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作:兴作,建筑
B.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滥:过度,无节制
C.则思谦冲而自牧 牧:放牧
D.简能而任之 简:选拔
2、“春秋三传”除了《左传》《春秋公羊传》,还包括( )
A.《战国策》 B.《春秋外传》
C.《吕氏春秋》 D.《春秋谷梁传》
3、下列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项是( )
A.古代对一个人的称谓有许多方式。称杜甫为杜工部,称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称陆游为陆放翁,分别是以谥号、官职、别号来称呼的。
B.“卑己尊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在称别人的父亲时,谦辞有令父、令尊等;称自己的母亲时,敬辞有家母、家慈等。
C.“冠礼”与“笄礼”,都是古代嘉礼的一种。古代男子20岁时举行“笄礼”,女子15岁时举行“冠礼”,以表示成年,这时才能取“字”。
D.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都想象为一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东方七宿如巨龙,称苍龙;北方七宿似蛇、龟,称玄武;西方七宿犹猛虎,称白虎;南方七宿像朱雀,称朱雀。
4、(题文)对以下三句景物描写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场大雪来。
②那雪正下得紧。
③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A. ①句渲染了气氛,推动情节的发展。②③句都写出了雪势。
B. ①句用恶劣的天气烘托林冲这一落难英雄的心境,同时也预示着一场更大的灾难的来临。②句中“紧”突出雪势,也暗示了形势发展十分严峻。③句渲染悲壮的气氛。
C. ①句以景衬人,预示人物将面临更大的灾难。②句渲染悲壮的气氛。③句“紧”暗示阴谋越来越近,林冲处境越来越危险。
D. ①句渲染了悲壮的气氛。②③句中“紧”的作用一样,都暗示了人物的命运。
5、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长期以来,因为中国的“韬光养晦”,连阿猫阿狗都不拿中国当回事儿了,一些卑劣的政客把敲打中国当做捞取个人政治资本的捷径,一些国家把挑衅中国当做谋求国家战略收益的踏板,他们统统都把中国当成了出气筒,并且用中国自己提出的“和平发展”来要挟诈骗中国。这种状况,已经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了,中国人民盼望国家的战略强音如久旱之望云霓,而中国军方此次对来自美国挑衅的反击不啻于一场难得的甘霖!
A. 韬光养晦 B. 出气筒
C. 诈骗 D. 如久旱之望云霓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锁匠
曹杰
琴江边上的水寨镇,是一个风光秀美的客家古镇。镇上有一条老街,斑驳的青石板沿着街道铺开,被时光和步履打磨得干净而潮润。不过现在很少有人知道这条老街了,更不用说老街深处这么一户锁匠铺了。
自从低焊钩锁、弹子锁普及后,老锁铺变得越来越冷清了。虽然没有客人,老锁匠每天早上还是会准时打开铺子,在门口泡上一壶茶,用算盘珠一样的手指握着那把祖辈传下的壶,安静地品着祖辈传下来的味道。
三月的一个早晨,老锁匠照例在门口喝茶。这时,巷口来了个年轻人,路过锁匠铺时年轻人停了下来,看着锁匠铺头上面挂着的老招牌,上面写着“制锁”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年轻人马上兴奋了起来。
“大爷,您也喜欢收藏古锁?”年轻人试探性地问一下。
老人放下手中的老烟袋,抬头看了一眼年轻人说:“我是做锁的。”年轻人一听,兴奋了起来,“我去参观一下您的锁铺,行吗?”
