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测量田地对于古代农业生活来说至关重要,于是古人发明了以步为依据的测量方法。先秦时商鞅规定“举足为跬,倍跬为步”,即单脚迈出一次为“跬”,双脚相继迈出为“步”。按此规定,一名普通中学生正常行走时,1“步”的距离最接近( )
A.1mm
B.1cm
C.1m
D.1km
2、关于温度计的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工作的
B.温度计测温度时,被测液体的温度不得超过温度计的量程
C.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要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放到明亮处读数
D.温度计测温度时,玻璃泡不得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3、小文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纸板上的最小光斑却不易确定。于是他移动纸板找到两次成等大光斑的位置,分别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8cm和14cm,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
A.8cm
B.11cm
C.14cm
D.22cm
4、关于温度和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反映物体的冷热程度
B.冬天,在路面上撒融雪剂是为了提高雪的凝固点
C.烧水时,水蒸气引起烫伤比沸水引起烫伤更严重,主要是因为水蒸气的温度比沸水温度高
D.水沸腾时会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从大到小不断上升
5、对下面诗句中蕴含的物理知识,理解正确的是( )
①“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音色不同来辨别人的
②“忽闻水上琵琶声”其中琵琶声是琵琶弦振动产生的
③“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④“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中“高”是指声音响度大
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②④正确
C.只有②③④正确
D.①②③④都正确
6、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初中物理课本长度约为18.5cm
B.人眨一次眼睛的时间是5s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40m/s
D.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cm
7、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凝华
C.凝固和液化
D.汽化和升华
8、图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其中B为一轻质硬纸片,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两边所挂的钩码
B.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方向是否相反,可以将纸片从中间剪开
C.实验中可以通过硬纸片是否静止来判断二力是否平衡
D.将硬纸片沿顺时针方向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再达到平衡,硬纸片上的两细线拉力将不在同一直线上
9、在敲响古刹里的大钟时,有的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绝”,分析其原因是( )
A.大钟的回声
B.大钟在继续振动
C.人的听觉发生“暂留”缘故
D.大钟虽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10、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
A.树荫下形成光斑
B.斑马倒影
C.放大的文字
D.日全食
11、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冰壶表面打磨得很光滑
B.汽车轮胎上加装防滑链
C.给自行车的车轴加润滑油
D.行驶的磁悬浮列车车身不接触导轨
12、如图是某主动降噪耳机的消音原理图。该耳机能根据噪声情况产生相应的反噪声声波,使合成后的噪声大大降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耳机在声源处降噪
B.该耳机在声音传播过程中降噪
C.该耳机通过改变噪声的响度实现降噪
D.该耳机通过改变噪声的音调实现降噪
13、空中加油机在空中给歼击机加油的过程中,若以________为参照物,它们是运动的;若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歼击机是________的。( )
A.加油机 运动
B.歼击机 静止
C.地面 静止
D.地面 运动
14、下列有关参照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不能作参照物
B.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作参照物
C.对于同一物体,参照物可以不同,但运动的描述必须是相同的
D.要想研究某一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先选定参照物
15、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比乙运动慢
B.0~4s甲比乙运动快
C.第2s末甲、乙速度相同
D.第4s末甲、乙速度相同
16、诗句“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中所说的“霜”,其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属于( )
A.凝固
B.凝华
C.熔化
D.液化
17、如图所示,甲是观察冰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安装
B.采用“水浴法”加热冰块,实验时需观察试管内冰块的状态
C.由图乙可知,冰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不断升高
D.水的比热容比冰的比热容大,均加热,水比冰块吸收的热量更多
18、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透过玻璃砖看到钢笔错位,是由于光的折射导致的
B.水中出现了桥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C.日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性质
19、估测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18cm
B.中学生普通课桌的高度约40cm
C.一个普通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约8s
D.成人正常的步行速度为10m/s
20、以下物理单位中,属于密度的单位的是( )
A.千克(kg)
B.米/秒(m/s)
C.米(m)
D.千克/米3(kg/m3)
21、某同学对预防新冠肺炎措施中的相关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测体温”: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
B.“勤洗手”:一次正确洗手的时间约为3s
C.“要锻炼”:在跑步机上跑步时的速度约为20m/s
D.“戴口罩”:一只医用外科口罩的质量约为5kg
22、关于下图所示的温度计,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前要用力向下甩
B.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C.在使用它测量液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
D.在玻璃泡上涂上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它的示数将会下降
23、使用实验室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正确的做法是( )
A.温度计的玻璃泡部分浸入液体中
B.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液体后立即读数
C.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在液体中,但不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D.可以将温度计拿出来读数
24、汽车速度是36km/h,运动员速度是10m/s,自行车1min通过0.6km的路程,则( )
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
B.短跑运动员速度最大
C.汽车速度最大
D.三者速度一样大
25、小华同学每天步行上学,他很想知道从自家到学校的距离,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华在学校跑道上以上学步行速度步行100m,测得用时80s,则他步行速度为 m/s.
