说人物卡片 | 小说人物 | ______ |
出处 | ①______ | |
主要外貌特征 | ②______ | |
人物典型事件(填一件) | ③______ | |
人物点评 | ④______ |
8、请将下面的古诗默写完整。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单车岁月
①那辆失去主人擦拭照拂的永久牌单车,也日渐失去了往昔的锃亮光泽,被搁停在锈迹斑斑的岁月一隅。
②我的单车情结,大概是受了父亲的影响。改革开放不久,父亲就成了我们村第一个拥有单车的人,当年他凭着外汇券(身在台湾的爷爷所寄)从武汉购买并亲自骑回一辆上海产的永久牌单车,霎时点亮了灰暗的乡村。
③村人用惊羡的目光看着那辆每天被父亲擦得通明锃亮的单车,父亲荣耀得就像一个凯旋的将军。那时人们出村大多徒步,蜿蜒小路洒满汗水磨破鞋底,少有人能像父亲那样双轮滚滚,铃铛悠悠,来去如风。
④那辆单车是我们全家的骄傲,父亲对它宝爱如命,偶有村民来借,父亲掏出车钥匙后总是千叮咛万嘱咐,车被借走后,父亲就跟丢了魂似的。那辆单车也是我们全家的福星,过年过节走亲戚它就成了绝对的功臣,父亲骑着它把母亲、妹妹、弟弟和我,往返辗转地载到大山里的姥姥家。山路崎岖不平,坎坎坷坷,父亲的单车如同摇篮,坐在单车后座上的我昏昏欲睡,沿路看到的河流与村庄如同一场梦。
⑤我第一次学骑单车就骑的是父亲的永久牌单车。那时感觉车座比我的头还要高,现在我都不能想象当时是怎么样驾驭它的,那种双手紧抓龙头、右脚斜穿过黑色大三角架吃力蹬车的姿势,跟舞台上的滑稽小丑无二。学骑之初,父亲为了避免我摔毁单车,天才般地在后座上横绑了一根粗木棍,摔倒后单车才免于噩运。
⑥刚刚学会骑单车的那阵子,车瘾大得出奇,村头的水泥禾场就成了我们放学后的练车场。多少个风霜雨雪的日子,水泥禾场上,我和小伙伴们斜扭腰肢、猛蹬踏板,踩着单车兜圈追逐的欢乐身影,成了村里一道鲜活特异的风景。疯踩踏板,车轮飞转,耳畔风声呼呼,大树房屋极速飞旋,蓝天白云美得像首诗……渐渐地,我们的心不愿再囿于禾场了。
⑦我头一回右脚跨过三角架坐上车座的时候都已经11岁了,那辆已经衰老得不成形状的“永久”,在我上下起伏的蹬踏中歪歪斜斜地朝向那个季节的黄昏行进。那一天,我一鼓作气骑了很远,第一次尝到了一个人在路上的兴奋感觉,也第一次模糊地意识到了远方这样一个让人激动的概念。我骑了很远很远,渠道边的田埂骑完了,池塘边的碎石子路骑完了,沿途栅栏的泥路骑完了……我在一个长年枯竭的小河边停了下来,悠然地回望夜色下的村庄,天黑如锅底,连父亲也看不到,但是一点恐惧都没有,一点孤独都没有。
⑧我倔强地推着单车原路返回,那晚的星星特别明亮,几乎是我这一生看到过的最明亮的一回。
⑨开始到镇上读书,七八公里,一周一来回,单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也是展示本领的道具。在女孩子面前双手脱把;把双脚搁到龙头上;或者把屁股坐到后座上去,像只大蛤蟆;或者在脱把的时候,撮着嘴巴悠闲地吹口哨,吹《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月亮代表我的心》《花心》……来回的路上,我们还是像以前一样骑着单车。
⑩岁月轮转,回望旧时月色,那时我们的心清澈如水,没有混浊不堪的世俗。我们经常骑车滞留在路过的仙鹤桥上,各自把单车往桥栏上一靠,就凭栏观看河岸戴着斗笠专心垂钓的人们,那种悠然,那种心安理得,令人心生无限神往。也许半天并没有鱼儿咬钩,也许一个下午钓不到几条小鱼,但他们依然握着鱼竿,不急不躁,静心垂钓。我常常会被垂钓人的那种坦然感染,我感觉到他们钓的其实就是一种心平气和。
⑪到县城上高中后我开始住读,少有机会骑单车;父亲罹患心脏病以后,不敢骑也骑不动单车了。那辆失去主人擦拭照拂的永久牌单车,也日渐失去了往昔的锃亮光泽,被搁停在锈迹斑斑的岁月一隅。
(毛本栋《人民周刊》)
【1】岁月轮转,那辆日渐失去了往昔锃亮光泽的永久牌单车曾经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2】理解下列加点词的语境义。
(1)霎时点亮了灰暗的乡村。
(2)被搁停在锈迹斑斑的岁月一隅。
【3】试对文中划线句子作简要赏析。
“山路崎岖不平,坎坎坷坷,父亲的单车如同摇篮,坐在单车后座上的我昏昏欲睡,沿路看到的河流与村庄如同一场梦。”
【4】请简要说说作者在本文中寄寓了哪些情感。
【5】明亮而寂静的夜晚,“我”和杜小康都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在人生的旅途上,每个人都要长大。根据下面两段话,用简练的语言分别说说什么是“长大”。
(甲)那一天,我一鼓作气骑了很远,第一次尝到了一个人在路上的兴奋感觉,也第一次模糊地意识到了远方这样一个让人激动的概念……悠然地回望夜色下的村庄,天黑如锅底,连父亲也看不到,但是一点恐惧都没有,一点孤独都没有。我倔强地推着单车原路返回,那晚的星星特别明亮,儿乎是我这一生看到过的最明亮的一回。
(乙)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地明亮……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了母亲,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曹文轩《孤独之旅》)
10、阅读理解
变色龙(节选)
契诃夫
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穿过市场的广场。他身后跟着一个火红色头发的巡警,端着一个筛子,盛满了没收来的醋栗。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
