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无锡八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主要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幕布上呈现人偶的剪影

    B.筷子在水面处“弯折”

    C.桥在水中形成倒影

    D.太阳在树荫下形成光斑

  • 2、学校倡议:“保护视力,少用手机,从我做起”。某同学由于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损害了视力。如图所示的是远处物体在他眼睛里成像的光路图,则该同学的眼睛是(  )

    A.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B.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C.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D.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 3、如图所示,看到筷子在水中变“弯折”,选项中能解释该现象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 4、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

    A.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C.通过显微镜的目镜,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使用幻灯机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像,幻灯片应倒立放置

  • 5、李白的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涉及到的光学知识理解正确的是(  )

    A.空中的明月是光源

    B.月光能照射到人,说明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C.地上的人影与杯中人影都是相同的“影”

    D.地上的人影与杯中的人影是不同的,地上是“影”,而杯中是“像”

  • 6、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升高

    B.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C.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

    D.当晶体处于熔点温度时,它的状态应该是固态或液态

  • 7、超声波洗眼镜是一种使用高频声波进行清洗的技术,这种清洗方法可以快速、彻底地清洁眼镜表面上的污垢和细菌,不需要使用任何化学物质。下列关于超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B.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

    C.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D.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因此人耳无法听见

  • 8、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知(  )

    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D.乙物质的密度为

  • 9、关于下列所示的四个声音波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其它三个音调不同的是乙

    B.与其它三个响度不同的是丙

    C.与其它三个音色不同的是乙

    D.音调相同的只有甲和丁

  • 10、山西老陈醋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根据图片信息,估测老陈醋瓶子的高度约为(  )

    A.10cm

    B.20cm

    C.50cm

    D.80cm

  • 1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液体物质的质量—体积关系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8g的乙物质体积为36cm3

    B.乙物质的体积与甲物质的体积相同

    C.体积为15cm3的甲物质质量为30g

    D.20cm3甲和20g乙混合后总体积不变,则混合物的密度为0.75g/cm3

  • 12、当人从停放在路边的A车前横穿马路时,行驶中的B车内驾驶员由于存在盲区而看不见行人,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如图,盲区指的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D.丁

  • 13、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外界温度约为37℃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

  • 14、如图所示,小明通过平面镜观察到了蜡烛A的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人能看到A的像,是因为A的像发出的光进入了人眼

    B.若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则蜡烛的像位置不变

    C.蜡烛A远离平面镜,所成的像变小

    D.若蜡烛以2m/s的速度远离镜面,则像远离蜡烛的速度也是2m/s

  • 15、我国有着灿烂的诗词文化,很多诗词中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水冰如鉴,扫雪玉为尘”,冰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该过程放热

    B.“霜降水泽枯,岁晚木叶落”,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该过程放热

    C.“雾裹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该过程放热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该过程吸热

  • 16、小阳学习了熔化和凝固之后,想研究冰的熔化过程。小阳从冰箱里取出冰放到房间中,并用温度计测量其温度:温度计的示数从升高到0℃并保持了一段时间,再升高到20℃之后温度不再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是非晶体

    B.此时房间的温度高于20℃

    C.温度计的示数保持0℃的过程中,冰的质量减少

    D.温度计的示数保持0℃的过程中,冰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 17、以下是对一些常见物理量的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A.手掌的宽度约为1dm

    B.河北省12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

    C.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约10s

    D.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30g

  • 18、甲音叉发声时振动频率为256Hz,乙音叉发声时每分钟产生12000次振动,则(  )

    A.甲音叉发声时振幅更大

    B.甲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更高

    C.甲音叉发声时振幅更小

    D.甲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更低

  • 19、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4℃。用这支温度计测得烧杯中水的温度是22℃,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       

    A.18℃

    B.20℃

    C.22℃

    D.26℃

  • 20、《淮南子》完整记载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如图所示,下列节气名与其有关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

                

    A.图1谷雨中“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图2白露中“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C.图3大雪中“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图4霜降中“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 21、2023年4月1日,册山街道首届迷你马拉松激情开跑!跑步时,小娟发现自己的心跳和呼吸明显加快,身体也有发热的感觉,她猜想跑步锻炼后体温会明显上升。于是她通过体温计测量了跑步前后的体温,该行为属于科学探究基本环节的(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交流与合作

  • 22、炎炎夏日,汽车停在露天停车场,若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留在车内,太阳光通过矿泉水瓶后可能把汽车内的易燃物引燃。矿泉水瓶所起的作用相当于(  )

    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D.潜望镜

  • 23、夏天的哈尔滨美丽、浪漫,天很蓝,水很清,太阳岛上鸟语花香,太阳湖里鱼儿游来游去。小涵在湖边看到鱼在云中游,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鱼”和“云”都是折射形成的虚像

