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眉山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水浒传》中农民起义事业发展到顶点的标志是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此后反抗斗争的战绩有:两赢童贯,三败高俅。

    B.武松下到死囚营中,施恩为保全武松的性命,多方行贿,并四次入狱探望武松,最后武松被刺配恩州牢城。

    C.高俅原是一名游手好闲的无赖,通过向皇帝踢球献媚而受到赏识,升官发财,当上了一个都尉的职位。

    D.梁山泊的第一位首领叫晁盖,第二位首领叫王伦,被林冲所杀,第三位首领叫宋江,领导梁山泊好汉征战南北。

  •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离比赛结束只剩几分钟,我们队现在优势明显,这场比赛获胜已是十拿九稳了。

    B.这次评比是一件郑重其事,大家要认真对待。

    C.这句话表面是一番好意,但总给人歇斯底里的感觉,让人听着不怎么舒服。

    D.听说今晚有文艺演出,许多市民前仆后继来到文化活动广场。

  • 3、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不断与外来文化交流的国家,许多成语留有外来文化的痕迹。比如六根清净中的六根就来自佛教用语,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净比喻已无任何欲念。下列成语均含有外来文化成分的一组是

    A. 掩耳盗铃  守株待兔  世外桃源

    B. 当头棒喝  精卫填海  夸父追日

    C. 杀鸡取卵  刻舟求剑  亡羊补牢

    D. 五体投地  天方夜谭  功德无量

     

  • 4、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灭(xī)          难(jié)     (yīng)        哗众取(chǒng)

    B.拘(ní)          囵(hú)       盛(dǐng)        一气成(hē)

    C.真(zhì)        (jú)       (yù)            信手来(niān)

    D.盘(huán)       (hè)       手(tuó)          吹毛求(cī)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   《〈水浒传〉序》(节选)

    施耐庵

    吾友来,亦不便饮酒,欲饮则饮,欲止先止,各随其心,不以酒为乐,以谈为乐也。吾友谈不及朝廷,非但安分,亦以路遥,传闻为多。……然而每日言即休,无人记录。

    是《水浒传》七十一卷,则吾友散后,灯下戏墨为多;风雨甚,无人来之时半之。然而经营于心,久而成习,不必伸纸笔,然后发挥。盖薄莫篱落之下五更卧被之中垂首拈带睇目观物之际皆有所遇矣。或若问:言既已未尝集为一书,云何独有此传?则岂非此传成之无名,不成无损,一;心闲试弄,舒卷自恣,二;无贤无愚,无不能读,三;文章得失,小不足悔,四也。

    呜呼哀哉!吾生有涯,吾呜呼知后人之读吾书者谓何?取今日以示吾友,吾友读之而乐,亦足耳。

    (注释)

    ①毕:

    ②无人来之时半之:有一半是在没有人来的时候(写的)。

    ③执:  

    ④但:  

    ⑤斯:

    1将以上(注释)补充完整。

    2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或若问:言既已未尝集为一书,云何独有此传?

    3用“/”为以下句子断句。(划4处)

    盖 薄 莫 篱 落 之 下 五 更 卧 被 之 中 垂 首 拈 带 睇 目 观 物 之 际 皆 有 所 遇 矣。

    4作者为何会将写《水浒传》称为“戏墨”?根据文章内容概述原因。

    5施耐庵期待友人能“读之而乐”,现在却有人说“少不读《水浒》”。某班准备由此开展“(正方)《水浒传》适合中学生阅读VS(反方)《水浒传》不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辩论会。请选择“立场”,结合《水浒传》内容和阅读体会,阐明己方观点。(200字左右)

    我选择作为__________(填正方或反方)代表参与辩论。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选出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顾心茫然”两句,以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象的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变化。

    B.本诗描写了人世间的坎坷,抒发了诗人内心强烈的苦闷不平,同时又体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C.“多歧路,今安在?”表现诗人已经从迷惘中清醒过来,以古人的崇高志向自勉。

    D.“冰塞川”“雪满山”两个比喻表现了人生道路的艰难和仕途的阻塞,又因其带有浓厚的夸饰色彩使两句颇具豪放气概。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使用了何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综合性学习。

