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采撷(jié) 赭色(zhě) 煨熟(wèi) 不胜玫举
B.偌大(ruò) 小觑(xù) 麦秸(jí) 叹为观止
C.官饷(xiǎng) 咂摸(zā) 文绉绉(zhōu) 川流不息
D.迁徙(xí) 蹼状脚(pú) 旋涡(xuán) 好大喜功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
A.夙遭闵凶 而刘夙婴疾病
B.刑人如恐不胜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C.匹夫不可夺志也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D.愿陛下矜悯愚诚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西湖大学将为解决多年来困扰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蹚路,为更多高校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所刚刚获批设立的大学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可以让施一公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的职务,担任全职校长?可以吸引年事已高的杨振宁先生担任校董会名誉主席?可以吸引诺贝尔奖获得者戴维·巴尔的摩等一大批教育与科技的领军人物鼎力加盟?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高等学校——西湖大学,16日举办校董会第一次会议,吸引了各方的高度关注。
关注中蕴含期待。开展前沿基础科学研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回答着创新驱动发展这一时代考题;集合众多“千人计划”学者、打造集国际经验与中国特色于一身的高等学府,回应着“双一流”建设的教育课题;乘着民办教育东风、获得国家重点支持,探索民办教育的发展路径……可以说,西湖大学的成立既顺应了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大势,也探索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多元路径,更契合着整个社会对创新的更高需求。
“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定位,彰显了这所学校的卓尔不群。与过去我国不少高校盲目追求“大而全”不同,西湖大学将避免走“跑马圈地”、盲目追求规模和数量扩张的老路,以博士研究生培养起步,聚焦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成果转化,从理学、工学和医学三门学科类做起。古人说,“致广大而尽精微”,先精先微,方可至广至大。坚持将优势与特色最大化,坚持内涵发展、注重质量提升,西湖大学的定位,为更好发挥高等教育人才与智力支撑作用奠定了基础。
“以制度为基础,按规则办事,给校长最大的治校空间,给教师最大的治学自由”,校董事会主席钱颖一如此寄语。与以往的高等教育改革不同,西湖大学的成立彰显出不同的改革路径,从民办高校切入,能够在借鉴公立高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发挥新型大学机制灵活的优势,从而更好地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创新理念转化为教学与科研成果。探索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动高校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厘清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边界……西湖大学的一系列制度创新,将为解决多年来困扰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蹚路,为更多高校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提供借鉴和参考。
天下事,唯有教育一事,与责任、温度、使命、情怀系得最紧、最密。西湖大学从筹备到建立的过程,倾注着党和政府对教育念兹在兹的关心,也展示着科学家群体报效祖国、立德树人的满腔热忱。西湖大学首任校长施一公在刚回国时就说“我回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育人”,在竞聘演讲时更是直言“人生为一件大事而来,西湖大学就是我生命中的这件大事”。副校长许田教授辞去了耶鲁大学的终身教职,相信“这是一个可以一起奋斗和实现梦想的事情”。西湖大学从成立开始,就饱含家国情怀,承载复兴梦想,寄托殷殷期待,“有可能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之路上的一座灯塔”。期待西湖大学能够破解深层次难题,激活高等教育的一池春水。
西湖大学恰如一面镜子,映射出我国高等教育在新时代焕发的生机与活力,也映照着我国高校向世界一流迈进的坚实脚步。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每一项改革举措都行之不易,只有审慎推进,方能行稳致远。用施一公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今后的路道阻且长,但我们坚信,未来,我们终将不辱使命!
《 人民日报 》(______)年04月18日 05 版)
【1】下列关于“西湖大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湖大学是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民办高等学校。
B. 西湖大学开展前言基础科学研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契合整个社会对创新的更高要求。
C. 西湖大学卓尔不群,坚持内涵发展、注重质量提升。
D. 西湖大学只开设理学、工学和医学三门学科,“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总体介绍西湖大学与其他高校不同并且为更多高校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提供借鉴和参考。
B. 第二段列举施一公、杨振宁、戴维·巴尔的摩等人物是为了突出西湖大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C. 西湖大学的成立因为顺应了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所以也探索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多元路径。
D. 西湖大学的制度创新,将为解决多年来困扰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蹚路,为更多高校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提供借鉴和参考。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湖大学准确的办学定位,党和政府对教育的关心以及校领导的满腔热忱使西湖大学破解深层次难题,激活高等教育的一池春水。
B. 更好地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创新理念转化为教学与科研成果,是西湖大学的使命担当。
C. 西湖大学的成立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在新时代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D. 新成立的西湖大学未来发展可能面临挫折和困难。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不吸取经验教训就会重蹈覆辙,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2)在《过秦论》中贾谊指出秦的过失即灭亡的原因在于“________”。
(3)《种树郭橐驼传》最后一句“________ ”直接点出写作本文的真正意图。
(4)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以“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经验教训。
(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士遭受排挤的社会现实。
