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中指出:凡做一件事,就要全力以赴,心骛八极,这方能称之为“敬业”。
B.篮球比赛输了,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吸取教训,加紧训练,提高技艺。
C.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在山顶欣赏到了美好的景色。
D.万佛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
2、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物内心世界表演得惟妙惟肖。
B. 知识愈浅薄的人愈是侃侃而谈 , 知识渊博的人则往往出言谨慎。
C. 假如当初袁绍能礼贤下士 , 虚心听取许攸的劝告,何至于痛失乌巢。
D.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3、施耐庵具有深厚的语言功底,他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名著阅读课上,同学们争先恐后,交流《水浒传》一百零八将中的有关人物。下列是林霏同学的发言内容,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秦明,使一条狼牙棒,有万夫不当之勇。他性情急躁,声如雷霆,外号“霹雳火”,常当先出阵,屡立战功。
B.张顺,在江州以卖鱼为生,练得一身雪白的肌肉,在水下可伏七天七夜,人称“浪里白跳”。
C.燕青,刺一身遍体花绣纹身,心灵机巧,见多识广。跟卢员外学得一身好相扑,江湖上难逢对手。曾因老母亲被虎吃掉,在沂岭连杀四虎,人称“浪子燕青”。
D.侯建,做得一手好裁缝活,飞针走线,技艺高超。长得黑瘦轻捷,人唤“通臂猿”。他负责制作旌旗袍袄。
E.龚旺,外号“花项虎”,浑身刺有虎斑,脖子上刺着虎头,在马上会使飞枪。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_,我们正面临一个膨食化的阅读时代。时代所能挤出的一点点脑汁,多陷入学理的臃肿系统中______,多少_______的繁文,一旦脱去了泡沫,真实有用的信息大概仅几十字或一句话。
A.毋庸置喙 不能自已 洋洋万言
B.毋庸讳言 不能自已 鸿篇巨制
C.毋庸置喙 不能自拔 鸿篇巨制
D.毋庸讳言 不能自拔 洋洋万言
5、【甲】
清白堂①
南宋·王十朋
钱清地古思刘宠②,泉白堂虚忆范公。印绶纷纷会稽守,谁能无愧ニ贤风。
【注释】①清白堂:在绍兴府山上,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因遭贬谪,担任绍兴 知府的住处。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温州乐清人,状元及第后,被任命为绍兴府签 判,相当于现在的法院院长。②钱清:在绍兴市西北。刘宠:东汉时期任会稽太守,整治官吏,抚恤百姓,政绩卓著。
【乙】
清白堂记(节选)
宋·范仲淹
一日,命役徒芟①而辟之,中获废井。即呼工出其泥滓,观其好恶,曰:“嘉泉也”。乃扃②而澄之三日后汲视。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渊然丈余,绠③不可竭。当大暑时,饮之若饵白雪,咀轻冰,凛如也;当严冬时,若遇爱日,得阳春,温如也。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又引嘉宾,以建溪、日铸、卧龙、龙门之茗试之,则甘液华滋,悦人襟灵。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因署其堂,曰清白堂。又构亭于其侧,曰清白亭。庶几④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⑤其名哉。
宝元二年记。
【注释】①芟(shān):除草。②扃(jiōng):这里是将进关闭的意思。③绠(gěng):原 指井绳,此处指提水。④庶几:但愿,希望。⑤忝(tiǎn):玷污。
【1】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一处。
乃扃而澄之三日后汲视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嘉泉也______ 又构亭于其侧______ 庶几居斯堂______ 而无忝其名哉______
【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饮之若饵白雪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范仲淹《岳阳楼记》)
B.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 执策而临之 (韩愈《马说》)
C.又构亭于其侧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范仲淹《岳阳楼记》)
D.以建溪、旧铸、卧龙、龙门之茗试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 (范仲淹《岳阳楼记》)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渊然丈余,绠不可竭。
【5】阅读【甲】诗,下列选项赏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中“二贤”指刘宠与范仲淹二人,诗人来到绍兴为官,吟咏府山清白泉,向两位偶像致敬。
B.诗中“印绶纷纷”运用借喻手法,表达会稽郡守更换频繁,有如流水,与所谓“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异曲同工。
C.诗人在清白堂,联想到命名者范仲淹,以及后来的会稽郡太守刘宠,赞美他们清正为 民的风范。
D.从诗歌后两句中,也可以读出诗人对自己的勉励,希望秉承二贤遗志,以清白自律,教化百姓。
【6】品读【甲】【乙】两文,填空。
范仲淹将此地取名“清白堂”,是因为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请细品【甲】诗,你觉得范仲淹这样的命名初心有没有实现呢?你的理解是____。
6、阅读课文《周总理,你在哪里》,完成后面小题
