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商品,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
B. 为了优化出行环境,交通部门加快了黄河沿岸道路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C. 截至目前,阿坝州光伏项目已并网超过15万千瓦左右。
D. 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混双冰壶循环赛中,中国组合先后遭遇两连败,令热爱这项项目的观众非常深感意外。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想要练出一手漂亮的钢笔字,想要写出一篇动人的文章,绝非一挥而就的事情。
B. 加拿大政府非法扣留华为公司CFO孟晚舟女士,其帮助美国阻制中国高科技企业发展的企图昭然若揭,中国人民无不义愤填膺。
C. 川航3U8633飞机挡风玻璃突然爆裂,航班机长刘传健临危不乱,安全驾驶飞机迫降成都双流机场,这大快人心的喜讯让每一名乘客的家属激动得热泪盈眶。
D. 旦增尼玛凭借《喜马拉雅的孩子谜一样的天边流浪记》摘得2018年中国好声音冠军,他的成功并非一日之功,而是平日一点一滴寸积铢累的结果。
3、李老师为校刊写了几句寄语微信发给了小南同学,但因网络原因寄语发送到时顺序弄乱了,寄语的正确排序应是( )
①从国家层面来说,倡导全民阅读提升整个民族的素质。
②的确,读书可以明理,阅读铸就灵魂。
③历史证明,全世界一步步从野蛮走向文明,无不是建立在知识的积累之上。
④从个人角度而言,腹有诗书气自华。
⑤亲爱的同学们,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张元济先生曾说过,“天下第一件好事便是读书。”
A.⑤①④③②
B.⑤②④①③
C.③①⑤②④
D.⑤②④③①
4、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宋代的成人礼源于《仪礼·士冠礼》,但仪节做了删减:象征成人的三加之冠,周代是缁布冠、皮弁、雀弁,宋代则改为冠巾、帽子、幞头;与之配套的服装,也由玄端、皮弁服、雀弁服改为深衣、皂衫、公服。虽然有这些变化, ,而且因为与市民现实生活密切融合,反而得到了更为广泛的流传。
A.但成人礼的人文内涵没有被削弱
B.但也许成人礼的人文内涵没有被削弱
C.但成人礼的人文内涵哪里被削弱了
D.但成人礼的人文内涵不是没有被削弱
5、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各题
贺仁杰,字宽甫,京兆人。父贲,有材略,善攻战,数从军有功。尝治室于毁垣中,得白金七千五百两,谓其妻郑曰:“语云:匹夫无故获千金,必有非常之祸。”时世祖以皇太弟受诏征云南,驻军六盘山,乃持五千两往献之。世祖曰:“天以赐汝,焉用献!”对曰:“殿下新封秦,金出秦地,此天以授殿下,臣不敢私,愿以助军。”且言其子仁杰可用状,即召入宿卫。其军帅怒贲不先白己而专献金,下贲狱世祖闻之大怒执帅将杀之以勋旧而止。
仁杰从世祖,南征云南,北征乃颜,皆助劳绩。后与董文忠居中事上,同志协力,知无不言,言无不听,多所裨益,而言不外泄,帝深爱之。帝一日召仁杰至榻前,出白金,谓之曰:“此汝父六盘所献者,闻汝母来,可持以归养。”仁杰固辞,帝不许,乃归白母,尽散之宗族。
(选自《元史·贺仁杰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尝治室于毁垣中 治:修建
B.且言其子仁杰可用状 状:状态
C.其军帅怒贲不先白己而专献金 白:禀告
D.仁杰固辞 固:本来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下贲狱世祖闻之大怒执帅将杀之以勋旧而止
A.下贲狱世祖/闻之大怒/执帅/将杀之/以勋旧而止
B.下贲狱/世祖闻之/大怒执帅/将杀之以勋旧/而止
C.下贲狱/世祖闻之/大怒/执帅将杀之/以勋旧而止
