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凉山彝族自治州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三模)语文试卷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B.“宣德二年”中的“宣德”是年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

    C.古汉语中的“明年”与现代汉语中的“明年”都是指“今年的后一年”,古今意思一样。

    D.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菽就是豆。

  • 2、填入下面一段话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四叔一知道,就皱一皱眉,道:“这不好。恐怕她是逃出来的。” ________ 此后大约十几天,大家正已渐渐忘却了先前的事,……

    A.她诚然是逃出来的,这推想不多久就证实了。

    B.这推想不多久就证实了,她诚然是逃出来的。

    C.她诚然是逃出来的,不多久,这推想就证实了。

    D.不多久,这推想就证实了,她诚然是逃出来的。

  • 3、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yán) 皮(gǔn) 腥(hūn)

    B. 油(kāi) 约(qiè) 绸(kǎo)

    C. (lǒu) 堂(nòng)  密(zhěn)

    D. (shuì)  忪(xīng)  米(xiān)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他做事认真,待人诚挚,在生活和工作中,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巨大的人格力量,感动和引导着周围的人们。

    B.央视《大国工匠》系列节目反响巨大,工匠们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发了人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

    C.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好一派美丽的夜景。

    D.扎进基层医疗的工作里,虽然没有三级医院的“997”模式,但“片医”们的日子也并不轻松。

  • 5、据说,有一位诗人,他每写成一首诗,都要读给不识字的老婆婆听,直到对方听懂为止,这位诗人是( )

    A.杜甫

    B.白居易

    C.张籍

    D.元稹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给贼道歉

    张令

    半夜时分,老王听到羊叫声,便叫醒儿子一块儿去看,结果看到一个贼正把羊使劲儿往 羊圈外拉。老王艮气愤,拿了一条绳子冲出去。那贼作势要跑,被绳索套住了脖子。老王的儿 子也很配合,他从正面扑上去,将一块臭得可以灭蚊子的抹布塞进那贼的嘴里,然后两人一起 将贼捆结实了,吊在院子里的大槐树上。

    忙完了,儿子喘着粗气问:“现在咋办,报警吧?”

    老王沉吟着说:“这是大事儿,先去问问你二叔吧。”

    二叔是村里的会计,听完老王儿子的叙述,打着哈欠睁开眼,说:“报警报警,关他娘的 十几年,看他还敢偷不!”话刚从嘴里溜出来,觉得有些不妥,忙补充说:“要不,先去问问村 主任?”

    三人一起去了村主任家。村主任听完情况汇报,点了支烟,待烟抽得差不多了,才翻了 下眼皮儿,说:“这件事有些棘手,老王啊,你也快50的人了,你看清了,那人真是个偷羊贼?”

    老王说:“肯定是贼,我看见他时,他正把羊往外拖呢!”

    村主任说:“你家的羊,不是一只没少吗?你一叫,他不是撒腿就逃吗?你还追上去把人 家给逮住,还拿绳子套人家的脖子,还拿抹布塞人家的嘴巴,还把人家吊到槐树上。你还来找 领导告状哩……你这不是多事吗?你大声叫喊‘抓贼’,吓吓他,让他逃了,不就什么事也没了?”

    会计在一边儿琢磨着村主任的话,心里暗叫了一声“坏事了”,皮球似的从椅子上弹了起 来,说:“我的亲哥咧,主任说得有道理,咱回家把那贼放了吧。”

    老王的儿子在一边嘟囔:“不是说要警吗?”

    村主任从鼻孔里哼出一声,说:“报警?他又没偷着羊,就算定了罪,也判不了刑,关不 了几天,一放人.你也不想想,狗急了还会跳墙呢。真要是将贼惹毛了,别说你家,你二叔 家,恐怕咱村都难得安宁了……”

    ⑪会计听出了村主任的意思,主任真正的担Y是最后那没有说出来的半句话:“我这村主任, 怕也干不长了吧? ”所以会计接腔说:“还不知道那贼是单干还是团伙,搞不好,他的兄弟还在 外面埋伏着……我听说有个村抓了一个盗瓜贼,瞎拳乱脚将人打个半死,后来,那村的井被人 投了药,全村大半人家都中毒了,还闹出了人命哩……”

    ⑫老王一听,脊梁骨上顿时冒出冷汗来,闷了半天,问了一句:“那咋办呢?”

    ⑬村主任说:“咋办?你现在人也抓了,你说咋办?”

