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雅安2025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朋友沏了壶好茶招待你,你以诗句抒发感慨,以下明显不合适的一项是(   )

    A. 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

    B.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C. 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D. 尊里看无色,杯中动有光。

  • 2、下列各句实词含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取汉中,西巴蜀。(举:攻占)

    B.捕之不获,怒,尽其乡邻。(絷:惩罚)

    C.梦锡厚重方雅,多识故事。(故事:先例)

    D.袖空窃印。(牒:文件,文书)

  • 3、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B.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英国政府计划从今年9月开始,推行4到5岁幼童将接受语文和算术能力的“基准测验”,此政策遭到了教师工会的强烈反对。

    B.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C.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偏激,但只要出于善意,没有违犯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我们就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

    D.今年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

  •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中国房地产市场会不会崩盘?在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过高、泡沫过大、供求关系失衡、住房空置率过高等现象来看,这个市场不可持续。

    B.中国城市化进程出现的交通拥堵、马路拉链、城市看海、垃圾围城等问题,都是“十三五”期间亟待治疗的“城市病”。

    C.近期卫生部表示,将继续密切关注全国以及重点省份流感疫情的形势,加强对流感疫情的分析、研判和监测,对重点省份的流感防控工作子以指导。

    D.为让市民更多地呼吸到新鲜空气,我市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限行机动车、管控扬尘、禁止露天烧烤等强制性措施,全面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全球城市化的推进对城市的人口、交通、通信、健康、教育、污染及废弃物等方面带来了诸多挑战。为了缓解这些挑战带来的压力,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全球相继启动智慧城市计划。

    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德勤近日发布的《超级智能城市》管理咨询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已启动或在建的智慧城市达1000多个;从在建设数量来看,中国以500个试点城市居于首位,并已形成了数个大型智慧城市群。德勤合伙人马炯琳表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最为积极的国家之一。随着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推进,以及政府越来越重视对城市居民和工作人群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幸福感的提升,智慧城市的深度应用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新要求和新目标,力求打造开放、共建、共享,服务均等化以及城市特色化的智能城市。传统的智慧城市要朝着“超级智能城市”的方向发展,必须要具备实时化、普遍化、开放化、智能化、自主化以及融合化六大关键要素,还要涵盖智能经济、智能出行、智能环境、智能生活以及智能教育这六大领域,使得城市更加融合与一体化,进行更高效的相互协作,从而实现价值最大化。

    (摘编自《经济日报》)

    材料二: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智慧城市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城市空间数字化。信息技术、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空间,城市部件实现“万物互联”。二是信息技术改变城市生活。信息与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发生化学反应,城市各领域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实现智能运行。如智能缴费、智能交通、智能养老、智能社区、智能环保、智能政务等,从而更加方便快捷、运转高效。三是智能驱动城市治理创新。城市治理主体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不但可以及时为市民解决具体问题,而且可以实时感测城市运行状况、优化城市治理决策,推动城市可持续、包容性发展。

    (摘编自“百度百科”、《人民日报》)

    材料三:

    智慧城市建设的理想预期在实践中还面临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一是“有产无智”。相关高科技企业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支撑性力量,但智慧城市建设不能只是购置它们生产的高科技设备。现实中,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成为企业兜售设备的“竞标场”,加上产业发展冲动,一些城市在相关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盲目上马智慧城市项目,导致后续投资乏力、管理滞后、资源浪费。由于信息技术设备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最终可能只是购买了一批过时的设备和终端产品。二是“有智无慧”。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局限在“网格化管理”“综治维稳”等智能管控领域,既忽略了多部门联动的系统性,也忽略了政府与社会的协同性,不同部门的数据系统互不联通,存在“数据隔离”问题。三是“有慧无惠”。建设智慧城市,意味着城市发展要素的全面革新,意味着城市居民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并从中得到更多实惠。然而,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既与城市居民的需求脱节,又缺乏城市居民的参与,没有真正服务于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此外,由于对技术和大数据的高度依赖,智慧城市建设还普遍面临技术安全风险、用户信息安全风险、居民信息壁垒风险等问题。

    (摘编自《人民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过去十几年间,智慧城市计划在全球相继启动,这是为了缓解全球城市化的推进给城市带来诸多挑战的压力。

    B. 德勤近日发布的管理咨询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智慧城市在建数量居全球首位,并已形成数个大型智慧城市群。

    C.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处理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自动满足城市各种需要。

    D. 智慧城市建设对技术和大数据高度依赖,因而普遍面临技术安全、用户信息安全、居民信息壁垒等多种风险。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传统智慧城市必须具备六大关键要素,涵盖六大领域,才能朝着“超级智慧城市”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价值最大化。