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 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
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 你就在这里啊,就在这里。
周——总——理——【甲】 ——【丙】在这里,在这里,
广场回答: 在这里……
“啊,轻些呀,轻些, 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 ——在一起,在一起,
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乙】” ——在一起……
【1】简述选段中甲、乙、丙三处标点符号表示的意义。
【2】结合选段内容,说说朗读这两节诗时应把握怎样的感情基调。
7、现代社会,网络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日,九年级(1)班将组织一次“网络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小题。
【1】网络时代,一个有创意的网名,既能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又能体现高雅的志趣,如“柳暗花明”、“夜雨时”、“挑灯看剑”等。请你给自己取一个别致的网名(网名要求积极健康),并解说其由来和含义。
“我”的网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来和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近十年,“山寨”、“雷人”、“粉丝”、“吐槽”、“给力”、“萌萌哒”等网络热词“跳”出了网络,频频在广播电视、书报刊里亮相,有时甚至成为规范词语,被人们广泛使用。2018年也兴起了许多网络热词:小猪佩奇社会人、大猪蹄子、确认过眼神、亲情价、阶梯式起床……下面的图片可以做为“阶梯式起床”的注解,请你用恰当的语言将图片内容“翻译”出来。
什么是“阶梯式起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雅虎”网站,原名“Yahoo”,站名源于英国讽刺作家、政论家______________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记》中提到的怪物雅虎,现已成为因特网世界最令人熟悉的名词之一。小说讲述了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慧骃国等地的经历。
8、
根据课文默写。
①晓战随金鼓, 。(《塞下曲六首(其一)》)
② ,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
③蒌蒿满地芦芽短, 。(惠崇《春江晚景》 )
④ ,单于夜遁逃。(《塞下曲》)
⑤陈涉太息曰:“嗟乎, !”(《陈涉世家》)
⑥那清脆如弹拨者, 。(《鼎湖山听泉》)
⑦ ,千丈见底。(《与朱元思书》)
⑧绿杨烟外晓寒轻, 。(《木兰花》)
⑨ ,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9、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读书,为了遇见更好的世界
①暮春,子夜,北京一角。毗邻王府井大街、24小时营业的三联韬奋书店内,依然灯火通明。几张书桌,数盏灯光,秒针滴答有声,手指划过书页,颇有“夜深还照读书窗”的意境。一位学者感慨,“不打烊”书店的灯光,在城市夜空中格外明亮,它是对阅读价值的一种守望。
②生活、读书、新知,不也是理想人生的轨迹?第十九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最新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算上电子书阅读量的2.48本,一共不到8本,成年国民人均每日读书时间不足14分钟,相当于鲁迅所说“喝咖啡的工夫”。读书的时间哪去了?
③一日忙,二日累,成了不少人对少读书、不读书的惯常回答。诚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但读书与其说是外假于物,不如说是内求于心。我们早已告别了书荒年代,海量出版物、不断创新的阅读介质,为读者提供了无比丰富的阅读世界。相比以前“无书可读”的苦恼,今天则凸显“有书无心”的困扰。
④吹去一堆堆泛黄书籍上的灰尘,“忙”与“累”也有另一番场景。一些人沉迷于觥筹交错、迎来送往,满身烟酒味,毫无书卷气;不少人心为物役,铁了心做“物质的短暂情人”,一些地方的“读书无用论”则夺下了孩子手里的课本。从社会层面看,将人与读书世界隔离开来的,往往是浮躁之气、功利之心。这种病象,也侵袭到阅读内部。不少书店和书市,唱主角的是七拼八凑的成功学、致富术、官场秘笈,这些文化垃圾倾倒在心灵家园,非但不能长精神,还要“长疾瘤”。
⑤宋人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有人更是警告:当你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好长时间没读书了,而且没有任何负罪感的话,那你就已经堕落了。有研究表明,爱阅读的人常有判断能力和自控能力,语言丰富、思维缜密;不阅读的人往往想法简单、语言贫乏,甚至细胞的分裂都比前者要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用知识祛除心中的黑暗,我们才能以更积极的姿态为人处世,涵养社会的底气和定力。因而,图书馆排队借书的队伍长了,信谣抢盐的人就会少些;平时科普工作深入细致了,市民们面对PX项目的心态就会平和些。
⑥阅读是一种向上的力量。书本其实就是精神生活的入口,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都是对生命的熔炼和升华。古往今来,以沉潜之心坐得住冷板凳者,总能激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思想活力,得到“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的智慧启发,滋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浩然之气。读书,正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更好的世界。
