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莆田2025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相较于享誉中外的佛教圣地九华山,紫蓬山似乎名不见经传,但谁又能想到,历史上,它曾是淮军将领的摇篮。

    ②奥运冠军李宁对体育产业化的一番言论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各俱乐部负责人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③余恕诚先生是中国诗学研究学者,先生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主攻中国古代文学,真可谓学富五车,汗牛充栋

    ④学者黄仁宇爱读古书,他的《万历十五年》在叙事中论古讽今,注重历史学著作的社会效益和经世致用的价值。

    ⑤山城人喜欢在悠闲的喝茶时光中,津津乐道地谈论着“学区房”“养老金”“反腐败”等和生活联系紧密的话题。

    ⑥有流程表当然好,但这流程是提前定好的,展会中难免会遇到突发情况,这时就不能胶柱鼓瑟,要适时作调整。

    A. ①③④   B. ②③⑤   C. ②⑤⑥   D. ①④⑥

  • 2、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   )

    A.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诗人,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与历史剧《亨利四世》等。

    B.《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典籍,“论”指“论纂(编纂)”,“语”指言论,其编辑者是孔子及其弟子。

    C.王勃,字子安,唐代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 “初唐四杰”。 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数量、质量都堪称一时之最。

    D.王羲之,字逸少,西晋琅琊临沂人,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与其子并称“二少”。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工智能作为新兴科技,在极大促进生产力的同时,也为人类劳动带来了新的机遇,人类劳动将发生根本的变革。

    首先,智能机器的出现使人逐渐摆脱繁杂的脑力劳动。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机械力逐渐取代了人力,体力劳动的机械化由此学始。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则开始了脑力劳动的机械化。换句话说,一般的机器使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智能机器则逐渐取代了人的一些脑力劳动,比如大量的数据计算,语音与物体的识别等。这些重复、冗杂的脑力劳动使人感到乏味,厌倦,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用智能机器取代人来从事这些工作,在减少人为错误的同时又使人抽身而出去从事更具创造性的工作。

    其次,人工智能不断突破人类脑力劳动的局限,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人工智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人类为弥补自身能力不足而制造的工具。人在自然面前具有很多的局限性,就像弗洛姆从发生学角度给人下的定义,他认为:“人类可以说是在进化的过程中,其本能的适应力达到最低的时候出现的。”人的视觉,听觉,嗅觉不够灵敏,跑得不够快,手臂也不算有力,但正因为如此,人为了生存,开始制造工具来弥补这些不足。一般说来,之前的工具几乎都是人手的延伸,而人工智能则开始了人脑的扩展。人工智能正在不断突破人类脑力劳动的局限,比如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准确进行大数据的运算,这对人脑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同时,人工智能也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光凭人脑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完成的工作,人工智能可能只需要几分钟或者几秒钟就能完成。

    最后,人工智能的发展扩大了人类劳动的疆域。人工智能正在不断推进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使这种探索向纵深发展。比如说,一方面智能机器人的诞生,使得对外太空探索的范围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智能机器人可以在外太空常驻,从而更精细地对外太空进行分析与探测。由于人工智能的发展,一些新的劳动领域出现了。比如智能系统发明出来,就必然要求配备相应的系统维护、更新与监管人员。也就是说,人工智能正在不断扩大人类的活动范围,凸显人类在劳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的劳动相比仅仅信息化、自动化的非智能时代,具有根本的不同。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的劳动将会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在非智能时代,劳动的机械化实则是人的机械化,表面上人从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但同时却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人的劳动变得空洞、乏味,没有内容,是人在配合机器,成为机器的一部分,而不是人控制机器。后来自动化,信息化带来的人的脑力劳动的增加也并没有改变这一现实。人依然是自动化机械世界中被分工固定住的存在物,大多数非体力劳动也呈现出机械化,程式化,模式化的样态。而智能机器被赋予人的智能,这可以说是机器的人化。如果说人的机械化是对人的否定,那么机械的人化就是对人的否定的再否定,使人重新确立自身的主体地位。在人工智能时代,基本上那些机械化、程式化,使人片面发展的脑体劳动都能够被智能机器取代,从这些片面劳动中解放出来的人将有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进行创造性劳动。到那时,劳动者和他的整个劳动过程之间将建立一种有机统一的联系。

