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周总理,你在哪里》是中国现当代作家、诗人柯岩的作品。此诗表达了对周总理的无限哀思与深情怀念。
B.《故乡》的作者是鲁迅。他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小说《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C.《醉翁亭记》选自《欧阳修全集》。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湖心亭看雪》的作者张岱是元末明初文学家。著作有《陶庵梦忆》《西湖寻梦》等。
2、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戳破(chūo) 佝偻(gōu) 朴刀(pú) 强聒不舍(guō)
B.冠冕(guàn) 桑梓(zhǐ) 亵渎(dú) 自惭形秽(huì)
C.箴言(zhēn) 勾当(gōu) 旁骛(wù) 不省人事(shěnɡ)
D.撬开(qiào) 拮据(jū) 汹涌(xiōng) 停滞不前(zhì)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卖炭翁》是一首乐府诗,乐府最初是朝廷的音乐机构。
B. “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C.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婉约派词人,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D. 《论语》是语录体,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B.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C.本来是留给老李的职位,却被董事长的亲戚占了,老李真是鸠占鹊巢啊。
D.读书不能断章取义,这样很容易对文章内容产生误解。
5、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檣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
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节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记》)
[注]①愀(qiǎo):容色变得忧惧。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予观夫巴陵胜状 胜:_______
(2)朝晖夕阴 晖:_______
(3)此乐何极 何:_______
(4)宠辱偕忘 宠:_______
(5)泫然不能自已也 已:_______
【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2)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
【3】两文主要的表达方式都是:______。“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使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找出乙文中同样使用了这一修辞手法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中的“迁客骚人”和乙文中的“游人”有什么共同之处?
6、诗歌阅读
踏莎行·郴州旅舍①
宋·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②,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①本词大约写于绍圣四年(1097)春三月,作者因党争被贬,初抵郴州寄居旅舍之时。②“梅花、尺素”代指远方的问讯与音信。
【1】“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一语双关,表现出了怎样的景和情?
景:______________。
情: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上阕中“桃源望断无寻处”,化用了柳宗元《桃花源记》的典故,表现了词人在残酷政治现实的打击下,渴望寻求到一种清闲自在的隐居生活。
B.上阕中,在“孤馆、春寒、杜鹃、斜阳”等幽怨的意象前面用“可堪”二字领起,表现了词人孤独地闭门不出,不堪忍受寂寞悲凄的氛围。
C.下阕中,借“驿寄梅花,鱼传尺素”,表达了词人在被贬途中收到来自远方的问讯与音信时,更增添了离恨别愁。
D.下阕中,“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寄托了词人因流落异乡、理想抱负难以施展而生出的愤懑之情。
7、综合性学习活动。
国庆期间放映了电影《长津湖》。影片讲述了美军越过“三八线”,威胁中国边境,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天气酷寒、后勤补给不足、敌方武器装备先进的条件下抗美援朝,在长津湖阻击美军扭转战局的故事。《长津湖》的放映引发众多的讨论,你也参与其中。
(1)【品味经典】影片中有句台词说:“一只蛋如果从外面被敲开,注定只能被吃掉,如果从里面啄开,说不定是只鹰。”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铭记英雄】“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辈就不用打了。”东台电视台准备采访志愿军老兵丁大爷,请你以记者身份,结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的条件以及上面这句话设计一个访谈问题。
(3)【感悟情怀】诗人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写到:“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请用四字短语概括上面诗句和电影《长津湖》共同的人文情怀。
8、古诗文默写。(8分)
(1)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2)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3)敞开你善感的心扉,尽情领略自然的美好。白居易借莺、燕传递浓浓的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龚自珍借花抒怀,极富哲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己亥杂诗);而那“吹面不寒杨柳风”更是让你如痴如醉。
(4)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人生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
9、 材料一
疫苗是怎么起效的
①1796年,科学家爱德华·詹纳把牛痘病毒注射到一个8岁男孩体内,让他免受天花的侵害,世界上第一支疫苗就这样诞生了。
②但是为什么它是有效的?
