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雅安2025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加点字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奋六世之余(功业)             翳翳以将入(影子)

    B.常问天下所恶者  (痛恨)       臣微志(听从)

    C.知不可乎得(屡次)              秦王之金千金(重金征求)

    D.其时(强行改变)               知来者之可(补救)

  • 2、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许多同学在复习过程中喜欢抄笔记,将相同类型的考题进行归纳梳理,以期得出出题的规律和解题的窍门,这 很好, 王文水同学觉得知识和试题的呈现方式永远是不同的,要高于试题看试题, 整体思路清晰了,答题 能够得心应手。他的考过什么,为什这么考,还能怎么考这三个处理试题的步骤就 简单地归纳梳理, 超越了试题本身的逻辑,是以不变应万变,适应任何情况的高品质思维的模式,值得借鉴。

     

    A

    当然

    其实

    只是

    不只是

    而且

    B

    固然

    只有

    不是

    而是

    C

    当然

    只有

    不只是

    而是

    D

    固然

    其实

    只要

    不仅是

    而且

     

  • 3、对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碑道 仆:倒   B. 不得夫游之乐也 极:尽

    C. 于是余有焉 叹:叹息   D. 何可道也哉 胜:尽

     

  • 4、下文中,作者认为托尔斯泰给沙皇的信之所以伟大,是因为(   )

    托尔斯泰是一位伯爵,拥有很大的农庄,但是在他的作品《复活》中,他重新回顾成长过程中身为贵族的沉沦,以及拥有土地和农奴带给他的不安与焦虑,他决定出走。我认为托尔斯泰最伟大的作品不是《复活》也不是《战争与和平》,而是在他垂垂老矣时,写的一封给俄国沙皇的信。信中,他没有称沙皇为皇帝,而是称他为“亲爱的兄弟”,他写道:我决定放弃我的爵位,我决定放弃我的土地,我决定让土地上所有的衣奴恢复自由人的身份。那天晚上把信寄出去之后,他收了几件衣服,拎着简单的包袱,出走了。最后他死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火车站,旁人只知道一个老人倒在月台上,不知道他就是大文豪托尔斯泰。

    (蒋勋《孤独六讲—革命孤独》)

    A. 托尔斯泰体认民贵君轻,实践民主思维

    B. 托尔斯泰目睹贫富差距,慷慨捐财助人

    C. 托尔斯泰揭露民生困苦,唤起社会关注

    D. 托尔斯泰展现悲悯情怀,追求人间公义

  •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A.《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主编者北宋司马光。

    B.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苏辛”指的是苏轼、辛弃疾。

    C.《背影》《荷花淀》《春》和《荷塘月色》的作者是朱自清先生。

    D.王勃,字子安;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备受关注的2016年诺贝尔奖拉开了帷幕,在273位被提名的科学家中,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最后折桂,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独自收入囊中。其获奖理由是在细胞自噬领域的杰出贡献。

    现年71岁的大隅良典是日本知名分子细胞生物学家,目前担任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名誉教授。10月3日接到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通知时,他说:“我很惊讶,我在我的实验室。”之所以能走上这条科研之路,和他一直信奉的科研准则有直接关系——“做别人没做过的工作”。

    1963年,大隅良典进入东京大学学习,随后他果断选择分子生物学作为自己的未来之路。1974年年底,他进入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师从1972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杰拉尔德·埃德尔曼。1977年大隅良典回国担任研究助理,直到1986年才晋升为讲师,两年之后成为助理教授才得以开展独立研究,此时他已43岁,但随后很快即做出“诺奖级”工作。1996年大隅良典来到国立基础生物研究所之后才成为正教授,距离他回国已将近20年。对于这样美妙的基础研究,大隅良典付出了足够多的耐心。

