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尼采把梦和醉看做两种基本的艺术状态。除梦之外,酒与艺术也有不解之缘。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酒徒未必都是艺术家,大艺术家往往无酒而常醉。
①曹操“对酒当歌”,李白“斗酒诗百篇”,欧阳修自号“醉翁”
②醉打破日常生活的藩篱,使人与山水相融合,与宇宙相融合
③中国文人中多爱酒之人
④不过,正如欧阳修所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⑤那么,酒只是工具,只要能达于醉的状态,没有酒也可
A.③①④②⑤ B.①③④②⑤ C.①③④⑤② D.③①④⑤②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一说到李教授,我马上想起他如雷贯耳的形象。
B.他想:难道我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吗?不!我不能自暴自弃,我一定行的。
C.经常听到有学生抱怨读书难,其实读书并不难,难就难在持之以恒地读书。
D.经过妈妈的一番开导,我顿开茅塞再也不死钻牛角尖了。
3、下列“谦辞”“敬辞”的用法不正确的一一项是( )
A.李雷拿着毕业论文对他的导师说:“请您斧正。”
B.李雷在学术会议上发言:“以上所说是我个人的一孔之见,仅供大家参考。”
C.朋友送李雷一本畅销小说,李雷高兴地说:“我一定会好好惠存。”
D.李雷向朋友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说:“这是舍弟舍妹。 ”
4、下列选项中,对句子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运用对比、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洞庭湖湖光山色变化无穷,为下文具体写洞庭湖一阴一晴的景象埋下伏笔。
B.“衔远山,吞长江”运用比拟、对偶的修辞手法,赋予洞庭湖以生命和气势,把“远山”“长江”和洞庭湖写得活灵活现,构成一幅生动的画卷。
C.“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把洞庭湖一动一静时的光影色态写得十分生动形象,给人以美感。
D.“薄暮冥冥,虎啸猿啼”是实写之景,渲染出一种悲凉凄惨的氛围,烘托了登楼者的伤感之情。
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甲文:《公输》选段:(从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乙文:《吕氏春秋•去私》 墨者有钜子腹口(tūn),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腹口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黄享>不可不行墨子之法。”不许惠王,而遂杀之。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1】用“/”划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先生之年长矣
【2】解释下列句子加横线词的含义。
⑴公输盘不说( )
⑵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
⑶伤人者刑 ( )
⑷ 王虽为之赐 ( )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不许惠王,而遂杀之。 时人莫之许也
B. 其子杀人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C. 先生之年长矣,非有他子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D. 此所以禁杀伤人也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4】将下列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⑵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5】补写对联:下面是根据甲文内容和人物形象写出的上联,请结合乙文内容和人物形象写出下联。
上联:子墨子止楚攻宋,勇敢无畏。
下联:
6、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请自选角度赏析这首诗的颔联。
【2】本诗的作者被贬官多年,回京路上怀想往事,展望未来,心绪难平中又不乏刚健昂扬之气。这种复杂的情绪是通过哪些意象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7、小秦同学在《艾青诗选》中挑选了《吹号者》(选段)作为朗诵脚本,并与小淮同学展开讨论。
我们的吹号者/以生命所给与他的鼓舞,
一面奔跑,一面吹出了那/短促的,急迫的,激.昂.的在死亡之前决不中止的冲锋号
那声音高过了一切/又比一切都美丽
小秦:我觉得诗中“激昂的”一词可以换成“低沉的”,这样能体现吹号者内心的沉痛, 你觉得呢?
小淮:(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秦:我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你,“在死亡之前决不中止的冲锋号”一句的重音应该怎么处理呢?
小淮:(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文默写。(8分)
(1)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2)半卷红旗临易水, 。(李贺《雁门太守行》)
(3)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借来日重逢的喜悦来衬托今日孤寂的句子是。
“ , 。”
(4)我国古代诗歌中,有不少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如“ .