③要理解疫苗的起效原理,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人体的免疫过程。当人的身体出现以下症状:咳嗽、打喷嚏、炎症、发烧,那么说明免疫系统开始工作了。我们所经历的这些反应能够帮助身体消灭病菌。同时,这些反应也触发了体内的第二道防线,叫作获得性免疫。有一些功用特殊的细胞,比如B细胞和T细胞,负责对付病原体,记录它们的信息,记忆入侵者长什么样,以及如何消灭他们。
④这样做可以帮助身体为抵抗病原体再次入侵做好准备。但是即使身体有免疫,依然存在风险。身体需要时间来学习和记忆如何抵抗病原体,但是如采身体太虚弱或者太年轻,这些抵抗就会显得微不足道。
⑤在染病之前,我们可以让身体提前做好准备,这就是疫苗出场的时候了。科学家通过疫苗激发身体中的获得性免疫,通过把灭活的病原体暴露给身体,从而激发身体中的免疫系统。疫苗就是这样工作的,每一种疫苗都有单独功效。
⑥同时疫苗也分很多种类,首先我们有减毒活疫苗,这些是由病原体本身制成的,不过这是减弱伤害力的病原体。其次我们有灭活疫苗这里的病原体是已经被杀死的。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这两种疫苗,是为了确保人体不再被这些病原体感染致病,但是就像活的病原体一样,它们也能激活人体的免疫过程,教会人体提前学会如何辨认和攻击这些病毒。不过,减毒活疫苗很难制作,而且不适合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接种。而灭活疫苗的缺点则是无法产生长久的免疫效力。还有男一种疫苗,亚单位疫苗,这种疫苗只含有部分病原体,我们称之为抗原,也是真正诱发免疫反应的成分。而进一步分离出抗原中的特定成分,比如蛋白质或者多糖,这种类型的疫苗可以立即触发特定反应。
⑦为使身体对特定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科学家分离出目标抗原的基因。当人体注射后,疫苗内的基国会刺激体丙细胞制造抗原,这会引发更强大的免疫反应,让身体准备好对抗任何潜在威胁。这类疫黄仪由得定基商物质组成,不含病原体或者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如果能研发成功,就可能在几年内建立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来对抗病原体的感染。
材料二
水痘
①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疤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要幼儿,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
②病原学及发病机理——病毒属疤疹病毒科。病毒先在上呼吸道繁殖,小量病毒侵入血中在单核吞噬系统中繁殖,再次大量进入血循环,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侵袭皮肤及内脏,引起发病。
③流行病学及预防、水痘传染性强。患者为主要传染源,出疹前1-2天至出疹后5天都有传染性。儿童与带状疱疹患者接触亦可发生水准,因二者病因同一。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本病以冬春季爱病为主,主要为2-10岁的儿童发病。人群普遍易感,但一次发病可终身免疫。本病的预防重点在管理传染源,隔离患者至全部症疹为至。对有接触史的高度易感者可在3日内注射水痘带状南疹免疫球蛋白或高效价带状肩疹免疫血浆,以减少发病的危险性。
(摘自百度)
材料三
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以下简称疫苗管理法)开始施行。作为我国首部有关疫苗管理的专门法律,疫苗管理法在疫苗研制、注册、生产、流通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疫苗管理法坚持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等“四个最严”为立法宗旨,规定构成违法犯罪的依法从重追究刑事责任,罚款进一步提高。针对有严重违法行为的责任人员,也增加了行政拘留等惩罚。
【1】结合材料一,概括疫苗起效的原理。
【2】材料一第⑥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如果能研发成功,就可能在几年内建立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来对抗病原体的感染。”中的“可能”一词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4】阅读材料二,下列不属于水痘传播途径与方式的一项是( )
A.经空气飞沫传播 B.经不洁食品传播
C.经接触患者新鲜水疱液传播 D.经接触患者黏膜分泌物传播
【5】结合三个材料,你认为哪些方法可以有效加强疾病预防与疫苗管理?