    某初中学校开展以“学习抗疫英雄”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邀你参加。

    (1)【迎接英雄】为下面的一则消息拟写标题,不超过20个字。

    9月13日下午4点,我市驰援扬州的最后一批医疗队58人,历经24天奋战,圆满完成抗疫任务,平安回家。

    至此我市五批次479名驰援扬州的医务人员全部归来。

    当天下午2时许,扬州城礼送泰州“大白勇士”。

    “欢迎英雄们凯旋!”“你们辛苦啦,为你们自豪!”下午4点,载有援扬勇士的大巴缓缓驶入碧桂园酒店通道,早已等候在此的市卫健委领导、家人、同事挥扬手臂,热情欢迎他们回到泰州大家庭。

    “常听人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以前听到时只懂得是感恩。而如今,我们能得到党和人民群众的信任,成为负重前行中的一员,何其幸运。”领队周丽娟说,在扬州抗疫的20多个日日夜夜,他们58名队员精诚团结、互帮互助、携手并进,尽全力守护扬州市民的生命健康,何其暖、何其自豪。“接下来的休整期,我们将尽快调整好自己,以更加饱满的精神面貌、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去。”

    (2)【了解英雄】

    小故事 坚守的他朝老家方向跪拜

    9月8日凌晨,接到父亲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的电话后,泰州驰援扬州医疗队队员申江峰失声痛哭。下午2点10分,当得知哥哥已顺利到达泰州老家时,他默默擦干眼泪,朝着老家的方向跪拜,向父亲表达深深的愧疚。

    作为学校《新蕾报》的小记者,你想要采访申江峰,请他谈谈参与驰援扬州抗击新冠疫情工作的体验。你准备怎么提问?请设计两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歌颂英雄】学校美术组运用网络举办“美师美画,共战‘疫情’”的作品展。下列两幅作品,你更喜欢哪一幅?请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描绘你喜欢的那一幅画面(40字左右)。

    (1)油画 (2)电脑手绘漫画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按要求默写。

    (1)______,白露未晞。(《诗经·蒹葭》)

    (2)_______,月如钩。______。(李煜《相见欢》)

    (3)神龟虽寿,______。腾蛇乘雾,____。(曹操《龟虽寿》)

    (4)___________,去时雪满天山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是鸟也,________。(《庄子》)

    (6)《陈涉世家》中表明陈涉从小有远大理想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7)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描绘山中早晚不同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文章后答题

    桐花如常

    许冬林

    (1)不喜欢桐花多年。

    (2)觉得它肥俗,香气浓烈到撞人。落花时,样子邋遢。

    (3)在我们江北,谷雨之后,桐花最盛。

    (4)少年时居住的老宅西边,有一棵桐树,是白桐,也叫泡桐,粗壮,高大,枝叶覆满 头顶天空,指手画脚。(A)我放学回家,穿过开着无边无际紫云英的田野,老远看见我家屋西的桐花,白发苍苍地开上云天。桐花下,炊烟升起,猜想母亲一定正手忙脚乱地做饭。桐花粉紫色。浅浅的粉紫,隔着春暮的天光烟蔼看去,竟像是颜料在水里化掉了,化成一团不干不净的灰白色。这样的灰白色,是薄凉的,像日子,不过节也不做喜事的乡下日子。寻常的日子。

    (5)有一回,朋友跟我描述她在乡间看到的桐花有多美,我心里想笑。桐花能有多美?匆匆一见,如旅途上的艳遇,不负责洗臭袜子也不用油污满身地下厨房,没熬过漫长的相看生厌的时光,那情感自然是轻吐芬芳。

    (6)我想起从前我家的那棵桐树,春暮的雨愁愁长长地下,屋外的墙角处,腐烂的树根 边,都生了一簇簇的野蘑菇,肥厚的桐花花瓣铿然坠落,砸在滑腻的湿地上,混进潮腥的野蘑菇丛里,然后一起腐烂。空气里,桐花的味道又湿又重,缠绕不散,像玄奥难解的命运。夏天,算命先生坐在村口的桐树阴下,一卦一卦地算。他说人在命运里走,也逃不掉。命运如网,缠绕不散。

