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秦皇岛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联合国新任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曾担任葡萄牙总理,他外交能力突出,四国语言信手拈来,各外媒对他的语言才能赞不绝口。

    ②作为与南海争议无关的域外国家,日本逢人说项,渲染紧张气氛,口口声声说要改善日中关系,却又四处渲染“中国威胁”,堪称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奇葩”。

    ③这十年间的悲欢离合,白云苍狗,令人回想起来不禁感慨万千,前尘往事久久萦绕于心,郁积于怀。

    ④二十四节气作为一种气象历法,在我国已经使用两千多年,时至今日它还在指导着国人的生产生活,因此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⑤针对媒体热炒的“比飞机还要快的超级高铁”新闻,同济大学教授周顺华认为铁路运行加速度有一定的科学限制,不能想入非非

    ⑥一年的时间如汤沃雪,只有专心治学的人才能明白时光对于学术生命的价值,也只有在短暂时光中能把握方向的人才会有所成就。

    A. ③④⑤   B. ①②⑥   C. ①⑤⑥   D. ②③④

  •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 收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大部分史学家主要精力就用在这方面。

    B. 当前,国际反恐怖合作使带有明显恐怖主义色彩的“东突”势力处境十分尴尬,一方面他们对本·拉登恐怖势力被击毁痛心不已,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表示对美国军事打击的支持,试图拉开其与本·拉登恐怖势力的距离。

    C. 如今的手机已不再是单纯的通信工具,因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贴身伴侣,用来尽情表现个人品位。

    D. 21世纪的整个世界面临技术革命的“第三次浪潮”,适者生存,谁不是强者,谁就不属于这个时代。

  •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青少年往往为陈旧、复杂的教学方法,愚蠢和严厉相交替的说教以及拙劣________的哲学所束缚而失去平衡。

    ②“低碳生活”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_____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

    ③我国将开展选拔女宇航员的工作,虽然有外国的选拔条件作参照,但还要符合中国国情,具体做法还要进一步_______。

    A.肤浅   反映   摸索

    B.浮浅   反映   探索

    C.浮浅   反应   摸索

    D.肤浅   反应   探索

  • 4、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所有曾经的烦恼,   的人际关系,不堪回首的悲苦,还有 的愿望,都像被船桨切断的海草,   而去。只有让人灵魂出窍的蔚蓝色,由于深达几千米的摞叠,化作了近乎黑色的铁幕,襁褓一样包裹着生灵   的灵魂。

    A. 复杂 层出不穷 飘荡 孤寂

    B. 芜杂 层出不穷 漂浮 孤寂

    C. 芜杂 不一而足 漂浮 寂寞

    D. 复杂 不一而足 飘荡 寂寞

     

  • 5、下列各项表述中,与其他项意义都相反的一项是(  )

    A. 百余年来,有关藏经洞文物流散的所有论述,都很难还原历史的真实。

    B. 百余年来,有关藏经洞文物流散的所有论述,都并非不易还原历史的真实。

    C. 百余年来,有关藏经洞文物流散的所有论述,难道容易还原历史的真实吗?

    D. 百余年来,有关藏经洞文物流散的所有论述,都不易还原历史的真实。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几代人接续奋斗,从百年前饱受欺凌屈辱到实现了全面小康。从小康之家小康社会,从总体小康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小康全面建成小康,小康目标不断实现,小康梦想成为现实。

    中国的全面小康,体现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小康;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小康;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小康。总之,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多维度、全方位的小康。

    图表1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年度

    指标

    新中国成立初期

    1980

    2020

    贫困发生率

    人民生活处于赤贫

    96.2%

    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人均可支配收入

    98元(1956年)

    171元(1978年)

    32189

    预期寿命

    35

    67.8

    77.3岁(2019年)

    婴儿死亡率

    200

    48

    5.4

    学龄儿童入学率

    20%

    95.5%(1978年)

    99.96%

    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80%以上人口是文盲

    5.3

    9.91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0.22%

    2.22%

    54.40%

    (节选自中宣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光明日报》20218月)

    材料二:推动产业小镇发展,能够同时对城市和乡村产生带动作用,畅通城乡经济循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强化产业支撑,将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能有效引导人口、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合理流动、优化组合,增强小镇的经济辐射力和产业吸引力,实现城镇深化发展和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是全国最密集的家电产业聚集区,在产业链带动及配套能力上,形成了一整条品类齐全的家电配件产业链,极大部分家电配件的采购供应半径都设立在50公范围内。该镇以主导产业为圆心,以配套产业为半径,不同产业链条在产业小镇内部形成替代互补和梯次配备,有助于激发不同产业间的联动效应,构建了品种丰富、门类齐全、规模较大的小镇产业的价值链,打造了良性产业生态圈。