D.下贲狱世祖/闻之大怒/执帅将杀之/以勋旧/而止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贺仁杰之父因怕意外获金而招致祸患,以助军为由,将所获之金大部分献给了世祖
B.贺仁杰听从世祖军令,向南征战过云南,向北征战过乃颜部落,都立下过头等战功
C.贺仁杰和董文忠同心协力,对朝廷多有帮助,并且话不外传,世祖对仁杰喜爱有加
D.贺仁杰之母来,世祖以此为由将贺父所献之金送还给他,贺将这些钱散发给了族人
6、◎小龙组选择了下面这首古诗,请你完成准备任务。
三堂东湖作
唐·韦庄
满塘秋水碧泓澄①,十亩菱花晚镜清。
景动新桥横螮蝀②,岸铺芳草睡鵁鶄③。
蟾投夜魄当湖落,岳倒秋莲入浪生。
何处最添诗客兴,黄昏烟雨乱蛙声。
【注释】①碧泓澄:形容湖水碧绿深沉。泓澄,水深而清。②螮蝀(dìdōng):虹的别名。③鵁鶄(jiāoqīng):水鸟名,即池鹭。又作“交精”。
小龙想要依据“黄昏烟雨乱蛙声”一句,确定朗诵时的背景图片。请你再结合全诗意境,在上图中做出选择,并阐明理由。
7、请你参与“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中国古代小说成就巨大,获誉极高,请写出下列作品的名称。
①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
②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
(2)小说中的人物因刻画鲜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从“杨志、孔乙己”中任选一个人物,仿照示例写心得。
(示例)祥子,一个旧北京的人力车夫,拉着一辆黄包车在烈日和暴雨下四处奔跑,我从中读出了下层百姓生活的辛酸苦难。
8、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按要求填写相关内容。
类别 | 作者 | 题目 | 批注 | 诗文名句 |
坚守自我 | 苏轼 | 《记承天寺夜游》 | 身处逆境,以“闲人”自嘲,不忘保持达观的人生态度。 | 何夜无月?①____?____。 |
游子怀乡 | 崔颢 | ②《_____》 | 在自问自答中以“愁”结束,表达游子思乡心切的情感。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心系民生 | ③____ | 《春望》 | 诗人因愁日益衰老,表达其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 ④____,____。 |
朋友送别 | 王勃 | 《送杜少府之任蜀 州》 | 道出诚挚的友谊可超越时空,给人以安慰和鼓舞。 | ⑤____,____。 |
建功立业 | 李贺 | 《雁门太守行》 | 运用典故表达了官军全体将士报效朝廷的决心。 | ⑥____,____。 |
9、黑发底下
(1)父亲如书,我是他的再版。从头到脚,我们神奇地保持一致。像是隔着上下三十年的同一个人。
(2)我们都顶着一头坚硬的黑发,它仿佛含有铁质,根根向上,挺立如戟。抬手轻轻拍打,会发出稠密结实的“嘭嘭”声,像电流穿透掌心击中身体。在我们个体生命的海拔上,它高高在上,乌黑茂盛,像潜藏在大地深处的煤一样不说话,我们在它底下日复一日地生活着。
(3)小时候,我们一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一到星期五,天麻麻亮,父亲就独自一人趟着露水,一 根扁担挑起两只箩筐,走上弯弯山道,到几十里外的深山里去挑煤来烧。傍晚踏着夕阳,挑了满满两箩筐煤回家,正赶上吃晚饭。母亲给他准备一只杏儿大小的杯子,盛满酒,父亲端起酒,贴近唇边轻抿一下,仿佛浑身的困乏与疲惫就被这杯酒解除了。母亲就在这时瞥见了他黑发中躲来躲去的几根白发,惊呼道:“哎呀,你都有白头发了。”说着,她拨开发丝,小心翼翼地拔下,摊到父亲掌中。
(4)那白发蓼寥几根,躺在父亲掌心,枕着纵横的掌纹,银光闪亮,像是会发光的羽毛。
(5)南方的冬夜沉静如石,落入幽深漆黑的古井中,漫长而冷清地守望黎明。天难得地飘起了,越飘越大,压在银杏枝头,不时可以听见树枝清脆的断裂声。狭窄的厨房里,头顶一豆灯光,炭炉傍墙站立,烧壶沉默不语,散发淡淡的热量。我们一家围炉取暖。父亲注视着我和弟弟,就像牧人盯着两只可爱的羊羔羔,问道:“你俩谁给我拔白头发?一根一分钱。”正在打瞌睡的我们顿时来精神了,抢着拔。
