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四平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选项中不是本诗所象征的主题意义的一项是(  )

    A. 深刻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

    B. 热情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

    C. 显示出在大风大浪的斗争激流中要勇敢、顽强、坚定、敢于冲破一切障碍。

    D. 预示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并必然取得胜利的前景。

  • 2、选出下列对作家作品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   )

    A.法国作家凡尔纳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正是由于凡尔纳无限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海底两万里》才得以呈现在读者面前。

    B.《儒林外史》中作者吴敬梓把王冕的故事作为全书的“楔子”,是以王冕为例,揭示功名利禄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表达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

    C.当我们读到《艾青诗选》中“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这样鲜活的诗句时,我们不仅惊叹其非凡的想象力,还从内心激起了对“黎明”和“希望”的巨大渴望。

    D.法布尔的《昆虫记》为我们展示了许多昆虫的另一面:勤劳的蚂蚁竟然是残暴的掠夺者;看似笨拙的圣甲虫,竟是个能工巧匠;看似恶毒的朗格多克蝎,却对自己的孩子关爱有加……

  • 3、下列选项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浒》   元末明初   施耐庵

    B. 《西游记》   清朝   吴承恩

    C. 《红岩》   中国   罗广斌、杨益言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苏联   奥斯特洛夫斯基

  • 4、下列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长河落日圆”中的“河”指黄河;“晋太元中”的“太元”是年号;《范文正公集》中的“文正”是谥号;“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指代史书。

    B. 古人对自己的谦称有“愚、鄙、敝、子”等,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等,对尊长者的称谓有“足下、先生、大人”等。

    C.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一感人肺腑的经典诗句出自当代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D. 雨果、莫泊桑、罗曼·罗兰都是法国作家,他们的作品分别有《巴黎圣母院》《羊脂球》《名人传》。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课外文言文阅读。

    燕相出亡

    昔者,燕相得罪于君,将出亡,召门下诸大夫曰:“有能从我出者乎?”三问,诸大夫莫对。燕相曰:“嘻!亦有士不足养也!”大夫有进者曰:“亦有君之不能养士,安有士之不足养者?凶年饥岁,士糟粕不厌,而君之犬马有余谷粟;隆冬烈寒,士短褐不完四肢不蔽而君之台观帷幔锦绣随风飘飘而弊。财者,君之所轻;死者,士之所重也。君不能施君之所轻,而求得士之所重,不亦难乎?”燕相惭,遁逃,不复敢见。

    (选自《新序·杂言》)

    【注释】①燕相:燕国的相。相,一种官职的名称。②厌:饱。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将出/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

    B.诸大夫对/宫妇左左不私王

    C.亦有士不养也/杀所不而争所有余

    D.大夫有者曰/是亦忧,退亦忧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士短褐不完四肢不蔽而君之台观帷幔锦绣随风飘飘而弊。

    【3】请结合选文,分析诸大夫莫能从燕相的原因。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塞下

    唐·秦韬玉

    到处人皆著战袍,麾旗风紧马蹄劳。

    黑山霜重弓添硬,青冢沙平月更高。

    大野几重开雪岭,长河无限旧云涛。

    凤林关外皆唐土,何日陈兵戍不毛。

    (注)①麾旗:军队的旗帜。②青冢:指王昭君墓,在呼和浩特市南二十里。

    【1】诗歌颔联是对战争环境的具体描绘,突出了战场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开门见山,直接切入正题,写出了塞下紧迫的战争氛围。

    B.颔联引用王昭君的典故,含蓄委婉地讽刺了当朝统治者的无能与腐朽。

    C.颈联紧承上联,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物是人非、盛期难再的哀伤情绪。

    D.全诗描绘北方塞下戎马倥偬、山河变色的景象,给人一种慷慨激昂的感受。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材料二)

    农耕时代,当时没有现代技术,一切靠天吃饭,农田的耕作播种需要了解天象,预测天气气候。于是,我们的先人就发现可以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来认识外界自然变化,认识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慢慢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

    (材料三)

    从科学角度上讲,“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也就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也就是黄金零度出发,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24个节气正好360度。