    ⑭会计在一旁出主意:“快啥也别说了,咱赶紧回家把人放了吧。”

    ⑮村主任又说:“你将人家绑了吊树上半天,手脚都已经麻了吧,你以为你想放人就放人 了?”

    ⑯老王一愣,又像木桩一样栽在地上,不敢动弹了。

    ⑰会计在一边附和着说:“是哩是哩,都绑半天了,受了不少苦,你将人放了,说个好话, 道个歉吧。”

    ⑱老王无语,想这两个“村官”都这么说,肯定是自己办错事了,心里那个悔啊,悔得肠 子都青了 : “你说就这俩破羊,值几个钱哩,现在闯大祸了吧!”

    ⑲村主任又冷哼了一声,说:“你放了人,你的羊还在圈里吧,你就不怕人家改天再来偷, 如果偷不着,在你家门外放把火……”

    ⑳会计想想也对,对老王说:“不光要放人,要道歉,最好把你家那俩羊也让他牵走,省得 人家回头再找你麻烦。”

    (选自《微型小说月报》2016年第9期)

    1下面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准确的两项是

    A. 小说中的老王和阿Q—样,是一个愚昧无知又善良淳朴的国民形象,作者对他的态度是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B. 小说的⑦段,对村主任的语言描写中,连用了五个“还”,形象地表明了村主任对老王 抓贼的不以为然。

    C. 会计对抓贼一事前后态度变化极大,一方面表明他是个出尔反尔的人,另一方面说明他 最担忧的是贼会报复老王及村里人。

    D. 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跌宕起伏。⑪段中会计的话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为小说结尾给贼道 歉做了铺垫。

    E. 小说中,两位村官一心为民,在他们的关怀和指点下,老王终于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 错误.•他的鲁莽抓贼,将会给自己和村里人带来麻烦。

    2本文的结尾耐人寻味,请作简要分析。

    3你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请结合文本,阐述你的理由。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刿论战》中,针对国君将衣食与百姓分享的做法,曹刿作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评价。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琵琶女出场设伏,也与下文“终岁不闻丝竹声”遥相呼应。两人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相似遭遇产生了情感共鸣。

    (3)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夫妻久别重逢后“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

  • 8、默写《惯于长夜过春时》一诗。

  • 9、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诗人清高孤傲、质性自然、与世俗不和的性格,这是诗人辞官归隐的根本原因。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桂棹兮兰桨,__________________。渺渺兮予怀,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2)苟以天下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洵《六国论》)

    (3)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物之汶汶者乎?(《楚辞·渔父》)

    (4)____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__________________,化为狼与豺。(李白《蜀道难》)

    (5)__________________,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__________________,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写女子的家人对女子这段婚约不了解甚至冷嘲热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反问手法,表明作者对秦统治者极尽搜刮而又极端不珍惜的愤慨。

    (3)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 ”一句与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相通之处;这首词中的“______________”与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都写到了古代羌族的一种乐器。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题清溪图

    俞紫芝

    弄水亭前千万景,登临不忍空回。水轻墨澹写蓬莱。莫教世眼,容易洗尘埃。

    收去雨昏都不见,展时还似云开。先生高趣更多才。人人尽道,小杜却重来。

    【注】①俞紫芝:浙江金华人,笃信佛教,得其心法。②弄水亭:据《名胜志》载,池州府南门外有弄水亭,为唐杜牧所建。杜牧《题池州弄水亭》诗有“弄水亭前溪,飐滟翠绡舞”句。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开头两句,说明了弄水亭前的景象万千令人流连忘返,交代了画家作画的缘起。

