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阿坝州2025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她   孩子很严厉。

    ②上海地方那么大,   你又不知道他的地址,怎么能找到他呢?

    ③他没有作调查研究, 作出了完全错误的结论。

    ④昨天夜力下了一夜的雪,天亮后不但没有停,   越下越大了。

    A. 对于  何况  以致  而且

    B.     况且  以至  反而

    C.     况且  以致  反而

    D. 对于  何况  以至  而且

     

  • 2、有学者认为,“君子”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因为君子有利人利天下、成人之美、周而不比、有礼知耻等内涵。下列各项中的“君子”没有这种内涵的一项是(   )

    A.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品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

    B.(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C.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D.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卢师傅生性耿直,好打抱不平,对看不惯的人和事总是鸡蛋里挑骨头,从来不客气,深受大家敬重。

    B. 公平和正义是治愈社会心理疾病的最佳良药:只有机会公平,才不会有那么多的社会底层人士自怨自艾,感叹自己怀才不遇。

    C. 微博在法制活动评选中获奖,这表明它和我们今天的生活息息相关,新兴媒体正成为提升法治思维、推动法治进程的重要渠道。

    D. 临近春节,河南兰考的一场大火,吞噬了7名残疾婴童的生命,面对严峻现实的不情之请,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尽快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 4、下列语句中,语言表达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A. 某省人代会期间,省长在看望人大代表时说:“诸位代表,你们辛苦了,我代表全省人民感谢你们!”

    B. 某高三学生在高考冲刺百日誓师大会上说:“人生难得几回搏。我们正值豆蔻年华,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C. 我祝愿他们夫妻二人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夫妻恩爱,相敬如宾,永结秦晋之好。

    D. 师恩如海,难以为报。适逢先生80岁寿诞之际,诚邀各位回到老师身边,共贺恩师高寿。

  •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每年夏秋之际,北海道阿寒湖旁都会有人去捕获小龙虾,他们将捕获的许多小龙虾直接踩碎当肥料用,这对于喜欢美食的人来说真是暴珍天物

    ②在老支书心里,垃圾分类能顺利推进,不仅是因为村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垃圾分类收集管理处置体系,更是村民积极参与、三人成虎的结果。

    ③费县素有“奇石之乡”的美称,天生大量巧夺天工的奇石,其中一个园林石又称北太湖石,生成于4亿年前,经长期风化和酸性土壤侵蚀而成。

    ④买什么样的房是个人自由,本无可非议,但选择二手房时还是需要多加注意,尤其是在二手房的交易过程中,购房者要多留心,以免上当受骗。

    ⑤在电商大潮的冲击下,许多服装店都停业了,这家小店却逆流而上,及时更新经营理念,不仅装饰一新,而且转变了服务作风,改头换面,最终赢得了市场。

    ⑥这个令人美慕的家庭,没有那么多花前月下的浪漫,有的只是比常人更多的担心和牵挂,17年来无论遇到任何困难,警嫂于永濡与丈夫始终相濡以沫

    A. ①②④   B. ①③⑥   C. ②③⑤   D. ④⑤⑥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中医药界必须深入学习贯彻这一重要论述。

    传承精华,前提是认识和把握中医药的精华。中医药的精华,概括地说,主要包括大医精诚和医者仁心的中医药文化、天人合一和内因为本的中医药理论、辨证施治和未病先治的中医药学术、亲尝百草和舍己为人的中医药品德、博采众长和兼容并蓄的中医药民格等。望闻问切、辨证施治、内因治本、外因治标等,也是中医药的精华。对于这些精华,需要领会其精神,继承其学术。传承精华不仅包括对古方的搜集、整理和应用,而且常要对古方的科学内涵和思维理念进行研究、消化、吸收,并转化为新的技术成果,既做到古为今用,又做到化古为今。像屠呦呦研究员那样,从古方中受到启发,找到灵感,用现代科技手段从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这样的传承既源于古籍古方,又超越古籍古方,具有旺盛的生机活力。

    中医药的守正,意味着坚守中医药的辨证思维和内因学说,坚守中医药天然固本、扶正和未病先治等理念,坚守中医药的理论、学术、特色。守正不是守成,而是与创新相结合,以守正促创新、以创新固守正。中医药的创新,意味着坚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和民众需求,既对秘方、验方加以更新创造,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中医药、完善中医药、振兴中医药。没有传承,创新就会失去根基;没有创新,传承就会失去活力。

