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是某温度计的示数,该温度计最有可能是( )
A.冰熔化时的温度
B.人体的正常体温
C.通山县夏天的室外温度
D.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
2、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黑板右端反光是由光的镜面反射形成的
B.图-2,小狗靠近平面镜时,镜中小狗的像变大
C.图-3,小孩叉鱼时对准鱼就能叉到
D.图-4,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合成的
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声音速度比光速快
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速度一样快
4、最早用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伽利略
C.爱因斯坦
D.阿基米德
5、下列关于长度、时间和质量的估测正确的是( )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g
B.教室里普通课桌的高度为2.5m
C.普通初中男生跑完1000m大约需要2min
D.普通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所需时间是5s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其中一块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误差是由于测量的方法不正确引起的
C.下雪天在教学楼门口铺防滑垫是为了减小摩擦
D.声呐系统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7、如图所示,小程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对一长方形物块的长度做了四次测量,其中测量方法和读数都正确的是( )
A.
B.
C.
D.
8、下列有关估算符合实际的是( )
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5dm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C.小明同学的质量约为45mg
D.成人步行速度约为4km/h
9、“熄灯一小时,低碳你我行”。熄灯后,小亮利用黑暗的环境,用手电筒做了有趣的物理实验——手影。下列成语描述的光学现象中,与“手影”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杯弓蛇影
B.立竿见影
C.镜花水月
D.海市蜃楼
10、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水的沸点低于或者高于100℃
B.﹣10℃的冰块放在0℃的水中,冰块会熔化
C.在敞开的锅中烧水,使水沸腾,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也不会升高
D.物体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11、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块受水平拉力F作用,F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从t=0开始,小强每隔2s记录的物块位置和时刻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0~4s内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N
②8~10s内,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N
③14~18s内,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4N
④t=10s时,物块的速度一定小于6m/s
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①③④正确
C.只有②④正确
D.只有①②④正确
12、如图所示,A、B、C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丙分别装在这三个容器中,甲乙丙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A、B、C三个容器依次分别装的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甲、丙、乙
13、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物理实验探究的方法有很多,如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效替代法、推理归纳法等等.关于下列四个实验的探究方法,判断正确的是( )
甲:探究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的影响因素 | 乙:用乒乓球和音叉来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 丙: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探究音调的高低 | 丁:用没有点燃的蜡烛B来探究点燃的蜡烛A的像 |
A.甲图——控制变量法
B.乙图——等效替代法
C.丙图——推理归纳法
D.丁图——转换法
14、上物理课时,物理老师对某同学说“回答问题时,请声音大一点”,这里的“大”指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15、如图所示为夏季使用的汽车冰凉坐垫,人坐在上面会感觉凉爽,原因是坐垫内填充了某种物质,它通常情况下为固态,人坐上去后,坐垫内的物质就会慢慢变为液态,但温度保持不变,而且此过程可持续数小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坐垫内物质是非晶体
B.坐垫内物质熔点低于人体温度
C.人坐上去后,坐垫内的物质发生了液化现象
D.坐垫内的物质温度不变时,它一定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16、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平面镜成像
B.小孔成像
C.雨后彩虹
D.铅笔错位
17、光刻技术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用紫外光照射镂空掩膜,这样镂空掩膜会更明亮,调整镂空掩膜、缩图透镜的位置,恰好能使镂空掩膜缩小的像成在硅片,从而实现集成电路的“光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硅片相当于光屏
B.镂空掩膜位于缩图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内
C.镂空掩膜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D.缩图透镜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可以用于矫正近视眼
18、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知( )
A.乙物质的密度为0.5kg/m3
B.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
C.体积为5cm3的乙物质,质量为10g
D.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乙的体积较大
19、甲、乙两物体都做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之比是,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
A.
B.
C.
D.
20、以下所给出的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
A.在弯曲的路上汽车匀速转弯
B.熟透的苹果从树上下落
C.小孩沿笔直的滑梯匀速下滑
D.行驶的火车开始进站
21、在实验室里,需要对一个物体进行精确测量长度,有五位同学用同一刻度尺进行了测量,读数分别为3.80cm、3.79cm、3.81cm、3.97cm、3.82cm,则物块的长度为( )
A.3.805cm
B.3.81cm
C.3.83cm
D.3.80cm
22、谚语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下列谚语中有关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A.“十月打了霜,来年粮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大雾不过晌,过晌听雨响”,雾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23、如图所示现象中与小孔成像利用光学知识一致的是( )
A.变幻的“手影”
B.钢笔错位
C.雨后彩虹
D.牙医用平面镜检查牙齿
24、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假日期间,小明到五洲湖公园游玩。风平浪静时,水面映出拱桥的“倒影”,清澈见底的水里出现“水底的鱼儿在白云中穿梭”的景象;起风后,水面上波光粼粼。对以上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波光粼粼”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25、岸上的人看清澈见底的泳池底部会感觉比较 _____,他看到的是泳池底部的 _____像。
26、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上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两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v甲______v乙(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7、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在它的________。重心的位置_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在物体上。
28、如图所示为相同时间内的两波形图,对比可知,图_____应为男中音歌唱家的声音波形图,图B为女高音歌唱家的声音波形图。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男、女歌唱家的响度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9、如图甲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长方体木箱,小明对木箱施加水平推力F,推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木箱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则木箱在前3s内所受的摩擦力为 _____N,第7s时受到的摩擦力为 _____N。
30、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铅垂线来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______,锥形铅垂静止时,它所受的______力和______力平衡。
31、测量物体的质量,应选用图中的________ 仪器(选填“a”、“b”或“c”),它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测量液体的密度,应选用图中的________ 仪器(选填“a”、“b”或“c”),它是根据_______原理制成的.
