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人说:“洋务运动因战争而兴起,又因战争而宣告失败”。这两场战争分别指( )
A.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B. 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C. 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畅聊中“那个元旦”指的是( )
A.1911
B.1913
C.1912
D.1927
3、下列事件与辛亥革命发生在同一年的是( )
A. 黄花岗起义 B. 浙皖起义 C. 萍浏醴起义 D. 镇南关起义
4、“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与这句诗的寓意最为贴切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一二九运动的爆发 B.红军长征胜利会师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5、从太平天国进军路线看.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
A.金田一永安一武昌一南京
B.金田一武昌一永安一南京
C.金田一永安一南京一武昌
D.金田一南京一永安一武昌
6、(题文)高科技“863”计划的实施,我国载人飞船已三次成功进入太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国家的标志是( )
A. 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
B. 1980年第一枚洲际导弹试验成功
C.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D. 2003年神舟五号成功升空和返回地面
7、1978年我国思想理论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次大讨论的实质是( )
A.系统纠正“文革”的“左”倾错误
B.“两个凡是”的延续
C.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
D.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
8、“它是国共两党43天艰苦谈判的结果,它是全国人民寄于和平希望的依靠,而它却成为国民党拖延时间,准备内战随时可以撕碎的一纸空文。”这里的“它”是指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双十协定”
9、历史线索是观念化了的历史链条,它是由产生重大事件或者历史转折的年份贯穿的历史链条。下列年份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发展历程中,更具标志意义的是
A. 1860年
B. 1894年
C. 1917年
D. 1949年
10、“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的文化启蒙运动。”这次“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A.《新青年》 B.《资政新篇》 C.《狂人日记》 D.《革命军》
11、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两者的共同作用是( )
A.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
B.实现了土地公有的目标
C.加快了解放战争的进程
D.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12、重庆谈判中,中国共产党代表主动就联合政府等问题予以让步,同意撤出海南岛等8个解放区的军队。这表明( )
A.中国共产党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B.国民党为发动内战尽量争取时间
C.中国共产党的实力与国民党存在差距
D.解放区军民粉碎了国民党军全面进攻
13、2019年4月23日庆祝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在青岛举行。下面有关人民海军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人民海军成立于新中国成立前夕
B.新中国成立后组建了第二炮兵部队
C.我国自行研制了导弹驱逐舰充实海军
D.90年代后,海军已发展成多兵种部队
14、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A. 亚马孙河--古埃及--金字塔
B. 两河流域--古巴比伦--《十二铜表法》
C. 印度河、恒河--古印度—种姓制度
D. 黄河、长江--中国—楔形文字
15、他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特级战斗英雄,在弹药用尽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为了战斗的胜利,他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捐躯。“他”是
A.黄继光
B.杨根思
C.邱少云
D.罗盛教
16、引发下表所示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变化的原因是( )
时间 | 1894年 | 1900年 |
列强在华设厂总数 | 80家 | 933家 |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协定关税
C.增开汉口等十处为通商口
D.清政府鼓励兴办工矿企业
17、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于
A.九一八事变
B.柳条湖事件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8、下列选项中,属于改革开放前出现的现象是
A. 讲究营养均衡,吃绿色食品
B. 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
C. 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开私人汽车出行的人占了一定的比例
D. 人们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
19、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美国思想家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十九岁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各行各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杜威所述的这场运动的直接结果是
A.取消了“二十一条”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北洋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D.国共合作实现
20、邓小平说:“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下列属于经济特区的是
A.上海 B.南京 C.深圳 D.北京
21、在老师指导下,某历史小组围绕“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探索”这一主题进行探究。下图是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探究,同学们绘制了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示意图,请你帮助他们在图中方框内填上未完成部分的内容。
22、背景:在党的组织和推动下,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________。
23、鸦片战争后,签订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24、《_____________》使英国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等,《_____________》使外国商船和军舰获得了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25、下列言语出自哪位历史人物之口
(1)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2)事已至此,义不独生,誓与全舰将士共存亡
(3)“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26、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_____发动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1927年10月,毛泽东在_____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7、1956年,我国对农业采取_____________形式,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标志着______________制度的确立。
28、1992年党的十四大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形成了以___________为中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29、1895年,日本通过签订____________,获得了在中国开设工厂的权利。
30、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______________;1956年_______(会议)的召开,开启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31、综合探究题。
中共十九大吹响了全党全国人民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军的集结号。
(1)说说“中国梦”提出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实现中国梦提出了什么奋斗目标?
(3)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里的中国道路指的是什么?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中国梦”两者有何关联?
(5)列举我国构建开放型新体制的具体表现(至少举2例)。
32、“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现民族独立梦,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什么?为此,在中共十四大上确立了什么方针,有什么意义?
(3)国家统一,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20年前的12月20日回归祖国的是什么地方?它的回归有什么意义?
33、请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了中国未来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以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贯穿始终,即依托先进的科技寻求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追求“理性的繁荣”,“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也就是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的发展。
请回答:
(1)请写出“一五”计划的起止时间。
(2)列举“一五”期间取得的重大建设成就。(至少三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