    如今,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趋势加快,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浙江省杭州市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桥南新城机器人小镇,主力发展工业机器人,鼓励发展服务机器人。它跟上时代步伐,用技术迭代升级来释放效率红利,擘画产业跃迁新图景。从关键零部件制造、机器人研发孵化到系统集成、终端应用、展览体验、工程服务等,形成了转型升级的机器人产业集群。

    (摘编自《产业小镇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23月)

    材料三:农地、劳动力与农耕传统是典型农区真正的资源禀赋,据此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及其深加工,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但要使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必须对传统种植业与养殖业进行现代化改造。

    现代化改造最核心的是技术引进与技术保障。河南驻马店市泌阳县食用菌产业的成功,在于在农民自发形成的单品种专业化大规模连片种植基础上,由政府组织建立院士工作站,邀请行业顶尖专家领衔,引进行业前沿技术,形成高度开放的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平台,向广大种植养殖户输出技术,进而培训培育技术人才。此举在保证高产、优质与品牌影响力的同时,反过来又推动种养规模扩张、加工链条延伸、市场深化与效益提升,实现了乡村产业体系良性发展,走出了一条适宜典型乡村农区产业振兴的道路。

    依靠院士经济,给我们重要启示:大学与科研院所等机构有着大量技术人才储备,应该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将这部分技术力量最大限度释放出来。要激励吸引他们走进农村,把专业工作与乡村产业发展需要深度融合,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并获取合理报酬,实现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摘编自《产业振兴的关键一招》《经济日报》20223月)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中国人民几代人从饱受欺凌屈辱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了全方位的小康,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B.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生活处于赤贫,人均收入偏低,预期寿命只有35年,十五岁及以上人口大多数是文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极低。

    C.从1980年到2020年,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了近十年,婴儿生命保障大幅度提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原来的2.22%增加了54.4%,占比超过半数。

    D.从1978年到2020年,四十二年来,全国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增加了180多倍,虽城乡居民收入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居民总收入持续增多。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增强小镇的经济辐射力和产业吸引力,可使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进而可以带动、畅通城市乡村之间的经济循环,实现城镇乡村的全面振兴。

    B.北滘镇以主导产业为圆心,以配套产业为半径,激发不同产业间的联动效应,有助于不同产业链条在产业小镇内部形成替代互补和梯次配备。

    C.依托典型农区的农地、劳动力与农耕传统这些真正的资源禀赋,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及其深加工,就可以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D.释放大学与科研院所等机构的技术力量,让人才走进农村,把专业工作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以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3】请分别概括说明北滘镇、桥南新城、泌阳县的产业振兴成功经验。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理解课文与默写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从视觉、听觉角度,运用比喻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B.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上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B.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赤璧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B.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对自己坎坷身世的无限感慨,这两句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

    C.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将自己对人生的思索寄托于江水和明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凭吊英雄人物,借洒酒祭月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过秦论》中揭露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秦论》中表现秦始皇北筑长城,对击退匈奴发挥了重要的威慑作用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贾谊《过秦论》中,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陈涉起义后得到热烈响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师说》中,韩愈对当时耻于从师学习的现象发出慨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用“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描写早晚时分景物的明暗变化,而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之相比则更为简洁凝练。

  • 10、根据意思,填写名句。

    (1)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悟出来的。

    (2)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明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明有“力”而无“志”就会达不到目的,因而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后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此次疫情中84岁的高龄钟南山院士,还奔波于抗议第一线。在古代也有很多描写人虽年老,仍有雄心壮志的诗文,比如说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

    (2)经过一个多月的辛苦努力,我们对战胜新冠肺炎充满了必胜的情怀。李白《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借用宗悫的典故抒发自己对前途充满自信之情。

    (3)习近平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说“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师说》中哪句话表明从师与年纪无关,比自己年纪大的人要以之为师,而比自己年纪小的人要“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歌子·新开池戏作

    辛弃疾

    散发披襟处,浮瓜沉李杯,涓涓流水细侵阶。凿个池儿,唤个月儿来。

    画栋频摇动,红蕖尽倒开。斗匀红粉照香腮。有个人人,把做镜儿猜。

    【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由人及物,“散发披襟处”“浮瓜沉李杯”等描写看似闲笔,实则紧扣题中的“池”字,落笔不凡。