10、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灯如红豆
侯志明
①纪昀有言:“灯如红豆最相思。”
②夏日炎炎的夜晚,我经常会在夜深人静后走向阳台,看城市迷人的夜光。那夜光是由无数盏灯组成的。望着望着,有时会掉下眼泪来。
③我总会想到童年、少年时陪伴我的那盏小煤油灯。
④那是一盏自制的、简单的煤油灯。一进腊月,母亲就要夜夜坐在小油灯前,赶做新衣或者浆洗旧衣。白天辛苦一天,晚上还要干活到下半夜。有一天,我睡醒一觉,发现母亲还在灯前纳鞋底做新鞋,腿上盖着被子,身上披着棉衣。一手拿着鞋底,一手交替拿锥子和针线。先用锥子扎,再用针穿线,再在膝盖上使劲地勒紧。我看着看着,忽然看见她浑身一抖,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斜倚在了窗台上。过了五六分钟吧,她又坐了起来,拿起没做完的活儿。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但我一张口,说出的却是“妈,我要尿尿”。妈没有抬头,只是说“灯亮着呢,去吧”。尿完尿,我回转身,站在那儿,盯着母亲,希望她看我一眼,等来的却是“冷,快去睡,感冒了过不好年”。她仍没有抬头。“那你怎么还不睡?”“快完了,一会儿睡。”在母亲的心里,赶制孩子过年的新衣新鞋,这些活儿不但是定了量的,而且也是限了时的。年年如此。
⑤直到今天,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从没有熄灭。它渺小像母亲,它柔弱像母亲,但它明亮也像母亲。母亲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照亮了我们艰难生活的每一天。
⑥后来,我们家又有了另一盏油灯。那是一盏玻璃底座,玻璃肚子,带了玻璃灯罩的油灯。它不但比我家原有的那盏灯好看,而且也明亮。更主要的是它有个调整亮度的开关。这是父亲做了生产队会计,村里给买的。自从有了这盏灯,我们总希望父亲天天计工分,天天整理账,天天点亮这盏灯。那样不但整个家里会明亮很多,而且我们可以蹭亮光看书写作业。
⑦有一年的年底,父亲又点亮那盏灯,开始给人们算账,我又蹭光写起作业,写完我就去睡了。但我睡醒一觉,发现父亲仍然在翻本子打算盘。“爹,咋了?”“没咋。”他没有看我。“没咋,那咋不睡?”我又问。这时他转过脸,看着我说:“有两毛钱,对不上账。”“多了还是少了?”我接着问。“多了。”他说。“多了,那好呀!”我说。他又转过头并拧小灯火,走过来坐在炕沿边摸着我的脸:“不知道给谁少算了。两毛,一个壮劳力两天才能挣到。”
⑧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也从来没有和父亲分开过。它教给我认真、公道、善良地对人对事,遇有疑难、面对选择时推己及人。
⑨后来,我上了高中。为了在教室关灯后能多学习一会儿,我备了一盏小油灯。多少次,在寒冷的冬天,我的手冻得不能拿笔想放弃的时候,是这盏小小的灯给了我些许的温暖。尤其难忘的是,有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带了灯去教室背书,可是只过了一会儿就油尽灯灭,正在我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个与我坐得不远的女同学将她的灯推到了我的面前,自己站起来走出了教室。这一举动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因为在那个年代,男女同学是连话都不说的。何况这个女同学是我们男生认为最丑,而且她也应该是意识到了的。那一刻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
⑩几十年来,陪伴我的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油灯,都已难得见到了,但它照耀我前行的路却是那样的明亮宽展,给我的启迪又是那样的深刻受用。
⑪“灯如红豆最相思”的前面还有一句,是“书似青山常乱叠”。把灯和相思联系起来的这位诗人,升华了我对灯相思的境界和品位。
(选文有删改)
【1】文章重点写三盏“小油灯”,它们都给了“我”启迪。结合全文,填写表格。
“小油灯” | 相关人物 | 给了“我”的启迪 |
第一盏 | 母亲 | 积极面对困难,生活的道路越来越明亮。 |
第二盏 | 父亲 |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三盏 | 女同学 |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品味下列划线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她)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
【4】文章以“灯如红豆”为题目,有什么妙处?
【5】在我们的童年、少年时光中,总会有某些事物或人物给予我们温暖或启迪,请描写其中一种事物或一个人物,说说它/他给你带来的影响。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战马魂
