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体沿主光轴向凸透镜移动,如果像移动的速度小于物体的速度,凸透镜焦距为f,则物距的大小( ).
A.大于2f
B.等于2f
C.大于f小于2f
D.小于f
2、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相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高速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B.开会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C.关闭房间的门窗——是防止噪声的产生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3、下列光学器具中①放大镜、②穿衣镜、③倒车镜、④近视眼镜,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工作的是( )
A.①与②
B.②与③
C.①与③
D.①与④
4、Photoshop 是电脑的一款专业图像处理软件,俗称“PS”。用“PS”处理图像时,电脑屏幕显示的颜色都可由RGB三种颜色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如图所示。RGB三种颜色是指( )
A.红、黄、蓝
B.红、绿、黄
C.红、绿、蓝
D.品红、黄、青
5、日常生活中的下列设备,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 )
A.感应水龙头
B.非接触温度计
C.倒车雷达
D.验钞机
6、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如图3),新晋“太空教师”桂海潮、景海鹏、朱杨柱在梦天实验舱内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B.宇航员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C.宇航员的声音通过超声波传回地球
D.奇妙的实验引起同学们高声喝彩,这里的“高”指的是音调高
7、下列物体的质量与一瓶矿泉水质量相近的是( )
A.一本物理课本
B.一枚一元硬币
C.一块橡皮擦
D.十个鸡蛋
8、清晨,小明骑着自行车去上学,感觉路旁的树木渐渐向后退,他选的参照物是( )
A.自己的自行车
B.路旁的树木
C.洁净的地面
D.耸立的高楼
9、如图所示,小张站在平面镜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张在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
B.小张远离平面镜时,她在镜中的像逐渐变小
C.小张远离平面镜时,她在镜中的像远离平面镜
D.小张在平面镜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10、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若莺飞空中,其影随莺而移”,在纸窗上开一个小孔使营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纸屏上,却观察到“莺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和图乙的影子都是像
B.图甲影的形成原因是光的折射
C.“莺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描述的现象是小孔成像
D.小孔成像时,物左右移动时,其像的移动方向与其相同
11、如图,是创新小组的同学们在做“探究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特点”实验时得到的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熔化过程用时10min
B.该物质的沸点是48℃
C.该物质在BC段吸热,温度不变
D.该物质是非晶体
1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速公路边的隔音板是从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B.声音不能传递信息
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13、小明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此实验说明( )
A.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气体能够传播声音
C.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D.声音的音调高
14、甲、乙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质量是甲的4倍
B.构成甲的物质密度随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C.构成乙的物质可能是水
D.若甲、乙的体积相同,其质量之比为1∶4
15、向水面某点扔一块石头,和该点距离相等的人、鸟和鱼三者中,最先听到声音的是( )
A.人
B.鸟
C.鱼
D.同时听到
16、红歌会前,同学们对着镜子整理仪表,下列与照镜子的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
A.海市蜃楼
B.凿壁偷光
C.风雨之后见彩虹
D.水中的月亮
17、小明将一杯温水放入冰箱的冰冻室里,经过一段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如图所示中的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
A.
B.
C.
D.
18、2023年10月26日,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在火箭上升过程中,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运载火箭
B.发射中心
C.地面
D.太阳
19、云南北迁亚洲象群曾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如图是亚洲象迁移时的情景,象群间可进行信息交流。为监测亚洲象的行踪,云南有关部门使用无人机进行24h不间断监测。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象群之间通过超声波相互交流
B.象群听不到人的说话声
C.象群不会“说话”,是用感觉和眼神交流的
D.象群之间交流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0、下列现象能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天上的彩虹
B.人和猫看见对方
C.铅笔“弯折”
D.墙上的手影
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块月球上的岩石被带到地球上,其质量变大了
B.一块银锭被压成了银饼,其质量变小了
C.一块冰熔化成了水,其质量没有变化
D.1kg块的质量比1kg木头的质量大
22、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B.夏天,小溪的水变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D.冬天,窗户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23、下列所示的情景,解释错误的是( )
A.甲,自制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B.乙,向停止沸腾的烧瓶底部浇冷水,水会再次沸腾,是因为瓶内气压降低,水沸点随之降低
C.丙,利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石油气液化
D.丁,体温计玻璃管横截面做成特殊形状,利用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的原理,利于读数
24、下列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海市蜃楼
B.放大镜成像
C.路口的反光镜
D.路灯下的影子
25、图所示,一均匀正方体合金块重为G,边长为,将其浸没在密度为
的液体中,上表面所处深度为h1,下表面所处深度为h2,则正方体下表面受到液体压力为_______,所受浮力为_______,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用给出的物理量表示)
26、体积为米
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为______牛,浮力的方向______;若物体重为19.6牛,则物体_______(选填“漂浮”或“上浮”或“悬浮”或“下沉”)。
27、甲醇的密度为0.8×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4kg甲醇至少要用容积为1.2L的瓶子______个才能装下。
28、图中物体A重为 ___________N;两个人同时用4N的力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___________N。
29、身高为1.55cm的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的地方恰好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全身像,当她靠近至平面镜前1m的地方时再次站立。此时,她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而她与像的距离为______m。
30、王刚同学在做了一些测量后忘了在记录的数据后面标明单位,请你帮他补上、某同学的身高是15.8______;物理课本的长度是26______;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a、b所示,由图像可知: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______(选填“乙”或“丙”)车静止;甲车的运动时间如图c所示,则秒表记录的时间为______s,甲车通过的路程为______m。
31、夏天,西瓜切开后,常用保鲜膜覆盖切面,这样做可以减慢水分_______ ,从而使西瓜保鲜时间更长.病人发烧时,在他身上擦些酒精可以起到降温作用,这种方法叫做“物理降温法”,其物理原理是______.