    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需要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完善中医药理论,提升中医药学术水平,增加中医药服务供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中医药需求。加快推进中医药产业化,需要实现集约化、规模化、规范化生产,扩大中医药市场,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提升中医药技术和服务水平,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作用。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需要实现中医药国际化,将中医药发展成与西医药并列的现代主流医学。中医药界要统一认识、坚定信心,摒弃中医药现代化就是中医西化的陈旧观念,树立中医药需要现代化也能够现代化的创新思维。中医药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努力实现现代化。坚守中医药的理论和思维,坚守中医药的天然本质和以人为本的特征,现代化的中医药就不会成为西医药。屠呦呦研究员采用现代科技手段,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大大提高了药物疗效,但其基本理念依然属于中医药的范略。这为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提供了新思维,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中医药拥有独特优势,可治愈一些西医治不了、治不好的疑难病症。只要保持特色发择优势、坚定自信、扬长避短,实现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合,就能在防治疑难杂病和未病先活等方面,获得各国人民的信任与尊重。中医药界要大力传播中医药文化、品德、思维和理念,为各国人民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和健康服务,为人类健康做出新的贡献。

    (摘编自高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材料二:

    “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明确要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瑗琦委员说,坚持中西医并重,才能保障中医、西医享有同等的发展权利,护航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目前,中西医在实践中并没有“被摆到平等地位。黄琥琦委员认为,问题出在政策不配套上,现行医师管理、药品管理制度“以西律中”,中医西化、中药西管,不适应中医药特点和发展需要。

    坚持中西医并重,任重道远。黄璐琦委员建议,加强中医药事业发展顶层设计,构建独立完善的中医药治理体系;推进中医临床条件和能力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临床疗效评价机制及科研绩效机制。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委员表示,坚持中西医并重,实质是补齐中医发展的短板。长期以来,我国对中医投入不足,历史欠账很多,造成西医“腿长”、中医“腿短”,产重影响中医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

    中医传承发展,人才是根本。如今,西医院校招生人数是中医院校的近5倍。徐安龙委员建议,在医学院校的设置布局和招生规模上,尽量确保中医药和西医药人才培养,基本平衡协调。为师承中医、自学成才的医生,提供一个合法行医的渠道,夯实人才根基。

    徐安龙委员认为,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坚持中西医并重,首要的是传承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融入公众日常生活,使得传统中医药与现代中国相得益彰、岐黄之术历久弥新,为健康中国助力,为人类健康造福。

    在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镜人代表看来,中西医各有特色,中医能治疗不少西医治不好的病。坚持中西医并重,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才能发挥治病的最大效果。

    (摘编自王君平《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医药需要追求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创新是中医药的命脉所在,而守正是中医药的活力所在。

    B.中医与西医各有特色,中医可以治愈西医治不好的疑难病症,而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合,有助于获得各国人民的信任与尊重。

    C.黄琥琦委员认为,现行医师管理、药品管理等制度不适应中医药特点和发展需要,致使中医在实践中不像西医一样被看重。

    D.两则材料都谈论了中医药的传承发展问题,材料一重在从正面指出方法,而材料二借助委员的观点从反面指出改进方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凸显中医疗效的一项是( )

    A.德国病毒学家奇纳特尔曾表示:“中医药在防止病毒吸附细胞、病毒复制等方面有明显效果。”

    B.福建省平潭县借“一带一路”,兴岐黄之术,造福百姓。

    C.山东齐鲁医院通过氧疗或呼吸机治疗改善低氧血症,救治重症患者。

    D.为做好全省卫生健康和疫情防控工作,河北将新建200个“国医堂”。

    【3】目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下列句中空缺的部分。

    (1)《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屈原为理想至死不渝的精神,他即使被肢解也绝不会改变志向。

    (2)《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师说》中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老师时不应看其年龄大小,地位高低,“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逍遥游》中,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写凄楚的箫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作者求贤若渴,想象贤才踏着田间小路,屈驾前来探望自己。

    (2)诗人谢灵运游天姥山时,曾在剡溪住宿,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提及了此事。

    (3)啸,是撮口发出悠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今天的吹口哨,古人常以“长啸”“独啸”“吟啸”“舒啸”等表达自己超尘拔俗、洒脱豪迈的心志,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不宜妄自菲薄,_______________,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3)男女衣着,悉如外人。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4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无衣》中描写战士团结友爱,同穿下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延绵长久,表明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将进酒》中,劝主人元丹丘准备酒宴并夸张地表示要开怀痛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先写了酿泉,然后以“____________”两句写醉翁亭突然出现在人们眼前,形象生动。

    (2)诸葛亮《出师表》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阐明奖惩功过、好坏,不能因为在宫中或府中而有所不同。

    (3)《小石潭记》中“_______”一句既正面写游鱼的自在,又侧面表现潭水清澈,而“________”句采用拟人手法写出游鱼闲适轻快、灵敏活泼的情态。

    (4)古人在欢乐之余,往往会有人生短暂之叹。曹操曾感慨人生“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苏轼也曾在《赤壁赋》中借飞虫米粒慨叹人生如同“___________________”。

    (5)《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宋荣子面对世人的称赞或非难能做到宠辱不惊,是因为他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境界。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

    寻隐者不遇

    (宋)魏野

    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

    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满地无人扫。

    (乙)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你认为以上两首诗可以收录于下列哪本诗集(     

    A.《即事随感录》

    B.《咏物选集》

    C.《律诗集萃》

    D.《古诗精选》

    【2】对上面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甲诗首句“误”字体现了作者对清幽景象的惊异之情,也暗示了寻隐者不遇的原因。