    (材料四)

    不仅古代,在现代“二十四节气”也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清明节气的祭祖活动、冬至的吃饺子等;在农村,二十四节气仍然指导着农民朋友们的农事活动;中医的理论体系会要求医生考虑节气,也就是结合天气气候特点和病人的病症来看病,广大老百姓也会按照节气规律来改变作息饮食和养生。

    1根据材料一,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曲中的景物应该在________________等节气中。

    2后三组材料分别从“二十四节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来介绍。

    3以下是征集到的传承“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的措施,其中不符合的一项是( )

    A.鼓励种植、销售反节气疏果。

    B.把节气列入课本,把节气故事编成民谣。

    C.各大报纸设专版宣传节气知识。

    D.各个单位定期举行相关节气的知识竞赛。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根据要求填空。

    (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一句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一致。 

    (2)文中揭示西汉兴隆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

    (3)文中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____,___”。

    (4)文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陈泥鳅

    汪曾祺

    ①邻近几个县的人都说我们县的人是黑屁股。气得我的一个姓孙的同学,有一次当着很多人褪下裤子让人看:“你们看!黑吗?”我们当然都不是黑屁股。黑屁股指的是一种救生船。这种船专在大风大浪的湖水中救人、救船,因为船尾涂成黑色,所以叫做黑屁股。说的是船,不是人。

    ②陈泥鳅就是这种救生船上的一个水手。

    ③他水性极好,不愧是条泥鳅。运河有一段叫清水潭。据说这里的水深,三篙子都打不到底。行船到这里,不能撑篙,只能荡桨。水流也很急,水面上拧着一个一个漩涡。从来没有人敢在这里游水。陈泥鳅有一次和人打赌,一气游了个来回。当中有一截,他半天不露脑袋,半天半天,岸上的人以为他沉了底,想不到一会,他笑嘻嘻地爬上岸来了!

    ④他在通湖桥下住。非遇风浪险恶时,救生船一般是不出动的。他看看天色,知道湖里不会出什么事,就呆在家里。他也好义,也好利。湖里大船出事,下水救人,这时是不能计较报酬的。有一次一只装豆子的船琵琶闸炸了,炸得粉碎。船碎了,人掉在水里。这时跳下水救人,能要钱么?民国二十年,运河决口,陈泥鳅在激浪里救起了很多人。被救起的都已经是家破人亡,一无所有了,陈泥鳅连人家的姓名都没有问,更谈不上要什么酬谢了。在活人身上,他不能讨价;在死人身上,他却是不少要钱的。人淹死了,尸首找不着。事主家里求到时,得事先讲明,捞上来给多少酒钱,他才下去。有时讨价还价,得磨半天。陈泥鳅不着急,人反正已经死了,让他在水底多呆一会没事。

    ⑤陈泥鳅一辈子没少挣钱,但是他不置产业,一个积蓄也没有。他花钱很散漫,有钱就喝酒尿了,赌钱输了。有的时候,也偷偷地赒济一些孤寡老人,但嘱咐千万不要说出去。他也不娶老婆。有人劝他成个家,他说:“瓦罐不离井上破,大将难免阵头亡。淹死会水的。我见天跟水闹着玩,不定哪天龙王爷就把我请了去。留下孤儿寡妇,我死在阴间也不踏实。这样多好,吃饱了一家子不饥,无牵无挂!”

    ⑥通湖桥桥洞里发现了一具女尸。怎么知道是女尸?她的长头发在洞口外飘动着。这座桥的桥洞很高,洞身也很长,但是很狭窄,只有人的肩膀那样宽。桥以西,桥以东,水面落差很大,水势很急,翻花卷浪,老远就听见訇訇的水声,像打雷一样。围观的人都不知这女尸怎么会卡在桥洞里,但也都知道不能就让她这么在桥洞里堵着。可是谁也想不出办法,谁也不敢下去。公益会的人去找陈泥鳅。

    ⑦陈泥鳅来了,看了看。

    ⑧ “十块现大洋,我把她弄出来。”

    ⑨ “十块?”公益会的人吃了一惊,“你要得太多了!”

