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称赞中国哪位书法家的笔势( )
A.钟繇
B.欧阳询
C.颜真卿
D.王羲之
2、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下列关于三国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①魏国—220年—曹操—洛阳
②魏国—220年—曹丕—洛阳
③蜀国—221年—刘备—成都
④蜀国—221年—诸葛亮—成都
⑤吴国—222年—孙策—南京
⑥吴国—222年—孙权—建业
A. ①③⑤
B. ②③⑤
C. ②③⑥
D. ②④⑤
3、针对唐朝中后期宰相“事无不统”的教训,宋太祖采取的创新措施是( )
A.分化事权,分割宰相权力
B.废除丞相,权归三司
C.实行三省六部制
D.废除丞相,设中书省
4、你知道“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话表明了两宋时哪个地区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A.长江流域
B.太湖流域
C.黄河流域
D.珠江流域
5、古代史书记载用词“言简意赅”。《论语》中说“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对下列哪一历史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6、“一笔一捺写反字,一刀一划是功夫”,作为成都非遗推广大使的李子柒在2018年上传了木活字制作视频,唤醒了大家对千年技艺的记忆,活字印刷术最远可以追溯到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7、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正直的官员受到陷害
B. 继位的皇帝年幼
C. 与少数民族矛盾尖锐
D. 帮助皇帝夺权的外戚有功
8、“作者还通过贾宝玉表达自己的政治思想……赋予贾宝玉一种大胆的批判精神,‘毁僧谤道’……反对道学,轻视儒家经典,轻视封建的伦常关系等等。”材料说明了( )
A.《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小说
B.文学作品是研究历史的最可靠史料
C.《红楼梦》是具有高度思想性的名著
D.小说是清代最流行的文学艺术形式
9、历史上把北方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 )总称为“十六国”
A.成汉 B.南凉 C.南燕 D.后秦
10、《礼记》中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的是( )
A.山顶洞人时期
B.半坡氏族时期
C.尧舜禹时期
D.北京人时期
11、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农耕文明
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C.神话传说
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
12、下列关于夏、商、西周时期奴隶处境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地位与牛马猪狗等同
B. 可以被随意转让和买卖
C. 没有人身自由
D. 有属于自己的一小块土地可
13、宋太宗时期,宰相有9人,参知政事有23人,枢密使有4人,知枢密院事有3人,枢密副使有12人,同知枢密院事有7人,签书枢密院事有5人,三司使有22人,除去重复任职者,参与这个宰相群体的有55人。据此可知,这些措施( )
A.激化了君相间的矛盾
B.有效防止宰相权力过大
C.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D.缩小了地方的行政权力
14、西汉初,贾谊向文帝上《治安策》,“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后来,汉武帝“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要措施是:( )
A.行推恩
B.设刺史
C.推察举
D.分郡县
15、下面三幅图片反映了夏、商、西周统治末期的暴政。我们可以从中得到的重要启示是
桀驾人车 炮烙之刑 烽火戏诸侯
A.防民之口,胜于防川
B.爱惜百姓,广施仁政
C.强化王权,以法治国
D.立木为信,取信于民
16、与北宋对立的西夏政权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
A. 畏兀儿 B. 女真族 C. 契丹族 D. 党项族
17、我国的科举考试到明朝发生了重大变化,其突出特点是
A. 鼓励考生发挥个人见解
B. 以诗词为主要考试内内容
C. 八股取士
D. 文体灵活多变
18、夏朝和商朝的建立者分别是
A. 启汤
B. 启盘庚
C. 禹盘庚
D. 禹汤
19、下列各项中,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民主和法制建设成就的是
①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④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0、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
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21、________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___________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22、(1)1949年9月,第一届全国政协在北平召开,会议决定改北平为______,作为新中国的首都;到1956年底,______基本完成,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______上来,开始实行______的历史性决策。
(3)______原则的提出,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23、唐朝时期,____六次东渡,最终于754年成功抵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由玄奘口述,其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记载了玄奘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
24、春秋时期,______和______(技术)的出现,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5、都江堰是秦国蜀郡郡守________父子主持修建的: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________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
26、东汉明帝时派兵出击匈奴并派________出使西域,他克服重重困难,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________出使大秦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
27、毛泽东曾在他的名篇《沁园春•雪》一词中把“秦皇汉武”相提并论,但其实这两人虽有许多相同之处,也有一些特别不同的地方。
| 秦始皇 | 汉武帝 |
政治 | (1)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2)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3)地方上,建立_____。 | (1)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_____” (2)建立刺史制度,强化监察制度。 |
文化 | 统一文字,把_____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 在长安兴办太学,教授儒家经典。 |
经济 | 统一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 | 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_____。 |
思想 | 为禁锢人们的思想,实行“焚书坑儒”。 | 接受儒家学者_____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军事 | 北击匈奴,修长城(西起_____东到辽东)。 | 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
28、秦朝修筑的“万里长城”,西起________,东到辽东;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起点是从________出发。
29、唐太宗统治时期称为“_____”,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达到鼎盛,历史上称为“_____”。
30、战国后期,蜀郡郡守________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郡江堰,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这座大型的水利工程。
31、
Ⅰ组 Ⅱ组
人物 事件或作品 民族 首领 政权
汤显祖 平叛大小和卓 女真族 元昊 蒙古国
曹雪芹 《红楼梦》 蒙古族 阿保机 西夏
明太祖 《牡丹亭》 契丹族 努尔哈赤 后金
乾隆帝 厂卫制度 党项族 成吉思汗 契丹国
32、依据提示写出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1)项羽率领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的战役是
(2)曹操率军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的战役是
(3)前秦与东晋之间爆发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33、文明·交流·发展
材料一 以下图片反映的历史文物遗址均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请回答:(1)图1所示世界文化遗产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的历史?
(2)图2因“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而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请指出它代表了哪种思想或信仰?
材料二
(3)结合所学知识,请将图中丝绸之路路线中的A、E两处填写完整。
材料三 丝绸之路开辟后的中西交往
从中国输入西方的物品和技术 | 从外国传入中国的物品和文化 |
①大量的丝和丝织品 ②凿井、冶铁 | ①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 ②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 ③罗马的杂技、印度的佛教 |
(4)结合材料三,说出丝绸之路开辟后的中西交往的特点?
材料四 海上丝绸之路文物
汉 金花球串饰 (广西合浦出土) | 五代 越窑鹦鹉纹粉盒 (浙江余姚出土) | 元 基督教四翼天使墓碑石 (福建泉州出土) |
金花球共出土5个,其焊接工艺源自印度、古希腊迈锡尼等地。 | 越窑制瓷技术被传授到了朝鲜半岛,朝鲜半岛有与此粉盒类似器物出土。 | 该墓碑石上面雕刻有多种宗教的标志,是当时泉州多种宗教并存的见证。 |
(5)材料四所示的“海上丝绸之路文物”属于哪一种文物?(A:文献史料B:实物史料C:口述史料)
(6)依据材料四,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作用。
(7)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价值?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