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资阳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这句话出自课文《白杨礼赞》,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林家铺子》等。

    B.古代常用“社稷”“垂髫”“桑梓”“丝竹”作为国家、小孩、家乡、音乐的代称。

    C.《昆虫记》中,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

    D.《骆驼祥子》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老舍的代表作品。小说的主人公祥子淳朴善良,自尊自强,一直吃苦耐劳;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不受车行老板的盘剥。

  •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B.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

    C.《孤独之旅》选自《草房子》,是中国当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成长小说”,作者是曹文轩;《湖心亭看雪》的作者张岱是明末清初文学家。

    D.《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章的叙述主体是于勒。

  • 3、王磊同学在抄录有关后人称赞孔子的对联时,出现对仗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顾孝先题孔子庙:万世文章祖,历代帝王师。

    B.赵朴初题孔子庙:教被寰宇光曲阜;泽流海外润长崎。

    C.李苦禅题孔子庙:至圣无域泽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间。

    D.纪昀题孔子庙: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并老同天,文章道德圣人家。

     

  •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病一场之后,身体本强壮的他已形销骨立,我简直有点认不出了。

    B.这家广告公司更注重如何制作附庸风雅的广告,而忽视了对客户业务的了解。

    C.遭遇八十一难的玄奘,取得真经,这确实是走投无路啊!

    D.孔明之言,使刘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顿开茅塞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出师表》(节选),完成小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1)此诚危急存亡之   秋:_____

    (2)诚宜开张圣听   开张:____

    (3)是以先帝拔以遗陛下   简:_____

    (4)至于斟酌损   益:____

    【2】下面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隆中对》)

    B.若有作奸犯科及忠善者   不足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C.宜付有司论刑赏             转视积薪后,一狼洞中(《狼》)

    D.先帝不臣卑鄙                 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②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4】诸葛亮在本文中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表达了什么情感和决心?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请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对尾联做简要分析。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列材料,写出你从中获得的信息。  

    材料一 有关部门对不同人群进行测试,要求每人写出“我虽然工作在风光旖旎的地方,却很寂寞,所以我要跳槽”这句话。结果,写不出或写错“旖旎”两个字的占了95%,“寂”字占54%,“寞”字占65%,“槽”字占70%;书写潦草的约占70%。

    材料二 上海的一份“汉字书写现状”调查显示,年轻人写钢笔字不规范的占70%~80%。

    材料三 北京的一份调查显示,41%的小学生汉字书写达不到《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正确、端正、整洁”的要求。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以下是某古装剧剧本,请结合你对上述名句的理解,恰当引用,补全其中的对白。(注:填写上题的序号即可)

    剧本

    (时间)中国古代某朝

    (人物)王生、苏生

    (背景)王生与苏生为了富国利民,在朝廷中推动变法,但遭小人谗言陷害,同被贬谪到僻远之地。

    (对白)

    王生:“____________”,又是一年佳景,却是触我忧思啊。想来当年,我与夫人相遇,也正是这般美好。谁想如今人生迷茫,归途险阻,真是“__________”啊。

    苏生:王兄此言差矣。

    王生:此话怎讲?

    苏生:王兄以天下为己任,岂能被眼前困境所扰呢?当有“__________”之旷达啊。

    王生:苏兄,你题醒的是。想我此番受挫,满朝文武皆唯恐避我不及,幸好有苏兄伴我。“____________”,苏兄真乃我知音啊。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小题。

    站岗(赵长春)

    ①那时候,抗日战争到了相持阶段。

    ②那时候,根据地缺衣少食,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

    ③那时候,大家都参加大生产运动,从上到下,好多人都会纺棉花、种菜、耕田。

    ④那时候,“烂泥湾”刚更名为“南泥湾”。这里土地肥沃,水林丰茂,军民团结如一人,正在努力打造陕北的好江南。

    ⑤这年5月的一天,老总通知小李,带上几名警卫员,抽空去看看南泥湾。正值春耕大生产,一年之计在于春,农时误不得。因为处理了其他一些事儿,耽误了些时间,老总要求努力往前赶路。就骑马,从总部出发,能多赶一点儿路就多赶一点儿,争取第二天就返回,因为还有很多工作。

    嗒嗒嗒!黄土高原的沟壑中,几匹快马、几身灰军装,腾跃在淡绿浅青的春色中。中午简单打尖后,傍晚,到了南泥湾地界。

    ⑦“报告!前方已经是南泥湾。再有三十来里地,就到驻地了。建议先让区公所接应一下,赶到南泥湾。请首长指示!”小李从前面折返回来,挺立马背上,向老总致礼。

    ⑧陕北春短。看看天色将晚,老总决定先找个避风的地方住一宿,不去打扰部队了,更不能打扰地方。老总的意思是,天晚到驻地的话,还得临时做饭、找房子,影响驻地人员的正常作息。