”(《行路难》)抒发李白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
, ”(《登飞来峰》)表达王安石在政治上高
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给生命以温暖,为理想而躬行
——清华大学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演讲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①八月的清华园,“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今天,我们在一个特殊的时期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一场特别的研究生开学典礼。由于疫情原因,部分同学不能来到校园参加典礼,但无论身在何处,你们同步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900多名2020级研究生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
②2020年将成为人类历史的分水岭。新冠肺炎疫情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冲击,也使在座或不在座的同学们,经受了考验,确立了人生努力的新方向。同时,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社会的温暖,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年的责任担当。
③你们中的黄一洋同学,用镜头记录了武汉普通市民疫情期间的生活和基层的抗疫行动,你们中来自埃塞俄比亚的穆勒同学,把他在大学任教的数月工资捐献出来用于疫情防控。
④我相信,因为疫情,你们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切的体悟。无论处于何种境况、经历怎样的悲欢,生命都值得倾尽全力去珍惜、去关怀、去守护。中文里“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人类正是在患难与共、守望相助中走出蒙昧、走向文明。
⑤读懂生命意义,需要涵养关爱他人、心念苍生的情怀。《周易》有言,“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之间最可宝贵的就是生命。生命无价,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每个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的生命历程。在这个意义上讲,人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也必须善待、尊重他人的生命。危机和困厄往往会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更多思考,并提醒人们丧钟为我们每一个人而鸣。那些孤寂时的问候、苦难中的援手、寒夜里的灯火,让生命得到慰藉,使人间充满真情。
⑥促进经济繁荣、创造丰厚财富固然是社会发展的应有目标,崇尚公平正义、建设温暖人间更应该是文明进步的根本表现。美好的社会不应该出现“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凄凉景象,而应充分关注和保障弱者的权益,筑“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美好的社会,应该让每个人都能分享发展成果,都能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⑦每个人的理想都需要得到尊重和鼓励,但是不同的理想体现了不同的人生追求和人生境界。“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对那些立志奉献社会、服务大众的人来说,心之所向必以天下为先。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袁隆平,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农学专业大学生。1960年,30岁的袁隆平亲历了缺吃少穿的苦难,下决心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他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数十年如一日守望在田间地头,践行他心中最美的“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成就理想决不能坐而论道,也不能脚不沾泥,必须俯下身子、沉下心去,在长期的摸爬滚打中历练成长。成就理想决不是朝夕之功,也不会一帆风顺,必须日积跬步、躬行不辍。“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⑧同学们,古人崇尚“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追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们要永葆心念苍生的情怀,坚守公平正义的价值,确立兼济天下的志向,给生命以温暖,为理想而躬行!
⑨“清”代表纯洁、安详的生命晶格,“华”代表茂盛、希望的生命状态。秋日的清华园充满绚烂的生命色彩。我相信,美丽的清华园会因你们而更加精彩,你们的青春足迹也一定将为清华园所铭记!
(有删减)
在一次以“理想”为主题的班会课上,班长为大家分享了《给生命以温暖,为理想而躬行》这篇演讲词。阅读后完成以下任务。
(1)结合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说说题目“给生命以温暖,为理想而躬行”的含义。
(2)演讲是一种社会活动,是公共场合的一种宣传形式。要用观念、感情、事例、理论来打动听众,征服听众。演讲稿有以下特点:要有针对性(考虑听众需要、注意场合)、要有逻辑性(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也要有感情色彩(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这篇演讲稿是如何体现以上特点的,选择一点来谈即可。
写作提示:选择一个特点思路清晰,有理有据;字数120字左右。
10、阅读《爱读书 读好书 善读书》,完成下面小题。
爱读书 读好书 善读书
①“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由此可见,广大青少年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②近年来,全民阅读蔚然成风。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达到81.6%,较2020年提升了0.3个百分点。从广袤乡村到繁华城市,从内陆边疆到沿海地区,大街小巷,书香渐浓。
③获取信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培养思维能力……阅读的好处不胜枚举。无论是作为生活乐趣,还是人生追求,无论是对于个人的成长进步,还是对于广大青少年提升素养,阅读都十分重要。
④广大青少年要养成阅读习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向青少年推荐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符合认知规律的优秀出版物;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推出“你阅读我买单”“最美读书声”等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陪伴孩子读书,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显性教育和潜移默化中,在文化浸润和熏陶感染中,青少年日益沉浸阅读,持续涵养精神世界。
⑤全社会也要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从百姓书屋、自助图书馆、24小时书店等新型阅读空间陆续走进生活,到完善农村书屋、实现图书通借通还,构建覆盖城乡的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再到举办市民课堂、名家讲堂等文化活动,形成品牌特色。近年来,全民阅读的产品丰富性、资源共享度、设施便利化、服务多样性不断提升,推动引导人们真正把学习作为爱好和生活方式,养成深度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让随时阅读、手不释卷成为可能。
⑥不管在城市还是乡村,日常生活中,时常能看见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们专注阅读的动人场景,这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随着全民阅读的深入推进,未来,相信这样令人动容的场景会越来越多,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将成为更多人的共同选择。
(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5月12日,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第①段有何作用?