    (7)母亲喜欢请人算命,给家里每个人都算。一回是抽牌,母亲让我抽,我抽出一张,展开看,是一个女子,骑一匹白马,又矫健又威风。图边说的是什么,已经不记得。只记得,我是喜欢那匹马的。其实我也想骑上那匹马,逃。逃离乡村,逃离我妈妈我奶奶那样的生活和命运。我不想自己就像一朵桐花,开得那样粗陋,那样没有花的样子。花的样子应该是轻 盈的,鲜丽的,香气袅袅像细细的柳丝,或者像下下停停的春暮的细雨。

    (8)如果做花,我不想做一朵桐花。

    (9)像逃离一场指腹为婚的旧式婚姻一样,我试图以自己的不甘和倔强来逃离古旧乡村,逃离古旧的生活方式。我追随理想,试图走一条和别人不一样的路。出门读书,风花雪月地写席慕容体的情诗……我以为我成功逃离。

    (10)暮春的一个黄昏,散步,路过一户人家的院前,竟是久久流连不去。那是极普通的一户农家,两层半旧的小楼,门前用竹篱笆围出一小块菜园,里面种瓜种豆。房子东边,立一株高大桐树,紫色的桐花累累簇簇盛开,远看去,花开灼灼,如蒸如煮,花气熏天。房子无人,静悄悄锁了门,只有那一树桐花火辣辣地开,繁花照眼明,也庇护着小楼和院子。

    (11)一块园,一树花,一户人家。静谧,安稳,寻常。寻常中透着人间烟火的亲切,和盈盈的美意。

    (12)桐花到底还是美的!

    (13)回想少年时:偌大的桐花荫下,坐着三小间覆有青灰瓦片的房子,我踩着满地的潮湿桐花去上学。那画面,隔着二三十年的光阴,现在回头看去,才看出了一种人间的简静与清美。

    (14)寻常朴素的物事中所包含的美,要过完小半生,才能懂得。就像过完小半生,才懂得,平常心的可贵。

    (15)我在单位大院里开荒种菜,种没有农药没有生长激素的蔬菜。十指纤纤,不弄墨,弄泥土:希望儿子在我身边成长的年月里,可以吃到最健康的菜;是想,一慰自己初进中年渐生的求田问舍之心。

    (16)一次跟文友说起,说起种菜,说起农事。他说他从前什么样的农活都干过,每年割稻子,最后一镰,他会割在自己手上,提醒自己逃离。我听了,内心有急雨经过,一阵潮湿。是的,我们曾经都是逃离者。可是,如今我们说起油菜花,说起三四月的秧田,内心止不住地觉得亲切;看见庄稼,总觉是如遇故人。回头看人生,还是认同挖一口塘种几亩地生养两个孩子的日子,是庄严安稳的。

    (17)寻常是美,朴素是美,这样的美,又极庄严。

    (18)原来一直不曾逃离:对抗了小半生,最后,还是喜欢桐花。逃了小半生,最后还是 愿意俯身低眉,做一个母亲和妻子,做得不需要名字。

    (19)如果是花,自己还是一树桐花。在尘世之间,一花,一园,一人家。

    (20)桐花如常。一切如常。

    (1)请为全文划分三大段落。(写段落序号即可)

    第一大段:

    第二大段:

    第三大段:

    (2)下面是席慕容《桐花》中的语段,试与第四段画线句放在一起比较阅读,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谈谈两位作家此时对桐花的感受。

    (B)丽日当空,群山绵延,簇簇的白色花朵像一条流动的江河。仿佛世间所有的生命都应约前来,在这刹那里,在透明如醇蜜的阳光下,同时欢呼,同时飞旋,同时幻化成无数游离浮动的光点。

    (3)第 10 段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

    (4)说说本文标题“桐花如常”的作用。

    (5)本文之前极写自己不喜欢桐花,之后却又深深爱上了桐花,这里用到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主旨?

