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乙两实心正方体物块,甲、乙边长之比是2:1,甲、乙质量之比是2:1,则甲、乙密度之比是( )
A.1:2
B.2:1
C.8:1
D.1:4
2、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
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
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v的大小不变,与s、t的大小无关
3、a、b两辆小车从同一地点同方向出发,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速度图线与时间横轴围成的“面积”可以表示该时间内的路程。由图象可知,0到60s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小车在40s时相遇
B.20到60s内,b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40s时,小车b在小车a的前方
D.40s时,a、b两小车相距800m
4、皮影戏是中国的传统艺术,下列光现象中,与皮影戏原理相同的是( )
A.水面“折”枝
B.手影
C.照镜子
D.拱桥倒影
5、如图所示,缆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车厢自身重力为G,受到吊杆的拉力为F1,吊杆受到车厢的拉力为F2,不计其他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G和F1是一对平衡力
B.F1和F2是一对平衡力
C.G和F1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G和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6、在平直的公路上,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向东行驶,甲感觉顺风,乙感觉逆风,由此可以判定风的方向以及两人中骑车速度较快的是( )
A.向东甲
B.向东乙
C.向西甲
D.向西乙
7、小轿车驾驶室内装有冷暖空调,可使驾驶室内冬暖夏凉,但是在使用空调过程中常易造成前方玻璃模糊,影响视线,对此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冬天,玻璃模糊属于液化现象
B.夏天,玻璃模糊属于汽化现象
C.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要吸热
D.夏天,要使玻璃清晰,驾驶员应该用干抹布在驾驶室内擦拭
8、如图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从1℃升高到8℃,水的质量先变大后变小
B.在0~4℃范围内,水的体积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质量相同的水,1℃时的体积比5℃时的大
D.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
9、倒车雷达由超声波传感器、控制器和显示器(或蜂鸣器)等部分组成,是汽车倒车时的安全辅助装置,如图所示。在倒车雷达工作过程中,应用到的物理知识有( )
A.声音能传递信息
B.声音能传递能量
C.次声波产生的回声测距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
10、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绊倒时有惯性
B.物体没有受外力作用时有惯性,受外力作用后惯性就被克服了
C.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
D.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有关
1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老师用扩音器讲课是改变了响度
B.发声的音叉溅起水花说明液体能传声
C.街头安装的噪声监测仪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
D.物体的振幅越大,发出音调越高
12、如图所示,为竖直挂在墙上的平面镜,位于A处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了位于B处的乙同学,在这一现象中,光的反射角是( )
A.
B.
C.
D.
13、“小明,该交作业了!”小明听出这是物理课代表的声音,他的判断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节奏
14、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
D.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1m
15、下列有关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传声的介质,我们也能听到声音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16、测量铅笔的长度,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17、唢呐(如图所示)是我国民族吹管乐器之一,它发音嘹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唢呐,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色
B.吹奏唢呐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C.唢呐的发音嘹亮主要指唢呐发出的声音响度大
D.用钢琴和唢呐演奏同一个音符时,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18、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正常人心脏每秒钟跳动72次左右
19、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知( )
A.乙物质的密度为0.5kg/m3
B.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
C.体积为5cm3的乙物质,质量为10g
D.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乙的体积较大
20、日出东方,万物光明;林间疏影,潭影映人。该句中“潭影映人”是一种光学现象,下列光现象与其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月食形成
B.雨后彩虹
C.水球成像
D.水中倒影
21、2023年12月5日世界宪法日,学校组织八年级的部分同学去直隶总督署参加研学活动。班上有部分同学去给小明送行。小明坐在车窗边,看到同学们渐渐后退,而同学们看到大巴车开走了,小明和同学们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地面、地面