(3)贾谊在《过秦论》中交代陈涉的身份,说他不过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是被迁戍边的兵卒。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风之积也不厚,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⑶若夫乘天地之正,______,以游无穷者。
⑷_______,形影相吊。
⑸________,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⑹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
⑺天姥连天向天横,______。
⑻_________,迷花倚石忽已暝。
⑼忽魂悸以魄动,_______。
⑽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慨叹世人投机取巧、任意胡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借善飞的鸟和善攀爬的猿来反衬蜀道之高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经·氓》中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如果强调空想不如学习,可以引用《劝学》中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的主旨句是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选读里的表现孔子启发式教学方式而能举一反三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论语》选读里写孔子站在水边慨叹时光易逝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当仁不让,勇于担当楚国政治引路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3)杜甫《蜀相》中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和自身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在一起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渔家傲
苏轼
千古龙蟠并虎踞,从公一吊兴亡处。渺渺斜风吹细雨,芳草渡,江南父老留公住。
公驾飞车凌彩雾,红鸾骖乘青鸾驭。却讶此洲名白鹭,非吾侣,翩然欲下还飞去。
【注】元丰七年(1084年)八月,苏轼自黄州赴汝州途中,经过金陵,恰逢江宁知府王胜之调任,因作此词送别。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陵有“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之誉,“千古”一词指金陵曾是数代帝王的都城,呼应下句的“兴亡处”。
B.“斜风”“细雨”之景物描摹富有意境。“留”字则写出百姓在蒙蒙细雨中送别王胜之的难舍难分之情。
C.下阕写王胜之因为调任离开金陵时,驾着飞车穿越云霞,以鸾鸟为陪乘,一路凌风驭虚,词人想象大胆。
D.词中关于水乡风物的景致描写没有泛化,类型化,词人眼中的现实风景,带有鲜明的人物活动的印记。
【2】这首词写离别之情既有寻常之笔,亦有“戏谑的语言,轻灵的笔意”,请结合词作具体内容赏析。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赵王张敖以为郎中。汉七年,高祖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是时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赵王曰:“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赵王啮指出血曰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虫出公等奈何言是毋复出口矣于是贯高等曰王长者不倍德卒私相与谋弑上。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于是赵午等皆自杀,唯贯高就系。是时汉下诏书:“赵有敢随王者罪三族。”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自髡钳,称王家奴。贯高事明白,赵王敖得出,废出宣平侯,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叔为汉中守十余年。后数岁,叔坐法失官。梁孝王使人杀故吴相袁盎。景帝召田叔案梁,具得其事,还报。景帝曰:“梁有之乎?”叔对曰:“死罪!有之。”上曰:“其事安在?”田叔曰:“上毋以梁事为也。”上曰:“何也?”曰:“今梁王不伏诛,是汉法不行也;如其伏法,而太后【注】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也。”景帝大贤之,以为鲁相。鲁相初到,民自言相,讼王取其财物百余人。田叔取其渠率二十人,各答五十,余各搏二十,怒之曰:“王非若主邪?何自敢言若主!”鲁王闻之大惭,发中府钱,使相偿之。相曰:“王自夺之,使相偿之,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相毋与偿之。”于是王乃尽偿之。数年,叔以官卒,鲁以百金祠,少子仁不受也,曰:“不以百金伤先人名。”
(节选自《史记·田叔列传》,有删改)
【注】梁孝王刘武是窦太后的小儿子,很受宠爱。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赵王啮指出血/曰/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虫出/公等奈何言是/毋复出口矣/于是贯高等曰/王长者/不倍德/
B.赵王啮指出血/曰/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虫出/公等奈何言是/毋复出口矣/于是贯高等曰/王长者/不倍德/
C.赵王啮指出血/曰/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虫出/公等奈何言/是毋复出口矣/于是贯高等曰/王长者/不倍德/
D.赵王啮指出血/曰/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虫出公等/奈何言是/毋复出口矣/于是贯高等曰/王长者/不倍德/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王是西汉分封的异姓王,西汉推行郡县制时又推行封国制,称“郡国并行制”。
B.赭衣是囚衣,因以赤土染成赭色而得名,又指囚犯;“赭衣塞路”形容罪犯很多。
C.渠率即“渠帅”,首领,统治阶级称武装反抗者的首领或部落酋长,也泛指魁首。
D.卒是指大夫死亡,唐以后则用作“死”的通称;文中的“以官卒”是指因公殉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田叔临危不惧,忠心维护赵王。赵王张敖的赵午、贯高等臣子谋划造反失败,田叔不惧朝廷“罪三族”的诏令,以家奴的身份跟随赵王来到了长安。
B.田叔才能卓著,受到高祖称赞。赵王冤情得雪,被释放出狱时,向朝廷推荐了田叔等人,田叔得到召见,交谈后高祖认为田叔是汉廷臣子中最优秀的。
C.田叔审查案件,替汉景帝着想。田叔调查清楚了梁孝王暗杀袁盎案件的事实,却站在皇上的角度劝说景帝不要再过问梁王的事情,得到了景帝的赏识。
D.田叔担任鲁相,巧谏鲁王偿钱。鲁国百姓找田叔指责鲁王,田叔责罚了他们并批评说这是毁谤君主,鲁王听说后非常惭愧,最终将钱尽数偿还给百姓。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
(2)王自夺之,使相偿之,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相毋与偿之。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陈蕃,汝南平舆人也。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后迁为乐安太守,拜尚书,为太傅。
(范晔《后汉书·陈蕃传》,有删改)
材料二:近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根据不同的学段制定了“整理与收纳”“家庭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日常生活劳动”等学段目标,并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
古有陈蕃立志扫除天下,不事一室,终成大业;而今劳动教育进入教育部课程标准。对于陈蕃的“扫天下”和教育部提倡“事一室”的日常劳动,作为新时代青年,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