    ⑩“是多了点。我有急用。这是玩命的事!我得从桥洞西口顺水窜进桥洞,一下子把她拨拉动了,就算成了。就这一下。一下子拨拉不动,我就会塞在桥洞里,再也出不来了!你们也都知道,桥洞只有肩膀宽,没法转身。水流这样急,退不出来。那我就只好陪着她了。

    ⑪大家都说:“十块就十块吧!这是砂锅捣蒜,一锤子!”

    ⑫陈泥鳅把浑身衣服脱得光光的,道了一声“对不起了!”纵身入水,顺着水流,笔直地窜进了桥洞。大家都捏着一把汗。只听见嗖地一声,女尸冲出来了。接着陈泥鳅从东面洞口凌空窜进了水面。大家伙发了一声喊:“好水性!”

    ⑬陈泥鳅跳上岸来,穿了衣服,拿了十块钱,说了声“得罪得罪!”转身就走。

    ⑭大家以为他又是进赌场、进酒店了。没有,他径直地走进陈五奶奶家里。

    ⑮陈五奶奶守寡多年。她有个儿子,去年死了,儿媳妇改了嫁,留下一个孩子。陈五奶奶就守着小孙子过,日子很紧巴。这孩子得了急惊风,浑身滚烫,鼻翅扇动,四肢抽搐,陈五奶奶正急得两眼发直。陈泥鳅把十块钱交在她手里,说:“赶紧先到万全堂,磨一点羚羊角,给孩子喝了,再抱到王淡人那里看看!”

    ⑯说着抱了孩子,拉了陈五奶奶就走。

    ⑰陈五奶奶也不知哪里来的劲,跟着他一同走得飞快。

    (选自《故里三陈》,有删改)

    1本文第①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按要求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1)桥以西,桥以东,水面落差很大,水势很急,翻花卷浪,老远就听见訇訇的水声,像打雷一样。(要求:从修辞方法角度)

    (2)这孩子得了急惊风,浑身滚烫,鼻翅扇动,四肢抽搐,陈五奶奶正急得两眼发直。(要求:从描写手法角度)

    3简要概括陈泥鳅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对陈泥鳅的描写,没有浓重的刻绘,而是寥寥数语,轮廓井然,栩栩如生,收到了平中见奇的艺术效果。

    B. 作者笔下的陈泥鳅不过是市井小民,所叙之事亦是日常琐事,但从中能令人感到他对底层人物的深切悯怀,对凡俗人生的悠长感喟。

    C. 陈泥鳅一辈子没少挣钱,但他不置产业,未曾留下积蓄,也不考虑娶妻生子,这都说明他是一个缺乏责任感和承担意识的人。

    D. 这篇小说的语言既追求生活语言的色、香、味、活、鲜,令人感到清新自然,又讲究文学语言的绝、妙、精、洁、雅,令人读来韵味悠长。

    5文中多次提到陈泥鳅的喝酒,《孔乙己》也多处写孔乙己与酒的情节。结合具体内容说说,“酒”在这两篇作品中对表现人物形象分别有什么作用?

  • 1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雅士绍先生

    张晓惠

      ①青砖黛瓦,小巷曲幽。卖古钱币的、摆邮票摊的,还有土黄的玉石、似乎注满岁月沧桑的青瓷花瓶,与一群粗陋的小小的佛像、古铜色的香炉,依次坐在摊开的灰布上。茂密的梧桐、高大的香樟为这些真假宝贝们遮蔽风雨,就这样从夏日一直坐到春天。这些个古钱币、老邮票、弄不清真假的古董,倒也将这文化街的小巷子点缀得古意盎然。那些卖文房四宝的铺子、卖盐雕工艺品的门店,还有裱画裱字门市的主人们倒也挺乐意这些人在自家铺子前摆摊设点的。每日里上、下铺面的门板时,下一块看一眼小巷北:王先生来啦?上一块门板看一下小巷南,李老板准备收摊啦!有时,还有绍先生。