    ⑨“是!”小李心有不甘,但坚决执行了命令。作为一名警卫员,小李深知老总太累。望着比实际年龄苍老的老总,特别是他憨厚的笑容,小李到底也没有提出自己的反对意见,就马上和其他同志顺沟找地方。这里窑洞好建,人们随挖随住,加上前两年不安定,废弃的窑洞多。很快,大家找到了两个废弃的窑洞,清扫后,铺垫了简便的床铺,一起吃了点儿炒小米,喝水,就休息了。

    ⑩老总说:“这多好!简单朴素,心安理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按照工作要求,留下岗哨后,小李陪老总住一个窑洞里,其他人睡在另外一孔窑洞里。小李给大家分配好任务,特意交代值岗的:“老总年纪大,又骑马跑了快一天。晚上,他睡窑洞里面,我在外边挨洞口的床铺上睡。这样,半夜换岗也方便。”

    大家就都睡下了。

    小李进窑洞,看看还在看书的老总,就悄然坐在一边。老总身子一欠,说:“好好躺下,晚上你还得换岗。”

    “得令!”小李很听话,很快就入了梦乡……

    小李再醒来,是被另一位警卫员叫醒的。一个激灵,小李就摸床头的枪:“该我了!”可是没有摸到枪。

    警卫员说:“天明了!你看看是谁在站岗?!”

    小李跑出来一看,晨风中,老总执枪,站在哨位上!

    原来,夜里换岗的时候,警卫战士来到总司令住的那个窑洞口,按照原来的约定,怕惊动老总,就悄悄地推了一下靠洞口睡觉的“小李”:“起来吧,换岗了!”说完,便回到自己窑洞里睡觉了。

    可他不知道,老总看完书,睡觉前,悄悄地睡在了外铺,将小李让在了里面!

    所以,第二天一大早,最早醒来的警卫员出了窑洞,看到老总在站岗,就跑步过来:“首长,您起这么早来站岗,没有睡?”

    老总一笑,枪往背上一紧:“哈哈,你们站岗放哨,还睡觉呀?”

    警卫员脸一红,赶忙朝老总睡的那孔窑洞跑去,而小李正睡得香……原来,老总给大家站了下半夜的岗。

    为这事儿,赶往南泥湾的路上,大家马上开展了自我批评。老总说:“没有规定我不能站岗!这才是官兵一致。”最终的决议是,小李回去后给老总的那片菜地浇水两次。

    这个站岗的故事,知道的人不多,因为老总不让讲,“这本就是正常的事儿”。

    还有个原因,也是老总要求的。在小李离开老总时,老总说:“感谢你为我服务这么多年。到新的岗位了,继续安心工作,不许提在我身边工作的事。”

    小李就记住了。关于与老总一起的日子,他从不提。他觉得,老总这样要求,那就一定有他的道理。

    不过,小李把这件事记下来了,记在心里,成为一种深刻的记忆。等小李成了老李,春节时一家人吃饭,孙子、孙女让他讲讲自己的革命故事,老李就讲了这个站岗的故事。

    老李说:“我们得记住,共产党就是这样干出来的。”

    于是,春节聚会,老李的这个革命故事,成为必讲的保留节目。

    再后来,老李走了。家人们整理他的遗物,发现一本老旧的日记中,原汁原味地记载着这个故事。有些细节很深刻,比如那个晚春的风,比如窑畔的一株野桃摇曳着明媚的花。以此为背景,老总背枪,站得笔直。

    故事以书信的形式,说给了自己的家人:“好好记住,传下去!”

    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很骄傲,很自豪!老总替我站岗……”

    这个故事,发生在1941年5月。

    老总名朱德。当年井冈山时期,他和大家一起挑粮,留下了《朱德的扁担》这一故事。

    【1】文章前四段文字为什么反复强调“那时候”?

    【2】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嗒嗒嗒!黄土高原的沟壑中,几匹快马、几身灰军装,腾跃在淡绿浅青的春色中。(请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2)小李心有不甘,但坚决执行了命令。(“不甘”体现了小李怎样的心理?)

    【3】有人认为最后一段是赘笔,没有必要写,你是否同意?简要说明理由。

    【4】学校光影社团准备把老总站岗的故事拍成微电影,老师建议以老李日记中“晚春的风,窑畔的一株野桃摇曳着明媚的花”为背景,你同意老师的看法吗?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理由。

  •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我的暖,一寸长

    葛闪

    ①这是个身着工作服,满身油漆和泥土,满面灰尘,约莫40岁的中年男子。

    ②他隔着车窗朝我弯着腰,腼腆地笑着,给我递了根香烟。

    ③看我接了烟,他大喜过望,慌忙从兜里摸出打火机帮我点上,且咧开大嘴一笑,说:“大哥,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④我一听有点蒙。

    ⑤他好像瞧出了我的心思,又是憨憨一笑,说:“俺这烟差,你们城里人瞧不上眼。您是第一个接俺烟的人,俺激动哩。您绝对是一个瞧得起俺们乡下人的好人。您说是不,大哥?”

