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对文章的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魏征这篇谏疏是规劝唐太宗李世民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B.疏,是文体,给皇帝上的奏章。这篇奏章,提出十条建议,劝谏太宗
C.全文在章节结构上形成正反对比,如“积德义”与“德不厚”的对比等
D.第二段以历代帝王为例说明“创业容易守业难”的道理。
2、下列对《湘夫人》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虽为“湘夫人”,但诗中的主人公却是湘君。这首诗的主题是描写相恋者死生契阔、会合无缘。
B.“帝子”历来解作天帝之女,后又附会作尧之二女,但毫无疑问是指湘水女神。
C.“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写出不可见之袅袅秋风,写风而有画意。凄清杳渺的秋景,构成了一个凄凉而惆怅的意境。
D.湘君幻想中的“爱的小屋”建在水底,用荷叶做房顶,香花满壁,紫贝铺地,具有芳香、洁净、神奇、美丽的特点。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游客文化体验、特色旅游活动需求日益明显的背景下,利用科技创新对外宣传、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扩大我市旅游业的吸引力与知名度。
B.全球2000多位科学家经过跨国的联合攻关和数年的不懈努力,人类史上首张清晰的超级黑洞照片终于在今年面世,引起广泛关注。
C.“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旨在提高学生们的审美素养为目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优化育人环境。
D.琳琅满目的远古海洋生物化石、承载“海上丝绸之路”辉煌的“宋元福船”复原模型等珍宝,将在坐落于天津的国家海洋博物馆集中展示。
4、下列选项中,用语恰当的一项是
A. 小丁听了同学对自己阅读疑惑的解答,评价说“昭然若揭,深刻透辟”。
B. 小李外出旅游开阔了视野,赞叹大自然的美景“造化万千,巧夺天工”。
C. 小王为一本科幻小说写推荐语,把“炙手可热,畅销不衰”作为宣传点。
D. 小赵分析月考作文失分原因后,告诫自己不可“生编硬造,贻笑大方”。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初春的校园,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在唱歌,有的在跳舞……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
②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网络,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③北京时间2004年5月2日晚,意甲联赛冠军归属尘埃落定,AC米兰主场1比0战胜罗马,提前2轮夺冠。
④只顾眼前的蝇头小利,不考虑未来的发展,这些企业目光如炬,难以走向世界。
⑤未来五年,中华民族将穿越萦绕千年的小康梦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展开一幅亿万人民勠力同心建设全面小康的壮丽图景。
⑥闻得老人一席话,我顿时犹如醍醐灌顶,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明白了他一直以来藏在严厉教导中的深沉的爱。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③⑤⑥
D.④⑤⑥
6、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然而她(祥林嫂)总如此,全不见有伶俐起来的希望。他们于是想打发她走了,教她回到卫老婆子那里去。但当我还在鲁镇的时候,不过单是这样说:看现在的情状,可见后来终于实行了。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利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节选自《祝福》)
【1】结合作品,指出鲁四老爷他们要祥林嫂“回到卫老婆子那里去”的原因。
【2】简要分析文中“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多重意蕴。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宁愿一面忍受委屈,压抑心志,一面“__________”,是因为他明白,“___________”,本就是受前代圣贤嘉许的。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形容琵琶女的弹奏像仙曲一般让听者耳朵清明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战国策.忌讽齐王纳谏》中写到,齐王接受了邹忌的劝告,悬赏求谏,对 “________,_________”,给予下等奖赏。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名句,阐明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
(2)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上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名句描写了“沙场秋点兵”的豪壮气势。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且代落花立意,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2)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的句子是“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暂,个体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10、(1)屈原在《离骚》中,既有以“_______ ”一句来写自己遭到谣言造谣中伤,又有“ ________ ”一句来表达为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死多次也不后悔。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 ,________”两句形容小船像一片叶子任意飘摇在宽阔浩淼的江面上。
