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树增在《1901》一书中评论某个条约时指出:最要害的条款,是外国有权在中国领土上驻军和中国将要支付的巨额赔偿。这个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人民日报的一位老编辑动情地说:“35年前我参与编辑的这张报纸,把改革开放的春雷送到了共和国希望的田野上。”这张报纸应是
A.
B.
C.
D.
3、“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这首歌广为传唱的历史时期是( )
A. 辛革命时期 B. 北伐争时期 C. 五四运动时期 D. 新文化运动时
4、1949年9月,为筹备建立新中国而召开的会议是( )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5、当红军接近桥头时,敌军放火阴挡。勇士们不顾一切地冲进火焰中,衣服帽子烧着了,眉毛头发也着了。他们顾不得这些,只是向前猛冲。经过激烈决战,将敌人完全打垮,控制了泸定桥,保证了红军主图迅速渡过大渡河。与上述材料描述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百团大战 B. 北伐战争 C. 辽沈战役 D. 长征
6、下图反映的是我国社会习俗的变化,它主要表明( )
A.平等观念逐渐形成
B.等级观念已彻底废除
C.封建帝制已被推翻
D.民主共和制度已建立
7、如果某班委会决定办期以“纪念孙中山”为主题的黑板报,同学们提供以下资料,不能采用的是。
A. 兴中会的成立
B. 《国闻报》的创办
C. 同盟会的成立
D. “三民主义”的意义
8、下图浮雕所示的起义点燃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一一太平天国运动。这场起义的地点位于
A.大泽乡 B.金田村 C.武昌 D.永安
9、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终结的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0、“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这体现了北京学生( )
A.对自由平等的追求
B.强烈的爱国情怀
C.根本改造社会的勇气
D.对马克思主义的关注
11、“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材料总结了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重大失误是
A.新中国成立初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D.三大改造
12、2021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北京2022年冬奥会筹办工作汇报会时强调,要“把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贯穿筹办工作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重点强调了
A.新发展理念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13、时人议论,洪、杨聚众起事于南粤,遂祸及连省,荼毒天下,世人有称其“洪杨之乱。”该事件指的是( )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4、1979年6月,邓小平在听取了安徽省委书记万里汇报包产到户的问题后说:“不要争论,你就这么干下去就行了,就实事求是干下去。”7月中旬,邓小平又亲自到安徽视察,考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情况,用行动表明了自己对于“包产到户”的态度。可见,农村改革在全国推开的原因是
A.小岗村农民的努力
B.决策层的肯定与支持
C.广大农村的愿望
D.农村生产力的解放
15、某网站为纪念“百日维新”117周年展开了大讨论,下面观点不正确的是( )
A.戊戌变法期间在位的清朝皇帝是不愿做“亡国之君”的光绪帝
B.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C.戊戌变法最终失败,戊戌六君子被杀害
D.戊戌变法的目的是为了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
16、在我国近代的反侵略抗争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与下表中爱国将领英勇事迹相关的战争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7、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政治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A.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18、以下是关于抗日战争时期一场战役的图片及介绍,据此你认为该战役是( )
时间:1937年9月 参战部队:八路军一一五师 战果:歼敌一千余人 历史地位: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
A.百团大战
B.武汉会战
C.平型关大捷
D.淞沪会战
19、2014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讨论了
A. 计划建设问题
B. 依法治国问题
C. 特区建设问题
D. 宪法修订问题
20、漫画可形象艺术地反映历史。下列漫画《三代赶集》最能体现的是
A.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
B.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
C.人民生活习惯的变化
D.科技水平的发展变化
21、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____________(地点)、湖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____________(地点)。
22、开展游击战:根据地军民在____________的领导下,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干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组织各方力量,展开群众性的人民____________战争。
23、由________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形势严峻,清政府任命的钦差大臣________成功收复了新疆。
24、1875年,清政府任命______ 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历时一年半,终于收复了除伊犁之外的新疆;1895年,清政府任命______为钦差大臣,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
25、1875年,清政府任命力主收复新疆的______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在直隶总督李鸿章的倡议下,清政府筹建新式海军,到19世纪80年代多支海军初步建成,其中以______规模最大。
26、指出下列表述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
(2)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彻底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
(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重点发展轻工业。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
(4)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包括农业、交通运输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
27、根据提示,列举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近代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2)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我国近代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
28、1956一1976年,我国的社会主义探索遭遇挫折,同时也取得巨大成就。我国于( )年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70年第一颗( )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29、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奉行__________政策;如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__________的外交布局。
30、新中国建立后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涌现出一批批的杰出人物,根据下列描述分别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对应人物的姓名。
(1)“宁愿自己牺牲,决不暴露目标,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为了中朝人民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履行了自己入党申请书中这一誓言的人物是____
(2)“党的好干部”“治沙于兰考”的是____
(3)他是“感动中国”的人物,是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家,这位科学家是____
(4)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家,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____
(5)大庆油田工人,以他为代表的那种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他是____
31、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体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集体出行,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宣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中共一大于何年何月召开?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2)中共二大的最低纲领是什么?
(3)中共的诞生促进了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哪次是顶峰?
32、在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请你根据学习的史实,回答都取得了哪三项成就?并分析一下,能够取得这些成就原因是什么?
33、近代百年,风云变幻,国共两党各显风流,书写了那个时代最厚重的历史篇章。
(兄弟齐心)共图伟业,力挽狂澜!
(1)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建立?
(2)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后的第一个成果是建立黄埔军校,黄埔军校的建立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3)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共同携手合作的战争有哪些?
(同室操戈)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国共两党之间发生的战争是什么?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哪一事件?
(制胜之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陈毅曾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5)依据上面信息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国民党的原因是什么?
(6)通过以上对国共两党关系的探究,你能获得什么感悟?
34、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饱经忧患的屈辱史,也是一部坚强不屈的抗争与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运动包罗孔多,但大致而言,其核心或主导的东西可以归为二端:(一)在这个过程中所建立的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二)创置于科技、文化、教育方面的诸种近代设施。正是这几个方面的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观念变化,构成了近代化一小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他们认为,中国要生存、要强大,应该而且也只能像日本那样维新变法,学习西方。1895年春,1300多名举人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
——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材料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
材料四 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更加迫切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开拓了前进的道路。
——毛泽东
(1)据材料一回答,哪些内容“构成了近代化一小步”?这些内容在客观上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中“新的救国之道”指的是什么?“公车上书”对于“探索新的救国之道”起了什么作用。
(3)“创立民国”的主张通过哪一事件得以实现的?这一历史事件有何影响?
(4)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为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开拓了前进的道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