    ⑥“有事吗?”我笑笑,为这个中年男子的“油嘴滑舌”。

    ⑦“是这样的,大哥,”男子搓搓手,不住地点头,“俺就是想,能坐坐您的车不?”

    ⑧“你要到哪里?”我轻轻皱了皱眉,不是我小气不让他搭车,而是他那一身的油漆和泥土,实在是让我心生芥蒂。

    ⑨“不不不,”他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俺哪儿也不去,就在上面坐一会儿就行。今儿不坐,就明天坐一回就行,还是今儿这个时间。”

    ⑩说完,他那布满血丝的大眼睛,充满着乞求的眼神。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头,说:“行!”我话音刚落,还没来得及问他我心中的疑惑,他就一连向我说了几句谢谢便离开了。临走前,还特意向我车前的车牌望了一眼。

    翌日,他骑着自行车准时到了学校门口。看我在,他一脸兴奋,轻轻坐上了副驾驶座位,和我聊了起来。

    还没聊五分钟,放学的孩子们便冲出了校门。他透过玻璃,紧张地看着人流。过了一阵,他飞快地推开车门,站在车旁大喊着。不一会儿,一个小男孩跑到了他的面前,他让小男孩叫了我一声“叔叔好”,然后还介绍说我是他在城里刚认识的朋友。他递了根香烟给我,便将孩子放在自行车上匆匆离开了。临走的时候,他望向我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

    我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只坐这么一小会儿。直到三天后在学校门口,他才告诉了我答案。

    原来,孩子刚进城读书,因为农村和城里的生活习惯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很多同学很瞧不起他的孩子。孩子的心里因此出现了阴影。

    “其实俺明白,城里人也待俺们如亲兄弟般的好,只是孩子小,暂时还不能理解。”他笑笑说,“俺上次坐您的车看着他向我跑来,然后我就告诉他,您和我是顺路的,常免费载着我一起来学校!”

    他搓着手,又憨憨地补充道:“别的家长给自己孩子的温暖那么长!”他张开双臂,比画了一段很长的距离,然后又接着说,“俺不中用,俺只能给他这么点的暖!”说完,他用手指比画了一个大约一寸的长度。

    (选自《读者》)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请谈谈用“我的暖,一寸长”做文题的好处。

    3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谈一谈第1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4品味下面加点词、句的表达效果。

    ①他大喜过望,慌忙从兜里摸出打火机帮我点上,且咧开大嘴一笑,说:“大哥,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②他搓着手,又憨憨地补充道:“别的家长给自己孩子的温暖那么长!”他张开双臂,比画了一段很长的距离,然后又接着说,“俺不中用,俺只能给他这么点的暖!”说完,他用手指比画了一个大约一寸的长度。

    5文章的原文结尾是:“一寸长的暖!这句话瞬间就击中了我的灵魂深处,为它的朴实简短,又为它的高贵温暖!”可编者在把这篇文章选入《读者》时,却把这句话删掉了,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揣摩一下编者的用意。

     

  • 1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秘密

    胡玲

    ①街尾的一间小馆子里,一对父女正津津有味地享受着丰盛的晚餐。小女孩儿一双小手紧抱着大鸡腿,吃得满脸都是。年轻的父亲宠溺地看着女儿,用纸巾温柔地拭去她脸上的食物残渣。慢点儿吃,看你,吃得像个小花猫。

    ②爸爸,炸鸡腿真好吃!小女孩儿笑得像花朵一样甜。等下次妈妈出差时,爸爸再带你来吃。不过,这是咱俩之间的秘密,不能告诉妈妈,妈妈说这些都是垃圾食品,不让咱们吃。

    ③好,爸爸,我不说,这是咱俩的秘密,秘密就不能告诉任何人。小女孩儿凑到爸爸面前,放低声量说。

    这时,有个黑瘦男人走到饭馆门口,四五十岁的样子,提着一个大大的行李包,脸上布满了风霜和倦意。他站在门口,想进来又没进,朝里张望了几眼,迟疑了一会儿,才怯怯地走了进来。

    ⑤请问,这里的米饭多少钱一份?男人问店员。两元钱一碗,店员说。可以只点一碗米饭吗?男人有些不好意思。店员打量了男人几眼,说,可以。我要一份米饭。男人局促地说。

    ⑥店员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白米饭,男人从行李包里掏出一瓶咸菜,用筷子扒了一些到碗里。就着米饭,大口大口吃起来,那样子,仿佛是一个很久没吃东西的人突然吃到了山珍海味。

