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孔乙己》选自小说集《呐喊》。
B. 《愚公移山》。作者是列子,“子”在这里的意思是对人的尊称,譬如,老子,孔子,韩非子,以及宋代的朱熹也被后世称为“朱子”。
C. “且焉置土石 ”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这两句中的“焉”都是兼词,意思是“在哪里”。
D. 胸中有丘壑,下笔自是汪洋恣肆,比如曹操观沧海则会吟唱“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毛泽东观雪景则发出“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慨叹!
2、请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
A.《沁园春·雪》的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词中写到“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其中“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B.《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主要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九三年》等。
C.“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或抒发情怀抱负,或阐述某些观点。《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都属于“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D.“千里共婵娟”里的“婵娟”指月亮。月亮的别称还有“玉兔”“嫦娥”等。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
B.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C. 垃圾广告、恶意插件、暴力游戏和八卦新闻等充斥着互联网,令网民不厌其烦。
D. “共享充电宝”、“ 初心”等词语从众多网络新词中脱颖而出,获评2017年度十大新词语。
4、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潮汛xùn 阴晦##dot## huǐ 愧赧nǎn 牡蛎##dot## lì 根深蒂固tí
B.栈桥zhàn 脚踝luò 恣睢zì 啰唣zào 五行缺土háng
C.嘟囔nang 眺望tiào 恁地nèn 诓骗kuāng 孜孜不倦zī
D.煞白shà 豢养juàn 省得xǐng 朴刀pū 箪食壶浆dān
5、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
范文正公守邠州①,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②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③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敛④棺椁(下葬的物品)皆所未具。公怃然⑤,即彻⑥宴席,厚赒给⑦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选自《范仲淹罢宴》)
【注释】①邠(bīn)州:古州名,在今陕西境内。②缞绖(cuī dié):丧服,这里指穿着丧服。③亟(jí):急迫地。④赗(fèng)敛:下葬入殓的衣服。⑤怃(wǔ)然:形容失望的样子。⑥彻:同“撤”,撤去。⑦赒(zhōu)给:救济。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先天下之忧而忧 ( )
(2)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 )
【2】下列句子与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不求甚解
B.然则何时而乐耶 怏怏不乐
C.公亟令询之 鸿鹄之志
D.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 率性而为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进亦忧,退亦忧。
赗敛棺椁皆所未具
【4】【甲】文以“情”贯穿全文,既写了迁客骚人的情,又写了古仁人的情。请问: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情各是什么?作者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什么?
【5】从【乙】文中摘录出最能体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思想的有关词句。
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939年,周恩来在浙江绍兴题词:“勿忘鉴湖女侠之遗风,望为我越东儿女争光!”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写中秋时节菊花已谢、秋色明净,营造出萧瑟肃杀的氛围。
B.“四面歌残”既喻指国家四面受敌的困境,也暗指作者婚姻陷入窘境。
C.末句引用白居易“青衫湿”的典故,抒发知音难觅的悲伤苦闷之情。
D.全词基调高昂,语言刚健,真切反映出词人参加革命前的矛盾心情。
【2】秋瑾自号鉴湖女侠,其身上的“侠”在本词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7、班级将开展以“走进小说天地”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任务。