【3】文章第④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生活中,在课外阅读方面你有哪些好的读书方法?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两种并说明理由。
11、 相忘
张丽钧
①慕名去峨眉山访猴。
②走完长得不可思议的山路,终于看到前面人头攒动,知道那便是猴子出没的地带了。
③早买好了数包猴食,捏在手里,预备作为见面礼的。看到一只肥硕得像熊的猴子,高傲地从我的一个同伴那里取走了食物,不由心中发急。遂学了当地人的口音,唤猴子来食。这招儿还真灵,一只又小又肥像皮球一样的猴子听得我唤,犹犹豫豫地朝这边走来。我连忙讨好地将手中的猴食捧了过去。猴子灵敏地将纸包取走,急不可待地撕开了看,像是要检验我所进贡的食品的优劣。还好,它总算满意了,开始美美地享用。它离我那么近,吃相又有趣,我不由蹲下身子,想看得更仔细些。不想,它居然腾地跳动起来,威胁地冲我挥了一下手臂,“嗖”地逃掉了。我扫兴地站起身,心里埋怨这只猴子莫名其妙!导游在一边笑着问我:你是不是看它的眼睛了?我说:它不让人看吗?导游说:它对人的眼神很敏感的,它看你可以,但只要你和它对视,即便你是出于善意,也会惹得它生疑——它以为你不会平白无故地看它,看它,就是冒犯它的第一步。
④原来,峨眉山的猴子是看不得的。
⑤突然想起母亲的野鸽子的事。那时,我家有一个不小的院子,院子北头有一个水龙头,水龙头旁边的低洼处总是积存着一些水。有两只脖颈生着绿羽毛的野鸽子,习惯了在树上高歌之后不定期这里饮水。
⑥那年暑假,我回家探望母亲。第一次看到两只好看的野鸽子在那么近的地方从容地低头啄水、仰脖咽水,感到特别惊喜,不由想靠近它们一点,再靠近它们一点。终于,它们觉察出了我的靠近,“忒儿”地飞走了。那之后的三四天,野鸽子都没有出现。母亲说:看你把野鸽子给吓着了,要不人家天天都来这里喝水的。我听了,心中生出些歉疚。那是母亲的小伴儿呢,就因为我吓着了“人家”,“人家”就不肯光顾了。后来又听到梢头有了“咕咕咕——咕”的歌唱声。母亲说:一会儿准来喝水!果然,两只野鸽子唱累了,双双栖在我家院子里,从容地喝水。我端着个簸箕,正要去倒垃圾,看到眼前的一幕,不敢动了。母亲笑着接过我手中的簸箕,说:你看着!说完,端着簸箕径直走到院子里去了。她走过两只野鸽子身边的时候,它们好像没有察觉,继续低头啄水、仰脖咽水。等母亲倒完垃圾回到屋里,我迎上去,低声问她:你比我上次离它们近多了,它们怎么不害怕?母亲笑笑说:你要假装没有看见它们,忘了它们的存在,这样,它们就不怕你了。
⑦我想,大概在猴子和野鸽子的眼里,我的眼神是不值得信赖的。
⑧其实,大自然怀抱中的动物们原本活得多么好。它实在不需要你或恶或善的注视。如果你爱它,就不要拘禁它,折磨它,也不要挖空心思地想保护它,爱抚它。千百年来,它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繁衍生息,活得快活惬意,它不需要你为它的冷暖操心,更不需要你为它投食喂水。
⑨峨眉山猴子一身的赘肉, 是对游客畸形好奇心的无声挞伐。真的大自然饿不死一只猴子,但争先恐后的投食却扭曲了一只猴子的形象。
⑩如果你真心爱它们,那就请你“忘了它们的存在”吧,因为它们最美好的祈愿,就是与你相忘。
【1】文中记叙了“我”两次与动物接触的经历,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
【2】自选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等母亲倒完垃圾回到屋里,我迎上去低声问她,你比我上次离它们近多了,它们怎么不害怕?
【3】第⑦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如果你真心爱它们,那就请你‘忘了它们的存在’吧。”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纷繁的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体会,总是不乏或幸福、或愉快、或舒适的甜蜜感受。
请以 “几分甜蜜在心头” 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