(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 ________, _________ ”两句写出了春夏两季鲜花芬芳、树木繁茂的美丽景致。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的《春望》中,春天的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师态度不同,结果也不同。韩愈在《师说》中说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远,“__________”;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却把从师学习当成耻辱,这就造成了圣愚不同的两种结果。
(5)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庄子在《逍遥游》中不仅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用“_____,______”阐述了同样的道理。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璧池①望秋月
张子容②
凉夜窥清沼,池空水月秋。满轮沉玉镜,半魄③落银钩。
蟾影④摇轻浪,菱花渡浅流。漏移光渐洁,云敛色偏浮。
似璧悲三献⑤,疑珠⑥怯再投。能持千里意,来照楚乡愁。
注:①壁池:古代学宫前半月形的水池,借指太学和皇帝的选士之所。②张子容:湖北襄阳人。③半魄:半圆的月亮。④蟾影:月影。⑤三献:楚人卞和多次将和氏璧献于楚王而楚王不识,因而卞和感慨“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⑥疑珠:在夜里把明珠投到人们跟前,人们因为怀疑而不拾取。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即景命题,并且开头两句中的“清沼”“月”等意象和“窥”这个动作与诗题“璧池望秋月”的内容相对应。
B.本诗以池中秋月为主要描写对象,诗人使用了“沉”“落”“摇”“浮”等动词来极力描摹水中秋月的各种状态。
C.本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写景,将池中的月亮比作玉镜和银钩,满月则其形似镜,半魄则其状如钩,生动形象。
D.本诗七、八句描写随着时间推移,烟敛云收之后,越发皎洁明亮的月光随水波浮动的景象,光影变幻,绮丽绚烂。
【2】本诗在抒写愁情时较为含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俞大猷,字志辅,晋江人。少好读书。闻赵本学以《易》推衍兵家奇正虚实之权,从受其业。又从李良钦学剑。家贫屡空,意尝豁如。
三十一年,倭贼大扰浙东。诏移大猷宁、台诸郡参衿。会贼破宁波昌国卫,大猷击却之。复攻陷绍兴临山卫,转掠至松阳。大猷邀诸海,斩获多,竟坐失事停俸。未几,逐贼海中,焚其船五十余,予俸如故。旋为苏松副总兵。所捋卒不三百人,徵诸道兵未集,贼犯金山,大猷战失利。时倭屯松江柘林者盈二万,总督张经趣之战,大猷固不可。及永顺、保靖兵稍至,乃从经大破贼于王江泾。坐金山失律,谪充为事官。
以倭患急,廷臣争言大猷才。以大猷代浙江总兵官。贼犯西庵、沈庄及清水洼。大猷偕邦政击败之。舟山倭负险,官兵环守不能克。大猷乘大雪,四面攻之。贼死战,杀土官一人。诸军益竞,进焚其栅,贼多死,其逸出者复殖,贼尽平。
闽地程绍禄乱延平,梁道辉扰汀州。大猷以威名慑群盗,单骑入绍禄营,督使归崛,因令驱道辉归,两人卒为他将所灭。惠州参将谢敕与伍端、温七战,失利。以“俞家军”至,恐之,端乃驱诸酋以归。无何,大猷果至,七被擒。端自缚,乞杀倭自效。大猷使先驱,官军继之,围倭邹塘,一日夜克三巢,焚斩四百有奇,又大破之海丰。
大猷为将廉驭下有恩数建大功威名震南服而巡按李良臣劾其奸贪兵部力持之诏还籍候调。起任福建总兵官。万历元年秋,海寇突闾峡澳,坐失利夺职。复起后府佥书,领车营训练。三疏乞归。卒,赠左都督,谥武襄。
大猷负奇节,以古贤豪自期。其用兵,先计后战,不贪近功。忠诚许国,老而弥笃,所在有大勋。武平、崖州、饶平旨为祠祀。谭纶尝与书曰:“节制精明,公不如纶。信赏必罚,公不如戚。精悍驰骋,公不如刘。然此皆小知,而公则甚大受。”
——节选自《明史•俞大猷》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大猷为将廉/驭下有恩数/建大功/威名震南服而巡按/李良臣劾其奸贪/兵部力持之诏/还籍候调。
B.大猷为将廉/驭下有恩/数建大功/威名震南服/而巡按李良臣劾其奸贪/兵部力持之/诏还籍候调。
C.大猷为将/廉驭下有恩/数建大功威名震南服而巡按/李良臣劾其奸贪/兵部力持之诏/还籍候调。
D.大猷为将廉/驭下有恩/数建大功/威名震南服而巡按/李良臣劾其奸贪/兵部力持之诏还籍候调。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易》,又称《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卜筮奇书,也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汇编。
B.参将,明代镇守边区的统兵官,为总兵的属官,分守各路,职位次于总兵、副总兵。
C.倭贼,又称倭寇,侵扰劫掠中国沿海地区的海盗,主要由日本武士、浪人、商人组成。
D.领,兼任,以较高的位阶监理较低的职位。表示这种兼职代理的还有“判”“行”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俞大猷年少好学,乐于推演兵家战术,习练武术剑法,虽然家徒四壁,但意气旷达,不为贫穷所累。
B.俞大猷能征善战,在浙江抗击倭寇,战斗中有勇有谋,虽也有一些失利,但最终都能破敌平乱。
C.俞大猷治军有方,在闽地平乱,对付地方盗乱,俞家军威名赫赫,震慑一方,围歼邹塘倭寇,善用伍端部众配合官军,所向披靡。
D.俞大猷自比贤豪,屡立大功,忠诚为国却仕途不顺,谭纶评价他才为小智,难受大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猷邀诸海,斩获多,竟坐失事停俸。
(2)时倭屯松江柘林者盈二万,总督张经趣之战,大猷固不可。
14、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可以使人随时随地联系,也容易使人与人的交流因习惯用表情符号变得程式化;高铁使李白“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夸张想象变成现实,方便了人们的来往,也容易使人对远行和离别不以为意……
科技的发展是增进还是减弱了人与人的情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