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自然现象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
A.初春的早晨,大雾弥漫﹣﹣升华
B.炎热的夏天,积水干涸﹣﹣液化
C.深秋的早晨,“雾凇”晶莹﹣﹣凝华
D.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熔化
2、从古至今,我们从未停止过对光学的探索,今天就让我们循迹追光之路吧。
(1)题图是小明结合追光年代尺梳理的思维导图,Ⅰ处可补充的现象是( )
A. 金燧取火 B. 小孔成像 C. 隔墙观景 D. 削冰取火
(2) 题图甲是用照相机拍摄的“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场景。为了使拍摄的人像变大,应使( )
A. 相机前移,镜头前伸
B. 相机前移,镜头后缩
C. 相机后移,镜头前伸
D. 相机后移,镜头后缩
(3)巡天空间望远镜可获取宇宙全景的高清晰图像,成像原理与下列哪种类似( )
A. 小孔成像 B. 平面镜成像
C. 汽车观后镜成像 D. 凸透镜成像
3、如图是某酒店门前的测温机器人,它可以测量面前人体的温度,并能记录人的影像。只有它发出“体温正常”的声音后,人才可以进入酒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是利用人体发出的红外线进行测温的
B.机器人记录人的影像和投影仪原理相同
C.听到“体温正常”才可以进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人进入酒店远离时,机器人屏幕上人的影像会变大
4、在清扫卫生的时候,同学们经常要把椅子搬到桌面上,已知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00g,那么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你所搬的椅子质量的是( )
A.50g
B.500g
C.5kg
D.50kg
5、大人和小孩分别将同样多的砖从一楼搬到二楼,大人用时15 s,小孩用时25 s,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孩对砖做功更多
B.小孩对砖做功更快
C.大人对砖做功更多
D.大人对砖做功更快
6、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敲击右侧音叉使其发声,再使其停止发声,发现左侧音叉也在发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B.乙是摩托车的消声器,其作用是在接收处减弱噪声
C.丙是手按在小提琴上一根弦的不同位置,其目的是改变音色
D.丁图,敲击音叉,与音叉接触的小球被弹起,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7、如图所示,小明将气球套在瓶口上,保持不漏气。然后将瓶子放到热水中,瓶内密封气体的物理量不变的是( )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温度
8、太阳光通过棱镜折射会被分解成各种颜色,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自然界虹和霓的形成也与光的色散有关,虹和霓形成的简化模型:空中的水滴可简化为球形,太阳光射入后,在水滴内经过若干次折射和反射后射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线a、e可能均是红光
B.光线a、b可能分别为红光和紫光
C.光线c、d可能分别为红光和紫光
D.光线c、f 可能均是紫光
9、如图所示的声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越短,钢尺振动得越快,响度就越大
B.乙图:乒乓球被发声的音叉弹开表明音叉在振动,此处用到了理想实验法
C.丙图: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烛焰会跳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D.丁图: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听到闹钟声音变小,根据现象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10、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都有很多的应用,体现了科技的力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外线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
B.电视遥控器是靠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C.全自动感应水龙头是利用紫外线进行自动控制的
D.在医院的手术室常用红外线来灭菌
11、为方便研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小许改装了一个玻璃电热水壶(去盖,如图所示),它能让水一直保持沸腾。现把它放在电子秤上,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电子秤读数会变大
B.图中温度计能正确测量出水沸腾时的温度
C.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D.断电后水不再沸腾,说明水保持沸腾要持续吸热
1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 )
A.米(m)
B.牛顿(N)
C.千克(kg)
D.千克/立方米
13、某密度均匀的实心金属块的质量为m,密度为。把它分割成体积相等的三份,则每一份金属块的质量和密度分别是( )
A.
B.
C.
D.
14、2023年12月5日世界宪法日,学校组织八年级的部分同学去直隶总督署参加研学活动。班上有部分同学去给小明送行。小明坐在车窗边,看到同学们渐渐后退,而同学们看到大巴车开走了,小明和同学们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地面、地面
B.汽车、汽车
C.地面、汽车
D.汽车、地面
15、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在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
B.声音不能在固体中传播
C.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水中传播
D.航天员在飞船内或飞船外工作时,他们之间是靠声音正常交流的
16、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记录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比从B点运动到D点用时短
B.小球从A点到D点的路程是30m
C.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为1m/s
D.小球在CD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在AD段的平均速度
1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雷雨天,总是先听到雷声,稍后才能看到闪电
C.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D.用一根棉线和两个纸杯可以制成“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18、如图所示,小程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对一长方形物块的长度做了四次测量,其中测量方法和读数都正确的是( )
A.
B.
C.
D.