(2)小华步行上学需20min,则他家到学校的距离是 m.
为了保证测量结果比较准确,除计时准确外,还必须控制步行 不变.
26、如图所示,物块A漂浮在水中,有的体积浸入水中,则该物块的密度是______
,再把另一个质量相同的物块B放入水中,B恰好悬浮,若A、B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分别为
和
,则二者的大小关系是
______
(水密度取
)
27、如图所示,在两块玻璃板上分别滴上等量的酒精,按图中所示的情况进行操作,请根据此现象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______。
28、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甲、乙速度之比为3:5,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_____。
29、如图所示,该量筒的最大测量值是______,液面原来到达的刻度值为______,可以计算出该固体的体积为______。
30、下图所示为一温度计,它的测量范围为______°C,其最小刻度值为______°C。若用该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在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______离开被测液体(选填“能”或“不能”)此时该液体的温度为______°C。
31、超声测位仪可用来定位被搜救舰船和测量海深,当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水深 1531 m 的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 2s 后收到回波,则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m/s;马里亚纳海沟最 大水深为 11034 米,是地球的最深点,假设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相同,当在海面向此处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则超声波到达海底需要时间_______s(结果精确到整数).
32、雷声响起,妈妈说要下雨了,你把晒在外面的衣服收起来吧。这说明声音可以传播____;小林雨同学看到闪电后约4s听到雷声,林雨距雷电产生的地方大约____ m(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
33、向上抛出的石头总会落回地面,这是因为石头受到___________ 力的作用,该力方向是___________ 。
34、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 _____ 现象;光是从_________ (填“空气进入水”或“水进入空气”), 看到水中的云是光的 ______ 现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中,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大气时成的像,此时太阳的实际位置是图中的 _____ (填“甲”或“乙”)。
35、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小莉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可绕ON前后转动。
入射角/° | 30 | 45 | 60 |
反射角/° | 30 | 45 | 60 |
(1)实验前,应将纸板______放置于平面镜上,让激光笔所发出的光紧贴纸板射向镜面O点的目的是______;
(2)转动B板,当它与A板共面时,B板上呈现出反射光线OF,它与入射光线EO分别位于______两侧,这时将B板向前或向后折,在B板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F,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表格记录了光以不同角度入射时对应的反射角,分析表中数据可得:______(写这两个角的大小关系);
(4)实验时小莉不小心碰了一下平面镜,导致平面镜水平问左移动一点距离,但光依旧可以照在镜面上,则反射角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将纸板A、B置于同一平面,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发现反射光束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______。
36、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个密度为1.5g/cm3的圆柱形物体A,将其慢慢浸到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在溢水口下方放置一个空烧杯,如图甲所示。依次测出A的下表面下降的高度h和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 F,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求:
(1)物体所受最大浮力;
(2)求图乙中 Fx 的值为多大;
(3)若换用另一种液体测量时,测得图乙中 Fx=1.2 N,则该液体密度为多少?
37、下表是福州至厦门D6233次列车沿途部分站点的到站、发车时刻表。请根据该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在泉州站停留的时间是多少min?
(2)列车从泉州站出发还要行驶多少路程才到达厦门站?
(3)本次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车次 | 站次 | 站名 | 到达时间 | 开车时间 | 里程/km |
D6233 | 1 | 福州 | 始发站 | 12:15 | 0 |
D6233 | 2 | 泉州 | 13:14 | 13:16 | 174 |
D6233 | 3 | 厦门 | 14:05 | 终点站 | 276 |
38、某学校对初中学生进行体检,其中两位同学体检结果如下表:
姓名 | 性别 | 身高/cm | 质量/kg |
小聪 | 男 | 170 | 65 |
小明 | 男 | 160 | 70 |
(1)小聪同学查询资料得知,人体密度近似于水的密度(ρ水=1.0×10³ kg/m³)。请你算出小聪同学的体积是多少?
(2)请你分别计算出他们的体重是多少?取g=10N/kg。
(3)小明同学了解到对大部分人来说,要求人的体重与身高大体符合以下关系比较好:G人=[身高(cm)-100cm] ×9N/cm 算出的值不高于要求的10%和不低于要求的10%就属于正常值。请通过计算判断他们的体重是否符合这个健康要求?
39、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钟表在平面镜中的像。(只要求画时针、分针即可,并保留作图痕迹。)
_______
40、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通过透镜后的射出光线。
41、木块静止在斜面上,请在图中画出木块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