  • 10、北京时间不到点

    儿子放假了,天天日上三竿才起。每天上午10点之前,我俩跑到附近的“德克士”快餐店,要上两个汉堡两杯可乐,早饭就算打发了。“德克士”这段时间搞活动:早上10点以前、晚上8点以后,汉堡 买一送一。在儿子看来,这就是他的“幸福生活”。

    这天,我们进去刚坐定,从门外急匆匆进来两个人,看样子也是父子俩。父子俩在柜台前站定,气喘如牛。父亲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儿子则跟我孩子不相上下。他们身上的装束,显然是农村集贸市场上的流行款,与时尚明亮的大厅显得格格不入。这对父子的到来引起了大家的好奇,我注意到有 些食客像我一样,一边大口嚼饮一边余光旁观。我的位置刚好正对柜台,父子俩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 视线里。

    乡下父亲一边急急地掏钱,一边喊口令似的对服务员说:“同志.要两个汉堡。”服务员似乎不大习惯他这种称呼,用手掩了下嘴,笑着说:“先生要什么样的汉堡? ”乡下父亲有点犹豫,显得拿不定主意, 但仅仅一瞬,他便坚定地指着墙上一幅宣传画说:“要那个,10块钱的。”服务员微笑着说:“两个超级 鸡腿堡,20元。”乡下父亲愣了,说:“你们不是^买一送一’吗?”服务员微笑着解释:“对不起,先生,我们 的活动规定,早上10点之前或晚上8点以后购买可享受‘买一送一’的优惠。”说着用手一指墙上的报 时钟,“您看,现在已经10点过3分了。”乡下父亲“啊”了一声,掏钱的手便不动了,失望凝固在脸上。

    他的儿子在旁边似乎也明白了,很丧气地垂下了头。乡下父亲不安起来,局促地对儿子说:“勇, 要不,咱明天再来?”叫勇的小孩说:“明天还要看我妈哩!”乡下父亲搓着手不吭声了,脸上的表情更加 尴尬。他转而试探地问服务员:“同志,能不能,宽限几分钟?我们一大早就往这儿赶,结果还是给耽误了!”服务员依旧微笑着,不紧不慢地说:“对不起,先生,这是我们公司的规定,我也做不了主。”乡下 父亲又失望地转向儿子:“勇,要不晚上过了 8点咱们再来?”勇说:“爸,十几里地,天黑咋走呀?”乡下 父亲说:“你不用来,我来!”勇说:“算了,我不吃了,就当我没有考‘双百’。”说着又低下了头。

    乡下父亲咬了咬牙,枯皴的手在衣袋里摸索,似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我不经意地看了眼手机,显示10:05.儿子正往嘴里海塞,见我看手机,顺口问几点了,我刚要回答,一个念头突然在脑海里 出现.让我既紧张又兴奋,心里怦怦直跳。我答道:“1〇点。”事不宜迟,我还要将错误进行到底!硬了 硬头皮.我朝柜台方向高声喊道:“服务员,你们的表快了!快了整整5分钟!”意想不到的是,旁边竟 然有人附和:“对,对!快了 5分钟!”还有人迅速地调着手机,然后高高举起:“看,现在刚10点!”我看 到,尽管这时用餐的人不多,但几乎所有人都发出了一致的声音。

    一时间,柜台里的服务员全愣了,你看我,我看你,有些不知所措。刚才几个正忙不迭地说着“先生欢迎光临”“先生请慢走”的服务员也马上噤了声,纷纷朝这边张望。乡下父亲和儿子也转过头来, 一脸感激地寻找,寻找帮他们说话的人。他们的眼睛逐一扫过去,找不到定格的地方。顿时,整个大厅安静下来了,只有反复播放的轻音乐在低回萦绕。

    刚才一直为父子俩“服务”的那个服务员掏出手机,狐疑地看着。一边看,一边模仿着电台播音员报时的腔调:“现在是北京时间——”她故意顿了一下,而后一个字一个字地说:“不—到—点!” 说完扬起脸,冲其他姐妹诡秘地一笑。接着,我听到,整个柜台内响起一片银铃般的“报时声”:“北京时间不到点!”“北京时间——不到点!”......

    乡下父亲从服务员手里接过热乎乎的两个汉堡,转过身,用手背悄悄揩了下眼睛。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体会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及作用。

    (1) 乡下父亲“啊”了一声,掏钱的手便不动了,失望凝固在脸上。

    (2) 乡下父亲从服务员手里接过热乎乎的两个汉堡,转过身,用手背悄悄了下眼睛。

    3第二段对乡下父子的描写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4联系全文,说说“北京时间不到点”的含义。

  • 1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听雨

    王继怀

    ①静坐在书桌前,窗外正下着雨。听着雨打篷的声音,听着这温馨而又富有诗意的雨声,我的思绪又回到了久别的故乡,耳畔响起了儿时大山里的雨声,想起了一个个关于听雨的故事。