      ②摆摊设点的大都是一群七十来岁的老人,架着厚厚的一圈又一圈的老花镜,与自己有意出售的上了些岁数的真假古董们相得益彰又相互依存,绝对和谐。唯有绍先生年轻,四十来岁的年纪,清癯的面庞,中等个头。秋日,他第一次坐在文化街的西侧的小马扎上,铺开一块军绿色的帆布,将他随身背的大吉普帆布包打开,将一堆泛了黄的线装书,一册又一册地摆放在了金色的秋风里。秋风瑟瑟,卷起绍先生长长的额发,翻起那册册线装书的页边眉脚。

      ③长时间盘踞文化街的“老杆子”们相互打量:是哪儿钻出这么个小子?绍先生却不管周围的诧异眼神,摆放完毕,从包中掏出平板电脑,两只手就在键盘上龙飞凤舞了。也有的卖主生意清冷,就凑过去看这小子在电脑上捣鼓啥,绍先生笑笑说是写文章,却原来是在“博客”上写文章。是博客,不是“扑克”!王先生肯定地对着小巷对面的卖钱币的李先生说。绍先生一手好字也有好文笔,很快老人们就喜欢上这小子了。他和他们不一样,他不是每天都来,他每个月逢十逢五,且这逢十逢五的日子是双休日他才来。老杆子们很快知道,绍先生是公务员,且是热门局的公务员!

      ④绍先生写得一手好书法,懂的人说是“范体”,绍先生还真习的是范曾大师。摆摊之余,在那间卖文房四宝的铺子里,提腕、悬肘、落笔:“德不孤必有邻”。再是一张:“满招损谦受益”。酣畅淋漓潇洒俊逸,且有几分仙风道骨。端了紫砂茶壶在案边仔细端详的文房四宝铺子的老板,喜得两眼在镜片后面闪闪发光:高人啊!高人!和范曾大师的帖子一模一样!这两幅字留给小店作镇店之宝如何啊!绍先生想了想在自己的墨宝下方添上“习范曾大师”,老板摇着头直叹气。春节之前,卖古钱币的、倒邮票的几位喜孜孜地捧着红纸,由绍先生写上斗大的“福”字捧了回家。

    ⑤绍先生在博客上谦虚:没有家学,没有师承,没有起伏的人生;不藏书,不用功,不会思考问题……可十天半月,博客上读书笔记的更新总是让人眼前一亮,谈《老人与海》论《诗经》还有卢梭的《忏悔录》……经典中另辟深意,诠释中溢满新解,还真是学贯中西纵横捭阖。绍先生将自己的书法、淘来的古书,偶尔还真的卖出了好价钱,立即呼朋唤友去了东进路的那家酒店,谈起读书聊起书法一干人神采飞扬,绍先生喝酒豪放吃菜文静从来就是吃靠近自己的那盘,有人就笑:还说自己无家教无学养,只有大户人家下箸才会有这样的习惯。笑声中忽地绍先生放下了筷子侧耳:缕缕胡琴声隐隐约约,是《二泉映月》,在寒风中如泣如诉。他一脸凝重,弟兄们都停了下来。面有戚戚意,绍先生摆摆手说是出去一下,一同事也跟了出去。过了好一会儿,裹着一身寒气绍先生进得门来,与他一起出去的那位说是终于找到街头那位拉胡琴的老人,绍先生执意将其送到了对面的如家快捷酒店,为其开了房间并给了钱劝老人明天就回乡下的家:天太冷,身子骨经不起。等开春了,到文化街去拉胡琴。老人流泪:那我就去找你。绍先生给了老人自己的手机号码,说是行,你就找我。

    (选自4月2日《扬子晚报•繁星》)

    1结合文中具体事例,概括绍先生的性格特征。

    2选文第①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3品读文章第④段,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划线的句子。

    (2)该段中,绍先生为何要在墨宝下方添上“习范曾大师”?

    4选文的题目是《雅士绍先生》,文章结尾处讲述“绍先生帮助拉胡琴的老人”的故事是否是多余的?请说说你的理解。

    5如果你访问绍先生的博客,想在留言栏向绍先生请教有关课外阅读的建议,你会怎么说?