    (摘编自生蕾《论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劳动的解放》)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因为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为人类劳动带来了新的机遇。

    B.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工智能取代了人类重复的,缺乏能动性的脑力劳动。

    C.在某种程度上,工具的诞生和人类弥补自身的局限性以适应生存环境有关。

    D.随着人工智能的出现和不断发展,人类在劳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才真正得以确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了“总一分一总”的论证结构,本论部分从三个层面论述了人工智能的意义。

    B.文章采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来阐明论点,增强了说服力。

    C.文章引用弗洛姆的发生学理论论证了人工智能对脑体劳动局限性的突破。

    D.文末提出展望: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和其劳动过程之间的联系将会更和谐统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脑力劳动的机械化将使人类有更好的技术和更多的时间去从事创造性活动。

    B.人工智能促使新的劳动领域出现,因此也将有效缓解较多国家存在的就业压力。

    C.智能机器人的诞生,将促进人类对外太空及其他未知世界研究的长足进步。

    D.机械化进程具有两面性,它解放了人类的身体,同时也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同时,六国士人也不敢拉弓报仇。贾谊《过秦论》中“ 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恕”,并阐述为“__________________”。

    (3)《屈原列传》中,表现屈原描述的是平常事物,但它的旨趣极大,列举的虽是近事,表达的意思却很深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春江花月夜》中用流霜,白沙等意象写出月色迷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5)《〈老子〉四章》中指出,人们做事常常是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了,即“ _________”,如果能做到“______________”,就不会失败。

    (6)《将进酒》中,突出表现诗人对富贵奢华生活的鄙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用典是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陆游《书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通过檀道济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

    (2)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明确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错误的做法,表现出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

    (3)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认为,想保全树木的天性,须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间闪耀着“呵护和放手都是爱”的思辨色彩。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古人善于用典。在《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暗含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两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3)《将进酒》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和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陶渊明在描述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的蓬勃景象后,流露出对大自然的欣羡之情以及岁暮无成的慨叹。

    (2)孔子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批评了《庄子·齐物论》中消极的生命观。

    (3)在《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_”中两个明亮的意象描绘了月下洞庭湖表里澄澈的优美景象。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节选)》中表现出自己看到时光易逝,担心国君易老,昏聩误国,保守落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夸张地写出秦蜀两地被崇山峻岭阻挡,不可逾越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在《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悼念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一体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海潮》中通过互文见义,写到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笛曲和采菱歌声,展现出一幅百姓安乐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姜夔《扬州慢》中,“___________”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情景交融,运用对比,“___________”实写反衬战争洗劫后,今日扬州的荒凉景象,令人感叹。

    (6)《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对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盛景阔大幽远境界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游《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刘宋名将檀道济典明志,而大志落空,揽镜自照,却是皓首皤皤。两相比照,满是悲怆。

    (2)李商隐的《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所表现的是阴阳冷暖、明珠美玉,境界虽殊,而怅恨如一。

    (3)《燕歌行》用边塞的阴惨景象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凄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郡圃春晚  

    北宋·韩琦

    溶溶春水满方塘,栏槛风微落蕊香。

    尽日杨花飞又歇,有时林鸟见还藏。

    沉疴不为闲来减,流景知从静处长。

    欲战万愁无酒力,可堪三月去堂堂

    【注】韩琦一生以天下为己任,这是诗人晚年闲置相州时的作品。堂堂:公然地。毫无顾及地。

    【1】前两联描写出了怎样的画面?有何用意?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万愁的内涵。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叶李,杭州人。少有奇质,从学于太学博士义乌施南学,补京学生。会贾似道复入相,益骄肆自,创置公田关子,其法病民甚,中外毋敢指议。李乃伏阙上书,攻似道,其略曰:“三光舛错,宰执之。似道缪司台鼎,变乱纪纲,毒害生灵。”似道大怒,嗾其党诬李僭用金饰斋匾,锻炼成狱,窜漳州