老人的脸上露出一丝尴尬,坐在那里没有说话。
“不瞒您老人家,我喜欢收藏古锁,今天能与您认识也是缘分……”
禁不住年轻人的一番软磨硬泡,老人站起身来,带着他走进了尘封已久的锁铺。
只见老旧的房子里摆了六七个铜炉子,虽然炉灰早已冷却,但是那些炉壁、钳子、矬子都擦得干干净净,黑色的墙壁上挂着各式的锁,有圆形锁、半圆锁、长方锁,还有八角形白钢雕花锁,谐音就是“福禄”的葫芦锁,每把锁都像个工艺品一样,无不展示出老人精湛的制锁技艺,看得年轻人目不暇接,连连竖起大拇指。
老人的眼里闪过一丝亮光,正当老锁匠要向他介绍古锁制作工艺的时候。年轻人突然来了灵感。
“这些锁都是锁上的吧,我不用钥匙应该也能把这些锁都解开。”年轻人略带质疑地说。
显然他是很相信自己解锁的功夫的。
老人只是淡淡一笑,说:“我做锁一辈子,从来没做过不用钥匙能解得开的锁。”
“那我们就打个赌,要是我今天能解开这些锁,您就把锁送给我,要是解不开,我就拜您为师。”
老锁匠正愁没法延续这门技艺,今天一个好徒弟就这样送上门来了,年轻人的话正中老锁匠下怀。
“好吧,那你就试试看吧。”老锁匠淡然一笑。
年轻人解开包袱,从一个小套子里面取出一根笔一样的东西伸进锁孔,那笔滴滴地响了好一会儿,年轻人时而咬牙,时而皱眉,但古锁仍然未开。
老锁匠脸上闪过一丝得意的微笑。
“啪!”老锁匠那心爱的鎏金鱼形锁居然真的被打开了。紧接着墙上的锁一把、两把……全被解开了。
年轻人也不客气,解开一把就扔进包里,不一会儿解开的古锁就快要装满了年轻人的行囊。
老锁匠的眉头像巷口的榕树根一样,紧紧地绞在了一起。
愿赌服输,老人低下了头,自言自语地说:“都带走吧,都带走吧,一个也不要留……”
年轻人更显得有些轻慢了,笑着背起行囊就要走。
突然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响了起来,年轻人的电话那边传来吵杂的警车声,原来县城一户人家发生了煤气泄漏,直接破门可能会导致爆炸,因此需要他帮忙开锁。
年轻人一听是急事,就连忙往外走。
老锁匠拦住年轻人,说他在县城有亲戚,想搭他的顺风车去。看着失落的老锁匠,年轻人有些内疚,他没有推辞,与老人一起上了停在巷子口的车。
在车上老锁匠才知道,原来年轻人是以开锁为职业的新客家人,技术在城里数一数二。想到此老人的心稍微宽慰了一点。
事故发生在一处老居民区里,穿过楼道就能闻到刺鼻的煤气味,发生煤气泄漏的房间门口气味更是刺鼻,仿佛随时都会爆炸一样。
年轻人紧张地拿出开锁工具,生怕擦出一点几火花,他把耳朵贴在锁边,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掉在地上,可锁就像被焊住了一样,纹丝不动……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煤气味越来越浓,年轻人的手抖得越来越厉害,已经完全没有了在锁铺时的沉稳,可锁依旧纹丝不动。从眼神中能看得出,他是要放弃了。
“让我试试吧。”老锁匠淡淡地说。
年轻人虽然很怀疑老锁匠开锁的技术,但他仍然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一样,从门锁边移开。
只见老锁匠蹲下身,屏住呼吸,从腰上悬挂的钥匙串儿里拿出一根钢丝。然后轻轻地把钢丝探到锁孔里。他眼睛注视着锁孔,轻轻地拨弄着钢丝,时间和空气像凝固了一样,让所有人都感到很压抑……
时间又过去了一会儿,刺鼻的煤气味已经让人呼吸都有些困难了。
“嗒”,一声清脆的声音,锁开了!
年轻人怔怔地站在那里。
老锁匠长长地吐了一口气,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微笑着说:“这是我开的第一把锁。”
那以后人们发现水寨古街的锁匠铺多了一个年轻人,没过多久市面上多了一种新锁,锁型古雅大气,锁芯时尚精密。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对水寨镇环境的描写,展示了这个江边小镇风光秀美、历史悠久的特点,揭示了老锁匠的生存状态。
B.对于年轻人提出想要参观锁铺的请求,老锁匠脸上之所以露出“一丝尴尬”,是因为他的锁铺尘封已久,不好示人。
C.小说设计老锁匠制的锁全被年轻人打开这一情节,意在说明老锁匠制的锁质量不高,揭示他生意不好的原因。
D.小说的细节描写颇为传神,如老锁匠“淡淡一笑”“淡然笑”“闪过一丝得意的微笑”都精准表现出其心理。
【2】作者在文末特意介绍新锁的样式,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分析。
【3】小说安排了两个开锁的情节,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叠词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幅蜿蜒曲折的山路图。
(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庄子在《秋水》中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而他在《逍遥游》中谈到“小年”时也说过两句意思相近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邹忌识齐王纳谏》中,邹忌认为妻子觉得他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以“月”来烘托琵琶女技艺高超的句子是“______”。写作者被贬之地山歌和村笛难以入耳的句子是“_______”。
(3)辛弃疾在《水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时的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那么他即使有“______”之雄心,也只怕会是“_____”的结局。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作者先论述积水不够深则无法承载大船,其实是为了引出“______,______”这两句,这两句从反面强调风对大鹏起飞的重要性。
(2)没有人天生就懂得道理,韩愈在《师说》中便说:“______,______?”