(6)父亲的白发不多,稀稀疏疏地像微薄的雪花撒入广袤的黑土地,倏忽拧身捉迷藏似的躲了起来,在灯下实在不容易寻找到。每拔到一根,我们都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溅起一片响亮的欢呼。一晚上下来,收获并不多。
(7)然而,明明头天晚上拔光了,可是,过了一夜,父亲的白发又蹿出了一些,似乎拔的速度总也撵不上蹿的速度。一到晚上,无所事事的我们还是乐意给父亲拔白头发,我们只是觉得自己长大了,父亲坐着,我们站着,我们与父亲一样高了。一个个冷寂无聊 的冬夜很快蹑手蹑脚地溜走了,我和弟弟同时分享着一个心照不宣而且自鸣得意的秘密。
(8)等我们都上学了,父亲不再叫我们拔白头发了。生活的困窘和难以排遣的忧愁日渐沉重地压迫着他,他的白发越生越多,几乎占据了“半壁河山”,一眼望去,触目惊心。我想他除了怕耽误我们的功课外,可能连他自己都泄气了,听任那些白发喧嚣地恣肆疯长。
(9)后来,父亲被病魔缠身,惊心动魄的手术后,就是不停地吃药、打针,各种治疗。有时候父亲斜靠在病床上,双眼微闭,我觉得他仿佛又回到了年轻的时候,坐在那里,用手轻轻地拍拍头发,发出“嘭嘭”的声音,这声音把一切嘈杂和烦恼都给隔离了开来。但是,事与愿违,他的头发很快就掉光了,露出了空荡荡的头皮,一根不剩地失去了他无比珍爱的头发,他不得不戴上帽子。不知道为什么,我竟觉得掉了头发的父亲是丢了羽毛的孔雀或凤凰,在人群间有些落寞。
(10)有一天,我忽然提起儿时拔白头发的事,父亲一愣,马上孩子似的笑了,瘦削的脸颊上猛地腾起了两片火烧云,沉浸在对往事的愉悦回忆中,良久,才慢悠悠地说:“那时,你俩真淘气,老是拔了黑发糊弄我。”
(11) 秘密像包袱被父亲轻描淡写地抖开,我有些无地自容。在岁月面前,一天天变老的父亲曾束手无策,试图借助剔除白发来抗拒生命的一次次落雪,赶在大雪封山以前挽留住某些悄悄远行的记忆,这很像一个农夫靠铲掉杂草来保护庄稼的成长。可我们顽皮的行为却在加速岁月流逝的脚步,我们以帮凶和同谋的身份与父亲鲜明对立。
⑿今天这个日子,在父亲积雪一样飞速消融的生命海拔上,我多么想为他种下一头黑发让他重新骄傲地穿过人群,像煤被阳光点燃。
⒀ 但岁月如流水,匆匆逝去,不舍昼夜,无法回头。
【1】说说文章标题“黑发底下”的含义。
【2】第③段中“母亲”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说说你的理解。
写出母亲的辛劳和对父亲的爱,衬托父亲的形象;间接写出了家庭的温馨。
【3】简要分析第⑤段画线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4】请赏析第⑥段画线的句子。
【5】第⑨段“我竟觉得掉了头发的父亲是丢了羽毛的孔雀或凤凰,在人群间有些落寞”中“丢”字用得很传神,请简要品析。
【6】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含义和作用。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牵你的手,唯愿时光不老
顾晓蕊
①依稀的时光,恍若梦境,已是回不去了。我唯有祈望能多些时间,牵着母亲的手,陪她慢慢地走。老舍说过:“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②到了家门口,发现忘了带钥匙,我抬手敲门。咚咚,咚咚,初时是有节奏地叩门,没人回应,而后敲门声细密起来,如冷雨敲窗,咚咚咚咚咚,仍没回音,最后变成了响亮的鼓点,咚——咚——咚。门总算开了,探出一张温柔和善的脸,是母亲,她皱纹里淌着笑意。
③“哎哟,手都敲疼了。”我怨嗔地说。母亲腰间扎着围裙,手里掂着锅铲,我换拖鞋的工夫,她踅身回厨房,小声补充道:“累了吧,这就开饭。”慢慢地,我心里浮起几丝愧疚,尾随母亲走进厨房,盛饭,端汤,坐下来吃饭。只有两个人的午餐,母亲做得很用心,都是我喜欢吃的。“味道不错!”我边吃边夸赞,眼瞟向母亲,她轻皱着眉,鼻尖上悬着几粒汗珠,闪莹莹的,伴着咀嚼一颤一颤。我问她:“腰还痛吗?”半个月前,她到市场上买菜,被一辆三轮车撞倒,扭伤了腰。