    至元十四年,世祖命御史大夫相威行台江南,且求遗逸,以李姓名上。即授浙西道儒学提举。李闻命,欲遁去,而使者致丞相安童书,有云先生在宋以忠言谠论著称简在帝心今授以五品秩士君子当隐见随时其尚悉心以报殊遇李乃幡然,既至京师,召见披香殿。

    时各道儒司,悉以旷官罢,李因奏曰:“臣钦睹先帝诏书,当创业时,军务繁夥,尚招致士类。今陛下混一区宇, 偃武修文,可不作养人才,以弘治道?各道儒学提举及郡教授,实风化所系,不宜罢。请复立提举司,专提调学官,课诸生,讲明治道,而上其成才者于太学,以备录用。”可其奏。

    是时,乃颜叛北边,诏李庭出师讨之,而将校多用国人,逡巡退却。李密启曰:“兵贵奇,不贵众,临敌当以计取。彼既亲昵,谁肯尽力?徒费陛下粮饷,四方转输甚劳。臣请用汉军列前步战,而联大车断其后,以示死斗。彼尝我,必不设备,我以大众踣之,无不胜矣。”帝以其谋谕将帅,师果奏捷。

    时淮、浙饥馑,谷价腾踊,李奏免江淮租税之半,运湖广、江西粮十七万石至镇江,以赈饥民。世祖欲伐交趾,李曰:“军旅一兴,费巨万,今山路险巇,深入敌境,万一蹉跌,非所以威示远人也。”乃止。未几,卒,年五十一。李自奉甚俭。尝戒其子曰:“吾世业儒,甘贫约,汝曹其清慎自持,勿增吾过。”

    (节选自《元史·叶李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贾似道复入相,益骄肆自           颛:专擅

    B.三光舛错,宰执之              愆:罪过,过失

    C.彼尝我,必不设备              玩:玩弄

    D.军旅一兴,费巨万              縻:耗费,浪费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云/先生在宋/以忠言谠论著称/简在帝心/今授以五品秩/士君子当隐见随时/其尚悉心/以报殊遇/

    B.有云先生/在宋以忠言/谠论著称/简在帝心/今授以五品秩/士君子当隐见/随时其尚/悉心以报殊遇/

    C.有云/先生在宋/以忠言谠论著称/简在帝心/今授以五品秩士/君子当隐见/随时其尚/悉心以报殊遇/

    D.有云先生/在宋以忠言/谠论著称/简在帝心/今授以五品秩士/君子当隐见随时/其尚悉心/以报殊遇/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学,汉武帝时期开始设立在京师的教育机构,为中央官学与最高学府,以后各朝多有沿革。

    B.世祖,是皇帝庙号之一。一般作为断代史开创者,或者该王朝承上启下的有为君主的特定庙号。

    C.江南,多指长江以南的地区,曾被称为“吴越”,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富有伸缩性的地域概念。

    D.京师,本指天子所居之地,后世常用它代指国都或朝廷,也可指驻扎在京畿地区的卫戍部队。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叶李不畏权贵,弹劾当朝宰相。他出于对朝廷的忠心,即便对贾似道这样炙手可热的高官,也直言上奏,大胆揭发对方败坏法纪、荼毒百姓之罪。

    B.叶李富于见识,建议重视人才。当各道儒司被撤销之时,他及时上奏,以先帝的治国方略来说明招纳儒士、储备人才的重要性,建议复立提举司。

    C.叶李颇有谋略,深谙用兵之道。他认为将校多与叛军亲近,奋勇不足,不如趁叛军不设防,请求步军在前,联车结队断后,用死战的决心鼓舞士气。

    D.叶李关心百姓,减轻民众负担。因为淮浙年成不好,他向朝廷请求减免半数租税,调拨粮食赈济饥民,认为皇帝如果征讨交趾会加重灾区的负担。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似道大怒,嗾其党诬李僭用金饰斋匾,锻炼成狱,窜漳州。

    (2)吾世业儒,甘贫约,汝曹其清慎自持,勿增吾过。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坚持道不变、志不改,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二十大报告》

    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

    ——《二十大报告》

    自信才能自强,自我革命是自身还存在问题和不足。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