32、郑州“大玉米楼”因为外观酷似一个大玉米而得名,大玉米楼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形成的,湖水深3m,该楼顶部距水面280m,则顶部在水中形成的像距水面___________m,深秋时节大楼周围的“云雾”是水蒸气___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滴。
33、在标准大气压下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对物质A加热,记录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b所示,已知物质A的熔点为38°C,沸点为149°C。则图像中T1=______°C,T2=______°C,t1时刻试管中物质A处于______状态。
34、如图所示,刻度尽的分度值为___________mm。要正确测出物体A的长度,应选_______(选填“甲”或“乙”)图,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___cm。
35、晓敏在“探究某固体加热时温度变化规律”时,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请指出装置中存在的一个错误:_____;
(2)改正错误后,晓敏进行了正确的操作,得到了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该物体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的_____图象(选填“熔化”或“凝固”),判断依据是_____;
(3)第10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态(选填“固”或“液”);
(4)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
(5)组装图1中的实验器材时,应该_____(填“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组装。
36、一辆客车在京沪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如图是旅客两次看到的路牌和当时看到车内悬挂的时钟。根据路牌和时钟提供的信息,你能计算出这辆客车行驶的速度吗?
37、为了保护环境,治理水土流失,学校的环保小组设计并进行了河水含沙量的研究。
第一阶段是理论分别以、
、
表示水、泥沙、泥沙水的密度,以x表示每立方米泥沙水中所含泥沙的质量(称做平均含沙量),导出了
与
、
、x三个量的关系式,然后作出了泥沙水的密度
随含沙量x变化的图象;
第二阶段是实验验证:在一个量筒里放入一定量干燥的黄土,再倒入一定量的清水,计算出含沙量x,并测出泥沙水的密度;接着再多次加入清水配制成不同密度的泥沙水,进行同样的计算和测量,由此得出
与x的多组数据;然后根据这些数据作出了表示泥沙水的密度与平均含沙量关系的
图象,他们惊喜地发现,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是一致的;
第三阶段是实际测量:在一次山洪冲刷地面时,他们采集了40L的水样,称出其总质量为40.52kg,此前已经测出干燥的泥沙的密度,于是求出了洪水中的平均含沙量。
(1)请你参与环保小组第一阶段的工作,导出与
、
、x的关系式,然后根据关系式作出泥沙水的密度
随含沙量x变化图象的草图(请标出图像中的纵截距大小与斜率的表达式);
(2)请你参与环保小组第三阶段的计算工作,求出洪水中的平均含沙量。
38、小红的妈妈到某工艺品商店买了一件用金铜合金制成的实心工艺品,商店的售货员告诉她:这件工艺品是由质量相等的金、铜两种金属混合制成的,含金量为50%。小红的妈妈对商店售货员的话表示怀疑,让小红进行验证。小红通过实验测出工艺品的质量为598g,体积为52cm3,并从课本中查出了金、铜的密度分别是19.3g/cm3和8.9g/cm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请根据小红的实验结果计算工艺品的密度。
(2)请根据售货员的说法,计算出工艺品的密度,并说明售货员的话是否可信。
(3)请计算这件工艺品的实际含金量。
39、根据要求作图,完成透镜光路图
( )
40、如图所示,一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请画出物体在上滑过程中所受支持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
41、如图所示的曲棒ABC可绕A点的转轴转动,请画出要使曲棒ABC在图中位置保持平衡时所需的最小力F1和动力臂L1以及阻力F2的示意图。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