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四幅图所包含的一些信息与声现象都有联系。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静止的乒乓球被正在发声的音叉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B.图乙:敲击编钟时,若用力越大,编钟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越高
C.图丙:医生使用听诊器为病人诊断,主要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D.图丁:在强噪声环境中,工人需要佩戴耳罩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老师在教室内讲课没有回声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的振动停止,声音就立即消失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指音调高
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次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3、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面判断错误的是( )
A.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快
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
C.在10s~20s内,甲同学速度为10m/s
D.在0~15s内,两同学的平均速度相等
4、以下活动中,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
B.将发声的手机置于密闭瓶内抽气
C.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和慢划
D.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
5、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图所示是江涛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该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熔化,后液化
B.先升华,后凝华
C.先汽化,后液化
D.先汽化,后凝固
6、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处观察到紫光
B.乙图中,鞋店的地板上放一块靠墙的平面镜,顾客脚在镜中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
C.丙图中,太阳光经过大气层时发生折射,人们观察落日时,太阳实际位置在图中A处
D.丁图中,用易拉罐做成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蜡烛烛焰的倒立实像
7、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说法是( )
A.甲图中,趴桌上的同学可以听到轻敲桌子的声音,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B.乙图中,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可以探究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C.丙图中,放在发声喇叭前的烛焰会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D.丁图中,禁止汽车鸣笛是为了在声源处阻断噪声的产生
8、在清扫卫生的时候,同学们经常要把椅子搬到桌面上,已知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00g,那么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你所搬的椅子质量的是( )
A.50g
B.500g
C.5kg
D.50kg
9、如图所示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
B.图乙中,凹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C.图丙中,人们看到的“鱼”是实像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但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在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宋家辉在男子400米栏预赛中跑出50秒45小组第一的成绩。如图所示,这是他在比赛时冲刺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宋家辉在比赛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
B.猎豹奔跑速度可达,比宋家辉比赛时的平均速度小
C.观众是通过“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式判断运动快慢的
D.裁判员是通过“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式判断运动快慢的
11、小珠拿起一张公交卡,如图所示,关于它的相关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公交卡宽约5cm
B.公交卡长约15dm
C.公交卡质量约700g
D.公交卡质量约0.7mg
12、在学校参与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下列措施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
A.在窗户上安装双层玻璃
B.在学校路段树立禁鸣标志
C.在学校周围种植树
D.在学校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13、“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应该保护好自己的眼睛。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爱眼日设立的宗旨是希望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要预防近视,珍爱光明。下列关于近视眼成因及其矫正图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4、在飞机旁边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耳罩的作用是( )
A.防止噪声的产生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防止风吹到头部
15、2023年10月26日,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在火箭上升过程中,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运载火箭
B.发射中心
C.地面
D.太阳
16、关于声的利用,下列实例中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
A.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病情
B.超声波清洗眼镜
C.蝙蝠是依靠超声波回声定位来判断障碍物的位置
D.利用探伤仪给金属工件探伤
17、小雪利用休息日骑自行车旅行,经历不同的路段,有不同的速度,她将自己的部分路程﹣时间的关系绘制成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段的运动速度是50m/s
B.乙段骑行了500m
C.丙段的运动速度最快
D.丁段的骑行时间为250s