    ②记忆中,大山里的老家是经常下雨的。雨后的山村也是非常美丽的,像一幅水墨画。小溪里的水涨了,村子里池塘满了。雨后山间草木新,空气也变得格外清新,一阵清风吹来,泥土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令人心旷神怡。

    ③微风细雨中,我常赤着脚,斗笠也不戴,漫步在田野,任凭雨淋着,享受着而中的这份惬意。母亲发现后,必教育我一番,但再遇微风细雨,我会依然如故。

    ④记忆中,我最喜欢的还是下雨天坐在屋檐下,看着如诗如画的山村雨景,静静地听着大山里别具风情的雨声。老屋顶上的黛色瓦片,长满青苔的橡子,群山环抱的小山村,都被山间云雾缭绕着。空中飘落着雨丝,活波可爱的小燕子在雨中穿来穿去,用那剪刀似的尾巴剪断大山里的这挂雨帘。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着雨芭蕉,雨房顶,雨田野,雨池塘……时大时小,时缓时急,时断时续,时高时低。听其声,听其调,听其韵,让心灵随着雨声的节奏一起飞舞。我就这么静静地赤着脚坐在屋檐下,感受着大山里雨的气息……

    ⑤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关于听雨的名篇佳句。宋代大诗人陆游独自一人,在夜深人静时,伴着一盏昏灯,听着雨声,写下了“晚窗又听萧萧雨,一点昏灯相对愁”的诗句;南宋词人蒋捷用听雨概括自己的一生,从少年、壮年一直写到老年听雨,《虞美人·听雨》中,“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写尽了他难以化解的愁思……

    ⑥关于听雨,我又想起那年在西班牙马德里与一位华侨交谈的故事。这位华侨是我的同乡,他得知我来到西班牙,特意到宾馆来找我,与我聊了很久。他说他到马德里已经20多年了,已经习惯了此地的气候水土、生活习俗,熟悉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也已把马德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思乡之情却愈来愈浓,只要有家乡人来马德里,他知道了都会来见一见,聊一聊。这位华侨说,他小时候在老家就特别喜欢听雨,有一年回老家正好碰上下雨,他就掏出手机录了一段雨声。回到马德里后,他常把这段在家乡录的雨声放给自己听,每次听着这富有节奏和韵律的雨声,他仿佛回到了童年在老家听雨的那段难忘的时光,回到了万里之遥的故乡。

    ⑦在繁华的都市,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推开窗,听着雨声,那一个个关于听雨的故事又浮现在我的脑海。今夜,我听的是雨声,更是听来自家乡的浓浓乡愁。

    【1】作者想起了哪些和雨有关的故事?请结合文章③~⑥段的内容概括。

    【2】请结合语境,品析第④段画线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着雨芭蕉,雨房顶,雨田野,雨池塘……时大时小,时缓时急,时断时续,时高时低。

    【3】请结合全文分析,为什么“听雨”引发了作者的“浓浓乡愁”。

    【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开头“温馨而又富有诗意”的雨声,触动了作者的情思,引发了作者的回忆和联想。

    B.第②段从视觉、嗅觉角度描绘了家乡雨后山村美景,充满了田园气息,宛如一幅水墨画,令人神往。

    C.第③段写母亲“必教育我一番”,但“我”会依然如故,认为母亲的教育很是多余,表现了“我”倔强的性格。

    D.第⑤段写古人听雨,极力赞美了古人对雨的热爱,丰富了文章的内涵,增加了文章的诗意美。

    E.文章以“听雨”为线索,在描写与叙述中,寄托了作者浓浓的情感,感情真挚,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5】“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关于听雨的名篇佳句。”请仿照第⑤段陆游和蒋捷的例子,再补写一个。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请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题作文。

    题一:以“   真好”为题,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作文。

    题二:

    “担当”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252页)吕释释义为:接受并负起责任,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担当;在家庭生活中,因为有父母和儿女的担当,家才能幸福美满;在学校教育中因为有老师和学生的担当,教育才能蒸蒸日上;在国家建设中,因为有每个公民的担当,国家才能繁荣富强……

    请以“担当”为话题,自拟题目, 自主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作文。

    要求:(1)符合题意,中心明确,请感真实,内容充实,语言通顺,卷面整洁,不得抄袭、套作。(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