⑦“华北之大,已经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风雨如晦的岁月,学子们的呼喊曾经震撼世界。今天,市场经济的名利考验、网络时代的信息浪潮,让这一代读书人也面临“平静书桌”的问题。不同的是,它拷问的是怎样对待精神生活、如何安顿心灵家园。这一时代之问,需要我们用心去回答。
(摘自2014年4月23日《人民日报》,作者:詹勇,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简要分析第⑥段的论证思路。
【4】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
“苟能发愤读书,则家塾可以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均无不可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
10、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从小学生“读书等身”说开去
①只要每天坚持读书,就能做到“读书等身”。
②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改进教育方式,十几年来,开展每日午读、亲子读书会、阅读节等活动,让孩子们爱上了阅读。小学6年的时间,一个孩子竟能读 1700本课外书。阅读不仅让孩子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成绩,还锻炼了口才和思维,跟苍爸妈妈在家里相处也变得更加融洽。
③有感于读书给孩子带来的变化,玉峰实验学校的一位家长突发奇想,让孩子与读过的书合一张影,结果发现书堆起来,跟孩子身高一样高。如果要解码该校一些小学生“6年读1700本书”的奥秘,或许正源于学校通过改遍教育方式,让这里有了更多“读书等身”的孩子,其实现路径就是挤时间读书——“只要每天坚持花20分钟时间,就能在小学6年读完1700本书。”
④第十六次全国因民阅读调查显示,2018 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7本,与2017年基本持平;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阅读,纸质阅读比例下降;在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中,只有2.1%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多,6.3%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比较多,37.8%的认为自己阅读数量一般,41.5%的认为自己阀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成年国民阅读数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工作忙没时间”。相比小学生“读书等身”,我们是否有点汗颜?
⑤古人云:“三更灯火五更鸦,正是男儿读书时。思发不知勤学早,自肯方悔读书迟。”抗战名将彭雷枫常告谈自己:“如果不抓紧时间学习,我会输给工作的。”在戎马倥偬的岁月里,他不论行军作战多么艰苦,都坚持每日读书,常常手不释卷、挑灯夜战。他的名言是“知识之在于我,向来是如饥似渴的”,座右铭是“苦读苦读一百个苦读”,约法三章是“每日决学两小时”。今天我们各方面条件都比过去优越得多,即使工作再忙,其实也不难发现有一些碎片时间。比如在公交、地铁等车时,在银行排队时,或者睡前20分钟,都能成为自己专享的读书时间。
⑥鲁迅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写作上了。”对读书人而言,就是应该合理地利用自己的时间碎片。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是拿手机刷屏,还是读电子书或者手不释卷,是对我们读书习惯与学习定力的考验。如果在碎片化时间看碎片化信息,那么浅表、腐俗就会无形放大;如果在这期间读有价值的东西,那么我们的修养和才干就会不断累积。所以,我们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其价值和意义就在这里,同时读纸质书和读电子书也并不相性。
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早已为我们插出了读与写之间的关系。在这个新时代,人人都想“下笔如有神”,取得像大文豪们那样“著作等身”的成就。然而,梦想不会从天而降,还需先静下心来,多挤点时间,“读书破万卷”,才能厚积薄发,梦想成真。作为普通人,纵然我们做不到“著作等身”,但只要每天坚持读书也能做到“读书等身”。
【1】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②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仔细阅读第⑤段,分析本段的论证思路。
【4】根据本文观点,说一说在今天这个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可以怎样读书?(答三点即可)
【5】下面对原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苏昆山玉峰实验学校通过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爱上了阅读,也让更多孩子“读书等身”。
B.第④段引用了大量的调查数据,意在告诉我们:成年人纸质阅读量明显不足,原因是工作忙没有时间。
C.第⑦段论述了读与写的关系:读是写的前提,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厚积薄发。
D.全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既摆事实又讲道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奋斗者”号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万米载人潜水器,由蛟龙号、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的科研团队承担主要的研发任务。它融合了蛟龙号、深海勇士之前两代深潜装备的优良血统,除了拥有安全稳定、动力强劲的能源系统,还拥有更加先进的控制系统和定位系统,以及更加耐压的载人球舱等。2020年4月22日,万米载人潜水器征名活动在央视新闻客户端、微博、微信正式推出。6月19日,专项总体专家组、业主单位、科研团队代表组成的评议组对征名十强名单评议后,潜水器名字最终定为“奋斗者”号。