    B.写“池”不能无“水”,涓涓流水侵漫台阶,水的浸润流淌,使词境自然灵动,生发出水汽充盈之感。

    C.凿池“唤”月,画栋摇波,红荷随风倾倒……独特的观察视角及“儿”化口吻流露出诗人的醉态欢喜。

    D.“红粉照香腮”意蕴丰富,既能比拟荷花,又可照应住人。花、人,形、影,色香交织,争艳辉映。

    【2】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相比,词中的诗人形象有何不同?结合词的内容,试作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过百龄传

    秦松龄

    锡固多佳山水,间生瑰闳奇特之士,常以道艺为世称述。若倪征君云林以画,华学士鸿山以诗,王佥事仲山以书,乃今过处士百龄者,则以弈。其为道不同,而其声称足以动当世则一也。

    百龄名文年,为邑名家子。生而颗,好读书。十一岁时,见人弈,则知虚实先后、进击退守之法。曰:“是无难也。”与人弈,弈辄胜。于是闾党间无不奇百龄者。时福清叶阔学台山先生,弈品居第二。过锡山,求可与敌者,诸乡先生以百龄应召,至则尚童子也,叶公已奇之。及与弈,叶公辄负。诸乡先生耳语百龄曰:“叶公显者,若当阳负,何屡胜?”百龄艴然曰:“弈固小技,然枉道媚人,吾耻焉;况叶公贤者也,岂以此罪童子耶?”叶公果益器之,欲与俱,以学未竟辞。自是百龄之名,噪江以南。

    遂益殚精于弈。不几年,学成,曰:“可以应当世矣!”会京师诸公卿闻其名,有以书邀致者,遂至京师。有国手曰林符卿,老游公卿间,见百龄年少,意轻之。一日,诸公卿会饮,林君谓百龄曰:“吾与若同游京师,未尝一争道角技,即诸先生何所用吾与若耶?今愿毕其所长,诸先生欢。”诸公卿皆曰:“诺!”遂争出注,约百緍。百龄固谢不敢。林君益骄,益强之,遂对弃。枰未半,林君面颊发赤热,而百龄信手以应,旁若无人。凡三战,林君三。诸公卿哗然,曰:“林君向称霸,今得过生,乃夺之矣!”复皆大笑。于是百龄棋品遂第一,名噪京师。

    当是时,居停主②某锦衣者,以事系狱,或谓百龄曰:“君为邻衣客,须谨避,不然,祸将及。”百龄毅然曰:“锦衣遇我厚,今有难而去之,不义。且吾与之交,未尝以私,祸必不及。”时同客锦衣者悉被系,百龄竟免。

    已天下多故,百龄不欲久留,遂归隐锡山。日与一二酒徒狂啸纵饮,不屑与人弈,独征逐角戏以为乐。百龄素贫,出游辄得数百金,辄尽之博簺。其戚党谯呵百龄,百龄曰:“吾向者家徒壁立,今所得资,俱以弈耳。得之弈,失之,夫复何憾?且人生贵适志,区区逐利者何为?”噫,若百龄者,可谓奇矣!以相国之招而不去,以金吾之祸而不避,至知国家之倾覆而急归:为公卿门下客者垂四十年,而未尝有请,若百龄者,仅谓之羿人乎哉?

    张山来曰:善羿者多在垂髫,然其人往往啬于寿。今过君独历四十余载,岂其命名为之兆耶?

    (注)①抛(fú)然:生气的样子。②居停主:出租房屋的人。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叶公果益器之,欲与俱   凡三战,林君三

    B. 百龄谢不敢   林君向称霸

    C. 且吾与之交,未尝以私   为公卿门下客者垂四十年,而未尝有

    D. 今愿毕其所长,诸先生欢   得之弈,失之,夫复何憾?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佥事:古代官名,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副职或者助理等职。

    B. 童子:科举考试科目之一,这里是没有考中秀才的读书人。

    C. 金吾:多指负责朝廷警卫、仪仗及掌管京师治安的武职官员。

    D. 垂署:古时童子头发下垂,不加扎束,故称幼童或童年为垂髫。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乡先生耳语百龄曰:“叶公显者,若当阳负,何屡胜?”

    (2)吾与若同游京师,未尝一争道角技,即诸先生何所用吾与若耶?

    4过百龄在为人处世方面有何特点?请简要概括。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包身工》既有对包身工悲惨遭遇的概括介绍,对包身工群体形象的简略描写,又有对“芦柴棒"“小福子”等典型人物的生动描写。请你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一个场面 ,2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