    2012年获得“京都奖”后,大隅良典曾寄语年轻科学家:“做其他人没有在做的事,并且做你发现真正有兴趣的事。做研究并不容易。然而,如果你真的被一个课题吸引,并且对它感兴趣,那么你肯定会克服所有障碍,即便你的工作一时未获得赏识。人只能活一次。在所有事情都说完了做好了之后,你终将会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取材于2016年10月4日《中国科学报》)

    材料二

    2016年10月3日,大隅良典因为自噬机制的开创性研究,获得了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21世纪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日本科学家(含日裔)上升到17位。日本科学虽然取得“井喷”式成就,但大隅良典却未雨绸缪,他认为,不能因为近年来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人数增多就认为日本很棒,并对日本科学研究的空心化等潜在问题表现出忧虑。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张宏研究员与大隅良典熟识,两人合办过4期“中日细胞自噬研讨会”。张宏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先生做了很多极其重要的工作,但从来不追求CNS(Cell、Nature和Science三种最重要的期刊)。他批评过度追逐CNS的评估体系,认为CNS也有不少文章是错的;文章发出来就可以,重要的是工作扎实。”今年7月,大隅良典还在《发育细胞》杂志上发了一篇自噬机制的重要论文。张宏说,大隅良典经常跟他强调基础科学对转化医学的重要性,非常重视基础研究。

    大隅良典4日在记者会上也对科学研究的急功近利深表忧虑。他坦承,日本的年轻研究人员减少,科研经费也不足。他担忧当前重视应用研究的社会现状,认为“有用”这个词戕害社会,妨害基础科学。大隅良典说,现在的日本硕士研究生出于现实考虑,很难做出继续攻读博士课程的决定。他希望能让年轻人考虑5年、10年后的事情。

    (取材于2016年10月8日《科技日报》)

    材料三

    1945年2月,大隅良典出生在日本福冈县,在兄弟姐妹四人中排行老四。祖父长沼贤海,是日本史学者、九州大学名誉教授。他的父亲大隅芳雄是九州大学工学部矿山学教授。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此话用在大隅良典身上最确切不过。他对科学的兴趣萌发于对科学书籍的阅读。比他年长12岁的大哥大隅和雄,当时还是东京大学的学生,为激活弟弟热爱科学的神经末梢,不惜省下自己的生活费为其购买科普书籍。大隅良典在很多场合回忆起小时候最喜欢阅读的书籍时,总是津津乐道,这些书主要包括八杉龙一的《生物的历史》、迈克尔·法拉第的《蜡烛的科学》、三宅泰雄的《空气的发现》等等,是这些科普读物在年少的大隅良典身上播撒了科学的种子,是这些书籍启蒙了他日后走向科学研究的殿堂。

    大隅从小体弱多病,家住福冈市郊外,朋友大多是农家子弟,一到夏天他们便相约在一起捞鱼抓虾,捕获昆虫,寻觅萤火虫,采摘野芹菜、野草莓等。此外,大隅还喜欢摆弄显微镜、试管之类,还热衷于飞机模型、半导体收音机的制作。

    “抬头看见满天的星星可以很容易辨认出星座,银河像地上的河流一样奔腾。这些当时都没有想过,但今天作为自然科学专业的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者,这样的体验,就是一切的原点吧。”摘得诺贝尔奖桂冠的时候,大隅不由感言。

    (取材于搜狐网)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A. 大隅良典在获得诺奖后,忠告年轻科学研究者,要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与其进行大家都在从事的研究,不如从事别人没有触及过的研究。

    B. 21世纪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日本科学家(含日裔)上升到17位,取得“井喷”式成就,但大隅良典仍旧为日本科学研究的急功近利现象深表忧虑。

    C. 从大隅良典幼时的成长经历可知,他之所以能斩获诺贝尔奖,是因为有浓厚的家庭学术氛围、科学书籍的启蒙以及丰富的自然体验。

    D. 上述三段材料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从小即有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致力于基础科学研究,提倡踏实严谨治学的目光长远的科学家形象。