18、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如下图,迄今已发现一百多颗脉冲星,工程首席设计师南仁东被誉为“中国天眼之父”。下列对“中国天眼”的相关物理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中国天眼”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凹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B.“中国天眼”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C.“中国天眼”的作用就相当于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D.“中国天眼”的作用就相当于凸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19、如图所示,在收割工作中,联合收割机和运输谷物的车辆以同样快 慢、向相同方向前进。如果说运输车内所装的谷物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联合收割机司机
B.空中下落的谷物
C.前方田里的庄稼
D.天空飘着的白云
20、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5∶2,密度之比是2∶3,则两种物质的体积比是( )
A.15∶4
B.3∶5
C.5∶3
D.5∶4
21、如图1和2,是一束光分别经过甲、乙两个透镜后的光路图,图中虚线表示透镜的主光轴。图3是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 )
A.甲对光有会聚作用,是凹透镜
B.乙对光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
C.矫正远视眼的镜片和甲对光的偏折作用相同
D.矫正远视眼的镜片和乙对光的偏折作用相同
22、下列四个情景中,包含的物态变化属于凝华的是( )
A.冰雪消融
B.湿衣服被太阳晒干
C.玻璃上出现冰花
D.雾绕群峰
23、关于公式,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对于不同的物质,m越大,ρ越大
B.对于同种物质,ρ与V成反比
C.对于同种物质,ρ与m成正比
D.对于同种物质,m与V成正比
24、“埙”是我国最古老的闭口吹奏乐器,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力吹埙,可提高音调
B.埙声主要是由埙内空气振动产生
C.改变按住的小孔目的是改变音色
D.区别埙和其他乐器的声音主要靠音调
25、交通法规定汽车应该礼让行人。在遇到紧急情况刹车时不易停住,这是因为汽车具有______,刹车时在水平方向上______(“受平衡力”、“受非平衡力”或“不受力”)选填。
26、如图是小义同学用一个纸条所做的模拟实验,可以模拟____的形成,认识物与像关于平面镜的_____关系。
27、最新一次全国24省市学生视力监测结果表明:8万多初中生,视力不良率达50.72%,近视率为44.2%。如图所示,能大致表示近视眼形成的光路示意图是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图;矫正近视眼应佩带___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片。
28、在人与山之间有一条铁路穿过,当一列火车刚好行驶在人与山之间时拉响汽笛。人看见汽笛冒出的白烟后1s听到汽笛声(忽略光传播的时间);又经过1.2s听到从山反射回来的声音,则人与山相距________m。
29、用超声波清洗牙齿,是利用声可以传递 . 在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时,一般会伴有 的产生.
30、一杯水,老师上课时喝去一半,则剩下半杯水的质量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体积为1m3的水全部凝固成冰后,体积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m3。
31、如图所示,杠杆AC(刻度均匀,不计杠杆重)可绕支点O自由转动,在B点挂一重为G的物体.为使杠杆平衡,应在杠杆上的______点施加一个作用力,才能使作用力最小,该最小作用力F=______
32、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后半程的路程是BC段的距离,下列能得出后半程运动时间的方案是:_____(选填“甲”、“乙”或“丙”)。
甲方案:让小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同时开始计时,到B点停止计时
乙方案: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同时开始计时,到C点停止计时
丙方案:用小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到C点的时间减去甲方案中测得的时间
33、公共汽车公司为了保证人们上下车时的安全,在无人售票车上安装了“车载监控器”,如图所示是该装置的示意图,图中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凸透镜成______(选填“实”或“虚”)像。汽车前大灯的位置安装较低,当车灯发出的光照到路面上的障碍物时,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障碍物形成的影子较长,司机容易发现。
34、一百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不断地探索研究组成原子的更小微粒.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________;1909年,卢瑟福发现了________;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了________;1964年,盖尔曼提出了________的设想.
35、(1)如图甲所示,为某实验小组进行的“某物质的凝固特点”的实验图像。
①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为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②该物质凝固过程总共需要______min,第15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③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试管内冰的质量将______(选填“增多”、“减小”或“不变”),不考虑与空气的热传递;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①如图甲,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该成像原理工作;
②如图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出现蜡烛的像,而人眼在图中A处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看才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③如图丙,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眼镜的镜片,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的镜片可用于矫正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36、小明将要上高中了,他爸爸给他买了一辆自行车,自行车的相关数据见下表:
车架材料 | 车架材料体积/ cm2 | 车架质量/kg | 整车质量/kg |
碳纤维 | 2500 | 4.5 | 10 |
(1)碳纤维的密度是多少?
(2)若小明的体重为500N,当小明在水平路面上水平向前骑行时,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25cm2,则骑行时自行车对路面的压强是多少?(g=10N/kg)
37、小丽在国庆放假期间骑自行车去广州动物园。去动物园的整个过程分为两段,第一段是长为4km,速度为8m/s。第二段长为2km,她的速度为4m/s。求小丽:
(1)第一段行驶的时间;
(2)全程的平均速度。
38、动物保护组织成员测量出某种野生动物在水平沙地上站立时留下的一个脚印的面积250cm2 (四只脚的面积相等),深度为1.8cm,并对该沙地进行抗压实验,发现在沙子上放上2kg的圆柱体,底面积为10 cm2时,深度和野生动物脚印一样求
(1)野生动物对该沙地的压强为多少?
(2)野生动物的质量为多少(g=10N / kg)
39、如图所示是一正在匀速上浮的潜水艇,请作出潜水艇所受浮力和重力的示意图。
40、用撬棍向上向下都能撬起石头,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最小动力的示意图,并标出动力臂L.
41、如图所示,一物块重,浸没入水中静止时拉力为
,请画出物块受力示意图。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