④母亲已年过古稀,时光在她身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印痕,白了鬓发,弯了腰身。想起村上春树的话: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瞬间变老的。我的心忽然疼了起来,总以为时间还长,但这么快,母亲就老了。家中的相册里,留有一张她旧时的照片,个不高,瘦脸,眉眼清亮,穿件蓝底白花衬衫,扎两个黑粗的长辫子,给人的感觉是素朴、爽利、端庄。
⑤母亲念过几年书,能写能画,是个极掐尖要强的人儿。父亲是一名军官,常年在部队,难得回来,母亲就一个人家里家外地忙。记得有一回,我放学后去绣花厂找母亲。院子里有棵高大的老杏树,足有十余米高,树上的杏子熟透了,灿黄诱人。我馋得口水直流,缠着母亲非要摘杏子吃。她仰头望树,迟疑了下,但还是牵着我的手,来到树前。母亲双手抱紧树干,脚使劲一蹬,噌噌噌,便攀上高大的杏树。她坐在高高的树杈上,手捂胸口稳了会儿神,这才不慌不忙地站起来,折了根树枝,左敲一下,右敲一下,杏子“吧嗒,吧嗒”落下。我挎着小篮子,兴冲冲地跑着捡拾,边捡边吃,嚼得两腮泛酸,才肯住口。
⑥多年后的一天,我的一位舅妈从老家来,同时捎来一篮新摘的黄杏。隔着几十年的光阴,回想起往日情景,那一篮子的阳光和欢喜,闪动在记忆里。我跟她说起母亲爬树摘杏的事情,她一脸惊诧,摇头说:“不可能,你妈有恐高症,再者说了,她当姑娘时上屋顶晾晒粮食都会头晕。”
⑦我吃惊地望向母亲,想从她的目光里得到求证,母亲深讳地低低一笑,我霎时明白了。难怪逢到重阳节,我陪母亲爬山,到山脚下,她便不肯走了,说:“你往上去,慢着点儿,我在这儿歇脚,等你。”
⑧原以为母亲心若一池静水,无澜无惊,却原来啊,只因为她是母亲,便要将所有的怯懦与忧惧,小心地藏起来,用爱,为我撑起一片浓荫,遮蔽俗世的冷风苦雨。
⑨而今纵然老去,母亲仍不肯闲下来,每日读书读报,操持家事,保持着一份洁净优雅。那目光依旧纯澈、明静,如一汪清潭,仿佛能照见天光云影。
⑩可看着母亲一天天地老去,终究是让人伤感又无奈的事。母亲早年干活太过使力,无形中落下了病根。随着光阴远去,人渐老后,她被各种疾病缠绕着。很多时候,母亲都隐忍着,一忍,再忍,疼得实在忍受不了,也只是长长地吱叹几声。那叹息,一声声敲在我的心上。
⑪趁涮碗时,我扭头对母亲说:“等过些天,我陪你去鲁山,看万亩桃花,拍些艺术照。”以前也给母亲拍过照片,但都太随意,这回,我想专门为母亲拍一组照片。艺术这两字显得庄重了些,母亲很是欣喜不安。为此,她提前去发廊染黑了头发,翻出我买给她的暗红格子绒布衫,熨了又熨,像是去赴宴。
⑫到了周末,我陪着母亲坐车去山里。一到山脚下,到处都是灼灼盛开的桃花,嫣红灿漫,美如云霞。母亲站到一株株桃花树前,时而低头,时而仰望,或浅笑伫立,或微闭双眼。我举起相机拍个不停,她笑得眼里开出了花。我深望着母亲的笑脸,心中自是欢喜,又有些许酸楚,母亲的心,是如此容易安慰和满足。恍惚间,仿若时光倒流,我又看到当年的母亲。如果说母爱是一条河流,我多想时光不老,河水逆流而上,母亲永远是年轻的模样,那该有多么美好!
⑬依稀的时光,恍若梦境,已是回不去了。我唯有祈望能多些时间,牵着母亲的手,陪她慢慢地走。老舍说过: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在我的心灵深处,母爱的河流静静流淌,水面洒满银白的月光。有了这抹月光,我便不会陷入黑暗之渊,内心永远明亮,平凡的日子,也因此充满了温暖喜气。
【1】文章记叙了“我”与母亲之间的几件小事,请按时间顺序简要概括并完成填空。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母亲给“我”做好吃的→③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说说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①母亲双手抱紧树干,脚使劲一蹬,噌噌噌,便攀上高大的杏树。
②那目光依旧纯澈、明静,如一汪清潭,仿佛能照见天光云影。
【3】对母亲恐高一事,文章早就埋下两处伏笔,请找出来抄写在下面。
【4】文章表达了“我”对母亲怎样的情感?