3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登陆火星
仰望星空,我们追梦不止……
2021年5月15日,我国发射的“祝融号”火星车登陆火星表面。登陆一颗陌生的星球,大体分为“绕”、“着”、“巡”三步。
“绕”:探测器经过漫长的旅程,实现对登陆星球的环绕飞行。
“着”:探测器着陆星球表面的过程。
“巡”:探测器到达星球表面后,放出巡视车,完成对星球表面的拍摄及土壤分析等工作。
其中最困难的一步就是“着”,这个过程中要使探测器的速度在短短的几分钟内降至零,通常要先后经历“气动减速”、“降落伞减速”、“动力减速”三个阶段。
火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相似的行星,表面有大气层,温度适宜,火星表面引力为地球表面引力的。
(1)探测器环绕火星运动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如图所示。当探测器运行到“近火点”时,它的势能___________(选填。“最大”或“最小”);
(2)若着陆过程中只利用火星大气的阻力对探测器进行气动减速,探测器受到的大气阻力大小随探测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探测器沿直线下落,且它距离火星表面足够高,可以推断:火星探测器着陆火星前的运动状态一定是___________;
(3)利用降落伞减速时,若开伞的瞬间,探测器受到的向上的力大于它的重力,可以推断:开伞的瞬间探测器会_____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运动;减速后的伞降过程中探测器匀速下降,则它的机械能___________(填“不变”、“增加”、“减少”)
(4)“祝融号”火星车的太阳能电池板表面有一层钛、硅材料微结构膜,这层膜表面的微观结构与莲叶表面的结构类似,能够令火星的沙尘与太阳能电池板表面之间存在一层空气,可以极大减小火星尘埃与太阳能电池板表面的摩擦力,从而大大减少火星沙尘附着的可能性。请列举一个与上述减小摩擦力方法相同的实例:___________;
(5)小明在地球上最多可以举起质量为的杠铃,可以推断:若在火星表面,他最多。可以举起___________
的杠铃。
33、在自然现象中,日食、月食是由于光的____ 形成的;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的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____ 而形成的___ 像,看到的鱼儿是由光的________ 而形成的_____ 像.
34、写出下列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
(1)高速飞机俯冲飞行时,看到地面向他迎面扑来______;
(2)夏天的夜晚在室外乘凉时,常可看到月亮在云中穿行______。
35、古丽在家中照镜子时,发现镜中的她“远小近大”。于是,她猜想: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是否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她找来了两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蜡烛、玻璃板、直尺等器材进行实验。
(1)她选用“玻璃板”而不是“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______,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实验中用到直尺是为了______;
(2)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在板纸上竖立透明玻璃板。把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她应在玻璃板______(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像,再拿另一支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重合;
(3)移动点燃的蜡烛到不同位置,重复上面的实验,她发现另一支蜡烛B都可以跟蜡烛A的像重合。由此可以得到: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4)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古丽的操作应该是:拿走玻璃板后的蜡烛,在成像处放置一个光屏,______(填序号“①”或“②”);
①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
②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
(5)如果实验中采用厚玻璃板,玻璃板的两个表面就会分别成像,观测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在另一侧的不同位置成了两个清晰的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8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______cm。
36、小张同学买了北京和上海间往返的13次和14次特快列车的票,运行时刻表如下表,从北京到上海铁路全长1462km,根据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车次 | 到站、发车时间 | 北京 | 天津西 | 济南 | 上海 |
13 | 到站时间 | —— | 16:11 | 20:11 | 8:04 |
| 发车时间 | 14:40 | 16:16 | 20:23 | —— |
14 | 到站时间 | 9:30 | 7:15 | 3:14 | —— |
| 发车时间 | —— | 7:28 | 3:26 | 15:45 |
(1)14次列车由上海驶往天津西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已知上海与天津西间铁路长1240km)
(2)中途14次列车以36km/h的速度,用3min完全穿过了一个隧道,求这个道的长度是多少米?(已知列车长200m)
37、长度为150m的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在从山崖驶向大桥的过程中,如图;火车头距离桥头200m处鸣笛,鸣笛5s后,火车头到达桥头,此时车头的司机听到来至山崖的回声;听到回声30s后,车尾驶过桥尾。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1)计算火车的速度;
(2)计算大桥的长度;
(3)鸣笛时,火车车头到山崖的距离。
38、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150g,当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400g;当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350g.求:
(1)这个瓶子的容积;
(2)液体的密度。
39、图中,光线与镜面成60°角入射,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40、如图所示,物体A重为10牛,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8牛,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A所受的重力和斜面受到的压力。
41、一束与平面镜成40°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是______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_。请画出反射光线,并在如图中标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