(1)班级准备举办“小说知识竞赛”,如果你是策划人,请你补全活动步骤。
步骤一:主持人讲话(致开场白);
步骤二:______;
步骤三:______;
步骤四:老师总结。
(2)在班级活动中,同学们就读小说和学习进行了争论,请结合阅读体验,参与讨论,补全对话。
九年级面临着中考的压力,学习时间紧,任务重,读小说浪费时间和精力,还是多做些题目更有好处! |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______ |
8、 古诗文默写。
(1)孔子要求人们对落后的态度:______ 。(《论语》十则)
(2)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3)征蓬出汉塞, !(王维《使至塞上》)
(4)《愚公移山》中愚公坚信山能被移走的原因是“_______, , ”
(5)默写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 。
, 。
9、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风 筝
王安忆
①风筝或许是永远挣不断线的。
②天下的母亲都爱操心,我妈妈是天下母亲中最爱操心的。在她眼里,儿女全是还没孵出蛋壳的鸡,她必须永远孵着我们。
③妈妈时常辅导我们功课,尤其是算术。她不希望我们去搞文科,而要我们搞理工科。她明白理工科的基础,在小学里便是算术了。
④有一次,临近大考,她辅导我“换算”。她一定要问我“1丈等于多少米”,我说:“老师只要我们知道1米等于多少市尺就行了。”可是,妈妈说:“万一有一道题目是1丈等于多少米,你怎么办呢?”她的逻辑是对的,我想不出任何道理来反驳,于是只能跳脚了。
⑤其实,她辅导我语文恐怕更合适一些,可她并不辅导,只管制我读书。第一次看《红楼梦》是在我小学四年级,妈妈把那些不适于我读的地方全部用胶布贴了起来,反弄得我好奇难熬,千方百计想要知道那胶布后面写的是什么。
⑥后来,我和姐姐先后去插队,终于离开了家。可我们却像风筝,飞得再高,线还牢牢地牵在妈妈手里,她时刻注意我们的动向。后来,我到了一个地区级文工团拉大提琴,妈妈凡是路过那里,总要下车住几天。有一次,我告诉她,我们去了一个水利工地演出,那里有一座大理山,有许多大理石。妈妈便说:“这是个散文的意念,你可以写一篇散文。”这时候,我已年过二十,大局已定,身无所长,半路出家学的大提琴终不成器。妈妈在我们身上寄托的理工之梦早已破灭,又见我一人在外,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反倒生出许多无事烦恼,便这么劝我了。之后,我闲来无事,写成了一篇散文,不料想这成了我第一篇印成铅字的作品,给了我一个当作家的妄想。
⑦然后,我便开始舞文弄墨,每一篇东西必须妈妈过目,然后根据她的意见修正,才能寄往各编辑部,再次聆听编辑的意见,再次修正。她比编辑严格得多,意见提得极其具体、细微。我常有不同意之处,可是总不如她合乎逻辑,讲不清楚,于是又只好跳脚了。
⑧然后,我去了北京讲习所,风筝的线仍然牵在她手里,每一篇东西总是先寄给她看。不过,与先前不同的是,妈妈同意让我听了编辑部的意见以后,再考虑她的意见。这时,我如同闸门打开,写得飞快,一篇连一篇,她实在有些应接不暇了。终于有一天,她紧接一封谈意见的信后又来了一封信,表示撤销前封信,随我去了。风筝断了线,没头没脑地飞了起来,抑或能飞上天,抑或一头栽了下来,不过,风筝自己也无须有什么怨言了。
⑨长大以后,说话行事,人家总夸:"你爸爸妈妈教养得好。"有所不满,总说:"给你爸爸妈妈宠坏了。"似乎,对于我们,自己是一点功绩也没有的。或许也对。小时候,我喜欢画画,画的画也颇说得过去,老师总说:"和你姐姐一点不像。"可无奈大人要我学外语,请来教师,每周上3次英语课。只能敷衍应付。到了末了,连敷衍也敷衍不下去了,只得停了课。如今,我每周两次,心甘情愿地挤半小时汽车,前往文化宫学习英语,苦不堪言地与衰退的记忆力做着搏斗,不由想,假如当年父母对我拳棒相加,也许这会儿早能看懂原版著作了。再一想,假如当年,大人听顺我的志趣,或许现在也能画几笔了。倒是这样似管非管,似不管非不管,弄出了个写小说的梦。想来想去,儿女总是父母的作品。他们管也罢,不管也罢,都是他们的作品。
风筝或许是永远挣不断线的。
(摘自《读者》2013年第2期,有删改)
【1】通读选文,概括和妈妈有关的故事情节。
【2】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
(1)在她眼里,儿女全是还没孵出蛋壳的鸡,她必须永远孵着我们。
(2)风筝或许是永远挣不断线的。
【3】“想来想去,儿女总是父母的作品。他们管也罢,不管也罢,都是他们的作品。”请结合你的理解与生活实际,说说你的看法。
【4】文章的标题是“风筝”,有人认为文中没有写到风筝,不如把它改成“我和母亲二三事”,你觉得可以吗?为什么?
10、换个角度看人生,你的生活也很美
①泰戈尔说:“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反而说它欺骗了我们。”
②诚如斯言,你的人生是顺还是不顺,生活是美好还是糟糕,全在于看问题的角度。我们很多的烦恼,就是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造成的。
③举个例子,面前有两种橘子,一种大而酸,一种小而甜,拿到大的人会抱怨太酸,而拿到甜的人则会嫌弃太小。
④如果换个角度想一想:酸橘子虽酸但很大,而小橘子虽小却很甜,心理不就平衡了吗?其实,面对生活中的一些不完美、不如意,只要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待,就能发现另一面的美好。
⑤许多时候,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可以改变面对人生的心态。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你会发现生活原来也是那么的美好。
⑥有人问一个盲人:“你一定很痛苦吧,你看不见这个美好的世界。”
⑦“不!”盲人回答道,“我很幸福,和聋人相比,我能听到鸟儿愉快地歌唱;和哑巴相比,我能表达自己心中所想。虽然我看不见,但我可以用心感受这个美好的世界!”