“哎呀,天!他是惦记他的兄弟了……可我还不知道呢!这么说,这是他老人家的狗?高兴得很……把它带走吧。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哈哈哈……得了,你干什么发抖呀?呜呜……呜呜……这坏蛋生气了……好一条小狗……”
普洛诃尔喊一声那条狗的名字,带着它从木柴厂走了。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
“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1】从小说三要素的角度来看,第一段文字交代了_________ 。
【2】如何理解“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
【3】奥楚蔑洛夫一出场就显得威风凛凛,但他后面只跟着一个巡警,还端着一个筛子,这就起到了讽刺的效果。请你阅读第二段文字后,说说作者是如何讽刺这个人物的?
【4】“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他们为什么没有对多变的奥楚蔑洛夫大笑呢?
【5】假如这时你也在场,你会对受害还被恐吓的赫留金说些什么呢?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①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和民间组织开始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我们把这种平民公益叫做“微公益”。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微公益”行动,让人如沐春风,心生暖意。
②参与“微公益”行动的人能力虽微,但其散发的人格魅力芬芳远播。八十多岁的甘肃老人陈尚义靠捡垃圾的微薄收入,二十多年收养了45个弃婴;天津老汉白芳礼几十年蹬三轮车挣钱助学,惠及学生三百多人;新疆维吾尔族大叔阿里木靠烤羊肉串的收入,八年中资助贫困学生上百名……他们都是普通人,像大地上的一粒粒微尘,像大海里的一滴滴水珠。也许有人认为他们渺小,但他们却用自己的行动温暖他人,诠释良知。他们灵魂深处溢出的
芬芳,散发出人性的光辉,彰显着普通人平凡中的伟大和崇高。
③发起“微公益”行动的民间组织力量虽微,但其产生的“正能量”却不可低估。他们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催生爱心、传递善良,带给人们崇善向上的希望;他们以爱传爱,以善扬善,汇聚成一股股爱的暖流。在湖北钟祥,“小红帽义工”集合起一群个体劳动者,他们坚持走街串巷做好事,为城市增添了一道美丽风景;在江西丰城,活跃着一群“萤火虫”志愿者他们以“萤火虫虽小,也要为社会送去微弱的光亮”的执著,将爱心传递。“众人拾柴火焰高”,当个人的想法上升为一个群体的意识的时候,当个体的行为演变为一个群体的自觉行动的时候,它的影响就会变得巨大而深远。
④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早已深深融进我们的血脉,成为有口皆碑的道德美谈。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的人对此产生了疑虑、困惑。他们看不到个人力量对社会的影响,变成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看客,在他人需要帮助、遇到危难时态度冷漠。其实,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爱心、有责任感,坚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就能积小善为大善,变小德为大德。孟子曰: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⑤在当今社会,倡导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与“微公益”是非常必要的。随着“微公益”
行动的滚雪球效应,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美德必将传遍神州大地,结出丰硕的果实。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文章第①—④段的论证过程,按要求填空。
首先,_明确“微公益”的概念 (不超过12字),其次,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4字),然后,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8字)。
【3】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题文)任选一题作文。
(1) 题目:在你的生活中,你曾经遇到过怎样的眼神?那留在你记忆深处的眼神,又曾怎样长久地拨动着你的心弦?
请以“遥远的眼神”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要出现,本人的姓名、校名。
(2)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一条小金鱼,看到同伴舞动着美丽的长尾巴,心里无比羡慕,其实它自己也有一条美丽的长尾巴,只不过在身后自己看不见罢了。
要求:(1)根据材料内容,选择角度,自拟题目。(2)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字数600以上。(3)文中不要出现,本人的姓名、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