蒙福森
①东汉时期,伏波将军马援率军平乱,途经龚州,其渡江之处名“将军古渡”,久负盛名。虽历经千年,至今古韵犹存。
②历代文人墨客在将军古渡留下了不少诗作,摘录一二佳句:
③“汉将征边地,威名重伏波。”
④“试看将军滩上水,犹留豪气击鸣鼓。”
⑤古渡不远,有一处空旷开阔的草坪,马援曾在此操练士兵。遥想当日,旌旗招展,战马嘶鸣,声震四野。
⑥草坪中有一处泥潭,深可及腹,宽数丈,野草覆盖,人所不知。
⑦马援坐骑名火龙驹,皇帝亲赠,多年来,随他南征北战,保家卫国,开疆辟土,立下赫赫战功。
⑧那日,早操练毕,马援下马,解鞍卸甲,任由火龙驹在草地上吃草。
⑨忽闻火龙驹陷入泥潭之中,马援大惊。
⑩火龙驹拼命挣扎,可泥潭像一个囚笼,牢牢地困住了火龙驹。
⑪到了中午,骄阳似火,大地如炙。很快,火龙驹耗去了力气,浑身汗津津的,疲惫不堪。
⑫马援想尽了种种办法,依然无法把火龙驹救出来。
⑬从黄昏到傍晚,从傍晚到深夜,从深夜到黎明,马援一夜不眠,坐在泥潭边,默默地陪伴着火龙驹,眼看着心爱的坐骑慢慢耗尽了力气,却一筹莫展。
⑭燃烧的篝火,映红了马援的脸庞。他的脑海中,往事一幕幕地回放:大漠,风沙,古道,草原,砂砾……火龙驹驰骋沙场,迅疾如风;战场上,刀光剑影,血染沙场:殷红的血,染红了火龙驹的躯体。那血迹,有马援的,有火龙驹的,有敌人的。
⑮天边露出了鱼肚白,绿野平畴,疏林野树,江水苍茫,江中一叶轻舟,随波逐流,与往日并无二致。
⑯但,火龙驹的生命,却到了最后的时刻。
⑰马援老泪纵横。
⑱火龙驹也流下了泪水,仿佛亲人间的生离死别。
⑲马援心如刀割。
⑳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走来;“闻将军坐骑陷入泥潭之中,您一夜不眠。老朽来自北方草原,自幼牧马,懂马,多年前随大军南下,今有一法,或可一用。”
㉑ “请问何法?”马援紧紧地抓住老人的手,心急如焚地说。
㉒老人说:“此法未必有用,但到了此刻,不妨一试。”
㉓马援依老人之法,将所有战马云集于草地上。老人头裹红布,腰系红绸,手执长鞭,牵住其中一匹,跨身一跃而上。嗷呜——一声高喊,手起鞭落,抽打坐骑。
㉔坐骑奔跑起来了。
㉕其他战马也跟着奔跑起来。
㉖老人挥舞长鞭,驱马绕着泥潭一圈儿一圈儿地奔跑。
㉗马群绕着圈儿奔跑,越跑越快。
㉘一时间,群马嘶鸣,响遏行云。马蹄翻飞,泥土飞溅,马蹄声急,声震四野。马群越跑越快,越跑越急,风驰电掣,气势如虹。像一股激流,如暴雨,如闪电,如飞沙,如走石,如飓风,如海啸,如天崩,如地裂……
㉙最初,火龙驹茫然地望着它的同伴奔跑。后来,随着群马的嘶鸣,飞奔,火龙驹沉寂的灵魂被唤醒了,激发了,一股与生俱来的力量,刹那间迸发出来。“吹——”但闻其一声嘶鸣,挣扎着,一跃而起。虽然,跃起一点儿,随即沉下,但它百折不挠,无所畏惧,不断地跃起,沉下,跃起,沉下,跃起,沉下……
㉚哪怕每次跃起,挪移只有一点点,但它依然顽强不屈,绝不放弃。
㉛马群依然在奔跑。
㉜火龙驹在跃起,沉下,跃起,沉下……
㉝像在战场上,它和伙伴们,披荆斩棘,永不退缩。
㉞火龙驹一步一步地,终于,跃出了泥潭。蓦然,火龙驹鬃毛竖立,前蹄高杨,“唉——”一声长啸,穿云裂帛,声震荒野。
㉟此时,一轮红日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红彤彤的,远处的田野、山峦、树木、村落、河流,殷红一片。
㊱“浮生几度,苍生困苦,功名付与酒一壶。醉怒吼,慷慨处,气吞万里如虎。十万弓弩,欲遮天幕,百万同袍,不知归路……”军营里,歌声忽起,慷慨激昂,悲壮苍凉。
㊲一年后,马援在征战五溪时,病逝于军前,壮志未酬,年六十四岁。火龙驹不饮不食,日夜嘶鸣,绝食而死。
(选自《百花园》2022年第9期,有删改)
【1】读小说要读故事。故事叙述可以有不同的视角,请站在马援的视角、用第一人称来概述故事。
【2】读小说要体味小说的形式和技巧,请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文中画波浪线的四个句子独立成段,若合并为一段,其表达效果有何差异?
(2)请从句式特点角度赏析第㉘段。
【3】读小说要领悟主题的丰富性。试归纳出小说的两个主题。
【4】读小说要细品结尾。有人认为,本文最后一段应该删去,你赞同吗?请简述理由。
12、文题一:题目:多一点____________,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多一点兴趣,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一点欣赏,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精彩;多一点执着,让我们的步伐更加坚定;多一点担当,让我们的脊梁更加挺拔……
要求:(1)自定立意,文体不限;(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3)卷面整洁,字迹清楚,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