⑧盲人之所以感觉不到痛苦,是因为他能从另一个角度发现自己所拥有的美好,并将它们放大。
⑨西方有一句谚语说得好:“纵声欢唱的人会把灾祸和不幸吓走。”也就是说,面对灾祸和不幸,我们必须乐观和坚强。如果能够换个角度看问题,生活也就充满了希望和快乐。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不必纠结于自己的某些缺失,也不用为了自己曾犯的错误懊恼。因为在漫漫人生中,除了有一扇通向成功的门,还会有一扇通往光明的窗。
⑩实践证明,换个角度看问题,你就能乐观自信地舒展眉头,面对一切;而如果你一味地只看问题的负面,就可能一直郁郁寡欢,一事无成。
⑪有个老太太,她的两个女儿长大后,一个嫁给卖伞的,一个嫁给卖鞋的。她整天坐在路口哭,被人称为“哭婆婆”。
⑫一天,一位禅师路过,问其缘由。老太太告诉禅师:每当天晴的时候,就想起了卖伞女儿的伞会卖不出去,因此伤心而哭;而每当天下雨的时候,又想起卖鞋女儿的鞋一定不好卖,因此也伤心落泪。
⑬禅师说:下雨的时候,你要想卖伞女儿的生意好;天晴的时候,你要想卖鞋的女儿卖得好,这样你就高兴了。
⑭禅师的一番话,让老太太顿悟。从此,街头便有了一个总是乐呵呵的“笑婆婆”。
⑮有些人之所以烦恼,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思维的固化和错误的比较。
⑯人生一世,总免不了磕磕碰碰、起起落落,虽有荆棘,却不失美好。
⑰面对那些不如意的事,我们如果能够换个角度去看,就不会为战场失败、商场失手、情场失意而萎靡不振;也不会为名利加身、赞誉四起而得意忘形,从而让自己心情舒畅、生活精彩!
⑱有很多人固然默默无闻地生活在平凡之中,但在平凡的岗位一样可以创造不平凡的自我。学会换角度看问题的人,生活自然会变得越来越好。
【1】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
A.本文作者发表的观点是:换个角度看人生,你的生活也很美。
B.作者在③④两段列举生活中选择橘子后不同心态的事例引出论点,同时,也是将它作为事实论据在证明论点。
C.文章列举“哭婆婆”变“笑婆婆”的故事告诉我们:烦恼有时候来自于思维的固化和错误的比较。
D.全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既摆事实又讲道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请为本文第⑰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3】文中说“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你会发现生活原来也是那么的美好”,你是否也有这样的体会呢?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一些春天
①有一年的春天,我因为脊椎侧弯没有得到完全矫正,再加上长时间久坐,经常腰背疼得坐立难安。因别人介绍认识了家在重机厂的李医生,便下定决心好好治疗。每天下了班就开车到重机厂李医生家。刚好是三月,风暖起来,花开成片,如同有人。在泼洒颜料一般,醉人的酒红,少女明艳的桃红,婴儿般纯净的粉白,这边染一块,那边染一块。
②到李医生家,要经过农大门口一条笔直的路,两旁种满重瓣晚樱,这个时节,花团锦簇,触目惊心。一直以来,我总是回避从这里经过,农大总是提醒我心里的疼痛,让我想起弟弟,想起他在这里生活的岁月。
③我的弟弟,曾在这里学习,后来,他得了癌症,发现时已是晚期,治疗了半年多,还是离开了。弟弟开始治疗也是在三月。爸爸的朋友在医院对面有一套小房子,弟弟暂时住在这里,我每天下了班过去。
④弟弟每天接受治疗,结束了便到房子里休息。同龄人比较少,大概他也比较无聊。姑妈说每次我来的时候,是弟弟一天里话最多的时候。我们说了什么呢?我总是回想起一个场景,我衣服上连接珠片的线断了,便寻针来,一颗一颗重新钉上去,弟弟在一旁坐着,看两眼电视里的新闻,又看看我,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说说新闻,说说近期上映什么电影,哪部美剧值得追。珠片很多,我钉一会儿脖子就酸了,要抻直一下脖子,再低头接着钉。那时候他还不知道自己的病情,我们也都在假装正常,心里怀着莫大的期望。那个春天里,风很大,有些夜晚,我们出去散步,顺城附近的街道,来来回回走了很多遍。有时候他走在我前面,风里的他看起来瘦了好多。