    B.“鱼”是折射形成的实像,“云”是反射形成的虚像

    C.“鱼”是反射形成的虚像,“云”是折射形成的实像

    D.“鱼”是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反射形成的虚像

  • 24、如图甲是小明在活动实践课制作的口哨,由竹筒(AB两端开口,C处开一小口)和“活塞”组成。将活塞从B处塞入,在A处吹气并来回拉动“活塞”能发出悦耳的哨音,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悦耳的哨音一定不是噪声

    B.哨音是由筒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C.换用更大的力吹气改变了哨音的音色

    D.吹气时来回拉动“活塞”改变了哨音的响度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铁的密度为7.8×103kg/m3,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冰块吸热后有4dm3的冰融化成水,则化成水的质量为________,在“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中,实验原理是________。该实验与“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实验所需要的测量仪器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时需要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 26、小强通过观察身边的一些现象找其物理原理:

    (1)如图甲所示,把一块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拉出水面,在离开水面时,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说明了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

    (2)如图乙,在比较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化的实验中,在玻璃管中应先注入___________(水/酒精),发现充分混合后水与酒精总体积变小,此现象直接说明了___________

    (3)如图丙验电器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它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图丁中当塑料棒靠近不带电的铝箔条一端时,铝箔条发生偏转,由此可知塑料棒是否带电。此时铝箔条对塑料棒___________(有/没有)力的作用;

    (4)他又通过课外阅读了解了著名的“布朗运动”,英植物学家布朗把花粉放入水中。然后取出一滴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颗粒在水中像着了魔似的不停运动,其中某一染色的花粉颗粒运动轨迹如图戊所示。布朗运动实质上反映了___________;为使水中的花粉小颗粒运动更快,可以___________(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 27、小米同学使用刻度尺对物理课本的宽度进行五次测量,记录的测量结果分别为:18.34cm、18.36cm、18.66cm、18.34cm、18.37cm,则该同学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被测物理课本的宽度为______cm。

  • 28、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与物体       无关.

     

  • 29、如图所示,图甲是水银气压计,现将竖直玻璃管倾斜,管内水银柱的长度 _____(选填“变长”、“变短”或“不变”);图乙是水气压计,把它从山下移到山顶,细管内的水柱 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 30、“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应该保护好自己的眼睛。造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______(填“薄”或“厚”),折光能力太强,使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______(填“前面”或“后面”),要用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矫正。

  • 31、经过周口的郑阜高速铁路预计2016年12月开工,该铁路由郑州南站引出,在阜阳与商合杭高铁对接至合肥,在周口设有四个站点,全长约260km,预定速度目标值为350km/h,合   m/s,按预定速度行驶从郑州南站到阜阳需要   h(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 32、图中木块的长度为______cm,如图停表的读数为______s。

  • 33、如图所示,15战机从航空母舰的甲板起飞,___为参照物,战机上飞行员是静止的;____为参照物,飞行员是运动的。

     

  • 34、交通法规定汽车应该礼让行人。在遇到紧急情况刹车时不易停住,这是因为汽车具有______,刹车时在水平方向上______(“受平衡力”、“受非平衡力”或“不受力”)选填。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35、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同学们利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进行了分组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1)图甲是某小组同学组装的实验装置,安装温度计时玻璃泡接触到烧杯底部,此时应适当将______(选填“A处向上”或者“B处向下”);

    (2)小红这组用半杯水做实验,绘制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中的a所示,根据实验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是______(填“丙“或“丁”)图,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______。若用一杯水做实验,得到的图像可能是图乙中的______(填“b”、“c”或“d”);

    (3)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__,移去酒精灯后,杯内的水还会沸腾一会,是因为______

    (4)当水沸腾时,烧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杯中冒出的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形成的,该过程要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5)小红觉得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偏长,请你给她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______

    (6)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戊所示设锅内外水的沸点相同。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里的水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四、解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6、某同学从一块长5m、宽2m、高1m的均匀大岩石上砸下一小块岩石,用天平称得质量是27g.放入装有8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升到90mL,求:

    (1)这小块岩石的密度是多大?

    (2)这块大岩石有多少吨?

  • 37、如图所示,在质量为1kg的容器内装有3kg的水,容器底面积为80cm2,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面积为1m2.求:(g=10N/kg)

    (1)水对A点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3)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 38、小华的质量为60kg,每只脚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300cm2g取10N/kg。

    (1)小华受到的重力多大?

    (2)小华单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3)小华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五、作图题 (共3题,共 15分)
  • 39、图中A是平面镜,B是眼睛,C是眼睛看到蜡烛D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请在图中画出蜡烛D的位置,并画出一条由蜡烛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眼睛的光线。

  • 40、请在如图所示中,作出静止在水平面上重为5N的物体所受重力的图示。

  • 41、完成下列光路图。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5
题数 41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解答题
五、作图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