11、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神十飞天,太空对接,美女航天员王亚平作为中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授大空科学知识,她铿锵有力的声音透过云层,传递到全国乃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的地球母亲也不禁为之震撼。应该说,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壮举,它不仅标志着中国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载人航天技术,也意味着我国的航天科学技术已经向教育领域伸出了橄榄枝。
其实,太空授课并不是我国航天员的首创。早在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就曾经制定了“教师在太空”计划,女教师考利夫被幸运选中。然而,事与愿违,不仅考利夫没能顺利实现太空发声,就连“挑战者”号也因意外爆炸,成为了太空实验的牺牲品。时隔21年之后,美国教师芭芭拉·摩根再战太空,并在“奋进”号内讲授了人类有史以来的“太空第一课”。尽管整个过程只有短短的25分钟,但是,它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开启了人类太空旅程的新篇章。此次,王亚平作为中国航天员的杰出代表,在300公里的太空传递科学知识,并用各种太空实验向世人展示宇宙的魅力,更是激发了无数学生对神秘太空的兴趣。
(人民网《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向世界传递中国“好声音”》)
【材料二】
12月9日下午3:40开始,“太空教师”王亚平在我国空间站中又开讲了,不过这次的“课堂”不再是主要由王亚平发挥了,而是由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霍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人共同参与,王亚平担任主讲师,另外两人也配合讲课并解答问题,授课活动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在我国首都北京的中国科技馆设置地面主课堂,同时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以及香港和澳门设置地面分课堂,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则进行了全程现场直播。
天宫课堂于16:40结来,在长约60分钟的授课过程中,三位航天员向地面上的万千中学生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介绍和展示了在我国空间站中工作和生活的场景,并且生动地演示了一些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中才会出现的奇特现象,比如微重力环境细胞学实验,乒乓球浮力消失实验、水球光学实验、泡腾片实验、失重状态下的人体运动,微重力下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演示的同时还详细介绍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实验做完后三名航天员还通过视频通话的形式与地面主课堂与分课堂师生们进行了互动交流,解答了大家的问题,并相约下次太空授课再见。
(科普大世界《“太空教师”又开讲了!时隔8年,王亚平再次太空授课,都讲了啥》)
【材料三】
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的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空间站在聂海胜、张晓光协助下进行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此次太空授课历时50分钟。由于神舟天宫组合体运行在距离地面大约340公里的高度,一个多小时就能绕地球一圈。从上课开始到结束,这期间神舟天宫组合体已经围绕地球飞行了半圈多。
航天员王亚平在聂海胜、张晓光协助下在神舟十号任务期间进行了首次太空投课,演示了质量测试、单摆运动、陀螺运动、制作水膜与水球等实验。
全国8万所中学6000多万名学生,还有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通过中央电视台直播,收看了这堂神奇的“太空投课”。这堂课,点亮了许许多多孩子的好奇心,点亮了无数个孩子的航天梦想。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每一代青少年都是祖国的希望。
2015年,在一次来访活动中,王亚平告诉记者,她收到了许多学生的来信,他们在信中写道:“想当一名航天员,去探索美丽的神奇的太空,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王亚平说:“每当看到这些来信,我特别高兴和幸福,那种亲手为孩子们播种航天梦想、开启追梦旅程的感觉,真的太棒,无法用言语表达。”这些年,王亚平也先后去过几十所学校,通过跟孩子们面对面交流,直观感受到孩子们对太空的向往和对未知世界的渴望。
(人民资讯《太空新旅天宫课堂——2013年中央电视台首次直播太空授课》)
【1】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美女航天员王亚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授太空科学知识,不仅标志着中国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载人航天技术,也意味着我国的航天科学技术已经向教育领域伸出了橄榄枝。
B.2021年12月9日下午3:40开始,“太空教师”王亚平担任主讲师,另外两人也配合讲课并解答问题,演示了乒乓球浮力消失实验、水球光学实验、泡腾片实验、失重状态下的人体运动,微重力下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
C.美国教师芭芭拉·摩根在“奋进”号内讲授了人类有史以来的“太空第一课”。尽管整个过程只有短短的25分钟,但是,它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开启了人类太空旅程的新篇章。
D.2013年6月20日,在天宫一号空间站,航天员王亚平在聂海胜、张晓光协助下,演示了质量测试、单摆运动、陀螺运动、微重力环境细胞学等实验。
【2】请你结合以上材料的内容,补全下面的对联。
上联:太空漫步巨箭飞天歌盛世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题文)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问一位智者:“请问,怎样才能成功呢?”
智者笑笑,递给他一颗花生:“用力捏它。”那人用力一捏,花生壳碎了,只留下花生仁。“再搓它。”智者说。
那人又照着做了,红色的种皮被搓掉了,只留下白白的果实。“再用手捏它。”智者说。那人用力捏着,却怎么也没法把它毁坏。
“再用手搓搓它。”智者说。当然,什么也搓不下来。“虽然屡遭挫折,却有一颗坚强的百折不挠的心,这就是成功的秘密。”智者说。
请以“成功的秘密”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