⑤那时的我,没有经历过太多生老病死,总以为亲人不会离去,他们会一直在那个固定的地方,即使我们跑再远,也总是会相见。所以我才那么恨自己,恨自己不够珍惜,恨自己做得不够好。
⑥又是一年的春天,一个与平时无异的晚上,接到公公电话,说外婆去世了。他说我现在过去处理。你先不要告诉妈妈(我的婆婆)。挂了电话,我呆立许久。那个最最和善的老人家,居然就去世了。
⑦外婆以前是幼儿园老师,退休多年,因为老伴儿早些年生病去世了,自己一个人在老房子里生活。我很喜欢她,她说话柔和,衣着整洁,每次见面都笑眯眯地和我说话。
⑧前一周我们去看她时,她刚刚出院不久。在她清净整洁的小院子里,看到她正在恢复,脸上的浮肿消退多了。待了几分钟,她说别在家里待着了,去看看花吧。花开得正好。确实是的,海棠爆满枝头,微风吹过,片片花瓣蹁跹而下。重瓣晚樱云蒸霞蔚。
⑨才隔一个星期,居然老人家就去世了。美丽烂漫的春天,从来就是存在着腐败和消亡。婆婆身体不太好,才做完手术不久,家人觉得她身体虚弱,不能到墓园这些地方,便决定瞒着她。那是对于我来说最煎熬的几天,面对帮我带孩子的婆婆,要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周末,为了方便公公过去帮忙料理外婆的后事,我带着孩子,让婆婆和我一起去公园玩。公园里的樱花开得像海水一样蔓延开来,孩子无忧无虑地在花树下奔跑,婆婆在好几个景致好的地方,热心地说要帮我照相。我都推说人太多了,不照了。在明亮刺眼的春天阳光中,内心悲恸又心疼。
⑩眼前这个人,虽然是我的长辈, 却跟我一样,成了一个没有妈妈的人了,孤独无依。
⑪初到李医生家,似乎时光倒流二十年,回到了很早以前的场景。重机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是非常显赫的单位。李医生虽然有家传正骨复位治疗的技艺,但他觉得太耗力气,不如工厂的工作整洁体面有保障。后来工厂倒闭,李医生下岗,他开始钻研家传的技艺医治伤者。
⑫医生夫人爱说话,经常跟我聊来他们这里治病的人。据说有一个跟我一样,工作经常加班到凌晨,颈椎问题一样严重,过度透支自己的身体,后来辞职了,现在生活得轻松,人也比以往更年轻。还有一个女病人,我没见过的。医生夫人说,媳妇来治病,老公每天都陪着来,你说好不好玩?我看着去哪儿都会一起去的医生两口子,只是笑笑。如影随形,只是习惯。
⑬医生家的作息很规律,每天准点吃饭,中午和晚饭后有两次散步,下午四点一般要去菜街子买些小菜。吃饭是大事,医生夫人总说,早上起来,必然把早点煮了吃了,才能安心干别的事情,一天忙活三顿饭,感觉这三顿饭准备好,吃完,再收拾洗净,一天的时光,居然就过去了。本来是治疗脊椎的,但慢慢知道对自己的身体要善待,并且从一种重复和规律中,那些不可触碰的疼痛记忆慢慢平静。
⑭那些花,我渐渐敢好好欣赏它们了。
【1】本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与“春天”有关的事?
【2】本文多次写春天的花,分析下面这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
刚好是三月,风暖起来,花开成片,如同有人在泼洒颜料一般,醉人的酒红,少女明艳的桃红,婴儿般纯净的粉白,这边染一块,那边染一块。
【3】文章第⑪~⑬段记叙语言有何特点?请举例分析。
【4】你怎样理解“那些花,我渐渐敢好好欣赏它们了”这句话的含义?读完本文,你对人生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1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相遇,是这样的美丽。遇见阅读,我们的心灵变得开阔芬芳;遇见音乐,我们的生命有了浅吟低唱;遇见痛苦,让我不屈地追求自我的完成;遇见微笑,让我懂得了生命的温暖和感动;遇见花的蓓蕾,我们是多么的温柔;遇见树的新芽,我们又那么的欣喜……一场相遇,一首歌。
请以“遇见 ,真好”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
(1)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