    ⑦年轻父亲看着男人,若有所思。他悄悄走到店员身边耳语了几句,回来继续吃饭。很快,店员给男人端过来一盘青椒肉丝。男人连连摆手说,我没点菜。店员说,今晚我们店做活动,给进店的前十名客人各送一个菜,免费的。是吗?那太感谢了。男人一脸感激。

    ⑧看对面的男人津津有味地吃着菜,年轻的父亲会心一笑。没吃几口,男人的手机突然响了,男人急忙放下筷子接电话。喂,丫头啊,你在学校还好吧?别太省,好好吃饭,好好学习,我挺好的,已经找到工作了,单位包吃包住。你别担心。我正在单位食堂吃饭呢!我吃什么?我正吃着青椒肉丝呢!不信?你这丫头,老爸怎么会骗你?我真的在吃饭。视频?下次再视频吧,这会儿同事们都在,怪不好意思的。真的真的,我不骗你。男人着急,涨红了脸。

    ⑨年轻的父亲见状,急忙走过去,对着男人的手机大声喊,你快点吃,等会儿咱们还要加班呢!男人对年轻父亲投来感激的一瞥,继续和女儿打电话。是我的同事,叫我赶紧吃饭,这下你相信了吧?我先吃饭了,有时间我再跟你打电话,丫头再见!

    ⑩男人挂掉手机,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抬头对年轻父亲一笑,刚才,谢谢你。年轻父亲笑笑说,不客气,一句话的事儿。男人吃完饭,去柜台结了账,回头对年轻父亲挥挥手说了声“再见”,提着行李走了。

    看着男人瘦削的背影走远,淹没在大街上汹涌的人潮里,年轻父亲的眼睛湿润了。爸爸,你怎么哭了?小女孩儿睁着亮晶晶的大眼睛,疑惑地看着父亲。爸爸想你爷爷了。你和爷爷也有秘密吗?当然有。什么秘密?这是我和你爷爷之间的秘密,是秘密就不能告诉任何人。他出神地望着窗外的夜色,想起了很多以往和父亲之间的秘密。

    读大三那年,他羡慕同学有高档手机,借遍同学和朋友也买了一部,后来因还不上钱,被人追账,班主任把事情告诉了父亲。父亲扇了他一记耳光,那是父亲第一次打他。后来,父亲求爷爷告奶奶四处找人借钱,给他把账还了。那段日子,父亲对母亲谎称单位加班,下班后帮人送水送燃气,饿了就吃馒头和咸菜,三个月后才把借别人的钱还清了。

    他和父亲之间有很多的秘密,然而,有一个秘密,父亲却一直隐瞒着他。大学毕业那年,他在一家单位实习,为了好好表现,他过年也没有回家。可是年后回去时,父亲已经不在了。原来,父亲半年前就诊断出肝癌晚期,怕他伤心,一直没有告诉他。

    他打开手机,点开父亲的照片,长久地凝视着。爸爸,你这么大了,还想自己爸爸啊?

    在父母面前,再大的人都是孩子。说着,眼泪从他眼角悄然滑落。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根据选文中关于三位父亲的内容,填写表格。

    人物

    秘密

    形象共同之处

    年轻男子

    (1)______________

    给黑瘦男子点青椒肉丝

    (4)____________

    年轻男子的父亲

    (2)______________

    怕他伤心,一直隐瞒自己的病情

    黑瘦男子

    (3)______________

    【2】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④段画线的句子。

    【3】选文第15段中年轻男子的眼泪包含了哪些情感?

    【4】请分析选文题目的作用。

    【5】如果把这篇文章作为语文教材单元阅读的拓展材料,你认为应该放在下面哪个单元更合适?请结合单元导读简要说明理由。

    单元

    篇目

    单元导读

    七(下)第三单元

    《阿长与<山海经>》

    《老王》

    《台阶》

    《卖油翁》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这些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其实,普通人也一样可以活得精彩,抵达某种人生的境界。

    九(上)第四单元

    《故乡》

    《我的叔叔于勒》

    《孤独之旅》

    本单元的小说,或涉及少年成长这一话题,或从少年视角观察世间百态,取材独特而广泛。阅读这些作品,可以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确立自我意识,更好地成长。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请以“触动”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同学们,也许你们对生活、学习存在着诸多的困惑,你们正处于富于幻想和憧憬的年龄,在你们的脑海里或许会存在一个不一样的社会,不一样的家庭,不一样的学校……

    请你发挥想象,以“不一样的 ”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如果你选择题目一,请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如果你选择题目二,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再抄写在答题卡上。

    2)字数在600-8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