    2下列不属于大隅良典的经历对中国培养科技人才的启示的两项是

    A. 要注重对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好奇心的培养。

    B. 要引导科研工作者重视基础研究,不要急功近利,要有长远的科研眼光。

    C. 要培养他们专注坚守、不畏困难的工作作风。

    D. 大隅良典在《发育细胞》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告诉我们要多发表论文。

    E. 凡是想要在科学上有所成就都要读《动物的世界》《蜡烛的化学史》等书。

    3材料中有多处引用,这些引用分别起到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和不断反省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秦始皇喜欢繁华奢侈,将宫殿梁柱上的钉头与百姓的粮食进行比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有句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的《望岳》中与之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水,千姿百态,蜿蜒绵长,起伏不定,自然容易滋生出无数诗意,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以“①______________”写出沧海的荡漾之波(《观沧海》);白居易在浔阳江头倾听琵琶曲,以“②______________”一句借江面的静谧烘托琴声余韵(《琵琶行》);杜甫登高,近看萧萧而下的无边落木,远眺“③______________”的壮闻之景(《登高》)。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④______________ ”表达诗人同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⑤______________ ”则点明诗人与友人都是离乡宦游之人,却又在他乡分手,更加重了离别的伤感。

    (3)正如“山水风月柳”一样,女子在中国诗歌中也是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她在《关雎》里,“⑥______________”,成为君子思慕的对象。

  • 9、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 ,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2)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_____________?(柳永《_________》)

    (3)姜夔《扬州慢》中以“纵”字引出的“ 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杜牧诗句,借以表现杜牧的诗才。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苏洵《六国论》中,说明燕国灭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

    (2)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__________。”

    (3)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了边疆将士因天寒地冻弓僵衣冷的情状,随后着力描写了沙漠冰封、云朵昏暗的自然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主人劝请客人饮酒,并歌唱《诗经》篇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2)______________,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3)______________,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

    (4)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_____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5)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_______________,徒慕君之高义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7)_______________,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

    (8)_______________,鱼鳖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

    (9)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10)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元翁从王夔玉借书

    黄庭坚

    为吏三年弄文墨,草莱心径失耕锄。

    常思天下无双祖【注】,得读人间未见书。

    公子藏山真富有,小儒扪腹正空虚。

    何时管钥入吾手,为理签题扑蠹鱼。

    【注】无双祖:禅师名,诗人曾随其学佛。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随好友元翁拜访高士王夔玉,并依元翁所作之诗的韵和用韵次序写下了此诗。