【材料二】
新华社三亚11月28日电“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并于28日胜利返航。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致以热烈的祝贺,向所有致力于深海装备研发、深渊科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奋斗者”号研制及海试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具有了进入世界海洋最深处开展科学探索和研究的能力,体现了我国在海洋高技术领域的综合实力。从“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到今天的“奋斗者”号,你们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和自立自强的勇气,践行“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中国载人深潜精神,为科技创新树立了典范。
【材料三】
关键技术“护航”万米深潜
①海底1万米的世界,只有跨过核心技术的门槛,才能得其门而入。“奋斗者”号的特殊本领可以用五个关键词来概括。
②设计:“奋斗者”号下潜到万米深海,还要携带3名潜航员长时间稳定作业,设计难度可想而知。
③设计者针对超高压环境,采用多系统融合集成设计,使“奋斗者”号潜浮速度、舱内空间使用率等指标大幅提升,并通过载人舱实时监测和评估策略,实现潜水器优良的机动性能和安全性能,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④抗压:在万米深海,水压超过110兆帕,约合1千个标准大气压,相当于2000头非洲象踩在一个人的背上。
⑤这种极端压力条件下,按载人舱的目标尺寸和厚度要求,以往深潜器使用的材料已不能满足要求,需找到一种高强度、高韧性、可焊接的钛合金。
⑥科研团队历时数年,自主发明了特殊钛合金材料,又通过攻克高强度、高韧性钛合金焊接技术,成功解决了载人舱球壳的建造难题。
⑦操控:潜水器去到万米深渊,可不只是“到此一游”,还要完成岩石、生物抓取,以及沉积物取样等精准科考作业。这需要灵活的机械手、智能化控制系统和电动观测云台。
⑧贴海底自动匹配地形巡航、悬停定位、液压机械手持重能力超过60公斤……针对深渊复杂环境,“奋斗者”号实现了高精度航行控制、全景科学观测、高精准作业取样等功能。
⑨通信:11月13日,“奋斗者”号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潜水器与“沧海”号着陆器在万米海底的联合作业,进行了视频直播。实现这样的历史性一刻,归功于中科院声学所研发团队自主研发的全海深水声通信机以及多项声呐和惯性导航设备的系统集成。
⑩相较“蛟龙”号与“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的声学系统实现了完全国产化,技术指标更高。
⑪浮力:载人潜水器“下得去”,还得“回得来”。这里面的关键是固体浮力材料。这种材料既要密度低,又要耐高水压,制备技术难度大,世界范围内仅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经过持续攻关和多番论证,一种高强空心玻璃微球脱颖而出,兼顾了材料的密度与强度,实现了浮力材料的重大突破。
⑫此外,锂电池能量密度进一步提升、海水泵总效率达到世界领先、潜浮速度及球壳应力实时在线监测……众多关键技术提供“护航”,让“奋斗者”号的机动性、作业能力、舒适度及安全性大幅提升,成为国际唯一能同时携带3人多次往返全海深作业的载人深潜装备。
【1】阅读材料一,请简要概括“奋斗者”号和“蛟龙”号、“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相比有何优点。
【2】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
【3】班级组织“奋斗者”号主题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①你和小组成员共同参加了万米载人潜水器征名活动,在微博客户端,你上传了你的作品。
你的命名:______________
命名理由阐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班级主题讨论中,下列哪位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_____
A.张明:“奋斗者”号研制及海试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具有了进入世界海洋最深处开展科学探索和研究的能力,体现了我国在海洋高技术领域的综合实力。
B.李亮:“奋斗者”号能顺利进行视频直播,归功于中科院声学所研发团队自主研发的全海深水声通信机以及多项声呐和惯性导航设备的系统集成,尤其令人骄傲的是,“奋斗者”号的声学系统实现了完全国产化,技术指标更高。
C.刘景:“奋斗者”号的特殊本领,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设计、抗压、操控、通信、浮力。众多关键技术提供“护航”,让“奋斗者”号成为国际唯一能进行海深作业的载人深潜装备。
D.黄译:潜水器去到万米深渊,还要完成岩石、生物抓取,以及沉积物取样等精准科考作业。针对深渊复杂环境,“奋斗者”号实现了高精度航行控制、全景科学观测、高精准作业取样等功能。
【4】请结合材料,说说“科学精神”的内涵,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我们青少年该如何践行“科学精神”。
12、请以“拥有 ,成就人生”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补全题目;(2)字数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