B.汽车、汽车
C.地面、汽车
D.汽车、地面
22、对于正常眼来说,外界的物体不管是远处的还是近处的,在视网膜上成像后,所成的像都是
A.正立缩小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23、昆明四季温暖如春,所以也被美誉为“春城”。如图所示的昆明美景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现象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甲图中人行道边蓝花楹树的影子
B.乙图中昆明城上空雨后出现的美丽彩虹
C.丙图中滇池湖畔海鸥正水中的倒影
D.丁图中在翠湖看到水面下游来游去的鱼儿
24、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接收到回波信号,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耳能听到超声波
B.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大于
C.医生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D.该处海底的深度是
25、某赛事前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有效减小了赛事当天的降雨量.人工降雨的方式之一是将干冰投撒到云层中,干冰______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成小水滴或______成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
26、如图所示,小球离开手后能在空中继续运动,是由于小球具有________。若不计空气阻力,空中运动的小球受到________个力的作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它的动能________(选填“大于”或“等于”)零。若此时小球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________。
27、小宏同学拿着自制气压计(如图所示)从马鞍岭山脚爬到山顶的楼阁时,发现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h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山顶时水的沸点要比山脚下水的沸点要_______(选填“高”或“低”)。
28、如图甲所示,琳琳用刻度尺测量了橡皮的长度为________cm,分度值是________ ;然后用刻度尺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用相同的力度拨动刻度尺,改变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是为了研究________与振动频率的关系;琳琳用如图丙所示秒表,测量了刻度尺振动的时间为_________s。
29、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气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判断:折射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_度,空气在___________。(选填“AD的右方”“AD的左方”“BF的下方”“BF的上方”)
30、大明看近处物体时的光路如图所示,他的眼睛是__________(近视眼/远视眼),应配戴__________(凸/凹)透镜做成的眼镜矫正视力。
31、功率是表示物体_______的物理量。某机器上标有“1000W”字样,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若这台机器正常工作2分钟,做功_______焦。
32、__________的“日心说”改变了人们的宇宙观。2023年10月26日,中国开启了探索宇宙的新篇章,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分离前,神舟十七号相对于长征二号是__________的。
33、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和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4:3,速度之比为 3:5,则此过程中甲、乙两物体所用时间之比为___________。
34、凸面镜使平行光_____,凹面镜使平行光_____。汽车的后视镜是_____面镜,利用它可以扩大司机的视野。
35、小华想模拟人眼成像的情况,实验前,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1)不改变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将透镜向右移动,可以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______的实像,并固定好凸透镜的位置;
(2)如果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不改变光屏的位置,光屏上的像将变得模糊,这与______(近视/老花)眼看物体的情形相同,可以佩戴______(凸/凹)透镜矫正;
(3)在第一步的基础上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动,如果换一个焦距长一点的凸透镜,应该将光屏向______移动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36、
(1)金属块的质量;
(2)玻璃瓶的容积;
(3)查表,金属块最有可能是何种材质?
物质
| 密度(g/cm3)
| 物质
| 密度(g/cm3)
|
金
| 19.3
| 铜
| 8.9
|
银
| 10.5
| 铁
| 7.9
|
37、小新家新买了一辆货车,爸爸准备用这辆车运送沙子。小新观察到这辆车的核准载重为40t,车厢最多能装货物的体积为30m3,小新想知道这辆车装满沙子后是否超载,于是他找来一个标有容积为500ml,质量为20g的盒子,用它装满沙子后称得总质量为920g。请你通过计算求出:
(1)车内沙子密度?
(2)小新家货车装满沙子时是否超载?
38、一列动车长200m,以一定的速度沿直线匀速行驶,在进入七扇岩隧道前800m处鸣笛,司机在鸣笛4s后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当司机听到反射的回声时,动车行驶了多少米?
(2)该动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m/s?
(3)若该列动车以这个速度匀速通过一个长820m的隧道,则动车完全穿过隧道的时间为多少?
39、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40、在图中画出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和拉力F所对应的力臂l。
41、请将图中的光路补充完整: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