    B.乙诗以问答构篇,三番问答、寓问于答,所以连贯精简。

    C.两首诗都抒发了对隐者的倾慕之情和寻访隐士不得的淡淡失落。

    D.两诗在简短的篇幅中都表达了丰富的内容:人物、环境、情节俱全。

    E.两诗皆是“以景结情”,一言“深”,显山之高;一言“无人扫”,写落寞之情。

    【3】这两首诗在刻画人物的方法上的共同点是什么?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存亡祸福,其要在身,圣人重诫,敬慎所忽。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麤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出见之,谓老父曰:楚 王不知臣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来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教。父曰: 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孙叔敖对曰:甚善,谨记之。

    齐桓公为大臣具酒,期以日中,管仲后至,桓公举觞以饮之,管仲半弃酒。桓公曰:期而后至,饮而弃酒,于礼可乎?管仲对曰:臣闻酒入舌出,舌出者言失,言失者身弃,臣计弃身不如弃酒。桓公笑曰:仲父起,就坐。

    楚恭王与晋厉公战于鄢陵之时,司马子反渴而求饮,竖谷阳持酒而进之,子反曰:退,酒也。谷阳曰:非酒也。子反又曰:退,酒也。谷阳又曰:非酒也。子反受而饮之,醉而寝。恭王欲复战,使人召子反,子反辞以心疾于是恭王驾往入幄闻酒臭曰今日之战所恃者司马司马至醉如此是亡吾国而不恤吾众也吾无以复战矣于是乃诛子反以为戮还师夫谷阳进酒也,非以妒子反,忠爱之而适足以杀之,故曰:小忠,大忠之也;小利,大利之残也。

    鲁哀侯弃国而走齐,齐侯曰:君何年之少而弃国之蚤?鲁哀侯曰:臣始为太子之时,人多谏臣,臣受而不用也:人多爱臣,臣爱而不近也,则内无闻而外无辅也。是犹秋蓬,恶于根本而美于枝叶,秋风一起,根且拔也。

    (节选自《说苑敬慎》)

    注:①麤衣:粗布衣服。②受吏民之垢:意即担任宰相一事。③竖:此处指僮仆。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恭王驾往入幄/闻酒臭曰/今日之战/所恃者司马/司马至醉/如此是亡吾国而不恤吾众也/吾无以复战矣/于是乃诛子反/以为戮还师/

    B.于是恭王驾往/入幄闻酒臭曰/今日之战/所恃者司马/司马至醉/如此是亡吾国而不恤吾众也/吾无以复战矣/于是乃诛子反以为戮/还师/

    C.于是恭王驾往入幄闻酒臭曰/今日之战/所恃者司马司马至醉如此/是亡吾国而不恤吾众也/吾无以复战矣/于是乃诛子反/以为戮还师/

    D.于是恭王驾往入幄/闻酒臭曰/今日之战/所恃者司马/司马至醉如此/是亡吾国而不恤吾众也/吾无以复战矣/于是乃诛子反以为戮/还师/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愿闻余教”中的“余”指“更多的”,与“从余问古事”(《项脊轩志》)中的“余”字的含义不同。

    B.“夫谷阳之进酒也”中“之”用于取独,与“蚓无爪牙之利”(《劝学》)一句中的“之”字用法不同。

    C.“小忠,大忠之贼也”与“忍能对面为盗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贼”含义相同,都指偷盗者。

    D.“是则内无闻而外无辅也”与“若是者何也”(《谏逐客书》)中的“是”字词性相同,都是指示代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叔敖担任楚国宰相,全国的官吏百姓都来祝贺,有一个老人却穿着丧服来吊唁,这引起了孙叔敖的注意,原来老人是来用“敬慎”教导他的。

    B.齐桓公与大臣约好在日中时分举办酒宴,管仲后到,齐桓公罚他饮酒。管仲将酒杯举到半空致敬后将酒倒掉,原因是担心酒后失言祸及自身。

    C.司马子反口渴要求喝水,他的僮仆谷阳就把酒当水给子反喝。谷阳这样做不是忌恨子反,而是出于对子反的忠诚和爱护,但这样却害了子反。

    D.齐侯问鲁哀侯为何年纪轻轻就抛弃国家,鲁哀侯回答是因为当初做太子时不任用谏臣,不亲近忠臣,从而导致耳目闭塞,无人辅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恭王欲复战,使人召子反,子反辞以心疾。

    (2)是犹秋蓬,恶于根本而美于枝叶,秋风一起,根且拔也。

    【5】结合四个小故事,简要概括“敬慎”的具体含义。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提到“在显示器之外,其实每个人也都可以是一个探险家”,在人生旅途中,我们也应该做一个“探险家”,如此才能发现更美的风景,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