  • 11、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回答小题。

    知耻心可贵

    ①前些时日看央视节目《开讲啦》,著名表演艺术家、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李雪健讲的一段话令我深思。他说他在上世纪80年代话剧《九一三事件》中饰演林彪、90年代电影《焦裕禄》中饰演焦裕禄时,都曾有为饰演好特定角色而在一个月之内突击减肥20多斤的经历,靠执著追求和艰辛努力赢得了观众认可与称赞。可在自己成名后饰演电影《横空出世》中冯石一角时,就没有下决心再去减肥,尽管这部电影也在本世纪初获得第二十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但现在每每想起来,特别是看到银幕上自己略微发胖的形象时,就会产生一种“耻辱感”,认为是从艺生涯中的羞耻,痛恨自己出名后曾经有过的“浮躁”。讲起这些,已是花甲之年的艺术家满脸愧疚,令人为之动容。我在想,李雪健之所以能够成为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表演艺术家,与他因敬业而知耻的职业精神不无关系。

    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把知羞明耻作为修身的先决条件,把孔子所说的“行己有耻”作为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意思是说,对自己的行为,应该有羞耻的观念。 A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中,可让我们见到这样的知耻之心:“月惭谏纸二千张,岁愧俸钱三十万”“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一位古代官吏知耻知足知止的形象跃然纸上。

    ③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行为时刻有羞耻心,才能保持头脑清醒,自觉地反省自己的错误,检点自己的行为,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行为中的失范之处。这或许就是清代学者王豫在《蕉窗日记》中所言“士不可一刻忘却耻字”的真意。

    ④高尚者富有知耻之心。 C 许多功勋卓著的老一辈共产党员身上,有着共产党人的坚强党性和原则,同时也有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身经百战的彭老总看到群众自发地举着他的画像游行,当场让工作人员撕下来毁掉。

    ⑤自尊者方能知耻。近日,“八一”厂老艺术家田华在畅谈学习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时说道,这么多年来,自己从来不做商业性广告,是因为演了一辈子“正面人物”,如果为了几个钱去到处做广告,就玷污了“党的女儿”的形象与名声。刚刚辞世的著名歌唱家王昆,也坚持义务为声乐界培养人才,从不收取什么“拜师费”。这些老艺术家身上体现出的“戏比天大、德如地厚”的高尚品德,既是对自己所从事事业的尊重,更是对自己人格人品的尊重。因此,她们也永葆了艺术青春,在舞台上留下了纯正照人的艺术形象,深受广大观众的拥戴。

    ⑥毋庸讳言,这些年来,无论是在政界还是艺术界,都有一些缺乏知耻之心的人。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手中一旦有了权力,就把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党性原则、法规纪律等统统抛诸脑后,利令智昏、颐指气使、狂妄自大,大搞以权谋私、化公为私那一套,滥用职权,疯狂敛财,胡作非为,不仅丧失了共产党人应有的品格,也丧失了为人处世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和良知。有的所谓“名人”“大腕”,沾染了市侩作风,满身铜臭气,张口就谈钱,登台就要价,“台上亮闪闪,台下乱糟糟”,完全忘记了艺术家前边的“人民”二字,使演戏与做人成为完全割裂开来的“两张皮”,既暴露出知耻之心的缺失,也大大削弱了艺术在传播正能量上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如今将这些腐败、丑恶现象清除掉,净化政治生态和艺术生态,不仅是各界向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回归,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回归。

    ⑦知耻之心尤可贵。君不见,有人到身陷囹圄时,才“找回”知耻之心,着实晚矣!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开头从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雪健的故事说起,有何作用?

    3下面这句话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应当在原文A、B、C中的哪一处?为什么?

    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告诫我们应当勇于反省和检点自己,视知耻为做人之根本。

    应当在____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分析第⑤段的论证过程。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真实幸福就在你的身边,

    而不在你的对面。

    ——你对面是别人的幸福。

    要求:①根据上述材料,确定好角度,写一篇文章。②自拟题目,并将文题抄写在答题卷“题目”后的横线上。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