    B. 智慧城市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智慧式管理和运行城市,进而为城中人创造更美好生活,促进城市和谐、可持续成长。

    C. 智慧城市中城市部件实现“万物互联”,城市各领域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实现智能运行,方便快捷、运转高效。

    D. 某些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与理想预期还存在距离,既不能满足城市居民需求,又缺乏城市居民参与,没有真正以人为本。

    3以上三则材料内容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阐明曾经踮起脚向远处看,但是比不上登上高处时见得广远的两句是

    (2)诸葛亮《出师表》中的     两句阐明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为环境和人物的不同而做出不同的判决。

    (3)苏轼《赤壁赋》中     两句写清风缓缓地吹来,水面不曾泛起一丝波纹。

     

  • 8、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自己到百里之外的先辈家中所看到的求学者之多和先辈教学的情景。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开篇写登高见闻,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出一幅精美的图画,视觉、听觉融为一体,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奇妙无比。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表现了周瑜年轻有为、指挥若定的气度。

    (2)在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古喻今、反对草率出兵的句子是___________,封狼居胥,___________

    (3)王勃的《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以雕刻为例,从反面论述了学习中积累的重要性。

    (2)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以“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自己的茅屋遭遇严重破坏,突出了秋风之猛烈;又以“_________________”一句,强调秋雨下个不停。

    (3)苏轼在《赤壁赋》中,开篇写苏子与客“_________________”,而结尾,苏子与客喝得大醉,“_________________ ”,以至于在不知不觉中已到天亮。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通过写景来交代行踪,暗示诗人内心激愤、抑郁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到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时,写人心理状态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人面部表情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鱼翔浅底,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寻梦?撑一支长篙,____________;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徐志摩《再别康桥》)

    (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简要概括了山间四时之景,其中描写春、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老树

    [金]元好问

    老树高留叶,寒藤细作花。

    沙平时泊雁,野迥已攒鸦。

    旅食秋看尽,行吟日又斜。

    干戈正飘忽,不用苦思家。

    (1)诗歌前两联写了哪些景物?有何作用?

    (2)有人说不用苦思家虽为反常句,但极尽其妙。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杨业,并州太原人。父信,为汉麟州刺史。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累至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

    太宗征太原,素闻其名,尝购求之。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继元既降,帝使中使召见业,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师还,授郑州刺史。帝以业老于边事,复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会契丹入雁门,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陉而出,由小径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以功迁云州观察使,仍判郑州、代州。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

    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忠武节度使潘美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业副之,然失利。未几,迁四州之民于内地,令美以所部之兵护之。时契丹国母萧氏与其大臣耶律汉宁、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隐领众十余万,复陷寰州。业谓美等曰:“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监军王侁曰:“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业曰:“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将行,泣谓美曰:“此行必不利。”因指陈家谷口曰:“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美即与侁领麾下兵阵于谷口。自寅至巳,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能制,乃缘灰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业力战,自午至暮,果至谷口。望见无人即抚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没焉。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

    1下列给文中画曲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望见/无人即抚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

    B.望见无人/即抚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

    C.望见无人/即抚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

    D.望见无人即抚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弱冠,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B.迁,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升迁。也有贬谪、放逐之意。如迁谪、迁客、“左迁”,就是贬官。

    C.诏,秦汉以后,指上级给下级下的文书或命令。

    D.契丹,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曾建立北方重要封建政权“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业败至谷口却不见埋伏的援军,自知必死无疑,却仍不投降,力战至被俘,绝食而死。

    B.杨业年青的时候就喜欢骑马射箭,暗用兵法运用鹰犬逐雉兔,所以每次畋猎所获得的猎物总要比同伴多一倍。

    C.杨业为了保全太原城中的百姓的生命而劝北汉主刘继元投降北宋,而并非是贪生怕死。

    D.杨业不主张正面与辽军作战,但是王侁怀疑他另有图谋,杨业为了表明清白和勇敢,决定首先出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降,帝使中使召见业,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师还,授郑州刺史。

    (2)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悉,中式英语addoil(加油)进了世界最权威的《牛津英语词典》(OxfordEnglishDictionary,简称OED),OED解释道,这个词用于表达鼓励、激励或支持,相当于普通话的加油。把“加油”直译为“addoil”,这原本是个搞笑的中式英语,许多英语老师都会纠正,想不到后来流行日广,居然连最权威的OED也收录了,承认它的合法地位。除此外,词典还收录过许多“中式英语”,比如“jiaozi”(饺子)、“hongbao”(红包)、“wuxia”(武侠)、“hutong”(胡同)等等。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受?引发你对现实怎样的思考?找准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