19、一定量的冰熔化成水,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不变,体积变大
B.密度变小,体积增大
C.密度变大,体积变小
D.密度不变,体积变小
20、人脸识别系统被广泛的应用于门禁、监控、支付等方面,它是通过将刷脸机镜头捕捉到的人脸信息与系统中储存的人脸模板对比,保护学校师生的安全,我校门禁系统启用“刷脸”进出校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刷脸机”的镜头与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同种透镜
B.“刷脸机”镜头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像
C.“刷脸”时同学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D.要使屏幕上自己的像变小,需靠近“刷脸机”镜头
21、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光滑弧形槽,一个为A1B1C1凸形,一个为A2B2C2凹形,两个相同小球分别进入两弧形槽的速度都为v,运动到槽的末端速度也都为v,小球通过凸形槽的时间为t1,通过凹形槽的时间为t2,则t1、t2的关系为( )
A.t1=t2
B.t1>t2
C.t1<t2
D.无法确定
22、下列几种运动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地球围绕着太阳转
B.人从小到大身高发生变化
C.翱翔太空的“神舟”飞船
D.“复兴号”列车在铁轨上高速行驶
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固定位置如图,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将透镜向右移动适当距离,可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像
B.如果将蜡烛移到20cm刻线位置,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等大的实像
C.如果此时撤掉光屏,就没有像了
D.将凸透镜向右适当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得不到一个清晰的像
24、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A.给湿头发吹热风
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D.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
25、氢气球、热气球能上浮到空中,是因为氢气、热空气的_____比空气的小,因而气球受到的_____力大于_____力,因而能够升空。
26、如图所示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编钟,敲击编钟,编钟因______发出声音,用不同样的力敲击同一块编钟,编钟能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
27、如图,水平桌面上有一块圆形玻璃转盘,距转盘1.8m高处有一盏灯成像在其中.则灯的像距离该灯_____m;若用手拨动转盘使玻璃转盘顺时针转动,则会观察到灯的像的位置_____(选填“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或“不改变”).晚唐诗人高骈在《山亭夏日》中的诗句“绿树浓萌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描写了酷夏特有的情趣,并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从物理学的角度,诗句中“浓萌”的形成说明了光的_____;而“楼台倒影”则是光的_____现象.
28、某种昆虫靠翅膀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0s内振动了300次,则它的频率是______Hz,已知人的听觉范围在20Hz到20000Hz之间,人类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该种昆虫翅膀振动的声音。
29、倒车雷达利用___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探测障碍物,帮助司机倒车。声呐也是利用它来工作的,但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却不用声呐来探测周围目标,原因是___________。
30、如图是明代画家吴伟的饮驴图,画配诗《题老人饮驴图》中有两句诗:“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对嘴”.“水中嘴对嘴”是光的_____现象.骑驴老人看河底的位置比实际位置要_____(填“深”或“浅”)一些,这是光的_____现象.
31、小丁的家距学校600m,某天他上学时,以1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为了不迟到,他又用3min20s的时间按时到达学校。他上学路上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为了检查一块木板的棱是否直,可以闭住一只眼睛,用另一眼睛沿棱的长度方向看过去,这是利用了________的性质。电影的幕布比较粗糙,目的是:当光照射上去时发生________,使影剧院各个位置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
33、生活中,人们通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方法①:相同路程比时间;方法②:______。物理学用速度描述运动快慢,公式为,这种方法与日常方法______(①/②)是相同的。常用的速度单位有m/s和km/h,其关系是1m/s=______km/h。
34、2021年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并收集火星表面的各种信息。以火星表面为参照物,火星车在巡视的过程中是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以火星车为参照物,火星车上的太阳能电池板是_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35、如图所示,小明和小丽将实验器材放在桌上,按如下步骤完成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a、如图甲所示,将木块A平放在长木板B上,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如甲图所示;
b、如图乙所示,将毛巾固定在长木板B上,木块A平放在毛巾上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如图乙所示;
c、如图丙所示,将木块A平放在长木板B上,并在木块A上放一钩码,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如图丙所示。
(1)通过对比甲和丙图,他们是想探究滑动摩擦力跟 ___________的关系;
(2)如图甲,实验操作过程中小明发现拉动木块A时很难保证匀速直线运动,这会导致A所受的摩擦力 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于是小明和小丽利用原来的器材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丁所示,即将拉在A上的测力计固定,用力拉下面的长木板B,实验中,小明 ___________(选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4)如图丁,实验中小丽发现:当F=3N时,木块A相对于桌面静止且长木板B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长木板B此时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___________N。
3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的正中央放着一个圆形平底鱼缸,重为30N,其底面积为1200cm2.鱼缸内装有0.2m深的水,水的质量是27kg。请计算:
(1)鱼缸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
(2)鱼缸对桌面产生的压强。
37、某汽车钢质外壳的质量是237kg,钢的密度为7.9×103kg/ m3。某科研小组研发出硬度相当于钢2~5倍的聚丙烯塑料,其密度仅为1.1×103kg/ m3,可以替代钢做汽车的外壳。求:
(1)汽车钢质外壳的体积是多少m³?
(2)用聚丙烯塑料做汽车外壳,外壳的质量是多少kg?
(3)替代后,汽车外壳的质量减少了多少kg?
38、木球被固定在水池底部的细线系住,未能浮出水面,如图所示。已知:木球的体积为3×10-3m3、密度为0.6×103kg/m3,g取10N/kg。求:
(1)木球受到的重力G木;
(2)木球受到的浮力F浮;
(3)细线对木球的拉力F拉。(画出木球的受力分析图)
39、如图所示的杠杆中,已知动力F1和阻力臂L2,请你作出动力臂L1和阻力F2。
40、(1)请在第一幅图中画出物体A受到的重力G的示意图;
(2)在第二幅图中画出拉力F的力臂L。
41、要用最小的力将汽车拉动,试完成绳子的绕法。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