(3)做事应做充分准备。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引用刘义隆的典故,指出不可匆忙北伐,以免虽有“______”的雄心,最后只“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叶公问孔子于子路,__________________。
(2)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____。
(3)志士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小人喻于利。
(5)____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
(6)一箪食,__________________,在陋巷,__________________,回也不改其乐。
(7)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__________________。
(8)其为人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9)知者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者寿。
(10)知者乐水,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仁者静。知者乐,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13)死而后已,__________________?
11、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_《过秦论》)
(2)艰难苦恨繁霜鬓,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
(3)《兰亭集序》中,王羲之表达人生的长短听凭造化、终将归于死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虞美人·寄公度
[宋]舒亶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注)舒亶:北宋治平二年进士,官至御史中丞。因触犯当政者而被撤职。
【1】本词用字精妙,“________”写出了天空苍茫、水天一色的特点;“________”字,又将视感转化为一种心理感受,更寄寓了诗人内心的凄凉。
【2】本词是如何表现诗人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昔者,宋人好善者,三世不懈。家无故而黑牛生白犊。以问先生。先生曰:“此吉祥,以飨鬼神。”居一年,其父无故而盲。牛又复生白犊。其父又复使其子以问先生。其子曰:“前听先生言而失明,今又复问之,奈何?”其父曰:“圣人之言,先忤而后合。其事未究,固试往,复问之。”其子又复问先生。先生曰:“此吉祥也,复以飨鬼神。”归致命其父。其父曰:“行先生之言也。”居一年,其子又无故而盲。其后楚攻宋,围其城。当此之时,易子而食,析骸而炊。丁壮者死,老病童儿皆上城,牢守而不下。楚王大怒,城已破,诸城守者皆屠之。此独以父子盲之故,得无乘城;军罢围解,则父子俱视。
夫祸福之转而相生,其变难见也。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或直于辞而害于事者,或亏于耳以忤于心,而合于实者。高阳魑将为室,问匠人。匠人对曰:“未可也。木尚生,加涂其上,必将挠。以生材任重涂,今虽成,后必败。”高阳魋曰:“不然。夫木枯则益劲,涂干则益轻,以劲材任轻涂,今虽恶,后必善。”匠人穷于辞,无以对。受令而为室。其始成,拘然善也,而后果败。此所谓直于辞而不可用者也。
(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故A福B之C为D祸E祸F之G为H福I化J不K可L极M深N不O可P测Q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居一年”与蒲松龄《促织》中“昂其直,居为奇货”的“居”意义不同。
B.“固试往”与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必固其根本”的“固”意义不同。
C.“归致命其父”与司马迁《屈原列传》中“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的“致”意义相同。
D.“胡人大入塞”与贾谊《过秦论》中“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的“胡人”意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人两次遇到黑牛生出白犊的事,父亲两次派儿子去请教术数先生,术数先生都说吉祥,结果父子先后眼盲,证明先生预言不准。
B.楚军包围宋城时,宋城百姓上城楼顽强抵御,楚王非常愤怒,破城之后下令屠城,这对父子因眼盲而幸免一死,真可谓因祸得福。
C.塞上人家无故丢失马匹,当邻人前来安慰时,主人认为这未必不是好事;当邻人祝贺这匹马带回胡人骏马时,他又认为这未必不是坏事。
D.高阳雅准备建造房屋,匠人认为木材没干透,不宜动工,高阳雅坚持要用没干透的木材建房,后来这座房子果然如匠人说的那样倒塌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独以父子盲之故,得无乘城;军罢围解,则父子俱视。
(2)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
【5】这篇选文阐明了哪些人生哲理?请简要概括。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炮是中国象棋独有的棋子。“直线行、隔子吃”的走法决定了炮在不同行动目标策略中游走,平常时放对位置,进攻时聚焦找“炮架子”发挥叫吃威胁。炮的价值在棋局的不同阶段发生变化,开中局阶段,棋盘上棋子星罗遍布,炮能找到的“搭档”多,时不时可以瞄准进攻目标开火。到了残棋阶段,棋盘上棋子数量少,炮的“朋友”少,价值也随之缩水。
“双炮笨如牛”“单炮难成局”“势成方动炮”“残棋炮归家”等棋局口诀,道出了炮的生存哲学要义。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