    B.“水轻墨澹”既指出了水墨调和作画的笔法,又能让人真切体味到画面蕴含的意境。

    C.“莫教世眼”两句颇具禅意,意在劝诫莫以世俗之眼观画,否则会令画作蒙尘染垢。

    D.篇末宕开笔触,由写画转至写人,将画家与杜牧相提并论,表达出词人的由衷赞美。

    【2】本词在表现画作的精妙时着重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请简要说明。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洪彦升,字仲达,饶州乐平人。登第调常熟尉奉母之官既至前尉欲申期三月以规荐而中分奉入彦升处憎舍却奉不纳如约始交印历郴州判官,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彦升尝辟广西经略府,或称其才,擢提举常平。御史中丞石公弼荐新提举广西学事幸义可御史,及陛辞,适与同日,徽宗两留之,遂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彦升孤立,任言贲阗五年,论:“蔡京再居元宰,假绍述之名,一切更张,败坏先朝法度,朋奸误国,公私因弊。既已上印,而偃蹇都城,上凭眷顾之恩,中怀跋扈之志。愿早赐英断,遣之出京。”“何执中缘潜邸之旧,德薄位尊,当轴处中,殊不事事,见利忘义,唯货殖是图。愿解其机政,以全晩节。”“吕惠卿与张怀素厚善,序其所注《般若心经》云‘我遇公为黄石之师。’且张良师黄石之策,为汉祖定天下,惠卿安得辄以为比?”他如邓洵仁、蔡薿、刘拯、李孝称、许光凝、许几、盛章、李、任熙明之流,皆条摭其过,一不为回隐。

    右仆射张商英与给事中刘嗣明争曲直,事下御史。彦升蔽罪商英,商英去。又累疏言郭天信以谈命进用,交结窜斥;因请禁士大夫毋语命术,毋习释教。先是,诏诸道监司具法令未备,若未便于民者,久而弗上。彦升言:“吏狃于势,随时俯仰,不能上承德音,因缘为奸者众。有因追科而欲害熙宁保伍之法,因身丁而故摇崇宁学校之政,省事原情,当有劝沮。宜遣官编汇,辨其邪正,以行赏罚。”皆从之。迁给事中。尝谒告一日,而张商英复官之旨经门下,言者以为顾避封驳,出知滁州。寻加右文殿修撰,进徽猷阁持制,知吉州。久之,知潭州,未行,卒,年六十三。赠太中大夫。

    (节选自《宋史·洪彦升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A.登第/调常熟尉/奉母之官/既至/前尉欲申期三月以规荐/而中分奉入/彦升处僧舍/却奉不纳/如约/始交印/

    B.登第/调常熟尉/奉母之官/既至前尉/欲申期三月/以规荐而中分奉入/彦升处/僧舍却奉不纳/如约/始交印

    C.登第/调常熟尉/奉母之官/既至/前尉欲申期三月/以规荐而中分奉入/彦升处僧舍/却奉不纳/如约始/交印/

    D.登第/调常熟尉/奉母之官/既至前尉/欲申期三月以规荐/而中分奉入/彦升处僧舍却奉/不纳/如约/始交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绍述,特指宋哲宗时对宋神宗所实行的新法的继承,后来也泛指继承。

    B.潜邸,又称潜龙邸,指皇帝即位前的住所,有时借指太子尚未即位。

    C.保伍,古代百姓五家为伍,又立保相统摄,“保伍”泛称基层管理制度。

    D.封驳,大臣指出皇帝敕令中存在的错讹失误之后退还回去拒不执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洪彦升为人谨慎,拒绝不劳而获。他带着母亲奔赴任职之地,在尽孝的同时又为国尽忠,而且能够宽待前任,给别人提供方便却不收取好处。

    B.洪彦升孤高特立,数次指责权奸。他在担任御史的时候,从不回避隐瞒权臣的过错,特别是蔡京和何执中,败坏朝纲,结党营私,唯利是图。

    C.洪彦升不信邪说,敢于明断是非。当某些官员发生争执的时候,他不怕得罪人,明确归责;又多次上书说明某人用不正当手段获得朝廷重用。

    D.洪彦升关心时政,主张赏罚分明。他深知社会积弊太久是因为官场中胡乱作为的人多,在戴罪官员重新被起用的时候,他故意请假以示避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当轴处中,殊不事事,见利忘义,唯货殖是图。

    (2)使狃于势,随时俯仰,不能上承德音,因缘为奸者众。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上海到北京,坐飞机约3个小时,坐高铁约4个半小时。上海一所大学的医学生江夏,用9天时间,坐了80多趟公交车,途经1000多个公交站,走过18个城市,终于实现了从上海搭公交到北京的梦想。期间他遇到了不少困难,原计划6天的行程延长为9天。一路上他得到了许多陌生人的无私帮助,这也坚定了江夏做一名好医生的想法,并决定备考研究生,他说想做一个能发挥专长去帮助别人的人。

    江夏的别样进京引发热议。不少人认为,这9天的别样进京旅途会成为学生本人难忘的记忆,从成长角度看,这段历程是一种有价值的人生体验。

    作为即将毕业的高中生,你如何看待过程体验与成长的关系?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