    B.在第一句中,诗人自言为官多年,忙于处理公务,暗含了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

    C.诗人说自己无暇读书,心径长满荒草,为写羡慕王家藏书丰富、渴望借书做铺垫。

    D.诗人用“常思”“得读”二词,表达了自己对无双祖和曾经读书生活的深切怀念。

    【2】诗人是如何表达自己读书、借书的渴望的?请结合最后两联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靖郭君善齐貌辨。齐貌辨之为人也多疵门人弗说士尉以证靖郭君靖郭君不听士尉辞而去 孟尝君又窃以谏,靖郭君大怒,曰:“划而类,破吾家,苟可慊齐貌辨者,吾无辞为之。”于是舍之上舍,令长子御,旦暮进食。数年,威王薨,宣王立。靖郭君之交,大不善于宣王,辞而之薛,与齐貌辨俱留。无几何,齐貌辨辞而行,请见宣王。靖郭君曰:“王不说婴甚,公往,必得死焉。”齐貌辨曰:“固不求生也,请必行。”靖郭君不能止。齐貌辨行至齐,宣王闻之,藏怒以待之。齐貌辨见宣王,王曰:“子,靖郭君之所听爱夫?”齐貌辨曰:“爱则有之,听则无有。王之方为太子之时,辨谓靖郭君曰:‘太子相不仁,不若废太子,更立卫姬婴儿郊师。’靖郭君泣,而曰:‘不可,吾不忍也。’若听辨而为之,必无今日之患也。此为一。至于薛,昭阳请以数倍之地易薛。辨又曰:‘必听之。’靖郭君曰:‘受薛于先王,虽恶于后王,吾独谓先王何乎!且先王之在薛,吾岂可以先王之庙与楚乎?’又不肯听辨。此为二。”宣王大息,动于颜色曰:“靖郭君之于寡人一至此乎?寡人少,殊不知此。客肯为寡人靖郭君乎?”齐貌辩对曰:“敬诺。”靖郭君,衣威王之衣冠,舞其剑。宣王自迎靖郭君于郊,望之而泣。靖郭君至,因请相之。靖郭君辞,不得已而受。七日谢病,强辞,靖郭君辞不得,三日而听。当是时,靖郭君可谓能自知人矣。能自知人,故人非之,不为沮。此齐貌辨之所以外生、乐患、难者也。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注】①靖郭君:即田婴,齐威王少子,齐宣王异母弟,孟尝君田文之父。“靖郭”是封邑,指古薛城;“君”是封号。②昭阳:楚国令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齐貌辨之为人也多疵/门人弗说/士尉以证靖郭君/靖郭君不听/士尉辞而去

    B.齐貌辨之为人也/多疵门人/弗说士尉/以证靖郭君/靖郭君不听/士尉辞而去

    C.齐貌辨之为人也多疵/门人弗说士尉/以证靖郭君/靖郭君不听/士尉辞而去

    D.齐貌辨之为人也/多疵门人/弗说士尉/以证靖郭君/靖郭君不听士尉/辞而去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全部错误的一项是(     

    ①“王之不说婴甚”,此处“之”为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与《氓》中“女之耽兮”中“之”用法相同。

    ②庙,指宗庙,是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场所。《伶官传序》中“庄宗受而藏之于庙”的“庙”即为类似意思。

    ③大息,即叹息,与《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中的“太息”意思一致。

    ④颜色,与《屈原列传》“颜色憔悴”和《燕歌行》“天子非常赐颜色”中的两个“颜色”意义和用法相同。

    ⑤“客肯为寡人来靖郭君乎”与《孔雀东南飞》“谢家来贵门”两句中的“来”意义与用法相同。

    ⑥“趣难者也”中“趣”通“取”,与《兰亭集序》“虽趣舍万殊”中的“趣”含意一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尝君曾私下劝说靖郭君不要亲近齐貌辨,可靖郭君却表示只要能让齐貌辨顺心满意,即使家族覆亡也在所不惜。

    B.靖郭君与齐宜王的关系很不好,于是离开国都,搬到先王封给自己的薛地,并且拒绝了昭阳用多倍土地换取薛地的请求。

    C.齐貌辨为报答靖郭君的知遇之恩,不顾劝阻,带着必死之心去调解靖郭君与齐宣王的关系,虽受到处处刁难,但最终赢得齐宣王认可。

    D.齐宣王本来心怀愤怒,可是听了齐貌辨的一番劝说之后,不但消除了对靖郭君的嫌怨,还用隆重的礼节迎接其归来。

    【4】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靖郭君之于寡人一至此乎?寡人少,殊不知此。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李密《陈情表》)

    【5】齐貌辨成功调解齐宣王与靖郭君二人关系的策略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7824开学第一天河南省实验中学初三(10)班的学生在教室的后黑板上看到了这样一段

    留言:

    ①不奋斗你的才华如何配上你的任性。

    ②不奋斗你的脚步如何赶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③不奋斗世界那么大你靠什么去看看

    ④一个人老去的时候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失败而是我本可以。

    ⑤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片海自己不扬帆没人帮你启航

    ⑥只有拼出来的成功,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据说,写下这段话的是假期在该校进行维修施工的农民工。读了上面刘局留言,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